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心得)之激发随笔兴趣的策略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激发随笔兴趣的策略

语文论文之激发随笔兴趣的策略 ‎ ‎  随笔,是在学习生活中只要有时间有需要就可以进行的语言实践活动。因是“随笔”,所以可以经常进行,也没有许多框框,没有限制,而且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学生心里是松弛的,情绪是高涨的,因此表达非常容易。但是因它属于习作,提到写作,很多学生就望而生畏,全然不去想是不是“随”了,也不去想可以“随”。笔者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思考、借鉴、实践、摸索,觉得让学生的随笔内容与他们的生活世界有机结合,他们就会有浓厚的兴趣,从而他们的笔尖就会流淌出感动人间的真情。如何引导他们将随笔与生活结合呢?‎ ‎  一、       开展活动,激发兴趣。‎ ‎  要想让学生对随笔产生兴趣,首先要让他“有米下锅,有话可说”。现在的孩子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学校——家里),对经常看到的事物视若无睹,所以在写作素材方面很枯竭。老师可以精心设计创设一些情境,不仅能使学生有话可写,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找到需要表达的内容,而且能激发起学生浓厚的习作兴趣,调动起他们强烈的习作欲望。笔者就多次设计了活动,比如“猜数字”“扳手腕”“盒子里的小家伙”“拔河”……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体验了活动的乐趣又积累了素材,每一篇习作都抒发的是小作者真实的情感。‎ ‎  二、      ‎ ‎ 学好课文,借用写法即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模仿写。模仿是儿童的一种心理特征,也是提高他们习作水平的一种手段。同学们在习作时,可以联系这一单元或以前学过的某些课文,借鉴其表达方式;还可以阅读与本次习作题材相关的资料,丰富写作素材,提高认识能力,为自己独立完成作文奠定基础。当学生为不知道写什么烦恼的时候,可以模仿别人的方法,看看课外书,看看和我们生活经历相似的内容。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教学的范本。在学习中,我时常让学生自由发现,自由选择文中的好段,然后模仿写一段或者一篇,有时也用喜欢的几个词编一编,以体现学生灵活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学习了《草虫的村落》我带领学生仿照课文写了一篇篇优美文章,讲述了各种虫子新奇的童话世界;学习了《桂林山水》,学生们仿照文章的写法给读者介绍了我们家乡一处处优美的风景,让人身临其境。‎ ‎  三、       展开想象,即兴练笔学生在阅读文本时,教师若能引导学生巧抓关键词开展小练笔,让学生展开想象,将会触发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如:在学习《桥》一课时,我在“老汉似乎要喊什么”这一句时,我让学生写写老汉会喊什么;假如你是老汉的儿子你会在临死前对老汉说写什么。学生们写出了一段段合情合理、感人肺腑的话。‎ ‎  四、       善于观察,积累素材蜜蜂每酿一公斤蜜要飞行45万公里,要在100万朵鲜花上辛勤采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学生要写出好的习作,仅仅有老师的引导,有课本是不够的,必须自己有“储备”,也要像“采蜜”,应当有丰富多彩的素材。而这些素材就是来自平时的观察积累。生活是习作的源泉,也只有来源于生活的随笔,才能触动学生心灵深处的情感。善于观察就是要有观察的方法:要有目的的观察,即观察之前要让学生弄清观察的对象和目的,一边集中观察,方向明确;要有顺序的观察,让学生对事物有整体的认识;要抓特点观察,即抓住事物的特征,发现事物的个性和共性。会观察,多观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写作的素材自然就会多起来。有话可说有情可抒了,写作的兴趣也就有了。‎ ‎  当然,学生的随笔也存在一些问题:学生想说的话是不是多?对他们每一次的随笔都岁他们的兴趣没有任何要求都只有草草几句的话能否提高习作水平?时间怎样安排合理?放任学生习作差距会不会越来越大?这些,是在实践过程中的困惑,我会继续探究。‎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