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8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以读导说 以说促想——阅读教学中读说思维训练
语文论文之以读导说 以说促想——阅读教学中读说思维训练 湖南省东安县鹿马桥中学 唐良云 激发思维训练是合作阅读教学尝试的核心内容。激发思维训练的教学是指在语文教学阶段,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景中,对课文进行研究性的阅读,独立发现问题,收集与处理信息,掌握语文知识,促使课堂生成,以学为乐,以说为乐,以听说读写为核心,通过合作、交流已达到目的。 一、激发兴趣,以读导说。 教师可以通过声情并茂的示范朗读感染学生,也可以通过配乐朗读或播放朗读录音熏陶学生。这种声情并茂的朗读可以把书面文字包含的丰富感情,通过语调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表达得淋漓尽致。学生多听这种生动有感情的朗读,既能感知朗读的基本要求,感知有声语言表情达意的特点,又能有助于提高朗读的兴趣。此外要求学生多看一些像“电视散文”之类的电视节目。组织学生收听电视散文朗诵、广播中的诗朗诵,并要求他们进行模仿训练,这是朗读的准备阶段,先声夺人,为乐蓄势。 可以根据课文内容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以体验情感,也可以鼓励有朗读专长的学生进行有个性理解的朗读带动其他同学主动参与。这样激发了学生的朗读兴趣,学生有了朗读兴趣,就会乐于朗读积累,从而达到熟能生巧的境界,炉火纯青,以快为乐。 重视朗读指导。教师可以从吐字发音、理解内容和技巧等方面给予指导。朗读时吐字发音,要尽量做到正确、清楚、规范。理解内容指导,教师首先要了解课文的写作背景、写作意图、人物性格等,如《变色龙》《我的叔叔于勒》的课文,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朗读。技巧的指导,主要是对声音、停顿、快慢、语气、语调等的指导。做到正确地读,把每个字的字音读得正确、流利、清楚(声母、韵母要读得准确,调值读得要“到位”),做到不落字,不添字,不颠倒,不重复,不唱读(拖尾韵)。尤其是课文中的生字、多音字和轻声、儿化及“一”“不”“啊”等字的变调、音变,朗读时要能读得正确,品味语言,展示快乐。 在教学中,可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课内朗读教学中的形式变化和角色变换尝试,让学生时时都有一种新鲜感、亲切感和融入感;示范朗读、领读、齐读、跟读、竞读、默读、诵读、细读、精读、互读、略读、浏览、分角色读、带着问题听读……丰富多彩的训练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和活泼有序的语言活动中获得语言感受的快感,形式多样,快乐无穷。 说话训练是发展语言,发展思维的有效措施,也是书面作文的基础,由点到面逐步进行说话训练。提高有意想象(有特定思维目标)的创新思维质量。 有意想象属于定向思维式的预想,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想象思维方式,是围绕某一目的和计划,在主体的自觉控制下进行畅想、联想的思维活动。再造想象属于有意想像。 二、“说”“思”结合,以说促想 说话训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维训练的程度,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判断力、想象力、应变力和调节力。因此,要引导学生观察事物,诱发他们的想象、联想、思考、理清表达事物顺序,使表达逐渐清楚。为了增强活动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可采用学生喜爱的“宝贝智多星”“我是小顽童”等方式进行猜谜、造句、编故事等活动,锻炼学生说的能力。 多让学生复述课文,采取简单复述、创造性复述、内容提要简述、听取别人复述后复述、多人接力复述等,既能促进学生记忆和理解能力,又可培养学生初步的思维想象能力,说话有条理,用词正确,提高逻辑思维的敏捷性,还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以“说”的方式进行“文”的训练,但“说”的不能只是片言只语,杂乱无章,它必须有“文”的特点。口头作文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说话训练。在平时训练中,教师要找好话题 ,并进行科学的引导。把知识与生活,说与写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说话能力的提高,主要靠循序渐进地经常性地训练,有计划、有步骤、有层次地进行,是说话训练有秩序的开展,不断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 说话的形式和方法多种多样。如: 串句记忆法:就是将课文中的多音字、多义词等进行造句,用在一段话里,巧妙记忆。如在教《皇帝的新装》一课时,先用课件将文中两个多音字“漂”和“系”的拼音播放出来,并举出一个例子“你得系(j?)上红袖章去学校联系(x?)团员来参加活动”,再由学生分别用其中的一个字串句,然后将这两个字一起串句。 情境法:就是指基于教材的内容,但就超教材内容的说话方法,教师结合教材内容 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创设情景,引导学生领悟教材凸现的人文性,借助画面 、场景的设置、人物个性的彰显、时代背景的渲染,让学生在情景中去感知,去领悟,并向学生提出若干问题,学生根据不同的见解;作出不同的回答。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起主导作用,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即兴发言的兴趣。 质疑法 就是创设让学生发现、探索的情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勇于质疑,培养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质疑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 训练过程分三步:第一步,认真阅读,整体感知;第二步,粗略质疑,扫除障碍,即对未看懂的内容质疑,以扫除理解上的障碍;第三步,深层质疑,提炼要点。质疑的思路为:“讲什么(基本内容) 为什么讲(中心思想) 怎样讲(原因、发展、结果) ”。提炼要点的思路为:“共讲几点 主要讲哪几点 尤其要突出哪几点”,这样理顺了思路质疑、自答,抓住要点,归纳内容也就不难了。 辩论法 围绕课文内容组织学生进行辩论是一种很好的综合训练形式。这一种形式主要是指针对课文的某一方面设计一个能形成争辩的话题,这个话题包含两个对立判断,正方、反方各根据一个判断立论,整个判断过程是一个多层次、多角度的思考过程,从而使辩论具有思辩性、对抗性和趣味性。辩论是语言的艺术,也是思维的艺术,辩论能锻炼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合作精神,通过辩论还可丰富学生知识,加深对课文内容的领悟。 仿说法 就是以课文的内容及结构形式进行口语表述。模仿是学生的天性,仿说是学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一种重要训练手段。可依照“模仿—迁移— 创造”的阶梯层次进行训练。 创说法 即创造性说话,是以创造思维为本质特征的口语表达。创造性思维具有独立性,迁移性、多向发散性特点,创说的指导也就是要把握这三个特点:第一,引导学生纵向深入思考问题的创造性说话。第二,引导学生模仿迁移积极联想,创造性说话。如学了《愚公移山》一文,引导学生看观看电视剧《愚公移山》,并用动画片展示愚公带领子孙移山的决心和干劲,听愚公与智叟对话的录音,学生在图文并现和语感中体会到人为可以战胜自然的道路,同时感悟到不管做什幺事情,都要有愚公精神,只有毫不动摇地坚持下去,才能取得成功,创造发挥说读后感;第三,引导学生多向发散立体思维,创造性说话。 演辩法 演辩即演说辩论。这是一种适合高年级学生尝试的开放式的口才训练,旨在培养学生敏锐的思辩和犀利的口才。将课文内容,以下列的演辩方式进行训练:命题演讲、一分钟即兴演讲、信息发布、仿真采访、新闻短评、一句话“接龙”演讲、专题辩论、模拟法庭辩护等。这些训练形式寓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 自由法 是阅读教学中即兴发言的最高层次的方法,学生在充分熟悉课文的基础上,结合对自己的理解,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通过真实的交流,表达自己的真实的思想感情。对学生而言,自由说话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激发学生说话,让学生在兴趣的支持下开口说话,而且在于对话的过程当中将所学的知识与原知识有机辩证结合,做到活学活用,而不只是一味地死记硬背。 诵背法 即兴发言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感的形成。语感是通过大量的语言材料的感知,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和认识活动,形成一种对语言材料特有的、近乎自动化的感知能力。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充分重视对所读课文熟读成诵“ 这一自然吸收语言的过程。在反复诵读中对语言、语调、语法、节奏、重音等了然于胸,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逐步定格于头脑中,以后一旦遇到相似的句型、内容或话题,这种沉淀下来的思维方式就会立刻出现,形成语言,出口成章,形成课堂即兴发言。 除此之外,还有戏说法、答问法、论辩法、叙说法、创说法、讲述法、演讲法、扩说法、换说法、激发法、叙说法、接说法、比说法、续说法、对说法、辩说法、看说法、图说法、想说法、延说法、观察法、即兴法等。 课堂说话需要相互交流合作,在课堂里师生是平等、合作、互助的关系。因此,在设计课堂教学时,还要考虑建立一定的信息差,以体现合作共享的真实性。 在朗读实践中引导学生揣摩、领悟,以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 通过教师的鼓励,学生的反复朗读训练,学生能用较标准的普通话,流畅自如地朗读,这样可以消除学生的胆怯心理,以快为乐,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达到以读促写的目的,学生不仅在课堂上能大胆发言,而且课外敢与老师交流。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