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心得)之学生经济史学习心理剖析及教学对策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心得)之学生经济史学习心理剖析及教学对策

历史论文之学生经济史学习心理剖析及教学对策 ‎ 学生经济史学习心理剖析及教学对策湖州市菱湖中学    魏 平    【内容提要】现行的高中历史新教材中,经济史内容比重增加,已成为中学历史教学中的重头戏。但经济史内容繁杂,生疏枯燥,难懂难记,一直是老师和学生的一块“心病”。 本文尝试运用学习心理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对学生在经济史的学习心理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并针对学生在经济史学习中存在的心理倾向,提出相应的教学对策,激发学生学习经济史的积极性和提高经济史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   经济史教学.    学生学习心理剖析   . 提高教学效率 ‎ 经济史,概括来讲,即一切人类经济活动产生、形成、发展和演变的客观过程的历史。包括农业、手工业、商业等等各种产业的发展过程,也包括了经济基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形态、经济制度(各经济部门的具体制度)等经济学理论。了解和认识经济发展历程,对学生从人类文明演进过程的视角来形成正确的社会发展观,以及正确看待社会经济问题,都是十分必要的。可见,历史教学中经济史的教学是不能忽视的。中学历史新教材中,经济史的内容比重较大,整个必修2绝大部分是经济史内容,由此看出经济史教学是中学历史教学中的重头戏。但是在现实中,经济史的教与学碰到了许多困难。经济史内容往往纷繁复杂不好系统掌握,纵横交错不易综合分析,不同时期经济跳跃性大且丰富繁多,加上地域跨度、数字累计、类别琐碎,这些使得高中的经济史教学极为困难。这样的客观存在也引来我们的思考:高中学生对经济史的学习是否有兴趣?他们头脑中对经济史的“前认知”是什么?学习经济史的认知障碍有哪些?如何通过经济史的学习在学生头脑中构建经济史全貌与经济发展的规律,以及如何掌握认识经济问题的方法等等。本文试图运用学习心理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对学生在中国古代经济史的学习心理方面进行一些探讨为例,以寻找经济史的教学对策和办法。 一、学生经济史学习心理的剖析 1.从调查数据看学生经济史的学习心理。 去年我对所教班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调查的主题是“学生对各部分历史学习内容感兴趣程度依次是什么?” 调查题的具体内容是为:“你对以下各类历史有多大兴趣:A.社会生活习俗;B.名人;C.军事;D.文化;E.经济;F.政治;G.科学技术;H.民族关系;I.对外关系。”调查结果得知,学生对经济史感兴趣的程度低于所列各类,排在第九位(最后一位)。 此后我又进行第二次调查,侧重了解了学生对中国古代经济史感兴趣或不感兴趣的原因。题目是这样的:“你对学习我国古代史中的经济问题的内容是否感兴趣?并请说明理由。”从学习心理学角度分析调查结果,是这样的:学生对这一问题“很感兴趣”或“比较感兴趣”的原因主要可归为两类:一是间接兴趣。指学生的兴趣是由于事物表面现象和特点所吸引,如学生陈述的“老师讲得好,有趣”‎ ‎。二是直接兴趣。其表现分为两个层次:一种是好奇心,想了解教材中的有关插图,想知道古代人类是如何生活和生存的;另一种则表现出对中国古代经济历史发展有浓厚的探究心理,希望了解古老中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和经济发展规律。当然,持这种学习心理的是极少数学生。 学生对中国古代经济史问题“不感兴趣”或“兴趣不大”的原因分为以下几种:一是认知距离。这是指学生对所认知的对象缺乏亲近感,或因不熟悉而产生的距离感,如有些学生认为“古代经济史问题和我关系不大”,“不太了解古代经济史方面的内容”等等。    二是认知障碍。这里又包含两种状况:一种情况是学生对认知对象认识不够,这些学生认为“古代经济史问题不重要”,“学了也没有多大的用处”等;另一种情况是学生对认知对象的学习产生困难而降低或失去兴趣,有很大一部分学生认为“经济史内容复杂、琐碎,较难理解”,还有的学生认为“经济制度、专有名词、数字统计等太枯燥,记不住”。三是直接兴趣低。学生普遍认为“经济史内容没意思,没有吸引力”,“那些经济制度、政策和经济概念抽象、深奥”、“不喜欢古代经济史内容”等等。概括讲,学生中普遍存在对中国古代经济史不感兴趣的现象。 2.学生对中国古代经济史问题的“前认知”和历史意识。 (1)关于对中国古代经济史问题的“前认知”。通过对学生学习的调查结果看:对经济史“不了解”或“不太了解”的约占60%-70%。可见“前认知”状况不如“秦始皇统一六国”、“唐太宗李世民”等较为感兴趣的内容。由此得知,历史学习中对某些历史现象的熟悉程度与其感兴趣的程度是直接相关的。‎ ‎ (2)关于对中国古代经济史问题的历史意识及发展规律的认识。在笔者与学生的接触和调查中感到学生学习经济史问题较多,差距较大,历史意识缺乏。对诸如经济制度、经济发展的纵横联系、经济与政治的关系等问题的认识模糊、生疏、不理解,成为学好经济史的突出障碍。 综上所述,学生的经济史学习心理主要表现为:一是学习兴趣不高,认为与自己关系不大;二是认知障碍较多;三是缺少经济史意识和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四是只有极少数学生有探究愿望。 二、教学对策和办法 针对以上对学生古代经济史的学习心理剖析以及存在的问题,笔者对中国古代经济史的教学和思想观念进行一定的调整,采取了以下对策。 (一)培养学生学习经济史的意识1.经济现象之间的纵横联系意识。 经济现象之间的联系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横的联系,这是指同一时期中各种经济现象(如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是纵的联系,指不同历史时期先后相承的经济现象之间的联系。讲经济现象之间的联系,是要让学生了解:社会经济是一个总体,彼此之间是密不可分的。只有让学生把握了经济发展的规律,才能学好经济史。‎ ‎ 在介绍经济现象横的联系时,要说明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之间的关系。由于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农业劳动者所生产的产品逐渐有了剩余,使得部分人从农业中脱离出来,专门从事手工业、商业等生产活动、可见,农业是手工业、商业发展的基础。反过来,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又会推动农业的进步。铁制农具的使用就是最好的证明,战国时期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了铁制农具,促进了手工业中冶铁业的发展;冶铁业的发展又为农业创造出大量更为先进的农具,为兴修水利、开垦种植提供了便利条件,又推动了农业的生产;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为商业的繁荣打下了基础。由此说明:在古代社会经济生活中,三种产业的发展相互促进,相互推动。      在介绍经济现象之间纵的联系时,要说明每一种经济现象先后相承、依次发展的演变过程。如井田制的瓦解、土地私有制的出现等经济现象,就是体现了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衰弱和封建土地制度的兴起的过程。 2.经济与政治、文化的横向联系意识。 经济、政治、文化是密不可分的。经济是基础,上层建筑是基础的反映,同时也为基础服务。教师要通过具体的史实和有关的材料。深入浅出地说明彼此之间的联系。例如:战国时期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讲述时要结合史实叙述。各国的变法运动是在奴隶制经济崩溃、封建制经济出现的情况下,适应这种新的经济制度的发展要求而发生的与此同时,各国封建政权的建立和变法运动又给封建经济的发展开辟了道路。而当封建地主阶级掌有政权后,新旧势力的斗争依然存在时,各阶级的思想家从不同的阶级立场出发,提出了不同的主张,于是在思想文化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而文化上的百家争鸣又影响和推动政治和经济的发展。 (二)整合教材内容,建构历史知识框架对教材中琐碎、零散的古代经济史知识点要进行优化整合,建构历史知识的框架。‎ ‎ 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教会学生把古代经济史知识点按照专题史或者通史的形式进行排列和组合,形成系统的古代经济史知识体系。教材采用专题史形式按古代农业、古代手工业、古代商业以及古代经济政策来编排内容的,我们可以在教材专题史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专题。比如古代农业我们可以细化为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水利灌溉、土地政策等方面,把他们作为一个个小专题进行整理。除了专题史外,我们还可以按照通史形式,分朝代或分阶段来整合知识点。如:       农业:出现曲辕犁;设渠堰使,负责管理水利工程;后期土地兼并严重。                纺织业:官营纺织业规模日益扩大,私营纺织作坊兴起。唐代   手工业   制瓷业: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铜官窑釉下彩绘。“草市”作用十分显著;夜市开始繁荣;       商业  长安、洛阳、扬州成为商业大都市。       水陆商运发达:海外贸易发达。 新教材对唐代上这些内容的介绍是分散在不同的节里面的,特别是海外贸易是在选修4《唐太宗》一节中,更容易忽略。但是,采用了上述整合可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在所提供的材料情景下,学生从多个视角将零散、琐碎的经济现象进行组合、排列,建构起唐代的经济发展的知识框架,头脑中会形成太带唐代经济发展的历史全貌。 (三)利用课本插图和多媒体资源加强直观认识利用课本上的插图和多媒体资源,展示古代生产工具的图片或者古人生产劳动的画面等,使学生对古代这些生产工具、生产劳动的画面有直观的认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心理。       ‎ ‎ 如讲述汉代到唐耕作技术的进步时,可以展示出《东汉牛耕图》(二牛抬杠和直辕犁)和《曲辕犁》两幅图,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并设计了问题:(1)两犁在样式上有什么不同?(学生看出犁辕一直一曲)(2)犁辕变化有什么作用?(便于深耕,节省畜力,操纵灵活)(3)增加了新的装置──犁箭,这有什么作用?(调节耕地的深浅,适应不同需要)(4)比较两犁的作用,说明当时的耕作水平发生了什么变化?(犁的进步,带动耕作水平提高,耕地面积扩大,耕地省力)通过图画提出问题,让学生感知、联想对比,从而对所学知识内容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 上述做法,是利用图片资料,为学生创设了了解历史的情境以及形成认知的背景材料,继而又借助一系列的设问,引导学生进入知识的形成轨道。这样即充分挖掘了图片的信息,又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四)用递进式设问来解释抽象的经济概念和经济现象新教材对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介绍比较简单,材料不充分。可以在教法上适当调整。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一组递进式设问:       ‎ ‎ (1)根据你已有的知识,列举棉纺织业、丝织业、酿酒等手工业生产使用的原料是什么?明朝时期这些行业的生产状况怎样?。(2)除了大量农产品投入市场,手工业产品也大量增加并投入市场,结果会怎样?然后,教师出示明朝商业分布图或重要的商业城市和外贸城市图表,提出第三个问题:(3)这些工商业城市的分布有什么特点?给商品生产准备了什么条件?教师在这里向学生提供补充的历史材料(能够反映手工业生产者的变化的材料)和“施复夫妇成为机户”的插图,进一步引导学生阅读并提出问题:(4)在江南某些工商业特别发达的城镇,手工业者在商品生产激烈的竞争中发生了一些变化,你能想象变化的结果吗?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归纳讲解,富起来的手工业者有资金,破产的手工业者成为自由的劳动力,这就为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准备了条件。通过这样层层设问,并借助有关的历史材料,就能使学生很好的理解抽象的经济概念或经济现象,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引用诗歌、戏曲等生动形象的历史素材创设历史情景讲述经济史,还应适当地引用一些生动形象的历史材料,如诗歌、戏曲、小说等,来创设历史情景,以此再现古代经济生活的场景,让学生回到“历史现场”,在体验中领悟经济现象,来加深对经济现象的认识。例如在讲述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时,可以引用黄梅戏《天仙配》中的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让学生形象体会到小农家庭“男耕女织”的特点。或者也可以引用白居易的《朱陈村》:“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杼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生为陈村民,死为陈村尘。”‎ 通过这首诗对小农经济的形象描述,让学生领悟小农经济的重要特点就是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自给自足。(六)借助图表来诠释经济发展变化经济的发展往往通过各种统计图表,统计数据表现出来,这种表现方式更加直观、简化、 便捷,许多复杂的经济发展线索,知识脉络,发展概况,在文字表达过于繁琐或者难以描述清楚的时候,图表便能更好的发挥其作用。例如我们在讲述古代农业发展状况时,可以展示古代粮食生产发展的表格,古代中国各个朝代农业的发展状况和古代农业发展的趋势就一目了然了。          对于不同的经济发展形势,一种统计图表还会有它的局限性,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各种统计图表的形式加以训练,比如:直方图、饼形图、柱形图等等多种方式,也可以把表格形式转换成图形方式等等。比如,掌握我国古代的经济结构的变化,农业、手工业、商业比重的变化,都可以用饼形图或者直方图。讲述古代对外贸易的发展变化时,在传统的表格数字的基础上,也可以用直方图或者柱形图。在了解古代经济宏观发展概况时,又可以用曲线图来形象的表述古代经济的发展概况等。总之,在经济史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实际,努力贴近学生的生活,尽量减少空洞、抽象的理论分析,重在引导学生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基本内容、主要线索和重大典型事件的认识。在理清经济发展脉络的基础上,利用多种手段把经济史讲“活”。参考文献:①李镜流:《教育心理学新探》,光明日报出版社1987年版。②周谦:《学习心理学》,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③姚岚:《对学生经济史学习心理的研究》,《历史教学》2001.5④徐秀静:《中学历史中经济史教学的几种方法》,《连云港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1期。⑤‎ 聂幼犁:《历史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版。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