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8 发布 |
- 37.5 KB |
- 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物理(心得)之把习惯的培养渗透到课堂上
物理论文之把习惯的培养渗透到课堂上 一年多的教学,使我深深的认识到,学生成绩的较量,不能说与智力因素无关,而更多的是学习态度、方法、习惯等非智力因素的考量。教师的教学确有差别,一些老教师的教学水平是青年教师在短时间内不能望其项背的;学生的智力水平不一,那些被我们认为非常聪明的学生往往成绩并不理想。这里面就存在一个教师和学生融合的问题。 物理上讲合力,教育也要形成一种合力,大家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处使,成绩不可能上不去。而实际中往往是老师的想法非常好,课堂设计的也很完善,实际实施起来却阻力重重,困难重重,一些学生活动常有一些突发事件让人措手不及,这就是教师和学生的沟通的问题。如何建立一个双方沟通的桥梁,让知识、思想顺畅的传达,是我们在和学生的磨合期间首先要解决的,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习惯。 在以往的听课中经常有这样的感受,一些青年教师成长的很迅速,课讲的很精彩,很生动,而作业的结果往往还是和老教师差一大截,大家都很不解。刘旭升老师的一番话让我茅塞顿开,思路豁然开朗。那是评我的一节公开课,刘老师评我的课时,并没有正面的评课,而是告诉我他一直在关注我讲课时我的学生在干什么。我当时心理还很不舒服,以为自己的课讲的不好,没能吸引住听课的老师。后来回想起来,其实刘老师是在告诉我一个很浅显而又很深的道理:我应该关注一下学生在干什么! 以往我和其他青年教师一样,只顾着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上课,就是忙着把自己备的课讲完,很少关注学生听没听,听懂了没有,记下了没有。有的时候课容量过大,学生根本接受不了,一堂课下来,自己筋疲力尽,听了的学生头皮发麻,甚至不少学生跟不上就干脆不听了,笔记上也没留下什么,过后这节课学了什么,大家都不记得了,和没上差不多。现在听青年教师的课也是这样,总是在讲台上紧张忙碌着,觉得讲台就是自己的阵地,根本不敢走下来,一下来就乱了方寸。而一些老教师却能在教师里“闲庭信步”,随时随地的关注学生。 本学期以来,我也逐渐的开始关注学生的课堂习惯。课堂上边讲边看看学生的反应情况,需要记的就指导他们记下来,而且一再强调学生要注意模仿。本阶段主要是力学的内容,习题课上教难的题目我就指导学生模仿我的样子做出受力分析,教简单的题目就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出受力分析,然后再进行讲解。而且不时的下来转转,看看学生是不是真正动了起来。对于易错易混淆的地方总是让程度较好的学生举例辨析,然后指导其他学生在题目上做出注解,记下易错点和相应的举例。有时候为了照顾反应、行动比较慢的同学,不得不稍微的停顿一下。对于学生的笔记习惯,差不多是手把手的训练的。久而久之学生自己就养成了这样一种习惯,老师在上面做什么,他们就在下面跟着模仿,思路方法得到了很好的渗透。并且养成了随堂笔记的好习惯,课下再回顾一下,一堂课下来,学生基本能把课上的内容完全吸收。当然一开始这样做很浪费时间,我的课容量往往只有老教师的70%,但是从作业情况来看,学生的掌握情况也还算理想。我的课堂不是很活跃,甚至有时候有些沉闷,但我并不觉得这是什么坏事,因为通过我的观察我发现学生们都在忙着记着、算着、思考着,并不是盲目的随声附和。课堂不是很热闹,但是他们的思维却很活跃,这正是我所追求的效果。 除了指导学生的课堂习惯,每次课前我还注意观察学生课下对资料的整理情况,逐渐的指导他们把各科的资料分门别类的整理起来,便于以后的查阅。因为我一直相信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良好的思维习惯是紧密联系的。通过对学生行为习惯的指导,我逐渐发现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规范性上也比以前提高了很多,可见习惯的培养对于他们的性格养成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以上只是根据我的经历总结的一点浅见,提供给老师们交流,希望能对老师们特别是青年老师有点用。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