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8 发布 |
- 37.5 KB |
- 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班主任(心得)之在赏识中促进学生的发展
班主任论文之在赏识中促进学生的发展 忻州市第十三中学 李春丽 【摘要】:赏识教育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教师在工作中透过真情赏识,以真正的爱去尊重、信任、理解、宽容对待学生。通过激励、表扬等手段发现肯定学生身上的优点、长处,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差异 赏识 发展 每一个学生都有其潜在的能力,作为教师要了解每一个学生,给其提供一次次机会,充分发掘其潜能,促其自主发展。学会赏识,是打开孩子潜能之门的金钥匙。在教学中我从以下三方面努力: 一、营造赏识氛围,给予宽容。 教师要为学生在班集体中营造赏识的氛围。同学之间,多一些理解,少一些责怪,多一些宽容,少一些批评,在内心深处对他们真正的了解和尊重。教师要理解并打开他们的心扉使他们处在民主、平等、自由的环境里,这样学生才能感觉到爱,才能敢于发表见解,提出问题,才会积极主动的学习。因此,宽容学生的一些“错误”,创造轻松和谐的时空,引导他们不断地进步。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 如:我班设置了岗位责任制,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岗位。后进生同样也担任了角色,然而在他们的管理和活动中不免常有“管得了别人,管不住自己”的现象。于是我就让他们根据自己学科不足选择自己喜欢的岗位,如:常不完成作业的同学选择“作业收发员”的职务,不喜欢学数学的同学选择“每日一题出题员”的职务,老是记不住戴红领巾和胸卡的同学选择“红领巾、胸卡监督岗”的职务……在实施过程中也让同学们踊跃为他们出主意。在这个过程中后进生不仅得到了帮助,同时也看到了希望。 二、尊重学生的差异。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必须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不同的学生实际,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不断获得学习上的成功,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自主地发展。新学期伊始,第一次写作业就发现许多孩子作业质量明显退步。针对学生的这种现象,我采取“我们都是好孩子” 的激励机制激发孩子们积极上进的心理,并贴在了教室最显眼的位置。在第二次作业前,我先给学生进行一番思想动员,作业每得五个优秀,就可以贴一朵小红花,得五朵小红花就可以换一面小红旗,从孩子们跃跃欲试的言行和熠熠生辉的眼神中,我看到了希望。在接下来的作业中,孩子们的表现令我高兴、欣慰,有的同学即使做错了也是一丝不苟的写,干净工整,孩子们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本子上的红花也越贴越多。欣喜之余我发现有两个孩子在别人找我贴红花的时候,一脸的不高兴,原来他们一个红花也没得到。于是找他们问个究竟,其中的一个说:“李老师,我每次写作业都非常认真,可还是写不好,很难连续得五个优…”我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失职,是啊,孩子们之间存在着差异,不能整齐划一,一个标准往往会打消他们的积极性,伤了他们的自尊心……我和他们约定,只要连续两个优就能贴红花,两个孩子高兴的跳起来,嘴里还喊着:“耶耶!”那个兴奋劲就别提了。在以后的日子里,这两个孩子的本上也绽放一朵朵红花,和他们的笑容一样灿烂。 但在赏识教育中教师不是一味地表扬、鼓励学生,也要实事求是地进行批评教育。当然批评时要做到对事不对人,不能因为学生在某种事上做错了,就全盘否定。赏识的批评要给学生这样的感觉:你仍然是最好的学生,犯了错不要紧(或失败了没关系),相信自己能改正。 三、寻找闪光点。 莎士比亚说:“赞赏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内心都渴望得到阳光。我们在评价学生时要尽可能多一些赏识与鼓励,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有被认可的满足感与成就感。例如:今年新接了一个班,班里有一个学生,成绩不太理想,原因是上课不认真听课,课后不认真完成作业,总是丢三落四。 有一次,在《最大的“书”》的课堂教学中,当我邀请孩子们展示分角色朗读课文时,这个小男孩高高地举起了他的小手,嘴里不停地咕哝着:“我……我……让我来” 见他一脸期待的表情,我忍不住邀请了他。这位学生当知识丰富的地质勘探队叔叔,霎时间,教室里其他同学安安静静地听。之后同学们纷纷评价:“读的很流利”,“读的很有感情”,“声音特别洪亮”,我看到了小男孩的变化,脸上洋溢着平时上课看不到的那种兴奋劲,紧接着我就表扬了他,没想到他在以后的课堂中像变了个人似的。期中考试成绩突飞猛进地提高了很多。 不是好孩子需要赏识,而是赏识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坏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坏。拿出真诚的心,用爱的心雨去浇灌,用“你很棒,你能行”这样的甘霖,滋润他们的心灵,我想:即使是后进生,在爱的沐浴下也定会长成参天大树,开出自己朵朵与众不同的的繁花。 参考书目: 1.林崇德《教育的智慧》 开明出版社 2000年版 2.《班主任工作艺术》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1年9月 3、《教学与管理》 2008年第10期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