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心得)之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语文论文之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 ‎  上饶县第三小学 诸丰清 ‎  【内容摘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非常重要。本文就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展开论述,主要从两个大方面来论述:一、问题意识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1、问题是信息反馈的途径;2、问题是兴趣的起点。二、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1、营造氛围,消除障碍,鼓励学生敢于提问精心组织;2、精心组织,教给方法,促使学生善于提问;3、创设情境,提供机会,使学生乐于提问。总之,对学生进行问题意识的培养,能够使学生的主动性得以充分发挥,使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敢于质疑问难,敢于标新立异,追根问底,使他们从小由愿学、乐学、学会到会学,思维能力得到提高,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小主人。‎ ‎  【关键词】:语文教学 问题意识 培养 ‎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是着重指导学生语言文字的积累与运用,它是一个要求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实践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尤为重要。‎ ‎  高度肯定和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为众多学者所共识。孔子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宋代著名学者陆九渊说过:“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一首诗里写道:“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 ‎  在语文教学中,有的教师存在着不敢放手让学生提问题,怕自己的教案被学生的问题搞得七零八落,怕自己面对学生的问题无力回答,失去教师的“尊严”等等一系列的“心理障碍”。孰不知,问题恰恰是教师教学的好帮手。‎ ‎  一、问题是信息反馈的途径 ‎  反馈有很多途径,在课堂上学生提出问题是教师了解学生的最好、最快的途径。‎ ‎  1、语文课上通过学生的提问,可以反映出学生理解的难点、困惑的内容。‎ ‎  教师根据这方面的信息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教案。因为教师备课认为的难点和学生学习的难点未必是一致的。如果教师适时调整了教案,就会节省许多时间,集中精力解决学生困惑的地方。我在教《爬山虎的脚》一课的时候,原来教案中没有把爬山虎的脚当作难点,因为书上清清楚楚地写着“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六七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在读这一段的时候,由于我给了他们提问题的时间,有学生提出:“‎ 老师,我想像不出爬山虎的脚到底长在哪儿,是怎样长着的?”于是我及时调整教案,加上了“画一画”的环节,在学生们不断读书、不断补充、不断修改简笔画的过程中,使学生清楚地了解爬山虎脚的形状、特点。我们常说“教为学服务”,我们只有了解学生,才能真正服务到点上。‎ ‎  2、问题能反映学生的兴趣点。‎ ‎  在课堂上学生对感兴趣的内容,问题最多。从学生的问题中,教师能了解学生对文章的哪些地方感兴趣,课堂上就可以有针对性地不断激活兴趣点、兴奋点。在《爬山虎的脚》一课中,学生对爬山虎到底是怎样爬的提出了许多问题:“爬山虎触着墙的时候,为什么变成圆片?”“细丝弯曲后为什么就能拉嫩茎一把?”“拉一把以后松了吗,为什么会使茎紧贴在墙上?”“脚很牢固,那是怎么移动着向上爬的?”等等。我依据学生的兴奋点展开讨论,在不断地产生问题、不断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  二、问题是兴趣的起点 ‎  众所周知,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关键,兴趣的持久来自内在的需求。前面提到的学生有问题的地方,其实就是他感兴趣的地方,如果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科学的引导,就会激励起他的探究兴趣。例如,讲《奇妙的鲤鱼溪》一课,书上说“鲤鱼能使河水变清。”学生提出:“为什么会这样?”‎ 这个问题和课文的内容关系不是很大,但我满足了学生的这种求知欲望,并鼓励他们自己解决,学生兴趣盎然地通过咨询自然老师、在互联网查找资料,解决了这个问题。许多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更加热爱语文了。‎ ‎  问题来自于学生,但不是凭空瞎想,而是借助于教师提供的资源。要让学生有问题可提,教师必须认真备课。挖掘教材,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情境,有意识地让学生去发现问题。敢提问题是基础,发现问题是前提,会提问题则是关键。古人道:“做学问,需学问,只学答,非学问。”长期以来,我们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学生以为,提问题是老师的事,而老师认为,提问题是教材的任务,导致成: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示,学生看;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抄,学生练等这种注入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其根本原因是教师在教学中缺乏问题意识,要克服这种现象,我认为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  一、营造氛围,消除障碍,鼓励学生敢于提问 ‎  想说就说。“问题是思维的路标”。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不断地提出问题,使问题贯穿始终。教师应为学生大胆提问创设一种宽松、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当学生所提的问题老师看来幼稚时,也许是学生灵感乍现,老师要多一点容忍,少一点讥笑;当学生所提问题让老师难堪时,要多一点理解,少一点责备;当学生为了表达一个问题急得面红耳赤时,要多一点鼓励,少一点耐烦,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象或别出心裁的念头。我经常说:“如果你的脑子里展现不出文章所描绘的画面的时候,你就要提问,即使打断老师的讲课也没关系。”‎ 很显然,学生问题的提出,培养了学生的想像、观察等思维能力。就像刚才举的《爬山虎的脚》中引导学生弄明白爬山虎是怎样爬的例子,就让学生经历了“读书——想像——质疑——再读书——学生互动解答——再想像”等过程。‎ ‎  二、精心组织,教给方法,促使学生善于提问 ‎  著名科学家李政道博士说:“什么叫学问?是要学怎样问,就是学会思考问题。”因此,如何让学生学会怎样提问,问到要害处,关键在于让学生掌握提问的基本方法,使他们会问。学会把学习过程中有价值的疑难问题提出来,从而使问题意识真正得以培养和发展。‎ ‎  1、让学生掌握提问的形式,明白“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是提问的三种基本形式。“是什么”常用于解释性提问,“为什么”常用于分析式提问,“怎么样”常用于描述性提问,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中,针对“碰壁”这一内容,文中的“碰壁”是什么意思?就是解释性提问;为什么会“碰壁”?就是分析式提问;伯父鲁迅先生碰了一次壁以后是怎么样做的呢?从中可以看出他怎么样的品质呢?就是描述性提问。‎ ‎  2、让学生掌握提问的途径,其中主要可以从文章题目、遣词造句、内容结构、关键标点、语言因素、表达形式、篇章结构、思想感情等方面去引导学生提出疑问等处提问。显然,这是一个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开始,学生可能只会提出字词或常识性的一般问题,但只要认真指导,坚持训练,他们就能提出一些紧扣课文重点、难点的好问题来。经过一段时间训练,使之成为学生的一种技能,从而形成积极的自主的学习心态。如《桂林山水》这一课文章结构清晰,语言优美,教师可引导学生从结构和语言入手,教师在学生朗读课文后谈谈自己对课文的感受,学生提出:①桂林山水甲天下,它独特在什么地方呢?②文中对山水特点的描写能否换一种达方式呢?③课文中写水的部分与写山的部分能不能调换?为什么?④文章写桂林山水,为什么还写了其他的地方的山水景色?……‎ ‎  三、创设情境,提供机会,使学生乐于提问 ‎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只不过是喜欢寻根问底地追究问题罢了。我认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乐于提问是21世纪人才的重要心理素质之一。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应遵循学生好奇、好问、好表现自己、爱表扬的年龄特点,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多种机会,让他们发表看法,提出问题。并在设计教学过程时,重视给每个学生留适当空白,给学生多一点思维的空间,凡是学生能探索得出的,决不代替;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的,决不暗示,以便学生乐于提问。‎ ‎  1、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计一些新颖别致、妙趣横生、唤起学生求知欲的问题,从而使他们带着浓厚的兴趣去探求新知。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惟有新鲜的事才能给人刺激、令人关注和兴奋。提问有新意、有针对性,可很快使学生处于兴趣盎然、思维活跃的状态中。学生学了《三顾茅庐》一文后,教师问:如果分别让关羽、张飞去请诸葛亮,那结果会是怎样呢?以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探讨欲望。‎ ‎  2、教师应该有目的地创设一种促使学生提出问题的情境,启发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善于提出问题,并让学生讨论,教师适时点拨引导,使课堂形成一种积极思考、勇于探讨的热烈气氛。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种媒体(如投影、图片、板书、课件等)或手段(如表演、朗读等),以此来触发学生提问。如在《“私塾先生”》教学中,将陈毅与日本鬼子的言行一一对应地写在黑板上,学生看了板书提出:文章主要人物是陈毅,为什么要写日本鬼子的言行呢?……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写陈毅的言行的句子,有学生听了提出:我们除了人物的言行中可以看出人物的品质,其实人物的神态也能看出人物的品质,如“泰然”、“语重心长”、“神态自若”等都可以看出沉着镇定、临危不惧。‎ ‎  总之,对学生进行问题意识的培养,正是挖掘了学生学习的源动力。能够使学生的主动性得以充分发挥,使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敢于质疑问难,敢于标新立异,追根问底,‎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