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心得)之有效利用多媒体,实现长文短教,提高课堂效率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有效利用多媒体,实现长文短教,提高课堂效率

语文论文之有效利用多媒体,实现长文短教,提高课堂效率 ‎ ‎  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教育理念正在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着挑战。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发挥主体性?如何体现教育主体——学生的探究、合作能力?如何做到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并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成为了很多教育人不断追求的新课题。比如:常熟外国语学校进行的教师只讲5分钟,剩余时间让学生自由讨论;江苏启东学校提出的15/20/10的教学模式,这种课堂范式强调以学为主、以生为本。启东探索高效课堂提出的“15/20/10”是一个教学范式,“15”是要求教师对前一段学习的知识复习,对学生预习进行练习;“20”是教师的精讲,有知识的迁移、方法的指导、规律的总结、题目的延伸,这个环节是教师能力的最好体现;“10”是当堂检测、师生共同总结学习内容、教师的作业指导,启东教研室季萍专家讲,没有练习的课堂不可能是高效课堂;还有西华师大附小的梁春老师的“海量阅读、教材简教”等等教学模式。‎ ‎  这些都为我们发出了一个信号,当代的语文教学,再采用以前的精讲课文,满堂灌已经落后,就像梁春老师说的,那样只能将教师奴隶化,将学生奴隶化。为了实现将课堂还给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性,将奴隶化的教师和学生解放出来,笔者通过一段时间的探索。感觉要想实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性,只有将现代电化教育手段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才能实现。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利用多媒体,对语文教学实现长文短教,提高课堂效率呢?笔者进行了一些初探,希望与同行商榷,以便更好地将新课程理念体现在语文教学上。从而更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  一、     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前预习”‎ ‎  用多媒体课件呈现“预习五步曲”,让学生提前预习熟悉教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  预习是学习新知识的必要的第一步。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所以在预习中一定要用到圈、画、勾、注等方法。在反思的基础上改进一下语文的预习方法,具体做法如下:‎ ‎  教师布置任务,课件出示预习五步曲,学生按要求预习:‎ ‎  第一步:标:‎ ‎  1、给课后生字格中的生字标拼音,并仔细观察生字,找出记住字形的方法;2、在课文中用“﹎﹎”标出生词;3、标自然段。‎ ‎  第二步:读:‎ ‎  1、读勾画的词语3遍。‎ ‎  2、读课文至少三遍。要求读通顺,不错字、添字、掉字;第三步:查:‎ ‎  1、借助工具书或联系生活实际等多种形式,理解课文中重点或不懂的词语。并把意思写在书中相应的地方。‎ ‎  2、可针对课文内容,通过互联网,书籍等查找相关知识,并能通过阅读,在头脑中留下一两点信息。如有必要可以抄下摘要或打印。‎ ‎  第四步:思:‎ ‎  1、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能用语言组织好中心思想;2、思考课后的问题;3、针对本文提一个问题,可以是自己不理解的,也可以是考考大家的!写在课文后面。‎ ‎  第五步:抄:‎ ‎  1、在专用预习本上抄写要求会写的生字并组词2、摘抄课文中喜欢的词句(积累语言)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出示预习要求,学生根据这五步曲,课前将一篇文章已经充分的发挥了自己的主体作用已经熟悉了。那么就很好地为课中教师的教学打好了基础,这样教师在课中教学比学生漫无目的地乱预习后,对课文不熟悉进行教学要好得多。当然教学效率也会提高很多。‎ ‎  二、     课中释疑,实现长文短教利用多媒体呈现“上课主要问题”让学生充分阅读进行探讨。‎ ‎  下面我就以小学课本上一篇较长的课文《凡卡》为例,具体讲讲如何在课堂上有效利用多媒体解决长文短教。‎ ‎  《凡卡》六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比较长如果通篇串讲,不但使文章特色荡然无存,学生感到索然无味,其效果也会事倍功半。因为文章篇幅较长,内容纵横交错,它交织着写信、回忆、侧面烘托三条线索,多层次、多角度地突出文章的中心。如此错综复杂的事件关系,便构成了本文的教学难点。‎ ‎  为了实现长文短教、化难为易,我在教学中是这样设计的:‎ ‎  首先,从整体入手,直奔中心,扣住学生的情感世界。待学生在完成预习五步曲,了解课文大意后,我用课件ppt1出示了这样的问题:“初读课文,你对本文有什么总的感受?”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课件上的问题悟出文中的情感,使整个身心沉浸在这一氛围中,以缩小教学因时间、空间的差距所造成的困难。同时明确文章之所以感人,是因为作者采用了多层次、多角度的表现手法,来突出同一个中心:沙俄时代穷孩子的悲惨命运。这样抓住关键,直奔要害,能给学生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 ‎  其次,我有意识地把文章按线索破为三大块,为突破重点做好准备,我又出示ppt2“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找出凡卡给爷爷写信的内容。2、凡卡给爷爷写信的内容,哪一点最让你感动?”旨在让学生抓住文章的主线,再采用以点带面、发散思维的方法进行引导,这是抓住学生情感世界的一次延伸,所以他们不难得出共识:向爷爷述说悲惨学徒生活一段。接着出示ppt3“精读细读:1、凡卡受了哪些罪?2、凡卡的叙述使你的眼前展现了一幕幕怎样的画面?”‎ 目的之一在于读懂内容;目的之二在于感染情绪,使学生的心始终与凡卡的心紧紧地贴在一起,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进而明确此种描写细腻、逼真的写作手法。再继续抓住情感:出示ppt4“1、试想一下,凡卡写到这儿是一种什么心情?2、如果你就是小凡卡,你会怎样诉说?3、凡卡苦苦地哀求爷爷带他回去,这一内容信中多处出现,请大家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凡卡痛苦的心情。”通过这一系列的问题在课堂上充分发挥了学生发散学生思维,培养想像力,进一步感染学生的情绪。这样一来,原来一封长信,就浓缩在一个重点段上,再放手让学生朗读,从中悟情明理。既节省了时间,又发展了学生的品评鉴赏能力!到此,教学的第一板块结束。‎ ‎  紧接着课件ppt5出示“我们除了从凡卡的语言叙述和城乡生活的对比中感受到他悲惨的命运外,你还能从文中哪些内容体会到凡卡生活的悲惨,内心的痛苦?”这一问题使学生的思维自然导向第三板块。而且稍微拔高了难度,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子”,使他们获得探求知识的乐趣。学习好的同学动动脑子可能会想到凡卡写信前后的心情,中下等同学可在老师的提示中得到启示,进而明白:原来文中细致入微地刻画凡卡写信前担心、害怕的神情;写信中多次叹气;写信后还做了一个好梦,也充分地表现了凡卡悲惨的命运。到此,教学第三板块结束。‎ ‎  最后,把三大块有机地结合起来。ppt6出示“‎ 同学们,看着板书,联系刚才所讲的内容,说说作者是什么样表达中心,突出凡卡悲惨命运的?”此时,学生的脑海中已有清楚的三条线索:信中诉说悲惨学徒生活,揭示了中心;回忆往事,对比现实,衬托出中心;结尾的美梦,暗示了文章的中心。到此,教学任务全部完成。‎ ‎  这样,抓住情感因素,以朗读法为主,以问题教学法和讨论法为辅,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ppt交替使用,使学生不但理清了文章纵横交错的三条线索,感悟到了相互之间的关系,而且提出的问题,由浅入深,击中要害,还使学生在朗读、讨论中深切感悟到语言的精髓,做到了教师教是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教学效果令人满意。‎ ‎  三、     利用多媒体课件,实施有效练习。‎ ‎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在课堂教学中,最主要的语文实践无疑就是在教学过程中的语言文字的训练,有效的语言文字训练才能促成小学生语言能力和思 维能力的发展。有效的语言训练需要一个载体。在教学过程中,依托文本,以文本语言为基础, 从学生学习的实际与需要出发,教师适时、‎ ‎ 精心地设计课堂练习,有意识安排学生的语文实践,是有效语言训练的良好载体。通过课堂练习,既能引导学生对文本语言的感受和领悟,又能引发他们情感体验的创造性思维,进行个性化表达。这是语言发展与思维、情感发展一致化的过程。因此,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生成语言能 力的有效载体。前面也提到,启东教研室季萍专家讲,没有练习的课堂不可能是高效课堂。以前我们的课堂练习一般就是教师写在黑板上,学生练习。这样费时又费力,课堂上的练习也非常有限。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大多数的学校都有多媒体投影仪,为了达到高效形象的联系,我们可以用多媒体呈现“课堂练习”让学生有效练习,使课堂上真正做到讲练结合。‎ ‎  比如在执教二年级上册的《坐井观天》第一课时,可以利用课件ppt出示三个练习:‎ ‎  1、          选词填空。‎ ‎  大海  草原 沙漠  操场(           )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  2、          句式练习:用“……一……就……”练习说话。‎ ‎  他一笑,大牙就露出来。‎ ‎  他一哭,(                          )。‎ ‎  我一走进教室,(                    )。‎ ‎  我一回家,(                        )。‎ ‎  3、          请你想一想,假如小青蛙跳出了井口,它会对小鸟说些什么呢?‎ ‎  总而言之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因时而异,因事而异,因人而异,设计有效的语文课堂作业,通过多媒体展示出来。让课堂练习拓展孩子的学习空间,激发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发展他们的个性, 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和素质,为新课标下的语文学习增添活力,增加魅力。‎ ‎  四、     课后拓展或知识的延伸有效实时的利用多媒体呈现“知识拓展延伸等介绍”增长学生知识或见识。‎ ‎  在多媒体还没有普及之前,农村的教师很羡慕城市的教师,有多媒体投影仪,能够将抽象的事物形象化。例如在上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中《北京亮起来了》,当课文上完,学生了解到北京的长安街、环形路、王府井、西单商场、故宫的美景后,知识拓展北京还有那些名胜古迹时。如果光教师口头上说,很抽象,此时教师多媒体课件———网上下载的《奥运北京航拍夜景》的视屏让学生感受北京的美。北京的美不需要教师费口舌,非常形象地就把美景展现了出来,而且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影响。‎ ‎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使教学资源不断丰富,将课堂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只要我们将它和我们的语文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我们的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积极探索,努力寻找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最佳结合点,实现长文短教,使课堂教学最优化。‎ ‎  (参考文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