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8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班主任(心得)之班级文化建设的摸索
班主任论文之班级文化建设的摸索 班级文化建设的摸索【摘要】班级文化建设对学生的教育和学习、成长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它应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创设文明的学习环境、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塑造学生的健康心灵是加强班级文化建设的具体内容。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思想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班级机械化管理已经出现了比较大的弊端。本文围绕班主任如何在管理过程中通过班级文化建设营造班集体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如何通过班级文化建设培养出一个积极向上、紧密团结的班集体作一些探讨。【关键词】班主任;班级文化建设;班级管理【问题的提出】学校工作的中心是教育教学工作,教育教学工作的首要任务又是学生的德育工作,班级授课制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形式,因而搞好班级德育工作对学校工作的有效开展十分重要。如何搞好班级德育工作呢?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教育界的同仁,人们也探索出了许多有效的措施。但是面对当今复杂多变的教育环境,面对当前学生思想十分活跃的特点,德育工作出现了许多困境,许多教师感叹:当今的学生真难管啊!一个“难” 字,包含了德育工作的许多困惑和尴尬。出路在哪里呢?通过班级文化建设来促进班级德育工作,让学生乐学好学,引导学生融入健康的文化氛围之中,是否可行呢?如果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班集体的每一次活动,不断地学到新的知识,接受新的观念,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陶冶了高尚的情操,炼就了先进的技能技巧,又有健壮的体魄及健康的心理状态来适应整个社会,我们又何愁学生的品味不高,素质不好呢?【正文】班主任的工作就是带领全班学生,将学生个体行为融人班级集体行为,产生并升华为集体意志,建立健康的、积极的班级文化。在这种文化氛围中,学生每一个学习过程将得到重视,每一个成长体验将得到珍惜,每一次情感的波动将得到关注。在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班级目标对班级文化建设起到非常深远的指导意义,它不可能靠解决一件两件具体的问题,一次两次空洞的说教来实现。而必须有班级文化建设的理念,结合学生各个阶段的具体实际,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解决一个个具体的问题,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班级文化建设的长远目标。 一、引导学生分阶段确定班级文化的主题,以班级文化为主线贯穿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去,通过班级文化创建达到让班集体不断前进的效果。 班级文化主题是集体生活的灵魂,是集体行动的指南,是集体前进的动力,更是集体道德感、荣誉感形成的基础。一个全新的集体走向成熟,每一个阶段都会新旧问题交错。对学生来说,每一阶段的班级文化主题就是这个阶段的向导,就是他们的行动指南。对班主任来说,围绕主题,根据轻重缓工作的重点,工作思路就一目了然,非常清晰,同时也保证了班级管理的时效性、延续性和系统性,而避开了随意性。 回顾过去几年班主任工作,初一上学期我把“团结、端正” 作为班级文化的主题。围绕这个主题,我把把对学生的行为教育作为工作的重点,把这个主题与“出勤、课堂、自习、集会、活动、交往”等六个方面紧密地结合起来,目的在于迅速地建立规范的教学秩序。到下学期,“积极、上进”被确立为班级文化的主题,目的在于培养良好的学习风气。此时理想教育结合行为教育就是我工作的重点,理想教育烘托出“上进”的文化氛围,行为教育围绕着“积极”做文章。到初二,集体生活比较正常的氛围形成了,但集体生活中学生心态上的自私、狭隘、冷漠、消极等,也逐渐暴露出来,成为影响班级文化建设的绊脚石。此时情感教育,即人格、意志、品质、健康心念的培养就迫在眉睫了,所以班主任的工作方向也相应转到关注个体的情感变化,加以整体剖析,或肯定,或批评,或引导,此时班级文化主题为“坚强、热情、乐观、踏实、勤奋”。二、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一手抓班级整体特色,一手抓班级每个成员的独立性,旗帜鲜明地树立起班级文化,让班级文化落实到实处。本学期我们班在班级特色创建过程中,为了让全体同学有一个共同的前进方向。在开学初期,我便在班会课上正式提出“学习强班”的口号,与全班同学回顾我们两年来在学习方面取得的成绩,是全班同学在学习方面都一起有了一个明确的学习方向,通过不断的总结,把“学习强班”的口号落到了班级的实处,正式成为了班级的文化。在提出“学习强班”工作尝到甜头后,我针对班级体育比较好的特点,继而提出了“体育强班” 的口号,让全班同学重视参加班级的活动,并在接下来的学校运动会、篮球赛等重大比赛中取得了第一名的成绩。通过班级特色建设,大大提高了全班同学的凝聚力,加强了同学们的班级荣誉感。独立性是指班级中每个成员个性独立,班级作为群体在处理各种关系和事务、在活动中表现出的自主性。这里的独立性是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不是“无法无天”的自我中心。它还以自律的方式表现,并不是放纵自流,自主是为了锻炼和发展学生的精神力量,学会独立、正确处理各种情境中可能发生的问题。我们的上述各种改革,都是为了形成这种理性的自主。凝聚力似乎与独立性相反,但事实上,人只要生活在社会中就会与不同的群体发生关系,在许多方面人总是需要与他人合作才能完成包括满足自己需要在内的各种任务。此外,作为一个群体总会有一些公众的、共同的事务要做,需要为共同的目标努力。这些都是群体生成发展对凝聚力的内在需要。它是围绕目标的凝聚,需要的是丰富而有差异的个性之间的协作和各显其长;是在遇到困难时共同的坚持与努力,不可缺少的相互鼓励、帮助和关心;是建立在相互理解和欣赏基础上,在矛盾发生的时候善于化解和转化;是自尊和相互尊重、爱集体和同伴的统一。创新活力和竞争实力是相关的。有无创新活力是能否常胜的重要保证,而创新和竞争中的胜利又恰恰是富于生命活力的群体与个体的特征,同时也是推进个人和班级向前发展的重要内动力。 三、弱势群体的转化效果如何是决定班级文化建设能否成功的关键环节之一,为此,班主任应该在班级营造关爱氛围,不断对班级弱势群体进行情感教育。 弱势群体是指行为、学习成绩或者两者都比较差的学生群体。这里 “弱势” 是指精神和心理上的弱势,这些学生在精神上倍感孤独,大多数游离于集体、主流之外,同学们内心里轻视他们,甚至他们自己也瞧不起自己,在心理上埋藏着深深的自卑。建设充满活力的、朝气蓬勃的班级文化,这些弱势群体无疑是需要解决的难点和重点。古今中外,无数的教育家都提出“爱”是转化这些学生最好的方法。我深有体会,并将我的做法总结为以下几点:1、将弱势群体分化为个体,做深入细致的调查和观察。其目的是建立教育档案,摸清学生家庭状况,针对不同的“弱势”学生分别制定出相应的教育方案。 2、重视其人格教育。放大他表现出来的任何优点使其重拾信心。3、进行情感教育。营造关爱氛围,使其远离精神孤独,感受集体温暖。4、把握行为细节,寻找心灵切入点,达到感化心灵的效果。良好的集体氛围的形成,离不开每一个学生的努力,离不开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默契,离不开相互的关注和情感的交流,更离不开“爱”。对于弱势群体来说,爱是润滑剂,是动力,是源泉。以爱为出发点去探究转化“弱势群体” 的科学方法必须灵活多变,因势利导。四、通过周记与学生在内心共同交流,通过"绿色周记"走进学生的心灵,拨激学生的心灵浪花。坚持让学生写周记有利于提高写作水平,因此在担任班主任工作的实践中,指导学生写周记也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由于学生对待周记的态度有差异,所以往往会出现为了应付检查周记而写周记的情况。为了克服这一现象,班主任应阶段性地提出具体要求。我对学生写周记作了明确要求:要写"绿色周记",即真人真事,不能编造,也不能杜撰;反映自己的真情实感,不无病呻吟。写作的形式分两种:一是随意式的,二是命题式的。比如《今天,我最……》、《本周记事》,老师通过能准确及时的了解和处理学生当中的状况,便于开展班级管理和建设。特殊的命题是专指反映节假日的情絮、反映参加有益活动的体验、反映偶然事件的思考等。比如:开学初的《同学,你好》、母亲节的《妈妈,我想对你说》、期中考的《感受期中考》;喜欢体育的同学写《我是一名……员》、喜欢科学的同学写《科技节畅想》、喜欢读书的同学写《我喜爱的书》、喜欢艺术的同学写《台上台下》;除常规性活动外,还有《写给灾区同学的信》、《台湾问题思考》……把观察社会,思考生活,感悟人生结合起来。笔者通过两年批阅学生周记,觉得收到的效果非常明显:当学生遇到困难时,他们会在周记中向你诉“苦”;当学生对某些现象感到困惑时,他们会向你求“教”;当学生有什么要求时,他们会在周记中提出自己的建议和希望;当学生取得成绩时,他们也会向你倾诉,与你共享快乐。有些班主任在周记上简短的点评,如“哪里跌倒哪里起来!”“好样的,有志者事竟成!” 等常常使学生兴奋不已。师生感情也正是在这样的笔谈中越来越浓,而班级工作也就在这样的基础上越做越顺。分阶段地确立班级文化主题、班级整体特色和班级成员个性两手抓、用爱的教育手段帮助"弱势群体",这就是我所理解的班级文化建设。一个班级要形成自己的班级文化并不是短期内可以形成的,形成口号容易,但是要把口号真正落实为班级文化,期间的执行力问题也是一个难题。一个班级如果形成了属于自己的文化,那么形成的文化对班级的整体凝聚力、班级的团结、班级积极向上的精神是有非常大的正面影响的。因此,我们必须重视班级文化建设,构建一支积极向上的班级队伍。【参考文献】①《班级管理中的文化建设》 新世纪出版社 施克灿(著)②《从马斯洛动机理论看班级文化建设》 工业出版社 王强(著)③《班风建设》 人民日报出版社 张定志、徐音(著)④《班集体活动的组织》 人民日报出版社 于定鹏、施克灿(著)⑤《多彩的校园文化》山东教育出版社 周之良、樊秀萍(著)⑥《德育实效性研究与实践》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古人伏(编)⑦《中小学爱国主义课外活动100例》 广西教育出版社 中国教育报编辑部⑧《中学生成长导航》,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申继亮、方晓义(著)⑨《学校德育新探》,知识出版社,施光明(著)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