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猛虎细嗅蔷薇》心得感悟3篇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读《猛虎细嗅蔷薇》心得感悟3篇

‎  读《猛虎细嗅蔷薇》心得感悟一:‎ ‎  在《为了报仇看电影》第一集的座谈会上,有位读者问我:“为什么要‘为了报仇看电影’?”其实,这本书的第一篇,貌似就在回答这个问题:“有的时候,看电影,为的是报仇。向庸常的生活报仇。”这句话也被印在封面上,在宣传活动中被频繁使用,事实上,这篇文章是几年前写的,而在回答问题的当时,我已经不这么想了,我已经不认为,电影之所以为我们所喜,是因为它五色斑斓、充满奇迹,可以供我们向生活的波澜不惊、灰暗无光报仇,在座谈会上,我的回答是:“因为电影替我们压缩了时间。即便是在它装作表现痛苦的时候,其实也遗漏和篡改了痛苦,因为痛苦是个时间概念。而电影压缩了时间。”‎ ‎  路内的小说《追随她的旅程》中,有一段话,就是关于时间:“那时候我觉得,《西游记》讲的是一个关于时间的故事,而不是路程。... ...它用路途来迷惑读者,事实上它在谈论的是时间。神是不会仅仅用路途来考验一个人的... ...你感到痛苦,感到在漫长的旅程中要和那么多无聊的妖怪打架,那是因为神在很远的地方。一直到旅程的最终,他们还是在打来打去,这种痛苦和漫长丝毫没有因为终点的接近而减轻,那是因为,神并不承诺他何时出现。即使你能计算出自己与神之间的距离,你仍然无法计算那个到达的时间,也许你和神只有毫厘之距,但这毫厘之间却要花掉一生的时间。”‎ ‎  你一望即知某个人会如何行事,仍然避免不了要和他交接,明知道某件事会怎样结局,仍然避免不了将整个过程一一经历,即便其间充满各种意外,甚或惊喜,一个不能改变的事实是,从A点走到B点,需要使用的时间,一点都不能减少。属于我们的时间,不是太少了,而是太多了,我们需要用各种东西来充填时间,劳役、游戏、爱情,无休无止,周而复始,宛如西西弗斯滚石上山。地铁或者公交令人痛苦和厌烦之处就在这里,它把这个过程提纯了,而且毫无掩饰,它的目的是如此赤裸裸:让时间过去,让我们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我所感受到的最大的痛苦,就来自这种赤裸的、干燥的、火星表面一样静止的时间。‎ ‎  电影可供我们“报仇”之处,大概也就在这里,它充填了时间,让时间比较不那么赤裸,它也加速了时间的进度,以貌似公平的方式。它之所以能让我们实现“报仇”的意愿,不是因为它让仇人人头落地,让穷人中彩票,让平凡少女被神仙世界里的精英爱慕,让远赴非洲开设种植园的妇人遇到造物恩宠一般的男人,被他驾驶飞机带上天空,在蓝天和白鸟之间穿梭,不,都不是,“报仇”的精髓,在于它将时间进行了压缩,接受拷打的志士,只需要昏过去,下一个镜头,他就可以躺在难友中间接受抚慰;被欲望折磨的男人女人,前面还在咬牙切齿地摸铜钱,骤然间就老了,欲望已经平息;《潜水钟与蝴蝶》里的男人苦不堪言,却也最多在我们眼前躺两个小时。电影和我们达成了默契,它的手段我们心知肚明:让人生加速,让时间在各种情节、经验、景观中变得浓密,而不是那么荒芜和漫长。当痛苦在电影里加速之后,就不那么难耐了,甚至因为它貌似现实、装作残酷,反而带给我们慰藉——它终将结束,而且很快结束。这足以使我们对生活产生类似的期待。‎ ‎  我的“报仇”年代,是1990年代,那是什么年代?是满心写着“时不我待”的年代,是痛切地感到要“seize the time”的年代,我每天看四五部电影,节假日甚至多到十部以上,目的只有一个,让时间尽可能地浓密起来。我目标明确,观点鲜明,甚至写作和读书,在那时,也不过是我用来与时间对抗的东西,非如此不可,要尽可能快地,在一段时间里,制造出两种人生,在一个世界里,生成另一个世界。而现在,我已与时间和解,或者说,我有了其它的方法与时间共处,标志之一,是我看电影的速度和数量都在下降,不再为一部还没看到的电影朝思暮想,我知道来日方长,我迟早有一天会看到它,它在我和神的毫厘之距里,提供的帮助极为有限。‎ ‎  我们都得只身上路,将这毫厘之距慢慢经过,不那么紧张——也不那么重视。时间之炉旁边的感受相对论,得靠我们设法管理,我们最终都得成为一个悟解之道中的爱因斯坦。‎ ‎  感谢《新京报》的邓玲玲老师、《燕赵都市报》的王坤和宋燕老师,还有李净、高琪、严晓霖、邬蕾老师,这本书里的大部分文章,都是经她们的手刊发在报纸上。当然,更要感谢《为了报仇看电影》系列的编辑陈笑黎、谢仲伟、粲然,装帧设计江湖、徐婕、多西,还有醉鱼、黄佟佟、谭耀智、吴虹飞、柏邦妮、柳营、娄军、瘦竹、崔楚平、林小茱、小米,以及《北京青年周刊》、凤凰网读书频道、新浪读书、新浪微博“微杂志”,还有雨枫书馆、字里行间,一本电影随笔有这样的销量,甚至推出第二集,这一切,都和他们有关。感谢我们在时间之旅中,一起做点什么,让周遭的一切不那么难耐。‎ ‎  当然,还有豆瓣,有网友在看过第一集后表示,他总算明白了这本书为什么会出现在豆瓣的排行榜和关注榜上——因为里面多次提到豆瓣。事实上,被认为和豆瓣(在让我们的时间丰饶起来的各种力量中,豆瓣是最可爱的一个)网站有合谋关系,我感到非常高兴,我甚至愿意含糊其辞以及添枝加叶,装作我们之间的关系深不可测。‎ ‎  读《猛虎细嗅蔷薇》心得感悟二:‎ ‎  翻开这本书,仿佛乘上时光机器,借由电影和韩松落的文字,在时光隧道来一次义无反顾的旅行。 在电影世界里,虚虚实实,真真假假,戏如人生,人生如戏,都仿若常态。观众在短短一两个小时的电影中,看的是故事,赏的却是人生况味。 而在他的文字中,你看见爱,也看见恨,看见希望,也看见覆灭,看见死亡,也看见重生,看见喜......‎ ‎  书的自序我很喜欢,尤其是那句“神并不承诺他何时出现”,有点小神秘的感觉,电影压缩了时间,电影充盈了观者的生命。这本书里分了六辑,每一辑的开篇都有一张旧旧的入场卷,从第一排到第六排,颇有点进电影院的味道,每一辑的标题均与该辑收录的文章中第一篇同名。据我自己的观看感受来看,作者每一辑都用心良苦。以女性为主,以男性为主,心理剧,恐怖片,小清新,电影人,但每一辑的界限又不那么分明,穿插交错,自成一派。和《为了报仇看电影》一样,作者只是将电影作为一个引子,或者是一个例子,交织在作者的感悟中,对于爱、性、恐怖、罪恶以及身份象征物等等的感悟。看片达人韩松落总是信手拈来,对这些作品很熟稔,对作品里的角色或演员也都如数家珍,这一点,着实令人羡慕。所以,韩松落的书看起来很有味道,因为你在看的过程中,会不断有惊喜,咦,这部片我看过噢。‎ ‎  读《猛虎细嗅蔷薇》心得感悟三:‎ ‎  20xx年11月出版的新书,很幸运,在11月末就看到了。还得感谢一个神奇的网站:新浪微博,感谢韩松落的发行人(?不知身份对否)在微博上举办送书活动,所以我才得以这么快就看到这本书。我是看了第一本的,上一本看完也写了点类似读后感的东西。‎ ‎  关于书名 ‎  我想韩老师是想把书名叫做《猛虎细嗅蔷薇》吧,可是不管是在封面还是宣传上,显然《为了报仇看电影2》更为人所知。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原本该是主标题的《猛虎细嗅蔷薇》还是默默退居二线了。这也正如很多火热的系列电影/电视剧,后面的续集在打着已经被人认可的大名时,尽管有时候在品质上并没有满足观众的期望,但还是很受好评。‎ ‎  但,这本书,却是真正的越2越好看。‎ ‎  关于内容 ‎  书的自序我很喜欢,尤其是那句“神并不承诺他何时出现”,有点小神秘的感觉,电影压缩了时间,电影充盈了观者的生命。这本书里分了六辑,每一辑的开篇都有一张旧旧的入场卷,从第一排到第六排,颇有点进电影院的味道,每一辑的标题均与该辑收录的文章中第一篇同名。据我自己的观看感受来看,作者每一辑都用心良苦。以女性为主,以男性为主,心理剧,恐怖片,小清新,电影人,但每一辑的界限又不那么分明,穿插交错,自成一派。‎ ‎  和《为了报仇看电影》一样,作者只是将电影作为一个引子,或者是一个例子,交织在作者的感悟中,对于爱、性、恐怖、罪恶以及身份象征物等等的感悟。看片达人韩松落总是信手拈来,对这些作品很熟稔,对作品里的角色或演员也都如数家珍,这一点,着实令人羡慕。所以,韩松落的书看起来很有味道,因为你在看的过程中,会不断有惊喜,咦,这部片我看过噢。‎ ‎  感想 ‎  很难说,韩松落的书到底好看在什么地方,但是可以很明确的是,他告诉我们,原来电影还可以这样看。韩松落在自序里说,有段时间(20世纪90年代)他每天要看四五部电影,节假日甚至多到十部以上。我不知道韩老师有没有看到烂片,但在我的观影经历中,每天看四部已经是极限了,很多时候甚至会头晕,接下来很久都不想看。根据我的豆瓣电影已看的记录,长长短短的电影/电视剧我已经看过656部了,也算是电影迷了。看了这么多,我是否可以像韩老师一样,从中收获那么多呢。‎ ‎  我想,在看电影的方法和习惯上,还需要多多修炼。我一般看完电影就当纯娱乐,除了偶尔时间上来得及写点感悟,大部分看过就算完了,这样的后果是很多片子即使看过,过了些日子也没多大印象了。还得感谢豆瓣,将看过的都记录下来,之后我每看一部,都会写两句短评。就像韩松落在书中所写的,出去旅游的人需要靠拍照记录下自己曾经到此一游,而我,也靠这种添加“看过”的办法证明我确实看过。‎ ‎  能做的,就是勤快一点,再勤快一点,看完一本书,一部电影,静下来想一想,最好能写点东西。长此以往,和韩松落的“共同喜好”才会更多,有了共通的意义空间,才能更好地交流。‎ s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