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心得)之先学后教中的先学指导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其他(心得)之先学后教中的先学指导

其他论文之先学后教中的先学指导 ‎ ‎  摘要:以学生为本,就要先学后教,学生自能学习,但先学指导依然重要,先学指导要明确目的,重点难点,提供背景,指导方法,安排步骤,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 ‎  关键词:生本教育;先学后教;先学指导;内容;原则 ‎  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本,“生本”都在强调——先学后教。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先学后教, 如何操作先学后教呢?‎ ‎  一、从教育本质看先学后教 ‎  教育到底是为了什么,这是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现在提回归教育本质,那么教育本质是什么?我认为,教育要教学生方法,包括思考的方法,学习的方法,生活的方法(习惯养成),等等。所谓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不只是给学生金子,更要教会学生如何点石成金。这是很重要的,现在提到很多。‎ ‎  那么,知识重要不重要呢?人们在批判以前的教育陈旧,必须改革时,常常要说,以前的教育,重知识,而不重视能力,不重视方法,知识是死的,怎样怎样,倒好像重视知识成了一个罪过。‎ ‎  其实,方法、能力离不开知识的积累,必须以知识为基础。这一条很难改变。比如,有些方面,知道就是有能力,不知道就是没有能力,知识就等同于能力。‎ ‎  所以,教育,文化课(专业课)教育,至少要教方法,至少要教知识。而方法也是知识,就是掌握知识的知识。‎ ‎  因此,教育一是要教学生掌握知识的知识,即方法;二是要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知识,即通识,这是各科教材所选内容,即我们平时常说的知识了。‎ ‎  为什么要先学后教,我觉得可以这样理解。要学会骑自行车,必须是学车的人亲自骑,不断犯错,不断改错,付出时间、精力,最后会骑了。关键在学车的人,别人再怎么指导,再怎么替她着急,为这学车人生气,软语教导,恶语责难,都不可能代替学车人。因此,学车的关键,是学,是实践,教可以起到推动作用,但归根结底是外因,是辅助。我们中国教育很大的问题就是缺少实践环节,德育更明显。教是为了不教,是为了学生自能学习,自能发展。‎ ‎  因此,该放手时就放手,大胆的让学生尝试,让学生自学,这正是让学生学会学习的重要一环。‎ ‎  这就是先学后教“先学”的本意吧。‎ ‎  其次,每个人都有学习的本能。比如看电视,只看一遍,大多数人都会记住情节,甚至里面的经典台词能够背诵。每个人都有能力自学,这也是提倡先学的基础。老师没有必要事事为学生考虑周全,甚至代替包办。应该给予足够的信任。‎ ‎  每个人都是天生的学习者,那为什么还要靠老师呢?我看往小处说是因为考试,往大处说是为了教育的共同目标,即教育基本目标,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  因此,先学过程中,教师的指导很重要。‎ ‎  二、先学过程中的教师指导 ‎  1、指导的内容 ‎  教师的先学指导,包括:明确学习目标,点出重点、难点,提供知识背景,安排学习阶段步骤(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  明确学习目标,每个人都会学习,但学习同一东西,各人所得会大不相同。鲁迅说:同一部《红楼梦》,不同人所见是迥然不同的:经学家看到易,理学家看到淫,考据家看到没落,文学家看到缠绵,革命家看到排满。因此,学习目标必须得统一,由老师来统一。依据是课程标准,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什么阶段达到什么目标,考试时会是什么样式、什么要求、什么形式,等等。考试是近期目标,课标要求,学生的终身发展是远景目标。‎ ‎  恰当的目标,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目标,会使学生的学习方向明确,落实具体。‎ ‎  2、点出重点、明确难点 ‎  每一节课,都应当有一个学习的中心,要求学生四十分钟全部精力集中,效率很高,这不现实,要求老师课上所说,学生全部记住更没有可能,且没有必要。因此,重点必须明确突出,一节课的重点任务顺利完成与否,是一节课成功与否的标志。‎ ‎  因此,先学指导点出学习重点,非常必要。‎ ‎  难点,有教师提出,似乎有些问题,一个问题在甲同学是难点,在乙同学可能是很容易,因此,难点由学生提出,之后小组解决,解决不了的,再由课代表汇集到老师处,这才是真正的难点,教学的重点。也是先学与后教的结合点。‎ ‎  3、提供必要的相关知识 ‎  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以原有知识为平台,搭建新知识的大厦。所以,旧知识、边缘知识在学习新知识时,作用巨大。‎ ‎  知识背景可以是相关的旧知识,复习以便与新知识对接;可以是相关情景、相关故事、相关人物等,以引起探索的兴趣;可以是拓展向外围,引导学生走向社会、生活,联系实际实践……‎ ‎  这一点,可根据相关内容合理设置。‎ ‎  4、安排学习阶段步骤 ‎  下棋,先后顺序是生命线,学习,阶段步骤合理与否,决定是事半功倍还是事倍功半。‎ ‎  基本原则,常见原则是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  这是非常重要的,是整个过程,必须认真安排。要考虑学生的基础,学生之前的知识准备情况,要考虑本节课内容在全册书,甚至整个科目当中的位置、地位等。要考虑学生的心理、思维特点,要考虑学习发展的可能。‎ ‎  在内容设置上,要注意比例,基础知识,难度小的,力争让学生自己解决;知识结构、体系要渗透其中,给学生一定印象,或形成大体结构;重点、难点的呈现,解决方案,要合理安排;学法指导要或明白指出,或暗藏其中;还要有一定的引发学生思考、探索的部分。思考探索引向课堂,引向讨论。‎ ‎  当然,先学指导与上课中间还有一个接受反馈的过程。‎ ‎  这是先学指导的核心。‎ ‎  5、指导的基本原则 ‎  5.1目的明确,让学生明了本章节内容要完成什么目标,形成什么能力,学到什么知识,形成哪些习惯,增加哪些素质,心中有数。‎ ‎  5.2针对性强,按照课标要求,符合学生实际。‎ ‎  5.3操作性强(便于落实),不管是目标,基础知识,引导探究题目,各个内容,必须明确具体,便于操作,能够落到实处。‎ ‎  5.4注意与课堂教学的连续,先学指导必然要考虑下一步的上课,与上课时的小组探究、合作,老师的点拨、讲授紧密结合,具有严谨的连续性。整个学习过程,从课前指导,即预习,到课堂学习,到接下来的练习巩固,都是一个整体,连续而不可 分。‎ ‎  5.5强调有效性,一切是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扎实有效,学生能够切实提高,是终极目标。‎ ‎  为了取得较好的指导效果,先期备课、下发,用导学案(讲学稿)应该是很适合。‎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