语文(心得)之落实课外阅读 提高语文素养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落实课外阅读 提高语文素养

语文论文之落实课外阅读 提高语文素养 ‎ ‎  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必须切实抓好课外阅读。有效的课外阅读对帮助学生巩固课内知识,提高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等到语文素养都有着重要作用。实践证明,大凡语文素养较高的人,都是得益于课外阅读的。‎ ‎  时下,不少教师在开展课外阅读教学过程中,遇到了许多矛盾,诸如用什么时间来读,读些什么内容,教师怎样指导,如何进行检测等问题,始终得不到合理的解决。‎ ‎  的确,从目前看,课外阅读的内容、时间、检测等问题,确实还没有一个定论。虽然,不少地方也在不停地研究、探索,并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经验,但仍旧存在着无教材、无时间等等这样的具体困难。‎ ‎  如何解决现实矛盾,使课外阅读真正落到实处,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以下提些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  一、合理配置,落实阅读内容。‎ ‎  据初步统计,人教社编著的六年制小学语文教材,总计在15万字左右,加上《自读课本》,约30万字。这个数量与《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阅读总量相差120万字左右。这种惊人的差额,如何补充?‎ ‎  1、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搜集、整理有关资料,让学生阅读。小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所表现出来的阅读兴趣与爱好是截然不同的,为学生选择课外阅读材料心须注意这一点。一般而言,低年级学生爱好阅读寓言故事,中年级学生爱好阅读童话故事,高年级学生爱好阅读传记、传奇故事,并对文学产生兴趣。我们要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有目的、有重点地选择阅读内容。这样既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利于使阅读内容系统化、具体化。‎ ‎  2、依据语文教材,选择与课文相近的名篇佳作,供学生阅读。现行语文教材都是以“组”为单位编排的,低年级多半是把内容相似或相近的文章编为一组,组成一个教学单元;高年级则是以某个读、写重点训练项目为轴心,把几篇课文编为一组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按每组教材的特点和教学重点,选择适量的名篇佳作让学生阅读,一方面增强学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能力,一方面使课外阅读更加系列化。‎ ‎  3、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订阅有关报刊,以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现在适合学生阅读的报刊很多,如《小学生语文报》、《少年文艺》等等。这些报刊既有语文教育性,又有时代特色,让学生适量阅读,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能丰富学生的社会阅历,对学生的学习发展极有好处。‎ ‎  4、端正态度,抓好即时性阅读材料的阅读。由于多种教育或社会需要,现在的学生经常会接受到一些即时性读物,如从不同的渠道下发的《国防教育》、《社区文明教育》、《安全文明教育》等等书籍、册子。这些读物乍一看没什么用,其实,任何书籍都有有益的成分。如果我们把这些读物作为课外阅读材料,其收益会是多方面的。学生阅读这些材料,既能锻炼阅读能力,又能增强人文素养。‎ ‎  除上述方法、途径外,有条件的地区、学校,还可以组织有经验的老师自编课外阅读材料,这样更能使课外阅读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  二、科学安排,落实阅读时间。‎ ‎  1、优化课堂教学,从每周的语文课时中抽出一个课时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从目前看,《课程计划》给每个年级规定的语文课时量,看起来比以往有明显减少,但总的看还可以再节省。只要我们善于优化教学过程,精选教学内容,大力减少不必要的分析、讲解,每周一课时的时间是完全可以节省出来的。‎ ‎  2、减少重复、无效、无意义的课外作业,把时间腾出来让学生进行“自我阅读”。眼下,学生的课外作业虽然有所减少,但仍存在不少弊端,有的作业量太大,有的缺乏训练价值,有的完全是为了学生放学回家“有事可做”,等等。做这样的作业有什么用,确实不如把时间腾出来让学生进行自我阅读。每个学生每天如果能保证下列这个自我读书时间,他们的阅读能力就一定能大幅度提高:低年级20分钟,中年级40分钟,高年级60分钟。‎ ‎  3、利用语文活动课或地方课时,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这要根据各地、各学校的实际情况,作出合理的安排。但无论如何,必须保证每个年级每周有一个课时的课外阅读。‎ ‎  4、鼓励学生利用零星时间自觉读书、看报,丰富知识,开阔眼界,提高阅读能力。‎ ‎  三、精心部署,落实阅读指导。‎ ‎  1、抓好起步指导,逐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人,做任何事情,兴趣最关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低年级是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萌发期,它直接影响着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形成与发展。可见,抓好低年级的课外阅读起步指导至关重要。有调查表明,低年级学生最爱读图文结合的材料。因此,课外阅读的起步指导就要选择类似连环画、儿童画报等图文结合的寓言故事,让学生阅读,使学生一开始进入阅读就品尝到阅读的快乐。同时,还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随着年级的升高,循序抓好学生阅读兴趣形成期(中年级)、高涨期(高年级)的指导与培养,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阅读兴趣。‎ ‎  2、设计课外阅读指导课,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课外阅读的方法、技巧,不断提高阅读能力。阅读的方法、技巧很多,如怎样读一篇文章,怎样读一本书,怎样品析精彩语言,怎样归纳故事情节,怎样写读书笔记,怎样进行读书交流,等等。对此,我们都有要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通过设计一节节指导课,引导学生在具体的阅读实践中去认识、体会、归纳、完善。在这方面,不少教师、专家提出了很多新颖得力的方法、措施可资借鉴,这里就不再赘述。‎ ‎  除了设计专门的指导课进行读书方法引导外,还可结合阅读课、作文课以及口语交际课等,让学生学习方法,积累经验,增强迁移运用、触类旁通的能力。‎ ‎  3、及时督促检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小学生由于身心特点方面的原因,他们在课外阅读中最易表现出随意性和不持久性。为了让学生逐步形成自觉、主动、积极的阅读习惯,教学中必须加强课外阅读的督促和检查。如用填写统计图表的方式反映学生的课外阅读进度,用填写课外阅读卡的方式检查学生的课外的质量等。只有这样及时到位的检查,学生才会克服课外阅读随意、无恒心的毛病。‎ ‎  四、多法并用,落实阅读检测。‎ ‎  适时适度的检测,既能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又能促进学生积极阅读,不断发展。课外阅读情况的检测,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 ‎  1、汇报交流法。定期召开读书汇报会,让学生相互交流课外阅读的内容、方法、收获和体会,使学生在相互交流、相互启发中增长智慧,提高素养。‎ ‎  2、竞赛比武法。通过开展讲故事、演讲、作文、绘画、表演等活动,让学生把课外阅读所得进行整合运用,促进学生通过读、用结合,实现自我发展。‎ ‎  3、评选能手法。开展“朗读能手”、“背诵能手”、“讲故事能手”‎ 评选活动,促使学生在阅读中培养自己的爱好,形成自己的个性特长。‎ ‎  4、单项检测法。围绕“朗读、复述、背诵、精读、浏览”项目,组织单项检测,引导学生通过课外阅读逐步提高自己的各项语文基本功。‎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