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8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渗透美育教育,优化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语文论文之渗透美育教育,优化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渗透美育教育,优化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湖南省宁远县仁和镇中心学校 毛立文 新课标强调语文学科要“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中学语文新教材所选入的中外作品,大多情意浓厚,文辞优美,构思绵密,语言富有情感和哲理,在一个广阔的空间中再现了人类丰富多样的情感世界,凸现了异彩纷呈的艺术表现形式。每一篇文章都有无数“美”的因素。从审美的角度出发,解读和鉴赏这些文学作品,使语文教学转化为美的再现,美的欣赏和美的创造的活动,能有效地提高教学的质量,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审美素质,真正体现出语文学科对人文归属的要求。 语文学科是极其丰富的人文精神的荟萃。每一篇目,特别是名家名篇,充满着民族风俗、伦理、审美和思辨的活力,集世界文化智慧之大成,是一个个活泼泼的生命,而不是沉默无语的木乃伊。它的丰富性时时提醒人们不可以用一种模式来诠释世界。无限纷繁的世界、各式各样的感悟,需要以多元的精神为导引,开放性地接纳、理解,由此而拓展着自己的认识空间,从而更好地提高审美品位。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一个较普遍的现象是:当代中学生缺乏在形象直观之中领悟艺术作品深刻理性内涵的能力,他们往往抛开感知形象和情感体验来抽象理解作品内容,或者只是一味地沉溺于对作品的“自恋式” 感受之中,缺乏对其深沉意蕴的领悟。因此,中学语文教师要充分了解了学生现有的审美能力发展的特点,最大限度发挥语文教学的美育功能。语文教学一旦成为非强制性的情感活动,它所产生的直观的审美愉悦将给予受教育者以充分的心灵自由,主客体协调,物我两忘,就不需要通过意志努力来观照,这时候功利性的束缚自然消失,而想象力、领悟力、创造力、记忆力将会有超常的发挥。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语文教材的主体是例文,文章以生活为基础,丰富多彩的生活决定了文章多侧面、广角度的基本内涵。教师应该深入研究教材,发掘课文中的美学主旨,进而寻找它与美育由蕴的沟通点和结合点,然后实施美育教学。语文教学活动中,课文语言文字是学生直接感知的材料。文章中生动的语言、形象的修饰、体裁的运用、章句的排列、情感的切入往往使作品体现出篇章结构的“恰当美”、语言表达的“外饰美”、自然美、色彩美、建筑美、音乐美、整体美、逻辑美、神韵美、意境美、情感美、个性美、哲思美、冲突美、缺憾美……对这种美的观照和审视将强化鉴赏过程中的审美愉悦,也加深对美的多方位的认识,由此生发对人生的思考和认识。在文本体验中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开阔视野,接触各种各样的文化艺术形式,丰富自己的文化素养,从各国的民族文化瑰宝中得到滋养,陶冶情操。 一 、培养学生感悟美 人对事物的认识是从感悟开始的,审美当然也须从感悟开始,通过感悟形成表象,入境见形,从而激起美感,产生美的愉悦。所以语文教师要善于从语言文字入手,既能零散地感悟审美对象,又能从整体上把握,透过语言所描绘的形象进行深层的理解。 热爱大自然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正处在长知识重要阶段的小学生对大自然更是充满了好奇。作家则是以多情的笔触对绚丽多彩的自然风光进行了生动的描绘,以浅显优美语言,多视觉,多层次,全方位地表现了大自然的美。如:气势非凡的“天下奇观”钱塘江大潮(《观潮》),奇特壮美的《使至塞上》,风景如画的《苏州园林》,“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桂林山水》,“一碧千里、翠色欲流”的蒙古《草原》……哪一篇不使人心醉,哪一课不令人神往,教师可抓住作品中充满诗情画意的自然美,唤起美感,陶冶情操。 如在教学朱自清的散文《春》,上课伊始,多媒体播放《春天在哪里》的歌曲,大屏幕上投影出一组春意盎然的图片,立刻让人感觉到春的气息扑面而来。在听完课文录音范读,学生自由读课文时,老师投影花团锦簇的桃花图,并配上乐曲声、鸟鸣声。在百花争艳的春花图边、在轻柔曼妙的音乐声里,在唧唧啾啾的鸟鸣声中,学生如同来到了鸟语花香的大自然,身心完全融入老师创设的情境中去品味课文。 情境是一碗“溶盐的汤” ,汤的功用在于可口有味、在于恰到好处。本课教师创设的情境在使学生学习变得轻松愉悦的同时,也审美育人、陶冶情操。 又如在教学《春》中的“春雨图”时,教师先读“春雨图”(或放录音),然后引导学生讨论:文章由风写到雨,风是春大豹风,雨当然是春天的雨。那么,”写出了春雨的什么特点和春雨笼算下什么样的景物呢?启发学生理解:写春雨“最寻常”,“一下就是三两天”,简明点出春雨连绵,这是一个特点。“可别恼”,三个字说得好,春雨虽然绵绵不断,可它看喜人的。文章用一个“看”字领起,引出各种雨景。首先写雨的形态,用了三个比喻,“像牛毛”,表明细而密;“像花针”,表明细而亮;“像细丝”,表明细而长。“斜织着”,一个“斜”字,照应上文写的春风,春风春雨相伴。一个“织”字,又和细丝的比喻联系趄来。“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又用比喻描述细雨蒙蒙的景状。这些都把春雨细密而轻盈的又一待点生动地描绘出来了。这不由使人想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诗句。接着写雨中的树,雨中的草,雨中的人。雨中的自然景物,只写了树叶儿和小草儿,树叶在雨中洗过以后,尘土没有了,“绿得发亮”;小草儿“青得逼你的眼”,一个“逼”字,意境全出来了。文章由自然景物转到写人家。傍晚,“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这是静景。当时,家家一灯如豆,隔着蒙蒙细雨望去,灯光四周就呈黄晕的光芒,“黄晕”和“绿”、“青”相连接,写出色彩。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雨中行人“撑起雨伞慢慢走着”,地里农民“披着蓑戴着笠” ,各具特色,形象勾画得简练,又有江南地方特点,这是动态。房屋“在雨里挣默着”,表达了春雨中安静和平的景象,渲染了春雨沐浴的温馨。 正是由于创设情境,刺激了学生的感官而产生了兴奋情绪,老师捕捉住这一学习状态最优化的“兴奋点”进行点拨诱导,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想像能力,丰富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让学生在发表自己独特的感受中,体验美,理解美,表现美,从而培养了审美情趣。 事实上,美育是贯穿了整个教育过程的一种教育方式,它寄情于山水,融美于人心田。山川河流,是一个国家的组成部分和象征,热爱大自然的人必然热爱祖国。学生如能从语文教学中真正感受到自然美,就会理解“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竟折腰”的真谛,把爱景之情升华到爱国之情。 二 、引导学生鉴赏美 美鉴赏力是比审美感悟力更高层次的审美活动,既包括对审美对象的性质的深刻理解,又包括对审美对象的美丑识别。语文课文都带有作者的审美情感倾向,表达着作者的审美理想。教师首先要根据作者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指向去挖掘教材中的审美情感,使自己从作者崇高的精神美和自身创造的价值美的享受中受到强烈的感染。情是文之本,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只有抓住情之根,才能转变学生之意,从而体味到寻幽揽胜的乐趣,使学生在美的作品中受到美的熏陶,并能自觉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对作品作出中肯的评价。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向学生灌输一些分析、鉴赏美的常识。这对提高学生的素质修养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在课外,我们不妨逐步引导学生多分析些中外名著中典型的人物形象,比较他们不同的审美意义。引导学生鉴赏美,既可以动之于情,又可以褒之于真、善、美,贬之于假、恶、丑,将学生从狭窄的应试教育课堂带到无限丰富、绚丽的天地中去,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语文时真正感受到一种美的享受,对语文真正产生兴趣。 语文课本中有相当比例的童话和寓言之类的作品,以深刻的思想内容为基础,通过幽默讽刺的语言,褒贬相间地赞扬真、善、美,鞭挞假、丑、恶。教学这类课文,要充分发挥计算机多媒体独特的美育功能,诱发学生的“乐学”情绪,强化学生无意注意,使学生深刻地体验人物形象的内在意蕴,自觉地将课文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在分析对比中提高鉴赏美的能力。如教学《皇帝的新装》一课,依据课文内容精心设计的多媒体课件可以形态逼真、声情并茂地展现出皇帝和骗子以及众大臣的伪善、欺骗、狡诈的本性,突出小男孩天真,敢于讲真话,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从内心喜爱美好、厌恶丑恶的思想感情。通过对比,“真正视学习国文如游泳在趣味之海里”,学生在赏心悦目、分析对比中提高了鉴赏美的能力,培养了爱憎分明的思想情感。 三 、鼓励学生拓展美 我们教育的对象是初中生,他们毕竟受教育知识及生活阅历的局限,对事物的认识是肤浅的,对美的鉴赏力不高。因此,教师除了要鼓励他们展开大胆、合理的想象外,还得教给他们掌握想象的方法,在想象中不断体味文章所表达的美的意境,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特点,凭借熟悉的有关情景让学生展开想象,根据事物的发展,让学生进行推理想象,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合理想象,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诗歌是文学语言的浓缩,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在诗歌教学中注重想象能力的培养,会给诗歌插上想象的翅膀,丰富诗歌的意境,会使学生受到一美的享受。我在讲解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时有这样一个情节: “请同学们大声地读两遍,默默地读三遍,然后回味一下,每次的感觉一样吗?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吗?待学生读完后,学生争先恐后地说:“我发现诗中描绘的景色很美。” “美在哪里呢?” ——“诗中描绘的是一片田园风光。清晨,陶渊明披着星星来到田间,铲除杂草,到了晚上,一轮明月升上中天,月光如缕,撒在田间小道上,照在扛着锄头,裤管挽起很高的归家的陶渊明的身上。虽然劳累一天有些疲惫,但在这恬静的夜晚,心里是那么的愉悦。怎能说不美呢?” “这真是一幅绝美的图画,能说一说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画吗?”——“月夜归耕图。” “其他同学有什么新的发现吗?”——“我发现了他是一个不合格的农民。” “这个发现很新奇。你是怎么发现的呢?” ——“诗中有这样两句话:‘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大意是,陶渊明在南山下种了一块豆地,晨出晚归,无论怎么勤劳,地里总是蒿草茂盛,豆苗稀少,一个好多农民决不会种出这样的地来,所以他不是一个合格的农民。” “他不是一个合格的农民,为什么还要来种地呢?”——“这位老农其实就是作者,他不愿意做官,就来到这里,虽然不会种地,但距离官场远。离开官场的尔虞我诈,感觉很清净,很闲适,这是一种归隐的表现。” ——“虽然诗人在诗中表达了那种洒脱,超俗的情感,可我觉得诗人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他没有孔子那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 ——“我认为,诗人当时的做法是可以理解的,在当时诗人怀才不遇,只好隐居田园,寻求闲适恬静的生活。”——“我认为那是逃避。” 此时的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争论异常激烈。我真为孩子们高兴,他们的思维多么活跃,他们的想象多么丰富。我觉得,在这里设计的这个问题可以说是一个典范。一个大问题牵出这么多的思想火花,这么多的想象空间,这么多的美好境界。这也许是一种全新的讲法,它打破了一灌到底的讲解,孩子们在这样轻松自由的氛围里,用丰富的想象,稚嫩的理解,美妙的语言去感悟诗人的情感、思想、精神、心境,实在是难能可贵。 诗歌教学实际上就是一种美的教育,只要精心设计,就会让孩子们徜徉在诗歌的海洋里,去体会诗歌的意境美、艺术美、语言美,咀嚼诗中的韵味,品味诗中的人生。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拓展美,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 、激励学生创造美 由感悟美、鉴赏美、拓展美到创造美,这实际上是一种反馈。即吸收、加工、输出。而这“输出”就是创造。学生的审美创造力又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必须以审美感悟力和审美创造力为基础,将前人积累下来的审美经验和审美成果加以迁移,按自己的审美理想去创造美。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人人是创造之人,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每个学生都有创造美的能力,关键是教师如何培养学生审美创造的情感和兴趣,这是审美创造的源泉和内动力。语文教学中激励学生创造美的途径很多,比如作文、周记、口语交际等。用优美的文字准确地表情达意。因此,我们必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贬恶扬善的同时尤为强调思维的独创性、发散性和新颖性。在提高辨析能力、表达能力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逆向思维。 作文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要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教师就应该在进行作文指导的过程中,同时对学生进行审美指导,以进一步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在写作上,首先,在抓好学生文学作品的审美鉴赏的基础上,结合课内写作训练,向课外延广延深。例:以“童话” 为触因,在幻想中触发审美想像,从而创造美。小学生是爱做梦的花季。教师可以通过拟人化、拟物化(即把自己幻化为某种自己喜爱的事物)、科学幻想化、理想现实化(即把自己的理想与愿望幻化为现实)等形式,编造童话故事,促使学生再现审美经验和生活经验,并按照自己独特的情感逻辑、思维逻辑、价值观念进行重组融汇,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富有童真童趣的童话世界。 学生在写作中能创造美,在口语方面同样能创造美。在进行口语交际能力训练中,注意根据新教材要求,让学生以审美的心理来对待口语训练。例如在“畅谈自己的理想”口语活动中,要求学生一是语言美,就是用语要文明得体;二是仪态美,发言时要态度自然;三是思辨美,就是内容的思想性和审美性。使学生在口语训练中能表达美的神韵和思想,获得美的熏陶和感受,也是一种美的创造。“你长大后干什么?”这个话题极大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发挥最佳水平的愿望。这样,话题有一定范围,又不太狭窄,学生能做适当准备,又对学生口语的训练,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是大有裨益的。结果不少学生在演讲时,观点鲜明,条理清晰,幽默诙谐,仪态自然,整个课堂氛洋溢着"满园春色",讲者创造出美的语言、仪态、思辨,听者获得美的享受。“美”在口语教学中,在学生兴意盎然的发言中得到了渗透。 有人曾这样打比方:如果把墨香飘溢的语文教材比喻为一座风景优美的大山的话,教师应该是一名出色的导游,带领学生跋涉攀登,流连忘返。我以为,语文教学就应该把美育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之中,教师要像导游一样,引导学生感悟美、鉴赏美、拓展美,使学生的性格、气质得到发展和完善,在现实生活中追求更高层次的美,从而不断地去创造美。 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的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 陶行知先生认为要乘着“美的精神”,从而创造出“真善美的祖国”,“真善美的世界”,“真善美的人生”。语文教师是美的传播者、创造者,每一位语文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的审美情趣,有意识,有目的地结合语文学科教学的特点进行美的教育,让“美育”来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得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教育作用,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感悟美,追求美和创造美。帮助学生在美的海洋里遨游,神思飞扬。 实践能够表明,语文教学徜徉在美的氛围中,按一定的审美理想教育,帮助学生发扬其审美个性。可以点石成金,可以使学生从课堂上的审美情趣向课外延伸,跳出家庭学校的生活圈子,认识社会真善美,接受美的熏陶,养成健康高尚的道德情操。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