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心得)之学《弟子规》“孝敬父母”课题研究方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其他(心得)之学《弟子规》“孝敬父母”课题研究方案

其他论文之学《弟子规》“孝敬父母”课题研究方案 ‎ ‎  一、研究背景 :孝是中国文化的基础,古人云:“百善孝为先”。然而在当今社会,不尊敬老人的事迹比比皆是,屡见不鲜。造成很坏的社会影响。一个人如果对生他养他的父母都不好,都不负责任。那他还能对谁好,即使好也是假的,表面的,是值得人怀疑的。所以,基于这一现状,对我们全体学生进行弟子规的学习,礼貌的对待和孝敬父母长辈,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要求他们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从小就养成尊老敬老的行为习惯。‎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教孩子学会“孝敬”是终生受用的法宝。“孝敬”则分为两块——孝父母、敬老师,并可以扩展到孝敬所有的尊长。一个人的“孝敬”是体现在他的一言一行中的,并且润物无声。有两句话可以诠释这两大法宝的功效——“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礼尚往来”,一个在工作、生活中礼貌、孝敬人,就等于拥有了开发自身潜能的两把金钥匙,一生都将会人见人爱,万事皆顺;即便遭遇麻烦,必将有贵人相助,否极泰来;而助力的凝聚,会使人一路越走越轻松。‎ ‎  2、实践意义:‎ ‎  教育应以德育为本位。净空老法师告诉我们:“‎ 儒所讲的大道就在童子所学的《弟子规》里,《弟子规》是圣学的根基,会念会背,没有用处,要能做到!每一句每一个字都要落实,一生都不能违背,我们在教学时一定要注意学为所用,让学生亲历孝敬父母长辈的过程。我们教师应同孩子们一起以《弟子规》为人生的指南,踏踏实实学习,认认真真做人。‎ ‎  三、课题界定:‎ ‎  在当今社会,孝心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工程,它赋予”孝“字更深刻的内涵,不仅要求我们对父母尽儿女之孝——孝敬和孝顺,还提倡我们尊老爱幼、扶弱济贫,要求我们对祖国尽忠心和对社会有责任心。本课题试图通过对当今幼儿孝道现状的调查、分析与研究,结合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精华,从我国传统美德”孝“字入手,以《弟子规》等传统经典为例阐述孩子早期教育中孝道人格建立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探寻如何更好的、有效的利用这些传统经典塑造孩子健全的道德品格,进而通过孝心教育让学生产生道德认识,进而演变为道德情感,最后变成他们的道德行为。‎ ‎  四、研究依据:‎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必须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思想道德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中小学教育的全过程。胡锦涛指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重点,以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为基础,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遵循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规律,坚持以人为本,促进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努力培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要求我们要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作为一线教师兼班主任,必须要把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精髓纳入工作中并作为核心内容,让学生先过做人关。而孝敬父母、尊重长辈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是社会道德建设的基石,我们要继承发展这一传统美德。‎ ‎  五、研究方法 ‎  本课题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案例研究法、经验总结法。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对学生的孝心行为表现进行调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进行理论思考;在实际操作中,以校为本,创造性地运用理论指导自己的实践行为,并不断反思自己的实践行为,解决培养孝道的实际问题;记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反思,总结达到本课题研究目的的有效途径。‎ ‎  (一)、对小学生进行孝心现状的问卷调查 ‎  1、了解孩子的是非观念,通过调查问卷可以看出:知道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 ‎  2、你是怎样对待父母的。‎ ‎  3、你记得父母的生日吗。?‎ ‎  4、你愿意跟一个没有孝心的人交往吗?‎ ‎  (二)、探索利用《弟子规》培养小学生孝心的有效途径 ‎  1、诵读《弟子规》,树立孝心意识 ‎  在课题立项之初,着手进行对《弟子规》的诵读,”先求熟读,不急求懂“,利用每天的晨读时间,带领学生一起进行十分钟的诵读,以使学生达到对《弟子规》的熟读成诵。‎ ‎  在诵读的基础上,每周利用黑板一角,从《弟子规》上选择几句抄写在上面,并向同学讲解其意思及其中的故事,并从实际生活入手联系书中内容,让孩子知道在家里,在父母面前他们应该怎样做。人之初,性本善,每个孩子都想做父母喜欢的孩子,所以他们越来越喜欢《弟子规》的内容,指导了他们的言行。如:”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教育孩子恭敬地聆听父母的教导。当孩子做错了事情,父母责备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使父母生气。懂得”亲有疾,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所说明的道理……‎ ‎  2、落实常规训练,实践孝心行动 ‎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习惯作用于人的一生,孝心的养成也要基于良好的习惯。‎ ‎  第一,通过召开家长会,首先让家长了解培养孩子孝心的重要性,取得家长的配合,让家长和学校互动,督促学生完成孝心作业。即要求每个学生每天做一件以上孝顺父母的事,并且以电话随访的形式,抽查孩子完成作业的情况,第二,要求学生践行”孝心守则“,对父母勤问候,多关心,不顶嘴,把《弟子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真正落实在生活中。要求学生在父母生日、自己生日,以及父亲节、母亲节、妇女节等特定节日给父母送一份惊喜:或一幅画,或一句温馨的话,或一份表达心意的礼物。‎ ‎  通过这些常规的培养,学生养成了关注父母身心、体谅父母辛劳、做力所能及的家务等良好的心里品质和行为习惯。‎ ‎  3、开展各项活动,增长学生孝亲情感 ‎  孝心教育活动的开展是增进幼儿孝心情感,明了孝心内涵的重要途径。为此,以孝心为主题开展了系列的班队活动,如”良师益友《弟子规》“、”感谢父母恩座谈会“、”孝敬故事表演赛“, 结合父母等长辈的生日、父亲节、母亲节等特殊的日子,开展有主题的孝心实践活动,在暑假中布置幼儿做”孝心作业“‎ ‎:要求学生每天对父母有一句温馨的问候、每天给父母端一杯热茶、每天整理自己的小天地、每周做一次当家小主人。活动力求做到丰富多彩、形式多样。‎ ‎  为把孝心活动引向深入,还可将有关活动与孝心主题相结合。如”爱家爱校“,”孝亲敬老“,慰问敬老院老人……‎ ‎  六、研究过程:‎ ‎  (一)、研究的准备阶段:(2013年9月)‎ ‎  收集整理与课题有关的资料,制定课题研究计划,‎ ‎  (二)、研究的实施阶段(2013年10月—2014年7月)‎ ‎  1、课题实验的起步、探索。‎ ‎  2、课题实验的提高、完善。‎ ‎  3、课题实验的后期深入。‎ ‎  (三)、研究的总结阶段。(2014年8月-2014年12月)‎ ‎  根据研究内容,收集、整理、归类材料,综合研究材料,最终以教学经验总结、典型课例、论文表达。‎ ‎  七、研究对象:全体学生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