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心得)之倾听是一门艺术 ——对语文教学中倾听艺术的认识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倾听是一门艺术 ——对语文教学中倾听艺术的认识

语文论文之倾听是一门艺术 ——对语文教学中倾听艺术的认识 ‎ ‎  温岭市第八中学  王奇顺 ‎  [摘要] 掌握了课堂倾听艺术,捕捉每一位学生身上的思维火花,生成和丰富课程内容。倾听时要集中注意学生和学生说出的信息是否适当、是否正确。倾听者需对接收的信息进行心智的加工。倾听者基于对信息的适当程度和价值的判断,学会主动选择和组织信息。对信息进行权衡,包括衡量信息的信度、怀疑说话人的动机、思考呈现的思想、怀疑信息的有效性、归纳说话人的主题思想、获知省略的内容、思考怎样完善信息等。只要我们老师注意倾听,掌握倾听艺术,定会让预设(教师行为)与生成(学生补充的信息)相得益彰,使教学过程成为充满活力、真实而丰富学生成长发展的生命过程。‎ ‎  [关键词] 倾听艺术  丰富   课程内容 ‎  倾听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语文教师一旦掌握了课堂倾听艺术的技能,在教学上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  课堂实施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去生成和丰富课程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随时捕捉教育时机,相机而教。而教育机会的捕捉,只有在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中,在学生的质疑中才能产生。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一言一行都是他积极思维的结果。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倾听学生们的每一个问题、每一句话语,捕捉每一位学生身上的思维火花,在你肯定了他们的同时,你也收获了一份意外的感动与骄傲。而学生在课堂上的质疑(也就是所说的信息)往往是课程内容生成和丰富的主要途径。为了使课程内容更丰富、更趋于完美,就要求我们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更应注意倾听学生说出的信息,关注、筛选、完善这些信息。这就要求我们老师掌握倾听这门艺术。那么,如何掌握掌握倾听艺术呢?‎ ‎  第一是注意过程。集中注意学生和学生说出的信息,关注信息是否适当、是否正确。‎ ‎  教师必须认识到,走上讲台,不是去演绎一遍教案,宣读一次讲稿,重复一次劳动,而是一次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对原有教学预设进行一次新的创造实践活动。如果学生说出的信息是适当的、正确的,那么教师静静的倾听就会生成和丰富课堂内容。‎ ‎  所以说,课堂上的倾听是生成和丰富课程内容的重要条件。‎ ‎  教学是师生互动的一个创生过程,新问题的生长点往往来自学生。教师要认真倾听学生的每一次发言,捕捉教育契机。教学《‎ ‎ 渔父》一课时,其中有一个环节是让学生分析渔父的形象。预设是这样的:渔父是一位高蹈遁世的隐者形象,是道家思想的信徒,具有明哲保身、随遇而安、知天达命、与世推移的处世态度,作者还刻画出他不愠不怒、不强人所难、心平气和的超然姿态。然后安排学生自己根据相关的语句再说说。但在学生的发言中,有个学生的理解大大超出了我的预设,他把渔父形象的理解上升到了文学作品中意象的高度,他说,渔父避世隐身,垂钓江滨,欣然自乐,其实是避世埋名的隐士,而不是靠捕鱼为生的渔翁。‎ ‎  当时的我一下子不知怎样引导,因为我的预设中没有考虑到这一点,但是我在脑子中快速判断出学生发言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就没有按照预设的环节进行,而是侧耳倾听,接着我又安排其他学生继续谈,和这位学生共同理解渔父意象。在此过程中,学生明白了, “渔父”意象的文化内涵是超脱旷达、恬淡自适,隐逸者的象征。渔父他隐逸,淡泊,遵循时命,顺应自然。他飘然而来,又倏然而逝,留下千古的感慨,让一代又一代读者去咀嚼。‎ ‎  由于课堂上师生的共同努力,学生理解了渔父的形象。假如我当时没有考虑学生的学情,没有倾听学生的发言,而是按照事先的预设往下讲,恐怕学生就没有后面精彩的理解发言了。‎ ‎  第二是理解过程。它是对接收的信息进行心智加工的过程。倾听者基于对信息的适当程度和价值的判断,主动选择和组织信息。‎ ‎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所说的信息并非都正确、合适。我们老师是否也要静静地倾听呢?我的回答是,要静静地去倾听,但要注意方法。记得教学《项脊轩志》一文时,要落实“吾妻来归”中的“归”字的含义,我指明“归”的含义就是“女子出嫁”‎ ‎,可有个学生就是不理解,他说,“视死如归”“归心似箭”等词的“归”,全理解为“回家”,而“回家”是从外面到家中;“出嫁”是从家中到外面。总之,这学生认为我把“吾妻来归”中的“归”理解为“女子出嫁”是错的。他说得振振有词,我就在课堂上静静地倾听,频频地点头,等他说得差不多了,我就先表扬他,说他能做到在课堂上踊跃发言,敢于发表自己不同于老师的观点,然后我运用我所学的知识纠正他发言中的错误,我从男尊女卑的封建观念谈起,告诉学生,在男权社会里,女人没地位,是从属于丈夫的,而“出嫁”就是女人第一次归“家”(指丈夫家),经过这样的解说,我把“女子出嫁”和“回家”联系起来了。发言的学生释然了,其他学生也基本理解了。(注: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我下课时特意去网上查找“归”的理解,找得孔颖达疏:“女人……以夫为家,故谓嫁曰归也。”马上告知学生,加深他们对“归”的理解。)‎ ‎  由于我在课堂上能够做到静静地倾听,又在学生发言讲得差不多时适时地打断他,说出了令人信服的理由。学生都觉得我是一个尊重他们的老师,是一个知识渊博的老师,是一个容得下学生意见的老师。我在学生中的威望提高了,学生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更大了,劲头更足了,最后,我所教的这班学生在语文会考中全部合格通过,高考的语文单科成绩也相当优秀,C率达3.57﹪(我们学校是所普通高中,学生基础不好,取得如此成绩,相当难得)。‎ ‎  假如我在课堂上不能耐心听学生的发言,学生能有如此高涨的学习语文的热情吗?我难以想象。‎ ‎  第三是评价过程。就是对信息进行权衡,包括衡量信息的信度、怀疑说话人的动机、思考呈现的思想、怀疑信息的有效性、归纳说话人的主题思想、获知省略的内容、思考怎样完善信息等。‎ ‎  在学校里常常可以听到教师们这样抱怨:“真搞不懂我班的那些学生,他们从来不肯好好听课,而是喜欢胡乱插嘴。”而在这句话的背后,教师们往往想说的是,因为学生胡乱插嘴,所以他们不能学到知识,当然也就无法学得好。其实,要你的学生能够学得更好,作为教师的你还得学会倾听--不只是他听你说,而且是你也要听他说!因为学生的每一句话都是他思维的结果,是他智慧的结晶。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发言确实存在既不非常准确、到位,又不错得离谱的情况,游离于“是”与“非”之间,那我们老师又如何对待呢?我还是坚持,我们老师要耐心倾听。不过,要学会迅速地判断发言信息的准确度,要思考如何去完善它。周平涛先生在《语言之中散发思维》一文中如是说:“生动的课堂来自于老师的随机应变,精彩的课堂来自于学生的机智回答。”说的就是我们老师如何处理来自学生的不太准确的信息。‎ ‎  教学《鸿门宴》一文时,当我让一学生翻译“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这一语句,该学生的回答是“我(樊哙)对待死尚且不躲避,一杯酒怎么值得我推辞”‎ ‎,按理说,这样的回答是正确的,但我在静静地听完学生的发言后,总感觉到这位学生的理解有点不到位,就接着追问:“这杯酒,一般的人能喝得下吗?”这学生迟疑了一下,回答说:“不就一杯酒吗?怎么喝不下?”听到这答案,我就迅速判断出这学生对这部分内容还没吃透。于是就及时地打破了预设的课堂教学环节,耐心地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指出项王赐酒本意是英雄惜英雄,绝无为难樊哙之意,项王随意说了一句“壮士,赐之卮酒”,他的下属就在“卮酒”两字上做文章,不就一杯酒吗?主子项羽又没说杯子的大小,于是就作弄樊哙(或者说给樊哙来个下马威,谁叫你樊哙目无纪律,随意闯帐呢),给樊哙来个大大的杯子--一个如同“斗”样的杯子,看你樊哙能不能喝得下。至于樊哙呢?此时骑虎难下,进退两难:项王诚心敬你,不喝下这杯“斗”酒,就是对项王大大的不敬;喝下去,这么一大杯酒,有伤脾胃,勉为其难。但此时的樊哙已把生死置之度外,顿时豪情万丈,于是就轻蔑地说了一句“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这是面对作弄、挑衅的反抗,这是面对鼠辈所表现出来的豪气。学生们听完我的分析全都释然了,上语文课的积极性更高了,注意力更集中了。‎ ‎  如果我在倾听学生的过程中,我对学生的发言信息不加判断,不去怀疑发言信息的有效性,又怎么会有对课文如此到位而准确的理解呢?‎ ‎  陈大伟教授曾在一篇文章中说:“倾听既是一种态度,又是一门艺术。作为一种生活态度,它强调平等、尊重、移情。作为一种艺术,它需要等待、鼓励和支持”‎ ‎。课程内容如何预设与生成,是一个经验与积累的过程,只要我们注意倾听,掌握倾听艺术,定会让预设(教师行为)与生成(学生补充的信息)相得益彰,使教学过程成为充满活力、真实而丰富学生成长发展的生命过程。‎ ‎  [参考文献]‎ ‎  1、施良方、崔允漷《教学理论》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2、周平涛《语言之中散发思维》‎ ‎  3、袁金华《课堂教学论》   江苏教育出版社 ‎  4、彭  贇  《浅谈口语交际中的“学会倾听”》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