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8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浅谈如何增强学生的课外阅读
语文论文之浅谈如何增强学生的课外阅读 新课程改革指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的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机会”。由于课外阅读能促使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能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陶冶思想情操,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使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他能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克服其弊端。因此,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好比车子的两个轮子,缺一不可。 一、 创造恰当的阅读环境 1、在教室营造阅读的氛围。首先,可在教室墙壁上悬挂一些名人名言等,如“学海无涯苦作舟,书山有路勤为径。”“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马克思。“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 培根。 让学生蕴育在浓浓的书香中。其次,发动学生向班级捐献图书,还定期向学校图书馆借阅一定量的图书,利用节日建议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建议家长买书给孩子当生日礼物,这样,学生的读书积极性会更高!把班级的角落设置成图书角,教室墙壁上也可适当挂各种课外书、报刊,让学生在任何一个角落都能拿到自己喜欢的书,满足自己的需要。老师还可以根据节日、主题阅读活动、学生的情绪等的不同,播放不同的音乐,让学生在音乐轻伴中阅读,这样,学生的阅读兴趣会更浓。 2、激发阅读书籍的兴趣。每一个学生都是不一样的,他们个性不同,年龄不同,也就各有爱好:如低年级学生都特爱看童话故事,而猜谜、名人传奇、歇后语、寓言等之类的书籍却很少过问。鲁迅曾说过:“读书正如蜜蜂采蜜,倘若只叮在一处,所得就有限。” 《标准》中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人”,课外阅读给学生提供了广阔学习空间。学生可以按自己的需要,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在探究性阅读中,培养学生创造情感,增强创造意识,从而使学生的语文功底、文化积淀逐步丰厚起来。因此,教师也要利用各种机会,尽所能激起学生阅读多种书籍的兴趣。比如说可以精心设计一系列活动,让学生有一种看书的需求。如大部分学生都乐于猜谜,却又没有较完整的猜谜知识,这时,可教学生猜谜的一些方法,告诉学生老师是从哪一本谜语书中学到的,自然地把谜语书推荐给学生。而后可提出要求:两周后将继续开展猜谜,并将要推选出几名“猜谜能手”,如此一来,学生肯定会为这个所谓的称号而努力去看这本书。又如:出队报,教师可提出一个主题,并提供“心灵哈哈镜”“友谊红飘带”“开心乐园”“精品屋” 等栏目让学生参考。学生要出好手抄报,必定得查阅各种各类的书籍、画报。也可以开“人人露一手”主题班会,要求学生搞一样小小发明、小小制作等作为一项作业。此外,教师教完书上的一些课文知识外,可介绍学生阅读相应的课外书。如:学完古诗后,可推荐学生选读《唐诗三百首》,在学习了《大自然的语言》后可让学生再去找找相应的知识,从而增加一些课外知识。还可以鼓励学生读小学生版的《四大名著》,读儿童报刊等。帮助学生随课文选择一些文学性、趣味性强的课外儿童诗、趣味故事、优秀作文等,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知识面。除此之外,班级里可每天确保开展十分钟阅读活动——“快乐阅读活动十分钟”。每天由值日班长主持,做到每个人都参加,内容、形式根据主持人的兴趣特长确定,有“课外知识知多少”知识竞赛,有“猜谜”活动,有“对当前世态的讨论会”,有查字典比赛,有“小巧手”科技展览,有“剪报之园”等等。老师对主持人确定的主题、做法决不干涉,重在表扬学生在十分钟里的成绩,重在保证每天十分钟的阅读活动时间。全年二百多次十分钟,天天活动,天天自主。十分钟十分过瘾!十分钟十分快乐!十分钟十分有价值! 二、可采用多种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又往往是多元的。” 学生只有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拓展自己的视野,才能认识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感情,社会主义品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和审美情趣。 1、采用卡片助读法。教师可和学生一起设计各种各样的阅读卡片,学生在阅读中有序可循,方向更为明确,也有利于逐步掌握阅读的一般方法。低年级只要求学生读完一篇文章后,把点滴收获记录下来,做到一篇一得,可以是几个标点符号的用法,可以是新认识的几个字,也可以是几个优美的字词,几个优美的句子等等。随着年级的升高,阅读知识逐渐提高,在每课一得中不作过多的限制,放开手,让他们自由发挥,写的内容可不拘一格,如:学法领悟、思想收获、人物评价、感后体会、写作鉴赏等等,都可以写。同时,学生在阅读中必然会遇到一些疑难字词或问题,不能让这些不解的东西永远搁在学生的心中,否则,会造成不良的循环,形成在阅读中不爱提问题的惰性。此时,可借用质疑卡,把不动的问题记在上面,便于老师及时解开学生心中的疑团,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 2、如何运用阅读卡,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边阅边填。学生可每人做一张卡片,夹在要阅的书中,碰到看不懂的地方可随时纪录,以便碰到老师后可解决心中的疑问。在起始阶段,教师多指导,多启发,多示范,学生基本适应后,就放手。填卡的过程中,是学生自我训练思维的过程,也是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的过程。教师也可主动阅卡,把阅卡作为一项日常工作,定期批阅,阅后,给予鼓励,引导,并针对学生在阅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一定的建议,互相参考。卡片积累多了,可以按写景、状物、记事、写人等分类,也可以按谜语、童话、寓言等分类,把卡片按分类放在自制的小盒子里或装在纸袋里,日后使用时就能得心应手。 3、采用多角色助读法。学生可寻找合作伙伴,多角色帮助阅读,是一种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好办法。学生可以在阅读中,自己寻找伙伴,可以是同桌,可以是邻桌朋友,可以是家长,也可以是老师。比如:一些童话故事的阅读,很适合充当小导演角色,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创意,编导出一个个小节目,也可自己扮演里面的角色;有时,学生也可以充当小老师角色,把你所阅读过的故事讲给几个小伙伴听,或家长听;有时,学生还可以担任小评委角色,把你看过的诗歌、童谣等向同学推荐,举行一个朗颂会,你来评,也可以聘请老师当顾问。这些活动学生虽然无法做得很完美,但却给课外阅读的这片天地注入了个性和活力,融入了趣味。 三、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 《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就要求教师要摈弃烦琐的分析,在改进教法上狠下功夫,要使学生将课内知识迁移到课外,让学生学会读书,学会积累、学会体验、培养语感,提高阅读质量。良好的评价方案,将有力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阅读成为自己的一种自身需要,终身受益。 1、每个小组可设有一个小本子,记录每个学生每天的阅读情况,阅读一篇文章加五分,五个五分换一颗红星,五颗红星换一本本子。并且这个本子由小组的每个成员轮流保管,记载,发挥每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也在填写、评比表中了解了自己和别人的差距,暗自较劲,相互赶超。每个月抽出其中有代表性的阅读卡片汇编成小报在班级之间交流。一段时间后,学生的阅读卡片会越来越多,让他们自己动手制成小报的形式,进行评选、装订。班中有两大本,名为“获奖卡片”和“入选卡片”在班级素质教育展台上展览,供大家参观学习。这样做,让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也逐步培养学自主阅读的能力。 2、尊重差异。从任何角度看,每个学生都会有差异,完成阅读的质量也各不相同。因此,我们要承认学生的差异,包括尊重他们的差异。应该给予更多鼓励、奖励和提醒,给予更多具体的语言评价。比如说:“你也能阅读《散文》了,进步很大!”“相信自己的努力,下次一定能阅读得更好。”“这个小点子真好,你帮助了老师,谢谢!” 3、 每学期初,提出目标,一学期来要阅读一定量的课外书,如期完成的或不能如期完成的,阅读卡片做得好的或做得不够的,都列入期末的一项评定成绩。而且还专门设立了课外阅读的各项奖励:“阅读小骑士”——快,“阅读小标兵”——好,“阅读小博士”——多 ,“小智星”“爱书星”让每个同学都有机会拿到各种奖项,体验成功,感受阅读的喜悦!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的素质结构中的基本要素之一。学生学习语言,发展思维,陶冶情操,不仅要通过课堂阅读教学来进行,而且还必须通过课外阅读来进行。“多读”是学好语文的主要途径,开展课外阅读是“多读”的主要方法。要使学生增加阅读量,扩大知识面,就要重视读书和背诵,重视读书内化,重视课外语言的积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