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心得)之让40分钟体现课堂教学的价值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其他(心得)之让40分钟体现课堂教学的价值

其他论文之让40分钟体现课堂教学的价值 ‎ ‎  “时间就是生命”,课堂40分钟的演绎是课堂教学价值的体现。然而,实践中,却时常有教不完的现象发生,以至于任意拖堂屡见不鲜。究其原因,在于老师漠视宝贵的时间,浪费了教学的时间成本,使教学时间在“无奈的等待”中不断流逝、消失,导致了教学的低效、微效甚至是无效。‎ ‎  一、 导入不能“不着边际”地演绎毫不夸张地说,创设情境已经成为当前数学教师煞费苦心的一件事。他们往往为了突出“新、奇、趣”而去挖空心思创造迷人的问题情境,以至于出现了“不着边际”的演绎,结果使教学陷入“等”的尴尬误区。如一节《认识乘法》的课上,执教教师创设了这样的情境:上课伊始,师:同学们喜欢小动物吗?生:喜欢!师:好!今天,老师就带大家一起走进美丽的大森林。(电脑出示了一个精彩的动画片“美丽的森林”),接着让学生观察并提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观察后纷纷积极发言:生1:我发现这儿真好玩!有小动物,有房子、河流和小桥。生2:我发现小河里的水还在流动呢!生3:我发现小河里还有鱼儿在游呀。生4:我发现小鸡的头还在动呢,它们是在啄米,还是在吃虫子?生6:我发现小桥上有两只兔子,它们是要去哪里呢?生7:那里的两座房子,哪座是小鸡的家,哪座是小兔的家?生:……至此,十几分钟过去了,孩子们在老师“‎ 你发现的真好!你真有想象力!”等的夸奖下,不断有新的发现。上述情境,虽然声像俱佳,孩子们也在老师的鼓励下,兴趣盎然、生动活泼,但是这种情境除了华丽的外表,对引发思考、激发探究又有多大益处呢?本来只需寥寥数语就能概括出的“情境”,却因掺杂了过多“悦耳的歌声和多彩的动画”,使学生一直纠缠于情境中的非数学信息,使情境变成“看图说话”,原本应该体现的数学信息却是“千呼万唤不出来”,老师也只能是“苦笑地干等”,如此拖泥带水的课堂诠释实在令人费解,它只是热热闹闹地走过场,除了浪费时间外,别无它用。‎ ‎  二、 观点不能“置若罔闻”地迁就一些老师在创设情境时,片面地追求生活化,而忽视了数学本身作为一门学科所具有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对学生的观点一味地“迁就”,使牵强附会的情境背离了数学的问题属性,令教学在孩子们千奇百怪、荒诞绝伦的观点呈现中陷入了无效(甚至是负效)的误区。如:《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的教学中,当学生初步认识1/2后,老师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在我们身边有1/2吗?请同学们在教室里找一找。”学生立即积极地在教室里找了起来。汇报时,孩子们发言非常踊跃,只是有些大同小异。这时老师又问:“有没有同学找到和刚才不同的1/2呢?”马上又有一位同学抢着回答:“教室里的电视机从中间平均分成两半,每份就是它的1/2。”教师为了体现尊重学生,期待“多样”‎ ‎,不敢对这个荒诞又不切合实际的说法进行及时的引导和纠正,而是肯定了他的说法。紧接着又出现了好几个类似的说法:把一个人从头到脚平均劈成两半,从腰截成两半,把教室里的柱子平均切成两半……至此,教室里的桌子、椅子、黑板、讲台等“无一幸免”,十几分钟过去了,孩子们还在尽情地搜寻着、“无情”地“分割”着,老师却是“忍气吞声”地迁就任由其发挥,对他们的奇谈怪论也是俨然一副“置若罔闻”的模样。纵观以上情境,形式化的演绎使问题情境没了“问题”,课堂在孩子们不伦不类的汇报中失去了它所应有的东西,教学时间也在学生谬误的观点中失去了它的价值。‎ ‎  三、 公平不能“熟视无睹”地掩盖“统计与概率”是新课程强化的一个知识领域。在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游戏公平”这部分教材的“实践活动”中,设计了这样一个关于瓶盖的游戏:“掷出瓶盖后,着地时盖面朝上,甲胜;着地时盖面朝下,乙胜。”并提问:“这个游戏对甲乙双方公平吗?”我们一些老师认为这个游戏是公平的。因为瓶盖有不同的两个面,尤其像课本中的那种“高度”很小的瓶盖,投掷后的结果应该只有“盖面朝上”和“盖面朝下”两种情况(侧立情况不计)。于是,接下来的课堂局面就可想而知了,学生分成甲、乙两队进行激烈的游戏比赛:时而甲队“屡试屡胜”,乙队“怨声载道”;时而乙队“一胜再胜”,甲队“高喊不公”,课堂上,不断有连续取胜后的激动和欢呼,也经常有继续败北的无奈和沮丧……近二十分钟过去了,孩子们却始终无法体会到“游戏的公平”!研究随机事件时,总是要求“‎ 在不变的一组条件下,重复做n次试验,而且需要在试验次数很大的情况下进行研究”。我们只要稍作观察,就可以知道:瓶盖整体结构的不匀称、周边的形状及其盖面不一定垂直所导致的重心是会明显偏向的,游戏的不公平性是不可忽视的。所以,用瓶盖作素材,想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进行实验,本身就是不合理,也不切合实际的,想让孩子体会到“公平”也是勉为其难的,它只会浪费时间,制造假象。‎ ‎  四、 结局不能“一相情愿”地等待课堂教学中,老师预设的教学环节都期待着有个良好的结局、满意的结果。这份动机是好的,然而“动机和结果不一定会统一”,特别是一些随机事件发生的结果并不受心理期望影响的,这是老师应该有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常识。如果无视这个“常理”,“一相情愿”地“执着等待”预想结果的出现,往往会造成教学时间的浪费,导致教学的尴尬。如某老师执教《平行和垂直》这课时,创设这样的生活情境:两根铅笔掉在地上,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图形?让每个学生独立思考,把可能出现的图形用铅笔在桌子上摆一摆,然后再把典型的图形展示出来。接下来的情形就可想而知了:教室里“沸腾”了,铅笔掉在地上响起的“劈里啪啦”声,此起彼伏。可是到了展示的时候,虽然一组接一组地汇报,一个接一个地展示,老师预想的“垂直与平行”却就是“千呼万唤不出来”,而教师等待的热情丝毫不减,就这样时间过去了一大半,教学陷入了尴尬的境地。为什么会这样呢?根源在于老师的“一厢情愿”:理论上,两根铅笔掉在地上是会出现‘垂直和平行’‎ 这两种情况的,可老师想过没有:在有限的40分钟里,一般相交(不垂直)、垂直、不相交(平行)三种情况出现的概率相等吗?当然不是。这样的教学预设,也许,把整节课的时间都用来“扔铅笔”也未必出现“垂直和平行”。‎ ‎  (此文选自《教学与管理》2007年第五期)‎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