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8 发布 |
- 37.5 KB |
- 1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一“网”情深——基于网络下的作文教学探究
语文论文之一“网”情深——基于网络下的作文教学探究 温岭市大溪第二中学 章美云 【内容摘要】纵观语文教学现状,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软肋。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写得痛苦。如何打破学生厌倦作文的心理定势,还教师以轻松,还作文以应有的尊严?本文旨在从作文教学现状的分析出发,对“症”下“药”,力图利用网络,拓宽学生视野,丰富作文素材积累;激活作文课堂,激发学生写作欲望;搭建写作平台 ,提供自由表达空间;关注动态生成,培养正确价值观念。让作文教学在与网络的联姻中寻求到突破口,为作文教学开创“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良好局面。 【关键词】网络 作文教学 素材积累 写作欲望 时下,中学校园里流传着这么一句顺口溜,“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如果说鲁迅的文字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显得有些晦涩难懂,文言文是因为小学跟初中衔接上跨度太大而显得捉襟见肘,那么学生为何害怕写作文呢? 所谓作文,简单地说,就是写文章。它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按理说,学生从小与人说话与人交流,十几年的语言训练积累足够让他们有能力写一篇个性迥异的600字左右的当堂作文。但事实如何呢? 一、“套”声依旧之“痛” 用套话写作文可谓“源远流长”,上溯科举时代“八股文”的写作,便是在“套”上下足了功夫,非得“套”出“新花样”来不可。这在传统作文中,自然得到了一脉相承,要做到主题突出,爱憎分明,立意高远,自然离不开大话、套话。于是,套话成了作文教学中的应有之义,不仅不以为非,而且倍加珍惜。走进新课程,作文教学开始注重生命的真实表达和思想的自由交流,给习作带来了一派生机,“套话”理应销声匿迹。然而,实际情况不容乐观:学生的作文中少创新,少个性,少真实的情感流露。更多的是看似慷慨激昂的豪言壮语,实则是人云亦云的套话,很多都是思维简单化模式化的泛写作套路。关注平常作文教学,问题逐渐浮出水面。 1、作文无话可写 传统的作文教学基本依照“教师引导破题,学生封闭写作,教师审阅评改” 的模式进行,即课前教师利用讲解、板书和多媒体作为教学的手段向学生传授知识,引导学生仔细审题后明确作文要求。然后我们常常会发现:尽管教师把写作知识和要领毫无保留地教给了学生,但是学生仍然对着作文纸一筹莫展。迫于中考作文60分的压力,对于平常的作文练笔,学生尽管觉得困难,但是在课堂上他们还是会搜肠刮肚地经营可写的内容。最后,教师逐本批阅学生习作,不辞辛苦地在每篇习作后写上几句总评,一星期后的作文课上,再发还学生。而学生却并不大买教师辛辛苦苦写的评语的账。然后又是一轮写作改作,如此循环往复。不难看出,学生在这样的作文教学中,“无话可写”,也“写不好”。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看来,传统的作文教学思路、方法,对拓展学生思维的训练是远远不够的。 2、作文无兴致去写 承上所言,传统的作文教学在教师对学生作出课堂作文指导后,学生基本上都是在自己的纸质上封闭写作,写好后要不直接交给教师,情况好一点的,要不就同桌互改一下。写作后“读者”的严重缺失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创作热情。我们都知道:写作应该是一个“四体”、“三过程”构成的动态系统。写作过程应该是由“物”(外部世界)到“意”(作者的认识),又由“意”到“言”(认识的言语表达)的复杂转化过程,经历感知、构思、表达和传播这四个阶段。而传统的作文教学传播仅限于教师或极个别同学,很多时候教师成了唯一的读者。而每位教师因着多方面的原因,在批改的过程中不可能精批细改,除了给个干巴巴的分数外,给的或许是无关痛痒的评语。即便有几个面批的,但也因着交流是一对一的,难以激起学生很大的修改欲望。长此以往,学生的习作便少了表达欲望。而这,将成为个体写作的致命伤。 3、“套”话连篇成为习惯 无话可写,无兴致去写,但又不能不写。那么怎么办呢?瞎编胡套,形式上的色彩斑斓个性纷呈的表象下,骨子里却是彻头彻尾的主体迷失。这样鹦鹉学舌、照猫画虎地用套话表达,又怎能讲述真思想,诉说真性情?如果套话成为习惯,学生荒于观察,疏于体验,懒于思考,又有什么不可能?长此以往,危害将远远超出作文的范畴,它还危及新生一代的健康个性和健全人格,乃至影响到一个民族、国家的素质和创造活力。 而作为教师层面呢? 二、“欲语还休”之“苦” 学生愁写,教师愁教也愁改。学生写作完毕后,教师的办公桌上便堆起作文大山,教师眼见着心烦,便只得疲于批改。少则几天,多则一个星期。下周作文课之前发还给学生,由于反馈不及时,对大部分缺乏修改意识和修改习惯的学生来说,写作行为已经终结,修改欲望便难以产生。而没有修改过程,也就缺失了进一步与生活、自我和他人交流的机会,使原本应该与写作成品进行深度对话的作者缺位,从而失去了在修改或重写文章的行为中习得各种能力的过程。久而久之,形成了学生无奈写作文,教师被动完成任务的恶性循环,造成了作文教学“少、慢、差、费”的状况。 1、作文训练呆板陈旧,墨守成规 写作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它要求作者对文字、材料、篇章段落进行个性化的组合。它要求学生必须有感而发,有事而写,有创作的欲望和激情。所以,提高写作水平,激发写作兴趣,培养写作情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但传统的作文教学,方法陈旧,形式呆板,僵化沉寂。虽然《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作文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但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课本中的作文教学,无具体计划和目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设置虽为单元学习添翼,但写作训练依然跟阅读教学亦步亦趋,学什么课文,写什么作文。例如:七年级一个单元是写景状物散文,学课文后便让学生以景物描写对象,或触景生情,或托物寓意。此种习作若作为单项训练未尝不可,但如果仅是为了配合阅读而置学生的写作现状而不顾,则很难达到训练的要求,更别提形成能力了。 2、作文指导急功近利,饮水断源 因为写作教学的无序,所以很多教师习惯把提供某种表达方式作为作文教学的首要目标。教师往往为应对中考,对学生更多的进行文字表达技巧甚至是写作范式上的指导,把全套本领、对作文的要求全方位下放,学生根本未曾达到应有水平时却以高标准、严要求来强化作文教学,却不理会学生头脑中是否有观点、有思想、有情感、有信息材料可供来表达。这种杀鸡取卵,饮水断源的写作表达,由于没有写作主体内心真正的体验与需要,表达也便是伪表达。写作,对学生来说也就失去了心灵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更有甚者,是教师不懂作文教作文。作为教师本身,长期以来都是“君子动口不动手”的“旱鸭子”式“游泳教练”,有的老师教作文十几年,自己从来不曾动笔写过什么。轮到自己写作时,恐怕也会笔头生涩,无从落笔了。自己“昏昏”,何谈“昭昭”? 学生痛苦,教师疲惫,但路依然得走。迫于中考压力,生不得不写,师不得不教,双方在作文中身心俱疲。作文教学到底有没有能够引领师生突围的更好方式? 三、“柳暗花明”之“喜” 据CNNIC第十四次调查报告显示,在中国8700万网民中,14岁-19岁年龄段的人占32.8%。网民在年龄结构上仍呈低龄化态势。就目前笔者所教的八年级两个班为例,班中学生人人都会上网,家中也都有条件上网。这样,基于网络下的作文教学应运而生。它让作文在经历“山重水复”的艰难后,迎来“柳暗花明”的喜悦。 1、拓宽学生视野,丰富作文素材积累 学生写作现状表明:学生面对生活无话可写,而新《课标》关于写作的总目标却提出:“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这里提出了”根据日常生活需要“的要求,认为写作是”学生对外部世界认识后进行表述的过程“,认为写作水平的提高应切实注重写作与生活的联系。 写作教学生活化,这固然没错。但是它并不意味着生活本身就是教学,也不是说取消教学的特定情境性就等同于自在的生活。诚如教育家杜威所言”有意识地选择特别的环境,这种选择所根据的材料和方法都特别能朝着令人满意的方向来促进生长。“ 限于学生家校两点一线的生活,相对来说他们能够用于阅读课外书籍、报刊,欣赏影视作品和其它电子出版物的时间就少得多。他们的知识储备量小,在写作文时能够派得上用场的有效资料就更少,教师又不可能在每堂作文课前都交给他们一大撂书去读,所以学生写出的作文的质量就会受到影响,说服力就不会太强。而利用网络技术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把写作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生活之中学习,接触到生活的各个层面,放大学生学习的外延。通过教师引导,让学生通过网络关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动态,关心人的生命与人生价值,启迪学生对生活进行思索,进行提炼。学生只有拥有了丰富的写作素材,拓宽了知识面,开阔了视野,才能使课堂不再受过多的限制,从而得到无限的延伸,打破课本的局限,使学生能够拥有更广阔的自由空间。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成为作文素材加工的主体,不再是简单的存储器。他们能接触到的不再单纯是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知识,他们面对着网络年代的非线性的网状信息,可以更好地锻炼选材、剪材的能力,从而使作文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2、激活作文课堂,激发学生写作欲望 ”写作就是为生存找一个至一万个精神上的理由,以便生活不只是一个生物过程,更是一个充实、旺盛、快乐和镇静的精神过程。“作者史铁生的这段话道出了写作其实是一种生活状态,是一种存在方式。我们在写作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在生活着了,尤其是我们的心灵。也就是说,我们的学生在学习写作的时候同时也在真实地生活。如何让学生摈弃假话套话而愿意真实地写作呢? ①在于写作意图的真诚性。在教学实践中,老师们不难发现,许多写作能力并不好的学生,你让他写情书,写揶揄老师的段落,改编经典文本等却十分在行,有的甚至让你刮目相看。究其主要原因无非在于他们真的就想干这件事情,并且想把它干好。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过,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的求知欲望激发起来“。想起八年级时的一节主题为”感恩教育“ 的班会课,当时我利用网络资源,搜索了很多相关的图片、录像、文字及视频,充分刺激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引领着学生进入我为他们创设的一个真实、生动、明了的感恩情境,让学生在一种既虚拟又真实的生活空间里获得深刻的印象和真实的感受。之后,我让学生给自己的父母写一封信以表达自己的感恩之心,信封和邮票由我提供。不想这一招,无心插柳柳成阴,班会课衍生的一次练笔竟然成就了作文的精彩。很多家长在读了孩子的信后哭了,发短信告诉我他们内心的感动之余还不忘告诉我他们的意外:从来没觉得自己的孩子文章能写得那么好。事后我在想,孩子们之所以能把文章写好,完全在于我们给他们创设的情境让他们有了表达的欲望,内心有欲望了,词语自当喷涌而出,自当写点什么来舒解心结。 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在抱怨学生作文能力差,思路不开阔语言不丰富的时候,应该想一想是语言本身的问题,还是学生的动机问题。不顾动机,只抓表达是舍本逐末,是对写作内在规律的漠视,从根本上讲是对语言的抽象认识,以为语言的表达仅仅是语言本身的事,而不关乎表达意图。班会课让作文收获惊喜,那么我们何不利用网络来激活作文课堂呢?通过网络,突破了时空和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把一切原先不能直接搬进作文课堂的情境搬入课堂供学生感知。例如2011年温岭下了一场大雪,当时我引着学生去操场玩雪打雪仗堆雪人,通过相机把他们的镜头捕捉下来,之后通过网络在班级QQ群展示出来,并配上简单的文字和音乐。结果那个周末的随笔很多学生都写了与雪相关的习作,有表达自己惜雪情怀的,也有表达集体温暖的,也有表达对童年美好回忆的,也有表达自己对暖国雪景的无比赞美的……总之,学生有话写,写得真实,写得乐在其中。 ②在于写作评改的多元化。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单一的教师评改方式,总或多或少受着传统的”道德评价观“、”结构评价观“、”主题评价观“ 等作文评价观念的影响,评判视角显得狭隘。而学生却是个性迥异的活生生的个体,他们对写作材料、观点感情、文章体裁、语言风格的选择也肯定是大相迳庭的,让这些个性迥异的学生交叉互改同伴的文章,效果可能便会两样。 这种评改方式,一方面把教师从繁冗的批阅中解脱出来,同时把学习的主动权全部交给学生,学生们由课堂上的”看客“、”听客“变为积极的创造者。教师选择有代表性的作文通过网络传输到每台电脑上,然后对照训练目标,引导学生对例文的每个环节进行判断、评价、修改。小组讨论、学生互评。教师又可随时通过主机监看任何一组、任何一个同学的作文修改情况,并及时做好解惑工作。电脑网络的交互式特点也能让学生在品评每篇文章难以把握时,可参阅其他同学的评语。”在改中学,在学中改“,学用一体化,学生们也尝试了改作文”当老师“的滋味,学习的自信心得到增强。这样,在有限的时间内,学生获得了最大的信息容量,通过网上搜寻资料,与同学交流,激发创意,也消除了直接提问引起的紧张与尴尬心理,极大地活跃了思维。他们也由被动地接受命令转为独立地思考问题,自主探究能力得到提高,主体作用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同时被评点的写作主体也获得了很多来自习作乃至心理上的成长,尤其是被大众匿名追捧出的佳作的创作者,其写作的热情将被无限地刺激放大。 应该说,这种基于网络环境下的作文教学,其互动性和自主性适合现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能够帮助他们突破作文写作中的难点,充分调动起他们的写作欲望,从而提高作文水平。孔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说的便是这个道理。 3、搭建写作平台 ,提供自由表达空间 新《课标》指出,”要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的表达、有创意地表达……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的确如此,写作应该是一种生命性的活动,它是我们心灵的倾吐,事关生命的表白。所以,我们平常的作文训练切不可纯粹为了应试而作,为文造情。作文之道,在于生命的书面自由表达和真情交流,在于抒情,在于表意。要让学生自陈心曲,为时、为事、为情而作文,以”我手写我心“。要达到”感情真挚“,学生就必须真实地记录自己的情感历程,真实地抒发自己的生活感悟,真实地表现自己的生活情趣。学生的情感历程越细腻越纯真,学生的生活感悟越独特越耐人寻味,学生的审美情趣越率真越健康,其作品就越个性独特而充满阅读冲击力。作文不是封闭的,它要说话,要宣泄。它要撞开围栏,把真实的本质的自我袒露给世界,也可以是揭开一条缝,透射出紧锁着的信息。 传统的作文教学要求学生当堂习作,并署真名交给老师。或许因为涉及个人隐私,很多学生在习作中往往出现”点到为止、隔靴搔痒“ 的写作弊端,作文还没有被打开。而网络的出现,则弥补了这种缺陷,它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表达的场所。在这个平台上,班级可以创建群,学生可以用网名,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所写内容包罗万象:可以是自己对自己家庭的看法、可以是跟父母说的心理话、可以是男女同学交往观、可以是考试后所受的挫折感、也可以是国内外新近发生的热点焦点,这些话题几乎囊括了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全部,是一部记录学生成长的”百科全书“。最关键的是这种开放的写作方式,让所有学生的作品,都获得了别人的阅读,或褒或贬,都引起了读者的共鸣。而传统的作文教学中,学生的作文常常得不到欣赏,就算有幸运的同学,也只有为数不多的那么几个。这与我们的个性化教育是相悖的--我们都知道: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独立的生命个体,都有自己都有自己独立的发展空间。心理学表明,劳动成果越得到重视,越会刺激人更勤奋地劳动,尤其是点击率高好评如潮的习作者,进步更快。事实证明也确是如此。一年多下来,笔者所任教的班级,鲍顺慧、赵新宇等同学的习作在国家级刊物《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上发表;郭栖廷等同学的习作获”书香相伴 梦想同行“读书征文活动省二等奖;阮林涵等同学的习作在”改革开放六十年“征文活动中分获全国三等奖、温岭市一等奖…… 4、关注动态生成, 培养正确价值观念 当写作逐渐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不可缺失的一种生存状态时,对于现代人,它不仅是一项技巧的掌握,更是自我对外部世界进行表达交流的途径。学生作为”人“,作为”一根脆弱的会思想的芦苇“ ,其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作为人精神活动的象牙塔--写作,真正的价值也归结于思想。中学生写作的本质,和作家的写作本质无异,同样是生命个体的情感表达,是一种精神体验,一种生命活动,更是是一种与精神的发展、生命轨迹的成长同步的精神旅行。 笔者认为,写作教学固然要考虑到应试需要,但是必须打破唯应试而作的短期功利目标,而应该唤起学生的生命个体觉悟,激发学生的个性追求,形成他们的个性品质--或真诚、或乐观、或进取、或豁达,确立”写作是为人的可持续发展而教“的作文教学新理念。新课标谈到的”独特感受“、”有创意的表达“无一不是这方面的体现。我们利用网络写作,在一定程度上,是课堂45分钟的延伸;更进一步说,即是淡化考试,唤起学生生命个体觉悟的一次改革。通过写作,教师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提升学生的人生信念。在QQ群日记中,有早恋的文章,有和父母作对的文章,有抱怨学习辛苦的文章,还有读书无用论,活着茫然论的文章…… 诚然,我们鼓励学生真实地生活,真实地写作。这些文章,没有一篇不是学生内心的”真实表达“。看到这些,老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思想中的”暗礁“ ,此时,老师的及时引导,扭转学生的偏差的人生观、价值观就显得尤为重要。也许有教师担心网络中充斥着良莠不齐的信息,这会戕害到学生的心灵。但是笔者认为,我们每一个人,包括学生,都不可能一辈子生活在童话里,作为初中生,他们应该具备一定的思想力,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们已经具备这种筛选信息甄别好坏的能力。就算有个别学生思想出现不良倾向,但是我们教师不还可以防患于未然么?叔本华说过:”任何一部作品都是作者思想的复制品。“在学生的习作中发现问题,并把学生的不正确的观念从根本上引导到正确的道路上来,久而久之,学生自然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从作文的立意上来讲,也就高了、远了,文章也就上档次了;同时,”人生之路“也便明确了,变宽了。 相信每一个生命都需要表达和交流,相信每一颗心灵都渴望快意的表白。那么,就让网络为我们打开一扇天窗,让我们敞开心扉,一”网“情深,说出”亮“话! 【参考文献】 [1] 李胜建 《个性化语文教学实践研究》[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7.3 [2] 郑友霄 《语文课堂教学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3] 王尚文 《走进语文教学之门》[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