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心得)之用好画面理解文本——《桥》教学反思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用好画面理解文本——《桥》教学反思

语文论文之用好画面理解文本——《桥》教学反思 ‎ ‎  江西省南昌师范附属实验小学   项慧卿 ‎  新课标指出:“培育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这是时代的呼唤,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面对这一任务感觉任重道远。那么我们如何让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真正的走进学生的心里呢?在课文《桥》的教学中我注意了先学后教,想象课文中的画面,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自然的渗透人文教育,让文本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 ‎  《桥》一课是五年级下册一篇精读课文,讲了一位老村支书在洪水来临之际冷静的组织全村的老百姓逃生,而自己和儿子却被洪水吞噬,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故事非常的感人,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感受老村支书在危险面前沉着冷静,舍己为人,大公无私的高尚品质;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品质和宽大的胸襟。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始终处于一种心不在焉的状态,既没有被文中的人物打动,也没有被老师的激情感染。当时的教学情景是这样的:‎ ‎  师:当我们读到洪水吞噬了村支书父子的时候,我们心里有何感触?‎ ‎  生:他很伟大。‎ ‎  生:我感觉现在像老支书这样的人已经不存在了?‎ ‎  生:这是真的吗?‎ ‎  师:你们怎么会有这样的疑问?肯定是真的!‎ ‎  生:老支书在现在看来有点傻!自己不走还不让儿子走。‎ ‎  (全班大笑)‎ ‎  师:看来大家还认为他回答的很好!但你们为何不相信这是真实的呢?‎ ‎  ……‎ ‎  当时的课堂是那样的苍白。学生对这样感人的事情根本不认同,不相信。对文本的内容表示怀疑,挖掘语言文字体会人物的高尚品质在他们看来是一种形式。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原因在于不管是学生的年龄,还是学生的视野经历,文章中的真人真事离他们太遥远了。虽然学生通过各种信息渠道了解了许多优秀人物的英雄事迹,但现实生活中学生缺少这样的生活体验。社会的大环境处处突显金钱的魔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漠,一切都与经济挂钩,学生在平时的生活里已经很难感受到亲情,奉献,无私,对于文章里的人物大公无私,他们不能理解。因此从内心他们对这样的人和事是不认同的。怎么让文本中丰富的人文内涵真正的与学生的心灵产生共鸣呢?我进行了以下尝试:‎ ‎  (一)。看生活中的画面谈感受 ‎  课前让学生去搜集去发现身边的好人好事,英雄事迹,并体会他们的好品质,想想哪里让自己受感动?课堂上大家一起交流:‎ ‎  师:请你谈谈自己所见所闻的好人好事,英雄事迹,报纸上,电视里,自己身边的都可以。‎ ‎  生:我的妈妈是医生,在5.12抗震救灾中亲临北川县冒着危险救死扶伤,‎ ‎  生:好民警邱娥国为人们做了许多好事情。‎ ‎  生:在抗冰灾的时候,许多电力工人无私奉献甚至献出生命。‎ ‎  ……‎ ‎  师:是啊!在任何时期社会中都会有许多可歌可泣的人物,他们用自己的青春,热血,甚至是生命,谱写了许多动人的赞歌。今天我们就来走进一位普通的村支书,看看他的言行哪里值得我们学习?‎ ‎  (二)。想文章中的画面悟文本 ‎  通过课前的交流,让孩子有个贴近文本的过渡。在真人真事面前自然的释放自己的情感,然后再来学课文。这次的效果出乎意料的好。学生的情绪最大限度的调动起来了,他们的话语都发自内心,朗读也充满了感情。‎ ‎  师:面对文章中一位这样的好干部,你有什么要说的?‎ ‎  生:他虽死尤生!‎ ‎  生:他的精神将值得大家永远学习!‎ ‎  生:他的所作所为让我深受感动,我要向他学习。‎ ‎  生:我想好好的读课文,表达对他的敬意!(这位学生带着哭腔的朗读感染了全部学生的情绪,大家的情感再次得以升华。)‎ ‎  生:……(自由的交流自己的读文感受,此时老师不要做任何的感情启发,只需要和学生一起去体验村支书那无私的奉献,村支书架起的那永远的“桥”。语文课上孩子们的内心已经和文本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村支书那高大的形象在学生的脑海里跃然而生,并留下深深的烙印。‎ ‎  (三)谈心目中的画面学做人 ‎  此时的课堂老师无需再说什么“他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这样的话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文本已经碰撞出了共鸣的火花。老支书的这个人物形象已经深深的根植在学生的心中。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流畅,真实的感受,真切的情感比任何语言都有力量。此时老师可以适当的渗透一些人文思想的教育。‎ ‎  师:“桥”还是你头脑中的那座架在河上供人们走过的建筑物吗?‎ ‎  生:不,它是我心中的生命之桥。‎ ‎  生:我想到了曾经学过的,它是责任,是奉献,是党员。‎ ‎  生: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一座“桥”。‎ ‎  可见,语文课程的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它是一种感受,一种体验,一种领悟,它的情感共鸣来源于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在于教师对学生的把握与了解,让学生先感受生活中的情感,再深入的体验文本中的精髓,我认为课文《桥》的两次教学实践,很好的体现了画面文化的魅力,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下老师驾驭文本的优势所在。在语文的教学中充分利用画面的直观优势,突破教学难点是个不错的教学策略。‎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