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8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如何让阅读教学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新亮点
语文论文之如何让阅读教学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新亮点 山东枣庄市中区红旗小学 冯景军 《新课标》指出: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趣,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会学习。”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如何改革阅读教学,让学习的课堂成为焕发师生生命活力的场所,让学生在真正的课堂生活中获得主动发展,使阅读教学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新亮点呢? 我认为该从以下六方面着手: (一)目标要明确 以往的课堂教学目标偏向认知能力发展一方,而有意无意地忽视了情感性目标地实现,有血有肉的语文课往往演化成“语文应试训练课”。事实上,教育目标的达成离不开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和合作,以“分”为本的应试教育必然漠视学生的自觉性、自主性与创造性,以牺牲学生的非认知能力和培养作为代价,这样做不仅异化了教育的功能,最终也削弱了认知目标的达成。 因此,我们在确定课堂教学目标时,首先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整体发展。根据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特点,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道德、意志等教育因素。激发学习兴趣,点燃求知欲望,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促使素质教育目标化、科学化、序列化,由动机走向目的,从而健全学生人格。 在阅读训练中要培养学生如何通过正确、清晰、响亮、富有感染力的声音再现文章的内容,也就是如何增强语感。比如,《小壁虎借尾巴》一课,小壁虎向别的动物借尾巴,应读出商量、恳求的语气,文中反复出现的问句——“你把尾巴借给我行吗?”应读出小壁虎难过、焦急的心情,注意说话时要有礼貌。小鱼、小燕子、老牛伯伯说话时应表现出为难的带有歉意的语气,而且他们各自的语气,语调的高低都应有所不同。一般来说,老牛的话应比小鱼、小壁虎的声音低沉一些。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学生深入地理解了课文,并感受到文中那些角色的形象,进而增强了语感,受到了情感的熏陶。 (二)步骤要稳妥 朗读训练,决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具体来讲,至少要经过激发自信和培养兴趣两个阶段。 激发阶段,即信心培养阶段。万事开头难,就像我们大多数学英语的学生不敢说一样,需要老师以鼓励为主,用老师的肯定,家长的期待,成功的学生的实例,来激发他们从不愿说、不敢说、不去说中摆脱出来,能够大胆、大方、大声地去接受训练。对于学生在朗读中表现出来的问题,不要求全责备,更不能过多指责,而是要对他们倍加爱护与赞许。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最具活力的主观状态。没有持久的兴趣和热情,生命里许多灵动的火苗便会暗淡了。对于课内阅读训练而言,培养学生的兴趣显得尤为关键,否则,课内阅读便会形同虚设。因此,兴趣是激发学生课内阅读的“导火线”,是使学生乐此不彼,主体飞扬的绝佳“兴奋剂”,是使学生“胃口大开”饱食精神食粮的上好“味精”。当然,阅读环境也相当重要。比如:教学时,我自始至终都以饱满的热情去感染学生,深入他们 中间,并能够以朋友的身份和他们一起学习、阅读、讨论,给他们以心理的安全和表达的自由,千方百计地去“逗”他们,激起他们的阅读欲望。如讲故事、讲笑话、画漫画,甚至做个健康的“鬼脸”,这都是调节气氛的“验方”,时间短而收奇效,为何不用呢?另外,教师一定要预先“吃透”教材,准备好补充阅读的材料内容,避免阅读的随意性。同时,给学生以阅读的自由,不管是默读、朗读、分角色读、速读、细读,只要时间允许,完全可以依照个人喜好,达到扩展阅读的目的即可。 培养兴趣是最好的学习方法,在培养兴趣阶段,教师要把具体、严格地指导渗透到每一篇课文、每一段文字、每一句话当中。把语言文字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把学生的感情与作者的感情结合起来。 (三)时间要保证 没有时间的保证,课内阅读便无从谈起。因此,必须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指导学生读,尽可能让学生多读几遍课文,老师切不可以自己的讲代替学生的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审时度势,根据课文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抓住课文的重点,难点,不绕弯路,提高读的效率。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语文课目的之一,是使学生在阅读的时候能够自求了解,事半功倍”。一篇文章中包含着重要材料和非重要材料,阅读理解的重要任务就是能从大量材料的比较中选出最重要的,最本质的部分,并把它加以集中,挑出文章之筋骨,吸收其语言之精华,以此形成敏锐的语感,而并非简单的一古脑儿的对字、词、句的面面俱到的“肢解”。这样,阅读能力的形成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形成。我在教《九寨沟》时,自始至终贯穿了读,每读一次都有不同的要求,引导学生去思考、分析,效果很好。读的方式也有变化,或教师引读、或学生自读。学生的读,又有集体读、分组读、个别读,特别要多采用默读、小声读,要尽量扩大学生读的面,不断提高读的质量。这样使学生的语言,思维都得到了良好的训练,对九寨沟的美景也有了清晰的印象,受到了深深的感染。 (四)内容要巧设 在进行阅读训练中,要见“缝”插“针” ,巧设课内阅读的内容,有了课内阅读的时间,重点就是读什么,怎么读了。因此,我们就要凭借教材这个例子去见缝插针了,举一反三,选择合适的补充材料扩展阅读,补充的可以是一句话,一段话或一篇文章,或开阔视野、或加深理解、或升华课文的思想内涵、或抛砖引玉,引发学生合理而大胆的想象,或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体会文章语言之美,用词之妙,结构之新,描写之实。这样,便自然地形成了以课文的词、句、段、篇为中心辐射点的课文与课外材料有机融合的大阅读格局。 比如:学了《燕子》这课,读到“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可爱的小燕子”这句话,便适量补充进课前查找到的几段描写动物外形的句子,学生读完之后,便发现了写法上的特点:抓住最能体现动物特点的部位,依序进行描写。 (五)心智与情感要结合 阅读,是大脑进行想象,联想,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分析、综合、比较的复杂思维活动的过程。其核心是理解,需要运用从形式到内容的逆向思维,从内容到形式的顺向思维,由此及彼的横向思维,由浅入深的纵向思维,概括时的求同思维,分析时的求异思维,以吸收为主的一般思维,以鉴赏、评价为主的创造性思维,感知的形象思维,议论、辨析时的逻辑思维,体会语感时的直觉思维等。 教学实践证明,积极的情感是阅读的强烈的内驱力。阅读过程是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同时发生,同时发展的过程,两者相随相伴,贯彻始终,两者也分别承担着不同的任务,认知主要解决能不能、懂不懂、会不会的问题,而学生与此同时也必然会有心理感受和情绪体验,产生愿不愿读,喜不喜欢读,相不相信自己能读好的情感和态度。有人说忽视了情感,是“忘了教育的另一半”,这也是阅读教学难以突破“质”和“量”这一关的根本原因所在,其实,认知和情感互为目的和手段,学生愿意读喜欢读,相信自己能读好的积极情感,应该通过长期的培养,使之人格化,品质化,这是提高学生阅读素质的十分重要的方面。 我们还应科学地认识与处理情感与智能的关系。当代脑生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人脑的右半球为非言语的,同想像、情感本能地联系着,主管形象思维。同时,左右半脑又是协调活动的,理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带有情感倾向的想象能力在个体身上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要充分发挥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就要把大脑两半球的活动和功能协调起来,实现理智和情感的统一。 (六)训练要持久 在现行的教学模式中,阅读教学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而在阅读教学中着重进行的一个环节就是朗读,学生朗读的好坏关系到阅读教学实施的效果,能力需要长期的艰苦训练,首先教师的训练意识要强,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其次要想方设法使学生的朗读积极性保持持久。事实上,只要教师在朗读训练上有持久的精神,学生经过训练对朗读的兴趣是很浓厚的,这样就必然能够促进阅读教学的实施。 综上所述,阅读教学尤其要从阅读本质上有所突破,才能真正搞好阅读训练,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使阅读教学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新亮点!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