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8 发布 |
- 37.5 KB |
- 1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最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心得体会五篇
2020最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心得体会五篇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心得体会1 改革开放以来,小康目标内涵不断丰富,小康社会建设持续加强。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齐心协力,砥砺奋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是经济实力大幅跃升。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大物质基础。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推动我国经济稳健前行。201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990865亿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达到14.4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276美元,稳居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与高收入国家差距进一步缩小。社会生产力水平进一步增强,粮食总产量连续5年稳定在6.5亿吨以上,制造业增加值连续10年居世界首位。2013—2019年,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年均贡献率接近30%,成为带动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 二是经济结构逐步优化。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全国上下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转方式、调结构、促转型,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呈现新面貌。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显现。201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首次突破40万亿元,达到41.2万亿元。2013—2019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年均贡献率为60.5%。产业结构优化升级。2019年,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为14.4%,比2012年提高5.0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53.9%,提高8.4个百分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呈现新格局。东中西和东北“四大板块”联动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落实。2019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升至60.60%。 三是基础设施日益完善。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力支撑。各地区各部门持续加大惠民生增后劲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我国基础设施规模继续扩大,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综合效益持续显现。交通建设突飞猛进。2019年末,高速铁路营业里程突破3.5万公里,占全球高铁里程2/3以上;高速公路里程达15.0万公里,比2012年末增长55.5%。通信水平全面提升,全球最大的移动宽带网基本建成。2019年末,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44928万户,比2012年末增长1.6倍;全年移动互联网用户接入流量1220亿GB。能源水利基础保障作用增强。2019年,能源生产总量比2012年增长13.1%,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超过10亿亩。 四是民主法治建设不断加强。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制度保障。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制度建设全面加强。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明显提高。截至2019年底,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达到9191.4万名,党的基层组织共468.1万个。人民群众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制度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优越性充分发挥,爱国统一战线更加巩固。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深入推进,宪法得到全面贯彻实施,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民法典》。 五是创新引领作用凸显。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动力。全国上下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壮大新动能,加快发展新经济,大力发展教育,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不竭动力。研发投入持续扩大。2019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比2012年增长1.1倍,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为2.19%,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茁壮成长。2015—2019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实际增长10.4%。2019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达20.7%。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显示,2019年我国创新指数上升到世界第十四位。教育科技发展硕果累累,我国在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超级计算、量子通信、大飞机制造等基础和前沿领域取得一大批标志性成果。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由2015年的10.2年提高至2018年的10.6年,教育水平跃居世界中上行列。 六是文化建设迈出新步伐。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精神支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稳步提升,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2019年末,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196个、博物馆5119个,分别比2012年末增加120个、2050个。文化产业快速发展。2018年,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4.48%,比2012年提高1.1个百分点。全年健身日益普及,2019年有近4亿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竞技体育成绩斐然,2013—2019年我国运动员共获得808个世界冠军。“欢乐春节”“中国文化年(节)”等文化品牌活动遍及全球,中华文化影响力持续扩大。 七是基本公共服务持续加强。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初步构建起覆盖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民生保障能力和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高。健康中国建设扎实推进。2019年末,全国卫生技术人员数比2012年末增长52.1%。居民平均预期寿命由2010年的74.8岁提高到2019年的77.3岁。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构建,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持续增加。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加快推进,2013—2019年中央财政累计支持733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施农村危房改造。2019年,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分别达到39.8、48.9平方米。 八是生态文明建设呈现新气象。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色所在。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大力推进节能降耗,努力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宜居生态,绿色发展进程加快。2019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12年下降24.6%。环境质量明显改善。2019年,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82.0%;地表水质量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74.9%,比2015年提高8.9个百分点。生态保护修复全面加强。2019年底,全国共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74个。2019年,完成造林面积739万公顷,比2012年增长25.3%;年末森林覆盖率达到22.96%。 九是人民生活显著改善。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标志。更加注重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全力推进脱贫攻坚,积极扩就业增收入促消费,14亿中国人在共同富裕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脱贫攻坚成就举世瞩目,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末的9899万人减少到2019年末的551万人,贫困发生率从10.2%降至0.6%。2013—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7.1%,快于同期人均GDP年均增速。居民生活质量显著提升。2019年,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降至28.2%;每百户家用汽车拥有量达35.3辆,比2013年增长1.1倍。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心得体会2 省委十三届十二次全会强调,管党治党一刻不能放松。进一步提高党内法规执行力,是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任务。 让党内法规真正深入人心。党内法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党章为根本、以准则条例等中央党内法规为主干、由各领域各层级党内法规制度组成的制度体系。党内法规具有体现党的统一意志、规范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的功能作用,经历了逐渐建立完善的过程。把党内法规执行好,必须以深入人心、增强自觉为基础。要运用多种方式,持续抓好党内法规的经常性学习教育。坚持以党章的学习教育为龙头,把党内法规融入理论学习和“三会一课”等活动,突出学好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法规制度,牵引带动党内法规的系统学习,切实使每个党员干部弄清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坚决执行党内法规。 领导带头推动法规执行。新形势下全面落实党内法规,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要带头尊规学规守规用规,坚持依法依规想问题、作决策、用权力,真正使党规党纪转化为自觉遵循和行为习惯,带动广大党员增强执行党内法规的自觉性。要切实解决好一些单位存在的事前监督不够、日常监督薄弱、处理整改不力等问题。坚决纠正少数党员干部存在的“违规只是小节”“法不责微”“违法才被处理”等模糊认识,对屡教不改、违规违纪、拒不执行党内法规的人和事严肃查处,坚决防止“破窗效应”。 在坚持中深化法规的执行。要通过持续引导党员干部认清党内法规帮助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法治意识、制度意识、纪律意识,形成执行党内法规的良好氛围。新形势下,全面落实党内法规,难在长期坚持,贵在久久为功。要以执行党章为根本,在党内生活中强化法治思维和法治信仰,探索形成科学的制度机制,强化政治责任,层层抓好落实,把落实党内法规的要求持续传导到每个党组织和每个党员身上,不断增强自觉执行的政治自觉。 以落实责任制确保法规执行。《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执行责任制规定(试行)》,逐一明确规定了党委、党组、党的工作机关、党的基层组织、党的纪律检查机关等各级各类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执规责任。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树立执规是本职、执规不力是失职的理念,担负起执行党内法规的政治责任。要健全党委统一领导、主管部门牵头负责、纪检机关严格监督的体制机制,明责知责、履责尽责、考责问责,确保党内法规的有效执行。要持之以恒加强纪律建设,督促各级干部严格依纪依规履职尽责。要弘扬“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精神,勇挑重担抓落实,站位一线抓落实,盯住细节抓落实,注重过程抓落实,只争朝夕抓落实,确保各项法规严格执行。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心得体会3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既是涉及改革、发展、稳定的战略性指导思想,也是关乎民生改善和社会治理创新的社会建设思想和行动指南。省委十三届十二次全会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狠抓信访矛盾化解攻坚,维护和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局面。 人民利益是具体的,实在的。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也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以人民中心推动社会建设,关键是要把维护人民利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社会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守底线,织牢网底,既要保障基本民生,也要带动人民追求美好生活,既要考虑整体民生,也要解决个体民生,既把人民利益具体化,更把解决人民利益的事项落到实处,努力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积极营造充满活力、健康有序的良好社会发展局面。 坚持党建统领社会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转变政府职能,加快实施政社分开,尤其是围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社会建设领域实施了一系列改革,社会活力不断得到释放。同时,随着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逐渐转变,人民群众的社会诉求更趋复杂和多样。这些变化,既是社会进步和文明程度提升的客观反映,但也给新时代社会建设带来考量,尤其是当前社会建设中还有许多短板弱项,基层社会治理也暴露出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坚定贯彻“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第一方略,将党的政治优势全方位嵌入日渐分化、诉求多元化、结构复杂化的社会治理当中。既防止自身组织力量的虚化、弱化、边缘化,又有序领导和整合各种社会主体,形成广泛参与和协同治理,切实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国以民为本,民以生为先,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不仅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且影响到整个改革发展的大局。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对社会就业、企业生产以及群众生活都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这是全省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正是如此,省委十三届十二次全会提出,突出重点群体强化就业服务,兜牢基本民生的底线,努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保障和改善民生,既要抓住就业这个关键,也要推动教育、医疗、健康等领域的升级版建设,在稳固来之不易的脱贫成效的同时,积极推动脱贫攻坚工作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机衔接,推动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向好发展。 坚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是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其目标是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社会治理现代化,关键是治理理念、治理目标、治理体制、治理方式、治理政策、治理能力等方面的现代化。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要推广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创新社会治理理念、治理方式;要完善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机制,进一步夯实基层工作基础,提升工作效能,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营造和谐、友善的发展环境;要完善社会治安管控体系,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健全和落实公共安全体系,坚决防止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不断推进平安甘肃建设;要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和网络热点问题,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水平的社会建设有赖于社会主体的自我服从,而自我服从又源于社会主体的高度认同。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培育民众的社会认同意识,凝聚社会共识,提升社会向心力。围绕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培育在政治法律领域具备主体意识、权利与义务意识及参与意识,在社会生活领域具备责任意识、合作意识、道德意识的“治理型”公民,增进社会合作。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心得体会4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和“十三五” 规划收官之年,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直接关系到广东经济社会稳定大局,也事关广东乃至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为广东经济社会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要迎难而上、共克时艰,努力把广东由疫情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精准有效补短板,就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政策措施,恢复经济平稳运行,稳定就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一相当”,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确保“十三五”规划完美收官。 精准稳妥推进农业企业复工复产,以产业扶贫助力脱贫攻坚 全面小康的根基在产业,产业兴则经济兴,以复工复产推动产业发展,确保抓好农业经营主体复工复产这一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一是要精准稳妥推动涉农项目复工复产,开展“一对一”的复工复产防疫指导,精准施策,积极为以农业经营为主体的企业复工复产创造良好条件,优先安排符合条件的扶贫企业复工复产,推动农村养殖业、现代农业产业园、乡村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不断强化脱贫攻坚成果。二是对疫情影响较大的农业企业,将其纳入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名单,帮助企业享受用水、用电、用气缓缴费用,税收减免和享受金融支持等政策。对生产经营困难企业,给予稳岗补贴,实施“五险一金”费用缓缴和阶段性减免,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合理加大对疫情影响严重的企业政策倾斜力度,降低相关企业生产运营和融资成本,重点帮扶因疫情影响的农畜产品,及时落实帮扶措施。 促进农村劳动力返工就业,加大就业扶贫力度 积极有效帮助贫困户返工就业,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促进农民增收是应对疫情影响及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的重要举措。在就业扶贫方面,要优先促进贫困地区就近就地就业。各类涉农项目可安排当地民众参与,包括贫困劳动力、创业致富带头人带动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开发临时公益性岗位、开展“就业扶贫车间+居家生产”和“企业订单+居家生产”居家就业模式。要优先支持贫困劳动力务工就业,在企业复工复产、重大项目开工、物流体系建设等方面优先组织和使用贫困劳动力,鼓励企业更多招用贫困地区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成员。要主动了解掌握各地就业动态,充分利用“互联网+就业”渠道,实现劳动力“供给”与“需求”、劳务输出地和劳务输入地精准、无缝对接。 创新农产品销售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拓宽销售渠道,创新销售模式,着力解决扶贫农产品滞销问题。一是要全方位排查当地农产品销售情况,尤其是摸清扶贫农产品滞销情况,制定应急销售策略,明确工作责任,落实保障措施,确保扶贫农产品销售通畅。二是要拓展销售渠道。充分利用广东农产品“保供稳价安心”“广东东西部扶贫协作产品交易市场”“广东消费扶贫月网上行”等平台,加大产销精准对接力度。积极开展消费扶贫,通过线上和线下多元渠道购买贫困户的农特产品和服务,以市场消费的形式帮助贫困户拓展收入来源,推动扶贫工作从输血式扶贫转为造血式扶贫。此外还可以引导农产品进超市,鼓励帮扶干部发朋友圈推荐,鼓励机关、学校、医院和企事业单位集中采购贫困地区农产品。三是创新销售方式。充分利用现有网络平台,进一步协调电商企业,为贫困地区设立扶贫专卖店、电商扶贫馆和扶贫频道。可以通过网络直播及明星代言的形式,加大贫困地区农产品宣传推介力度,加大贫困地区农产品网上销售力度。 深化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常态化防疫期间,要确保蔬菜、肉蛋奶、粮食等居民生活必需品供应,保证生活必需品价格总体平稳,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这是努力保持生产生活平稳有序的关键抓手,是确保“三农”工作正常推进的基本条件。这项工作的落实需要深入推进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实提升供给能力和水平,全面推动我省农副产品高质量发展。一是积极采取储备调节、加工奖补、信贷贴息等措施,发挥好市场和政府“两只手”在农产品保供稳价中的重要作用。二是做好监测预警和产销对接,可采取农产品运费和销售补贴政策,鼓励瓜菜等农产品销售调运。三是打通绿色通道帮助农业企业复工复产。在抓好重要农产品生产、保障农产品有效供应、畅通农产品物流、提升农产品市场交易能力、稳定农产品市场预期等方面,抓紧研制相关配套政策,协调各部门解决农业企业原材料供应、物流运输等问题。 提高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助推农村农业农民提质增收 常态化防疫期间,线上购物消费呈现爆发式增长。这表明,借助互联网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对于缩短城乡差距、服务“三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大系统工程,都具有不可或缺、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要由政府牵头整合社会各种资源,建设“三农”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全面提高农业农村数字化建设发展水平。建立重要农产品产业链大数据研究创新中心,健全重要农产品市场供给保障检测发布制度。通过广泛深入推进信息进村入户,进一步畅通“互联网+农产品进城入市渠道”。要切实加强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在农业农村发展过程中集成应用的研究开发,全面提高“三农”工作的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心得体会5 把握好绝对标准和相对标准的关系,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问题》这篇文章中的重要观点之一,也是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工作提出的基本要求。 绝对标准和相对标准的确定是基于我们的基本国情。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基于这一基本国情,确立了绝对和相对双层的目标设计。在坚持全国一盘棋的前提下,要充分考虑各地在历史基础、自然禀赋、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现状方面的差异性,给予各自相宜的发展目标,同时尊重不同社会群体、个体之间的客观实际状况,激发各社会阶层的积极性与能动性。这种多维双层目标设计还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相对应,是小康社会“建成”与“全面”的有机结合。 绝对标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目标。坚持绝对标准,就是聚焦建成全面小康的短板和弱项问题。绝对标准往往具有明确的指标和任务年限,是必须完成的硬任务。脱贫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要求中的绝对指标,是指在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在完成脱贫摘帽目标指向上是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的。对照“两不愁三保障” 这一脱贫标准,目前还有四个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任务仍然繁重:一是部分困难群众看不上病和看不起病问题;二是贫困家庭孩子辍学问题;三是部分贫困人口仍住危房问题;四是还有贫困人口没有解决饮水安全问题。为此,要不折不扣地兑现承诺,在设定期限内一鼓作气,坚决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为保障绝对目标的如期实现,健全社保兜底机制、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必不可少,对老弱病残等缺乏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综合运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保障救助措施,实现应保尽保,确保兜住基本生活底线,也就是说,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是绝对标准的标配。依据绝对标准,决战脱贫攻坚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重合一致的。 相对标准是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小康目标。与绝对标准相比,全面小康相对标准的设定更加注重质量的提升,是更高层次的发展目标,是在绝对标准基础上“更上一层楼”。它涵盖了发展主体的全面性、全维性和全域性,既适应了新时代人民生活需求的多面和多层次,为一些发达地区预留了更高更辽阔的发展空间,同时又有效地增强了发展的弹性,使国家能够有力量有底气应对各种偶发的社会问题和差异化利益诉求所带来的震荡和冲击,体现了包容型发展的特质。此外,相对标准更侧重于满足包括非贫困人口在内的社会群体对更高质量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更着眼于与下一阶段国家发展目标的有效衔接。从这个意义上看,相对标准是基于绝对标准又高于绝对标准,是衡量全面小康质量成色的标尺,是经过努力可以争取达到的“良好”或“优秀”的标准。 统筹兼顾绝对标准与相对标准,行稳而致远。制定全面建成小康绝对与相对不同层次的标准是为了避免工作中不顾客观实际“一刀切”,不分主次轻重打乱仗、“眉毛胡子一把抓”。绝对与相对标准,一个底线一个适度提高,一个硬性要求一个灵活多样,一个管兜底一个向长远。二者共同擘画了全面小康社会的时代蓝图。另一方面,二者之间需要保持有效的契合,不能一个天上一个地下,顾此而失彼。 明确了绝对标准,就是坚持目标不变、靶心不散,牢牢把握“两不愁三保障”基本标准。强调绝对标准,就是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推动各级党组织尽锐出战、推动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见效。今年尤其要聚焦决战脱贫攻坚的任务,聚焦深度贫困地区,聚焦工作难度大的县乡村,攻克最后堡垒。坚持绝对标准,就是要强化底线思维,加强监督,严格验收,善作善成。看重相对标准,就是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在完成脱贫攻坚战绝对指标的过程中,加强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公共卫生体系等多方面建设,为衔接乡村振兴战略做准备。坚持相对标准,就是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工作,争取以更优异的成绩迈入全面小康。坚持相对标准,就是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的发展。 坚持绝对标准与相对标准的辩证统一,彰显了底线思维与发展战略的有机结合,有力地保障了我们国家在现代化道路上行稳而致远。当然,无论是绝对目标还是相对目标,都是中国迈向共同富裕道路上的坐标方位,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把握好绝对与相对标准之间的尺度,脱贫攻坚的步伐将走得更为稳健。 心得体会范文学习资料库 > 实用文档 > 心得体会 > 心得体会范文 > 请输入关键词搜索 最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心得体会五篇 时间:2020-08-06 12:47:59 党的十九大明确,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下面小编整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心得体会,欢迎阅读。 0fc278c870e96bf60700eeb81353ade2.jpg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心得体会1 改革开放以来,小康目标内涵不断丰富,小康社会建设持续加强。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齐心协力,砥砺奋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是经济实力大幅跃升。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大物质基础。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推动我国经济稳健前行。201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990865亿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达到14.4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276美元,稳居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与高收入国家差距进一步缩小。社会生产力水平进一步增强,粮食总产量连续5年稳定在6.5亿吨以上,制造业增加值连续10年居世界首位。2013—2019年,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年均贡献率接近30%,成为带动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 二是经济结构逐步优化。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全国上下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转方式、调结构、促转型,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呈现新面貌。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显现。201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首次突破40万亿元,达到41.2万亿元。2013—2019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年均贡献率为60.5%。产业结构优化升级。2019年,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为14.4%,比2012年提高5.0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53.9%,提高8.4个百分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呈现新格局。东中西和东北“四大板块”联动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落实。2019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升至60.60%。 三是基础设施日益完善。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力支撑。各地区各部门持续加大惠民生增后劲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我国基础设施规模继续扩大,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综合效益持续显现。交通建设突飞猛进。2019年末,高速铁路营业里程突破3.5万公里,占全球高铁里程2/3以上;高速公路里程达15.0万公里,比2012年末增长55.5%。通信水平全面提升,全球最大的移动宽带网基本建成。2019年末,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44928万户,比2012年末增长1.6倍;全年移动互联网用户接入流量1220亿GB。能源水利基础保障作用增强。2019年,能源生产总量比2012年增长13.1%,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超过10亿亩。 四是民主法治建设不断加强。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制度保障。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制度建设全面加强。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明显提高。截至2019年底,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达到9191.4万名,党的基层组织共468.1万个。人民群众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制度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优越性充分发挥,爱国统一战线更加巩固。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深入推进,宪法得到全面贯彻实施,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民法典》。 五是创新引领作用凸显。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动力。全国上下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壮大新动能,加快发展新经济,大力发展教育,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不竭动力。研发投入持续扩大。2019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比2012年增长1.1倍,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为2.19%,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茁壮成长。2015—2019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实际增长10.4%。2019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达20.7%。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显示,2019年我国创新指数上升到世界第十四位。教育科技发展硕果累累,我国在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超级计算、量子通信、大飞机制造等基础和前沿领域取得一大批标志性成果。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由2015年的10.2年提高至2018年的10.6年,教育水平跃居世界中上行列。 六是文化建设迈出新步伐。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精神支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稳步提升,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2019年末,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196个、博物馆5119个,分别比2012年末增加120个、2050个。文化产业快速发展。2018年,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4.48%,比2012年提高1.1个百分点。全年健身日益普及,2019年有近4亿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竞技体育成绩斐然,2013—2019年我国运动员共获得808个世界冠军。“欢乐春节”“中国文化年(节)”等文化品牌活动遍及全球,中华文化影响力持续扩大。 七是基本公共服务持续加强。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初步构建起覆盖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民生保障能力和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高。健康中国建设扎实推进。2019年末,全国卫生技术人员数比2012年末增长52.1%。居民平均预期寿命由2010年的74.8岁提高到2019年的77.3岁。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构建,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持续增加。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加快推进,2013—2019年中央财政累计支持733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施农村危房改造。2019年,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分别达到39.8、48.9平方米。 八是生态文明建设呈现新气象。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色所在。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大力推进节能降耗,努力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宜居生态,绿色发展进程加快。2019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12年下降24.6%。环境质量明显改善。2019年,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82.0%;地表水质量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74.9%,比2015年提高8.9个百分点。生态保护修复全面加强。2019年底,全国共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74个。2019年,完成造林面积739万公顷,比2012年增长25.3%;年末森林覆盖率达到22.96%。 九是人民生活显著改善。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标志。更加注重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全力推进脱贫攻坚,积极扩就业增收入促消费,14亿中国人在共同富裕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脱贫攻坚成就举世瞩目,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末的9899万人减少到2019年末的551万人,贫困发生率从10.2%降至0.6%。2013—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7.1%,快于同期人均GDP年均增速。居民生活质量显著提升。2019年,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降至28.2%;每百户家用汽车拥有量达35.3辆,比2013年增长1.1倍。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心得体会2 省委十三届十二次全会强调,管党治党一刻不能放松。进一步提高党内法规执行力,是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任务。 让党内法规真正深入人心。党内法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党章为根本、以准则条例等中央党内法规为主干、由各领域各层级党内法规制度组成的制度体系。党内法规具有体现党的统一意志、规范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的功能作用,经历了逐渐建立完善的过程。把党内法规执行好,必须以深入人心、增强自觉为基础。要运用多种方式,持续抓好党内法规的经常性学习教育。坚持以党章的学习教育为龙头,把党内法规融入理论学习和“三会一课”等活动,突出学好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法规制度,牵引带动党内法规的系统学习,切实使每个党员干部弄清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坚决执行党内法规。 领导带头推动法规执行。新形势下全面落实党内法规,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要带头尊规学规守规用规,坚持依法依规想问题、作决策、用权力,真正使党规党纪转化为自觉遵循和行为习惯,带动广大党员增强执行党内法规的自觉性。要切实解决好一些单位存在的事前监督不够、日常监督薄弱、处理整改不力等问题。坚决纠正少数党员干部存在的“违规只是小节”“法不责微”“违法才被处理”等模糊认识,对屡教不改、违规违纪、拒不执行党内法规的人和事严肃查处,坚决防止“破窗效应”。 在坚持中深化法规的执行。要通过持续引导党员干部认清党内法规帮助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法治意识、制度意识、纪律意识,形成执行党内法规的良好氛围。新形势下,全面落实党内法规,难在长期坚持,贵在久久为功。要以执行党章为根本,在党内生活中强化法治思维和法治信仰,探索形成科学的制度机制,强化政治责任,层层抓好落实,把落实党内法规的要求持续传导到每个党组织和每个党员身上,不断增强自觉执行的政治自觉。 以落实责任制确保法规执行。《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执行责任制规定(试行)》,逐一明确规定了党委、党组、党的工作机关、党的基层组织、党的纪律检查机关等各级各类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执规责任。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树立执规是本职、执规不力是失职的理念,担负起执行党内法规的政治责任。要健全党委统一领导、主管部门牵头负责、纪检机关严格监督的体制机制,明责知责、履责尽责、考责问责,确保党内法规的有效执行。要持之以恒加强纪律建设,督促各级干部严格依纪依规履职尽责。要弘扬“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精神,勇挑重担抓落实,站位一线抓落实,盯住细节抓落实,注重过程抓落实,只争朝夕抓落实,确保各项法规严格执行。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心得体会3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既是涉及改革、发展、稳定的战略性指导思想,也是关乎民生改善和社会治理创新的社会建设思想和行动指南。省委十三届十二次全会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狠抓信访矛盾化解攻坚,维护和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局面。 人民利益是具体的,实在的。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也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以人民中心推动社会建设,关键是要把维护人民利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社会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守底线,织牢网底,既要保障基本民生,也要带动人民追求美好生活,既要考虑整体民生,也要解决个体民生,既把人民利益具体化,更把解决人民利益的事项落到实处,努力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积极营造充满活力、健康有序的良好社会发展局面。 坚持党建统领社会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转变政府职能,加快实施政社分开,尤其是围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社会建设领域实施了一系列改革,社会活力不断得到释放。同时,随着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逐渐转变,人民群众的社会诉求更趋复杂和多样。这些变化,既是社会进步和文明程度提升的客观反映,但也给新时代社会建设带来考量,尤其是当前社会建设中还有许多短板弱项,基层社会治理也暴露出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坚定贯彻“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第一方略,将党的政治优势全方位嵌入日渐分化、诉求多元化、结构复杂化的社会治理当中。既防止自身组织力量的虚化、弱化、边缘化,又有序领导和整合各种社会主体,形成广泛参与和协同治理,切实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国以民为本,民以生为先,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不仅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且影响到整个改革发展的大局。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对社会就业、企业生产以及群众生活都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这是全省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正是如此,省委十三届十二次全会提出,突出重点群体强化就业服务,兜牢基本民生的底线,努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保障和改善民生,既要抓住就业这个关键,也要推动教育、医疗、健康等领域的升级版建设,在稳固来之不易的脱贫成效的同时,积极推动脱贫攻坚工作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机衔接,推动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向好发展。 坚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是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其目标是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社会治理现代化,关键是治理理念、治理目标、治理体制、治理方式、治理政策、治理能力等方面的现代化。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要推广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创新社会治理理念、治理方式;要完善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机制,进一步夯实基层工作基础,提升工作效能,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营造和谐、友善的发展环境;要完善社会治安管控体系,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健全和落实公共安全体系,坚决防止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不断推进平安甘肃建设;要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和网络热点问题,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水平的社会建设有赖于社会主体的自我服从,而自我服从又源于社会主体的高度认同。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培育民众的社会认同意识,凝聚社会共识,提升社会向心力。围绕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培育在政治法律领域具备主体意识、权利与义务意识及参与意识,在社会生活领域具备责任意识、合作意识、道德意识的“治理型”公民,增进社会合作。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心得体会4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直接关系到广东经济社会稳定大局,也事关广东乃至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为广东经济社会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要迎难而上、共克时艰,努力把广东由疫情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精准有效补短板,就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政策措施,恢复经济平稳运行,稳定就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一相当”,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确保“十三五”规划完美收官。 精准稳妥推进农业企业复工复产,以产业扶贫助力脱贫攻坚 全面小康的根基在产业,产业兴则经济兴,以复工复产推动产业发展,确保抓好农业经营主体复工复产这一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一是要精准稳妥推动涉农项目复工复产,开展“一对一”的复工复产防疫指导,精准施策,积极为以农业经营为主体的企业复工复产创造良好条件,优先安排符合条件的扶贫企业复工复产,推动农村养殖业、现代农业产业园、乡村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不断强化脱贫攻坚成果。二是对疫情影响较大的农业企业,将其纳入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名单,帮助企业享受用水、用电、用气缓缴费用,税收减免和享受金融支持等政策。对生产经营困难企业,给予稳岗补贴,实施“五险一金”费用缓缴和阶段性减免,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合理加大对疫情影响严重的企业政策倾斜力度,降低相关企业生产运营和融资成本,重点帮扶因疫情影响的农畜产品,及时落实帮扶措施。 促进农村劳动力返工就业,加大就业扶贫力度 积极有效帮助贫困户返工就业,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促进农民增收是应对疫情影响及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的重要举措。在就业扶贫方面,要优先促进贫困地区就近就地就业。各类涉农项目可安排当地民众参与,包括贫困劳动力、创业致富带头人带动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开发临时公益性岗位、开展“就业扶贫车间+居家生产”和“企业订单+居家生产”居家就业模式。要优先支持贫困劳动力务工就业,在企业复工复产、重大项目开工、物流体系建设等方面优先组织和使用贫困劳动力,鼓励企业更多招用贫困地区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成员。要主动了解掌握各地就业动态,充分利用“互联网+就业”渠道,实现劳动力“供给”与“需求”、劳务输出地和劳务输入地精准、无缝对接。 创新农产品销售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拓宽销售渠道,创新销售模式,着力解决扶贫农产品滞销问题。一是要全方位排查当地农产品销售情况,尤其是摸清扶贫农产品滞销情况,制定应急销售策略,明确工作责任,落实保障措施,确保扶贫农产品销售通畅。二是要拓展销售渠道。充分利用广东农产品“保供稳价安心”“广东东西部扶贫协作产品交易市场”“广东消费扶贫月网上行” 等平台,加大产销精准对接力度。积极开展消费扶贫,通过线上和线下多元渠道购买贫困户的农特产品和服务,以市场消费的形式帮助贫困户拓展收入来源,推动扶贫工作从输血式扶贫转为造血式扶贫。此外还可以引导农产品进超市,鼓励帮扶干部发朋友圈推荐,鼓励机关、学校、医院和企事业单位集中采购贫困地区农产品。三是创新销售方式。充分利用现有网络平台,进一步协调电商企业,为贫困地区设立扶贫专卖店、电商扶贫馆和扶贫频道。可以通过网络直播及明星代言的形式,加大贫困地区农产品宣传推介力度,加大贫困地区农产品网上销售力度。 深化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常态化防疫期间,要确保蔬菜、肉蛋奶、粮食等居民生活必需品供应,保证生活必需品价格总体平稳,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这是努力保持生产生活平稳有序的关键抓手,是确保“三农”工作正常推进的基本条件。这项工作的落实需要深入推进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实提升供给能力和水平,全面推动我省农副产品高质量发展。一是积极采取储备调节、加工奖补、信贷贴息等措施,发挥好市场和政府“两只手”在农产品保供稳价中的重要作用。二是做好监测预警和产销对接,可采取农产品运费和销售补贴政策,鼓励瓜菜等农产品销售调运。三是打通绿色通道帮助农业企业复工复产。在抓好重要农产品生产、保障农产品有效供应、畅通农产品物流、提升农产品市场交易能力、稳定农产品市场预期等方面,抓紧研制相关配套政策,协调各部门解决农业企业原材料供应、物流运输等问题。 提高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助推农村农业农民提质增收 常态化防疫期间,线上购物消费呈现爆发式增长。这表明,借助互联网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对于缩短城乡差距、服务“三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大系统工程,都具有不可或缺、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要由政府牵头整合社会各种资源,建设“三农”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全面提高农业农村数字化建设发展水平。建立重要农产品产业链大数据研究创新中心,健全重要农产品市场供给保障检测发布制度。通过广泛深入推进信息进村入户,进一步畅通“互联网+农产品进城入市渠道”。要切实加强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在农业农村发展过程中集成应用的研究开发,全面提高“三农”工作的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心得体会5 把握好绝对标准和相对标准的关系,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问题》这篇文章中的重要观点之一,也是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工作提出的基本要求。 绝对标准和相对标准的确定是基于我们的基本国情。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基于这一基本国情,确立了绝对和相对双层的目标设计。在坚持全国一盘棋的前提下,要充分考虑各地在历史基础、自然禀赋、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现状方面的差异性,给予各自相宜的发展目标,同时尊重不同社会群体、个体之间的客观实际状况,激发各社会阶层的积极性与能动性。这种多维双层目标设计还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相对应,是小康社会“建成”与“全面”的有机结合。 绝对标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目标。坚持绝对标准,就是聚焦建成全面小康的短板和弱项问题。绝对标准往往具有明确的指标和任务年限,是必须完成的硬任务。脱贫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要求中的绝对指标,是指在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在完成脱贫摘帽目标指向上是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的。对照“两不愁三保障” 这一脱贫标准,目前还有四个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任务仍然繁重:一是部分困难群众看不上病和看不起病问题;二是贫困家庭孩子辍学问题;三是部分贫困人口仍住危房问题;四是还有贫困人口没有解决饮水安全问题。为此,要不折不扣地兑现承诺,在设定期限内一鼓作气,坚决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为保障绝对目标的如期实现,健全社保兜底机制、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必不可少,对老弱病残等缺乏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综合运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保障救助措施,实现应保尽保,确保兜住基本生活底线,也就是说,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是绝对标准的标配。依据绝对标准,决战脱贫攻坚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重合一致的。 相对标准是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小康目标。与绝对标准相比,全面小康相对标准的设定更加注重质量的提升,是更高层次的发展目标,是在绝对标准基础上“更上一层楼”。它涵盖了发展主体的全面性、全维性和全域性,既适应了新时代人民生活需求的多面和多层次,为一些发达地区预留了更高更辽阔的发展空间,同时又有效地增强了发展的弹性,使国家能够有力量有底气应对各种偶发的社会问题和差异化利益诉求所带来的震荡和冲击,体现了包容型发展的特质。此外,相对标准更侧重于满足包括非贫困人口在内的社会群体对更高质量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更着眼于与下一阶段国家发展目标的有效衔接。从这个意义上看,相对标准是基于绝对标准又高于绝对标准,是衡量全面小康质量成色的标尺,是经过努力可以争取达到的“良好”或“优秀”的标准。 统筹兼顾绝对标准与相对标准,行稳而致远。制定全面建成小康绝对与相对不同层次的标准是为了避免工作中不顾客观实际“一刀切”,不分主次轻重打乱仗、“眉毛胡子一把抓”。绝对与相对标准,一个底线一个适度提高,一个硬性要求一个灵活多样,一个管兜底一个向长远。二者共同擘画了全面小康社会的时代蓝图。另一方面,二者之间需要保持有效的契合,不能一个天上一个地下,顾此而失彼。 明确了绝对标准,就是坚持目标不变、靶心不散,牢牢把握“两不愁三保障”基本标准。强调绝对标准,就是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推动各级党组织尽锐出战、推动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见效。今年尤其要聚焦决战脱贫攻坚的任务,聚焦深度贫困地区,聚焦工作难度大的县乡村,攻克最后堡垒。坚持绝对标准,就是要强化底线思维,加强监督,严格验收,善作善成。看重相对标准,就是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在完成脱贫攻坚战绝对指标的过程中,加强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公共卫生体系等多方面建设,为衔接乡村振兴战略做准备。坚持相对标准,就是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工作,争取以更优异的成绩迈入全面小康。坚持相对标准,就是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的发展。 坚持绝对标准与相对标准的辩证统一,彰显了底线思维与发展战略的有机结合,有力地保障了我们国家在现代化道路上行稳而致远。当然,无论是绝对目标还是相对目标,都是中国迈向共同富裕道路上的坐标方位,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把握好绝对与相对标准之间的尺度,脱贫攻坚的步伐将走得更为稳健。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