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8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叩开学生“快乐写作”之门
语文论文之叩开学生“快乐写作”之门 作文在语文中又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圣陶老先生曾说过:练习作文是为了一辈子学习的需要,工作的需要,生活的需要,不是为了应付考试,也不是为了当专业作家。但现实中,大多数学生苦于作文,一提到作文就头疼,写一篇作文要写上半天才能完成,学习写作的兴趣更无从谈起。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让学生敢于写,乐于写,提高写作能力,我在教学中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一)从培养孩子“玩”入手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教师要有意识地把现实生活中“玩”的过程作为“课本”,让孩子用整个心灵来感知。例如,在一节作文课上,我拿出了10~15分钟让学生玩“挤油”的游戏。待孩子们挤完油后,我就可以提出要求——写“挤油”的经过。因孩子们为了下一次更好的“玩”,都会争先恐后地挥笔。“玩耍”是孩子的天性,是孩子自发的活动,可以看做是自主学习的第一源泉。自主学习首先是内心深处有“想学”的要求,渐渐感觉到必须学。因此,把玩和学结合起来是打开孩子心灵的钥匙。 (二)把“写作”与“生活”联系起来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所以《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教师在课堂上要尽可能淡化作文概念,模糊“作文”两字,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在轻松愉悦、自然放松的状态下,调动所有的感官去注意、观察、想象、感悟。让学生明白不是为作文而作文,而是想说就说,想写就写。尽最大努力把作文变成一次游戏、一次谈话、一次……这些活动,可就地取材,但需精心设计,不能让学生有负担。 例如,我班学生张龙在上学的路上拾到一个书包,里面有现金以及书本,显然是某个学生丢的。张龙平时是个淘气的孩子,可他一到校就把捡到的书包交到我手里。我紧紧抓住这个好机会,立即给学生上了一节作文课,向学生介绍了这个书包的样子及里面所装的财物。学生一听都来了兴趣,一连串的问题提了出来,如:谁捡的?你当时是怎么想的?你的身边当时有没有旁人?……张龙同学都一一做了回答。就这样,师生在一种民主平等、主动求知的交流和评议环境中互问互答,共谈共评,不到半节课的时间,同学们既了解了张龙捡包的全过程,又了解了张龙同学的想法,对他有了更新的认识。当同学们都没有问题时,我说话了:“你们问张龙同学在捡包时是怎么想的,钱为什么不自己要?他又是怎么说的?你认为他这个人怎么样?”学生们都一时无语,过了一会儿又都举起了手。一位同学是这样说的:“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要,说明张龙同学不占便宜。”另一同学接了一句“这就叫‘拾金不昧’。”最后我给学生作总结:“ 同学们,这件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我们的生活中,你们想不想把它写下来呢?”同学们异口同声:“想!”接下来就是“沙,沙,沙”的写字声了,直到下课铃响了,同学们都还不愿停下手中的笔,再也没有咬笔头,皱眉头的学生了。经过这一堂作文课,学生们都恍然大悟:噢,原来作文就是写自己的生活,自己所经历的事呀,真有意思。 又如,有一次,我组织学生玩‘吹泡泡“的游戏。老师说:”盆里有肥皂水,现在请大家拿笔套吹泡泡,看谁吹得大,吹得多。“学生动手、动脑,情绪活跃。良好的氛围形成了,接着,教师引导:”泡泡像什么?“学生回答:”像气球、像飞船……“等,”要是把泡泡当作人,可以写哪些作文题?“《泡泡漂流记》,《泡泡落难记》,《顽皮的小泡泡》……教师再稍加引导,学生们下笔有神,笔下生辉,每一个学生笔下的”小泡泡“各具个性,都活动在自己的天地里。 (三)活用课本指导”写作“ 站在21世纪的讲台上,不但要顺应教育改革的方向,还要积极探究教法,大胆进行实践。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指导学生用课本来学习而且还要学以致用。例如,在上完《坐井观天》后,我问孩子们:”青蛙如果真的跳出井口,他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呢?孩子们都争先恐后地续编故事。一个孩子说道:“ 一天一个农民伯伯到井边打水,这时,青蛙跳进了木桶出了井口。眼前的一切令它惊呆了。看!远处是蓝蓝的、高高的天空;天空下面是一座座起伏的小山;近处是一片片碧绿的小草,小草从中盛开着一朵朵漂亮的小花。怎么和我在井底看到的世界不同了!看来我是真的错了,我要向小鸟道歉。”从此以后,小青蛙再也不回井底了,它要搬新家啦!“听了孩子们的叙述,我随机说道:”孩子们!我们编的故事真好,要是能把自己刚才说的写出来,那就更棒了!试试看,能写吗?“一节课下来,多数孩子都把自己编的童话故事写出来了,而且都完成得比较出色。我抓紧时机给予他们赞扬和鼓励,孩子们”写作“的热情更加高涨。 又如,在学习《穷人》后,我布置了这样的训练:根据课文内容想想以后发生的事,接着往下写,看谁写得好?谁写的”新“。学生们纷纷挥笔,有的写到:后来桑娜一家的生活更困窘了,渔夫和桑娜也更勤劳了,几个孩子在他们的辛劳中渐渐长大。到了读书的年龄,渔夫和桑娜咬着牙关,把西蒙死后留下的两个孩子送进了学校,自己的几个孩子却去打工挣钱。还有的写到:不久,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了,推翻了沙皇的黑暗统治,穷人们当家做主,站起来了,桑娜的一家也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通过这样的训练,孩子们的写作和想象能力在快乐的气氛中得到了培养,同时,激发了孩子们习作的积极性。 二、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 大千世界,有写不尽的人、事、物、景,然而,学生作文则往往空洞无物,这不是因为他们没有观察,没有得到正确的指点,缺少发现。因此,教师教学中要”授之以渔“ ,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培养观察的习惯。 (一)观察要有顺序 小学生写作,条理不清,言之无序是主要毛病之一。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学生不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周围的事物而造成的。如果观察有顺序,能为今后习作有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如,观察静态事物,可按”整体——部分——整体“的顺序;观察动态事件,可按”起因——发展——高潮——结果“的顺序;写植物,可按植物生长过程的顺序;写动物,可按”外形——生活习性“的顺序;写参观、游览,可按照空间位置转换的顺序。基本的观察顺序还可由表及里、由主到次、由上到下、由远及近、从局部到整体……学生观察有顺序了,写作时才能做到有顺序。 (二)观察要抓特点 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发现事物的异同之处,捕捉它们的特点。这样,才会使写出来的文章鲜活、生动,才能防止写出来的话千人一面、万人一腔。例如,写人物神态,有多少人就会有多少种不同的神态。场合不同,同一种神态表现出的意义就不同。笑,有微笑,有开心的笑,有冷笑,有假笑等,它们表达的意思都有不同,在不同的环境中每个笑都表露出它特有的意思。比如,你把一件事做得很好的时候,别人的一个笑,可能就表示称赞;当你把一件事做错了,这时,别人的一个笑那就是鄙视的笑,虽说是同一个笑,可它在这样的环境下表达的意思就不同了。这样去观察事物,不仅提高了学生辨析事物、区别异同的能力,还使学生在写作中能写出事物的个性来。 (三)观察要”五官参与“ 教师指导学生在观察中要发挥多种感官的功能,做到眼看、手摸、口问、耳听、脑想,从各个方面了解事物的特点,全面、细致、深入地认识事物,在头脑中形成活生生的事物立体形象。例如,指导学生观察西红柿,通过视觉,了解西红柿的颜色、形状;通过触觉,感觉西红柿外表的光滑;通过味觉,品尝西红柿的滋味;通过嗅觉,闻一闻西红柿的芳香。同样观察人物、动物、事件等,都需要多种感官的参与。唯有如此,才能使学生获得深刻的感受,写出的作文才能生动形象,内容具体。 三、让学生多读课外书,积累写作素材 俗话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我常常让学生多读一些优美的文章,摘抄一些好词好句,学习他人的写作方法,从中获得想象的源泉,获得想象的翅膀,以解决学生写作没有内容、没有材料的问题。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这样可以满足学生想象的愿望、创造的愿望,培养”想写“的意识,激发”乐写“的兴趣,培养”会写“的能力,从而达到”快乐作文“的境界。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