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心得)之农村六、七年级数学教学有效衔接的探究与策略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数学(心得)之农村六、七年级数学教学有效衔接的探究与策略

数学论文之农村六、七年级数学教学有效衔接的探究与策略 ‎ ‎  龙山县农车九年制学校        曾宁波 ‎  长期以来,中小学数学教学之间存在着一种严重脱节现象,相当一部分学生进入初中之后,适应能力差,数学成绩直线下降,造成中学数学教学质量下降。如何搞好农村六、七年级数学教学的有效衔接,使数学教学具有连续性和统一性,让学生消除恐惧,顺利过渡是我们农村中小学数学教师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我想从存在问题和解决措施这两个方面谈些看法与做法。‎ ‎  一、存在问题 ‎  (一)、教学内容衔接上的障碍 ‎  1、 字母代数的引入。由小学具体的数到初中用字母表示数这是一个飞跃,也是学生感到困难的地方。学生对表示数的字母常用产生片面认识,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设法使学生真正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及目的,让学生知道字母表示数这是代数最本质的东西。‎ ‎  2、数的概念的扩张。学生在小学只学了一些有理数,而七年级引入负数后,数的概念扩充为全体有理数。由于负数的引入出现了绝对值等概念,数的运算出现了符号法则。成为学生学习的又一难点。如何让学生很自然地把有理数的运算与非负有理数的运算统一起来,是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着力解决的。‎ ‎  3、思维方式的转型。由小学的用算术方法解应用题目到初中的列方程解应用题,从思想上同,方法上是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教师如何使学生在这问题上顺利过渡,并不是一件轻而是易举的事,教师的任务是应使学生感受到用代数解法的优越性,并掌握其要领。‎ ‎  4、学法的变化。在小学,教师讲得细,类型归纳全,练得热,学生习惯以教师为中心,不注重独立思考和对规律的归纳总结。到了初中,由于内容多且抽象,教师不可能在一节课四十五分钟内讲得全讲得细,只能选择讲一些具有典型性的题目,以落实“三基”培养能力。这样使刚入学的七年级新生往往继续用小学的学习方法,致使困难重重,抗拒、厌学情绪油然而生。‎ ‎  以上四个方面,都是学生学习中感到困难的地方,特别是学生小学学习的某种思维定势。在某些地方又成了学生接受新知识、新方法的障碍。这是导致学生学习困难的第一大原因。‎ ‎  (二)学生的实际状况与学习内容及要求之间的差异 ‎  当学生由小学进入初中之际,也正是他们由儿童阶段向少年阶段过渡的开始,在他们心里上普遍存在着要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努力前进的愿望。然而,他们必竟还是儿童,自控力差,需要鼓励,需要引导。‎ ‎  1、在学习能力方面。他们的记忆力较强,但理解力较差,习惯于具体思维而不习惯于抽象思维,不善于独立思考,对老师有依赖心理,解题常要给个样子,或干脆就直接等老师的答案。‎ ‎  2、在学习方法方面。由于小学的注意力难于长时间集中,小学算术课里新课分量少;让学生动口动手,巩固练习的时间较多;学生的主要精力用于记忆运算法则与提高运算能力;但却忽视运用概念,性质来指导运算,学生只满足于做对答案,而不苛求于解题过程的合理性与逻辑性。‎ ‎  3、 在知识状况方面。于学生年龄关系,学生数学知识不能不受到一定的局限。‎ ‎  以上两点是我们用一年多的时间,通过问卷调查,基线调研、换岗教学等多种形式研究后得到;农村中小学衔接教学中客观存在的问题,于此,为了使学生克服困难,尽快适应初中数学学习,之后时间我们抓住六七年级数学家教学中的各个衔接点,偿试做好以下几个衔接工作以求发展。‎ ‎  二、策略与途径 ‎  (一)    兴趣上的衔接与培养 ‎  七年级新生来说伊始具有新鲜感,在心理上普遍存在着一种上进的愿望,教师应抓住这个契机,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上好开学的第一堂“绪言”‎ 课,结合学生新熟知的生动事例,让学生知道初中数学的特点、目标、用途及学习方法,同时把绪言课的精神贯穿到平时的教学中去,以此来巩固、强化学生被激发起来的学习热情。‎ ‎  (二)内容上的衔接与疏通 ‎  首先,在署期里,尽可能地发放给小学毕业生一本书《初中数学学习指南》其次,在初中开学用1—2周时间对小学数学进行复习,对小学内容疏通与衔接。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训练思考的周密性,使之不脱离小学的某些特点又自然衔接初中的教学任务,以达到平稳过渡,螺旋式的上升。‎ ‎  (三)能力上的衔接与训练 ‎  初中生的思维正处于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的逻辑思维为主的过渡阶段。培养和提高学生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如: 36×45+64×45=100×5   99×74=100×74-74 要使他们不仅知其然,更要知其新以然,这实际上就是逻辑推理的雏形。‎ ‎  (四)学法上的衔接与改进 ‎  小学生的学习活动一般局限于上课专心听讲,课后完成作业。初中数学教师则应重视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学习方法的培养,但也不能操之,而应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训练状况出发,采取一些过渡措施。如领读、教读到学生领读学生,学生教读学生;学生不善于独立思考,教师提出一些富于启发性的问题,把学生被动转变成主动,通过引导,使学生通过设问编题,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  (五)教法上的衔接与更新 ‎  教学方法上,小学教法比较细致,方法比较固定,训练次数较多,而初中内容多,进度相应较快,这也是学生不易适应之处。因此讲课时要有意放慢进度,概念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入,深入浅出地讲,适当增加课堂练习的次数,严格统一书写格式,使学生学习既不感到困难,又有章可循。同时,针对七年级学生的注意力还能长时间集中,不适应单一的教学法的特点,方法上要讲练结合,定义、法则遵循交流互动的原则。同时,还要注重初步培养学生的概括,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以适应今后学习数学的需要。‎ ‎  总之,通过几年来,组织六七年级学生进行学习经验交流。要求小学向初中过度的学习方法与途径。实现农村六、七年级数学教学的有效衔接,要求初中教师与小学教师就教学沟通存在问题在教与学的方法上要做到既不与小学脱节,又不完全相同,逐渐带有初中教学特点,做好以上几个衔接。‎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