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8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浅谈低年级朗读能力的培养
语文论文之浅谈低年级朗读能力的培养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受的情感的熏陶。”通过朗读,把无声的语言变成有声的语言,把作家的思想感情准确地表现出来。朗读教学搞得好,有助于学生积累词汇,扩大知识面,增强语感,开掘深意,提高口头表达能力;朗读教学搞得好,能使学生在起伏跌宕,轻重有致的感情变化中受到多方面的陶冶,朗读是我们搞活语文教学,促进推普工作,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的局限,朗读无疑是学习语文的金钥匙。于永正老师也说过,朗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手段,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环节。因此,如何在小学低年级中确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呢?我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重视良好的朗读习惯的培养。 良好的朗读习惯必须从低年级抓起。我在指导朗读时,要求学生一要姿势正确,即:两腿分开,与肩同宽,胸要挺起,双手捧书,眼离书一尺,胸离书一拳,做到“姿势不对不读书”。二要口齿清楚,声音响亮,语调自然。对一些语调和表情夸张的学生着重指导。 二,重视读得准确、流利能力的训练。 低年级朗读教学是阅读教学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基本功训练,是进行阅读教学的重要方式。低年级是培养朗读能力的起步阶段。新《课标》对低年级朗读教学有明确的定位,即“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基于这个理论,教学时,我尽量做到一节课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读书,借助汉语拼音让学生自己读出汉字的读音,然后个别检查,看是否读得准确,对比较容易读错的字正音。注意做到教师少讲,让学生多读,以读为训练的主要形式,整堂课都听到琅琅的读书声。我要求学生在读书时要读准每一个字音,做到不减字、不添字、不改字、不重复、不颠倒、停顿恰当、不顿读、不唱读,做到心到、口到、眼到,总之在“准确”、“流利”上下功夫。通过训练,我班学生在读课文时能做到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发音准确、声音亮、按句逗停顿,不唱读。 三、重视学生朗读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不变的真理,而兴趣对于朗读训练而言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学生想读、乐读,才会用心去读,才能读得入文、入情。因而教师的任务是营造一种氛围,用灵活多变的形式激活学生朗读的欲望,让学生自读自悟,提高水平。 在教学中,根据不同的内容,我采用不同的朗读形式,来充分调动学生的朗读兴趣。而这一点,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因为他们年龄还小,对不断变化的对比鲜明的,能带来愉快感的事物容易产生兴趣。单一的朗读方式只会使他们失去朗读的兴趣。因此,在指导朗读时,要经常变化形式。如:(1)范读。因为一年级学生模仿性强,范读可以使学生在朗读技巧上进行模仿。(2)齐读。使较多的同学有朗读的机会。(3)个人读。便于针对学生朗读中的具体问题进行辅导。(4)分角色读,表演读。实践证明,这种方式低年级学生很喜欢。通过朗读,他们仿佛成了课文中的人和物了。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刻理解,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的能力。此外还有想象读,赛读,等方式。以这些朗读方式要针对不同的课文,有选择地采用。 四,重视学生朗读感情的激发。 一篇课文如果学生能够声情并茂、恰如其分的运用感情朗读,那么说明学生对课文已经理解了,不需要再做烦琐不必要的分析,如果朗读一旦成为学生的快乐,那么阅读也随之被学生所深爱,成为他们无限的乐趣和不断的追求。因此有感情朗读课文在阅读教学中占有重中之重的位置。 那么教师如何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走进文中,入情入境,有感情地朗读呢? (一)、换位促读法 换位促读法就是创设情景,变换学生的角色,让学生身临其境,以不同的身份来朗读课文。 1。我是“小小导游员”: 这种方法可用于写景的课文。如: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中安排了《花园果园》一文,要求学生熟记背诵。在完成这一教学任务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情景:在我们的眼前就是那山脚下美丽的小乡村,是否去游览呢?要看导游的本领了。我们要请导游来为我们做介绍,介绍词就是“花园果园”中的内容。接下来是争当最佳导游员活动,看谁争取到的游客多,谁就获得了“最佳导游员”的荣誉称号。学生的兴奋点被激活,他们喜读、乐读,争先恐后地读,朗读的质量自然在老师的点拨下不断地提高。 2。我是“小小解说员”: 这种方法适用于介绍性或叙述性的课文。如:一年级下册《画家乡》一课,教学中可创设这样的情境:“今天展览馆的领导要来我们班招聘解说员,解说员要求的素质不仅能把讲述的内容清楚流利地讲给观众,而且要有声有色,声情并茂,你们有信心应聘吗?”(学生的回答一定是肯定的。)出示文中的五幅图画,“这分别是涛涛、山山、平平、青青、京京画的美丽的海滨、幽静的山乡、广阔的平原、辽阔的草原、发达的城市,那么你们喜欢哪一幅图就准备讲述哪一幅图。”这样的情境学生一定是积极主动的参与,在跃跃欲试和大胆尝试中收获成功的喜悦。 3。我是“故事大王”: 这种方法适用于故事性较强的课文。如《手捧空花盆的孩子》一课,教学中,在读通句子之后,展开评比故事大王比赛,看谁能把这件事生动形象的再现给大家,读得好的奖给一个故事大王“证书” 。学生对此会百试不厌。 4。我是“小诗人”: 这种方法适用于诗歌体的课文。如教学《柳树醒了》一文,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的朗读环节:(出示文中插图)“同学们,这几个小朋友在满目翠绿的春天里,漫步郊外,寻找春天,他们在柳枝上找到了春天,想到春天是怎样来到柳枝上的,于是脱口而出做出了一首小诗。你们能想象出他们当时的样子和心情吗?”用你的朗读表现出来。学生们都争当画中的小诗人,朗读自然达到了有感情,有一定的质量。 类似这样的换位形式有许多,如:“我是小记者”“我是播音员”“我是主持人”。总之,根据不同的课文内容,可设计出不同的换位朗读方式。 (二)、媒体促读法 多媒体直观生动的画面、悠扬舒缓的音乐,能唤起孩子们无穷的乐趣,配乐朗读、给动态的画面配音、听电脑里的卡通人物点评朗读效果,这些是学生们最喜闻乐见的朗读形式了。 如:教学《美丽的小路》一课,在训练有感情朗读,理解课文时,就可采用给画面配音的方法。播放课文动画,让学生对照课文给画面配音。能尝试一下做配音演员的乐趣,学生当然求之不得,在轻松快乐中学生读出了文中的美,文中的趣,文中的情。再如:《荷叶圆圆》一课,在读的方式上采用了电脑评价的方式。把课文中的插图扫入电脑,做成动态的画面,在初读时让图中的小朋友来评价读的效果。在细读理解中,读到哪一段,就让对应的或是小水珠、或是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做点评,读得好的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分别说道:“谢谢你,表达出了我的情感”。读得不佳的,就鼓励学生“再努力,你一定能读好”。对课文中人物的话学生感到新鲜有趣,读起课文来兴趣盎然,意犹未尽。 (三)、表演促读法 孩子是天生的表演家,特别是低年级的儿童,对表演情有独钟。教师可充分挖掘学生的表演天赋,边表演边朗读。这不仅调动了学生的朗读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低年级的课文童话故事较多,这一类的课文可采用此种方式来达到在读中理解,在读中领悟。 除上述讲到的方法外,关于激发学生朗读情感的方法还有许多,如:设疑促读法、角色促读法等等。 总之,有效的朗读指导,使学生从中受感染,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并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对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也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叶老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重视并加强朗读训练,是非常必要的。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