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8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美术(心得)之发现·体验·创造 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的实践与感谈
美术论文之发现·体验·创造 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的实践与感谈 发现·体验·创造-------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的实践与感谈 内容摘要: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是多年来一直被教育界所广泛关注的课题,之所以它如此重要,是因为作为审美教育核心的美术鉴赏课,如何更有效地在教学中开展,直接关系到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能否得到和谐、健康和全面发展。本文是在美术鉴赏课教学中对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一点实践与感谈。 关键词:审美发现 审美体验 审美创造 审美教育:是一种通过美的教育而使人性发展和完善的活动。① 以审美教育为核心,重点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感受、体验、鉴赏艺术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是美术鉴赏课的目标和方向。在多年的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实践过程中,本人不断地努力探索如何有效调动学生对美术课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使他们不仅喜欢美术,了解美术,而且热爱美术这门学科,认识到美术教育是一种对情感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审美能力的培养。可以成为具有高尚审美心境的人。 一、要有效地调动学生对美术课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受到“分数就是硬道理” 的片面错误教学思想的引导,大多数高中生被迫放弃对美术课的重视和学习时间的投入,当然就谈不上对美术课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特别是课堂上讲述诸如陶器的《人面鱼纹盆》、青铜器中《白陶鬶》、瓷器的生产过程、希腊陶器的样式、马约尔的《塞纳河》等等远古时期的文化与艺术的知识时,学生更是置若罔闻,因为他们认为这些离他们的生活太遥远。在当下信息和网络时代,为同学们介绍这些“古董”被理解为浪费。从他们的态度上我们不难发现显露出的是更多的狭隘性、片面性和功利性。但有一个值得我反复思考的问题是我们应如何更有效地开展生动活泼的美术教育教学活动,科学地分配高中阶段各学科的学习时间,明确美术教育是其他学科教育所无法替代的一种特殊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带着这样的问题,在高中第一节美术鉴赏课时,本人是这样开展教学活动的。 (美术鉴赏课前先引用两个例子) 一是汉乐府著名的《陌上桑》中有这样的记述:“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着巾肖头。耕者忘其黎,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面对罗敷这样一位美貌的女子,“行者”、“少年”、“耕者”、“锄者”这样几个审美主体都有着不同的美感体验。“行者”停下了匆匆前进的脚步,放下担子欣赏,一边梳理着自己的胡须,一边赞叹罗敷的美貌;“少年”见到罗敷则急忙脱帽整理衣冠,以期在罗敷面前有一个好的形象;“耕者”、“锄者” 也都下意识地停止了手中的劳作,以至于晚归后因为没有完成劳动任务而相互理怨。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每个人都依据自己特定的心境、身份地位对罗敷的美做出了不同的反应,内心之中则体验到了“罗敷”这一审美客体所带来的美的震撼力。 二是黑格尔在《美学》中曾经举过一个著名的例子:“一个小男孩把石头抛在河水里,以惊奇的神色去看水中所现的圆圈,觉得这是一个作品,在这作品中他看出他自己活动的结果。” 小男孩的这一举动也许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童年都曾出现过。当平静的水面因石子的打击而出现一圈一圈不断向外扩散的涟漪的时候,小男孩会为自己的这一举动而陶醉。 本人用这两个例子作为美术鉴赏课的切入点,让同学们思考、分析两个例子说明了什么?它想诠释一个什么原理?并请同学们用最少的文字把文章的意思表达出来。聪慧的学生很快就整合出一个字“美”。当同学们对“美”或“美感”有了些启发的时候,便开始对同学们什么是“美”、“美感”和“审美”等问题进行指向和引领,分析以上两个例子其本质上暗示了一个过程——即发现美、体验美、创造美,其核心就是审美。接下来就与同学们共同分析无论是在欣赏艺术品的美还是生活中的美,审美是一种共通的心理变化过程。阐明例一是审美的主体把自己的情感、精神附着在客体之中,发现了客体的美又体验到了“美” 所带来的愉悦感;例二是因为他创造了作品,在自己创造的作品中体验到了美所带来的心理上的愉悦和感受,以至于有“惊奇”的神色。最后总结说,两个例子都说明这是一种审美心理活动,是人的审美机能、审美心理、审美想象等诸因素构成的一种美感体验,也就是我们所讲的审美。 通过这一节课,大多数学生已经对美术鉴赏课有了初步的举,只要我们美术教师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充分挖掘授课情境,就能继续地吸引学生,持续其鉴赏美术的热情和积极性。 二、要让学生拥有一双会审美的眼睛 鉴赏是判断美的一种能力。②美要让学生拥有一双会审美的眼睛,创造性想象力的充分发挥是一个重要前提。本人在教学中通过多种途径,尽量让学生明白,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而要具有一双会发现美的眼睛,其核心是要具有对美的事物的审美想象力。例:本人以课本中现代画家齐白石老人的水墨画《虾》和郑板桥的《兰竹图》为例提问,为什么一张纸上只画了几只游动的小虾,我们就能感到满纸溢水,似乎这几只虾真的在水中游动一样呢?为什么能在郑板桥《兰竹图》中,我们能够由竹子的高峻挺拔联想到君子贫贱不能移其志的高洁品行呢?学生通过这样的点拔明白了是审美想象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懂得了如何通过联想和想象,用审美的眼睛在艺术作品和日常生活中去发现美的元素。 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以同学们非常熟悉的艺术大师毕加索的抽象画代表作《格尔尼卡》为例,教导学生如何去认识、理解和审视这些不同于写实绘画的抽象符号。抽象符号是同学们认识和欣赏这件作品的一大难题,所以我们可以在此之前阐明此画所产生的历史背景:1937年4月26日,德国法西斯空军出动了大批飞机轰炸西班牙北部巴斯克的重镇格尔尼卡,使这座历史名城化为废墟。这一暴行引起了全世界的愤怒,毕加索在很短的时间内创作了这件以格尔尼卡空袭事件为题材的大画,以表示对法西斯血腥暴行的抗议。作品表现了可怕的轰炸,以形象的扭曲来表现轰炸后的混乱与恐怖,死难战士和平民的断臂残骸、怀抱婴儿的妇女仰头惊呼更增加了悲剧的气氛。画面上变形的图式不适应于学生已往的视觉经验和形象辩识,尽管他们能在画面上感觉到一种战争场面的混乱,但很少同学会进入画面那种惊心动魄的悲剧情境,产生悲剧情怀。针对这种情况,本人向同学们讲解了象征语言在这幅作品中的审美意义,比如公牛象征正义,倒下的马匹表示不屈的西班牙,它的舌头像子弹、耳朵像刀尖。电灯表现成爆炸的闪光。如此,学生在理解了这幅作品的语言意义后,也就理解了这幅作品,画面上那些破碎的形象、惊慌的气氛和灾难的象征无不勾起同学们的愤怒的情绪。 这样,同学们就由作品的抽象符号联想到当时的现实情境,通过创造性想象获得了一次审美的体验,这样就完成了用眼睛支发现美、理解美、体验美的过程了。 三、要让学生懂得“美就在我身边” 高中美术鉴赏课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让学生知道“美就在我身边” 。可以说,美渗透在人类生活的衣﹑食﹑住﹑行等一切活动当中。以课文中的罗丹的《思想者》为例:罗丹以回拢的手臂支撑头部,带动全身形体以弓曲团缩,咬手皱眉的动态表情及紧张的肌肉,表现他思绪的涌动和精神的痛苦。这种具有强劲生命力和丰富精神内涵的行体美,是作者在日常生活中体验而来,他在大量的生活体验中,发现这一动作最能表现人在思想时的下意识行为。同样的道理,古希腊的《帊特农神庙》建筑平面与正立面的长﹑宽之比是按黄金分割比设计的,这种比例与尺度的美也是来自作者对形式美的审美体验所致;《巴黎圣母院》正立面那些直线﹑柱廊﹑拱券乃至光影等,是作者对节奏美和韵律美体验的成果。 经过如此讲解,同学们开始明白,当看到校园那些美的林木时,他们时常会情不自禁地发出美的感叹——多美啊!这就是一种美的感情体验;这就是他们产生美感的第一步。接着就会由这些林木再引起联想,使审美体验向深层次发展。当深秋时节,我则会向同学们提问:为什么面对红艳艳的枫叶,年轻人会想到热烈红火的青春?老年人会想到晚霞般的暮年?画家会想起印象派的《日出》?舞蹈家会想起翻滚的长裙?革命者会想起鲜血凝成的五角星?而工商业者则可能会想到企业的红红火火?面对这些问题,同学们开始对这些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熟视无睹、习以为常的事物思考起来,经过思考,他们开始明白,这一切都有一个共同点——审美体验。并且明白了审美体验会由于人们的境遇不同、文化教育不同、经济地位和生活方式不同而不同。 总之,“美无处不在”,关键在于我们应该怎样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良好的审美环境,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在学校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学会发现美、品位美、升华美和创造美。 四、结语 美术教育能够滋润着学生的心灵,丰富着学生的审美经验,为学生提供一个多姿多彩、令人神往的美的世界。让学生了解艺术,认识艺术,欣赏艺术是高中生学习阶段的重要内容,高中生正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成长阶段,如果忽略了这个阶段,将直接影响到他的一生。 参考资料 ①《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解读,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3月版,第8页。 ②康德: 《判断力批判》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39页。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