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心得)之走出中学历史课堂管理工作的误区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心得)之走出中学历史课堂管理工作的误区

历史论文之走出中学历史课堂管理工作的误区 ‎ ‎   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的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是目前中学历史教学工作的主要形式,也是实现中学历史教学目 的,完成中学历史教学任务的主要途径。而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要想取得最佳效果,除了其他因素外,课堂管理 工作的情况如何,这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许多教师深知这一点。因而他们非常注重历史课的课堂管理工 作,从而为取得历史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创造了有利的条件。遗憾的是,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有不少教师 ,特别是青年教师,包括大专院校历史系科的实习生,在历史课的课堂管理工作方面程度不同地存在着散乱现 象。这是个必须解决的问题。许多教师也很想改变这种局面,但却不知道从何下手。那么,在当前的中学历史 课堂教学中,课堂管理工作的散乱主要有何表现?造成这种散乱的原因是什么?怎样做才能改变这种散乱现象 ,从而使那些教师走出中学历史课堂管理工作的误区?本文拟在这些方面作些探讨,以期对中学历史教学有所 补益。 ‎ ‎    一 ‎ ‎    在当前的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课堂管理工作的散乱有各种各样的表现,概括起来讲,主要表现为以下现 象: ‎ ‎    一、预备铃响了,按时进教室的学生为数不多,即使大部分学生进了教室,整个教室仍是乱哄哄地吵闹, ‎ 没有在预备铃至上课铃之间的这段时间里作好上历史课的有关准备,如准备好课本和其它学习用具,静心等待 上课。 ‎ ‎    二、上课铃响了,许多学生仍没作好上课的有关准备,有的学生甚至还在教室外面玩或者刚走进教室,教 师却匆忙地宣布上课;上课仪式(即起立、师生互相问好)极不严谨,如起立时,学生先后不一,弯腰驼背, 有的甚至干脆不起立;师生互相问好时,学生声音不整齐、不洪亮,有的还怪声怪调;坐下时先后不一,桌凳 弄得哗哗响。 ‎ ‎    三、授课中,学生或看窗外,或看其它的书籍,或做小动作,或窃窃私语,或打瞌睡,整个课堂象个茶馆 或小圩镇。有时,学生的吵闹声甚至盖过教师的讲课声。 ‎ ‎    四、授课中,教师面对学生时,课堂还安静,教师一回头去板书,学生便趁机打闹。有的学生甚至坐到别 人的位置上去,或者偷偷地溜进溜出。 ‎ ‎    五、授课中,教师向学生提问,学生或不站起来回答,或站起来后却胡乱回答,随即自行坐下,而其它的 学生或各玩各的,或起哄乱叫。 ‎ ‎    六、授课中,教师要求学生集体回答问题的时候没有人回答,不要求学生集体回答问题的时候却叫喳喳。 ‎ ‎    七、授课中,表面上大家都在安静地听讲,实际上有些学生心在不焉,思想开了小差。 ‎ ‎    八、授课中,虽然大家的注意力比较集中,但思维并不活跃,课堂提问一问三不知,课后自己提不出问题 ,课后作业一塌糊涂。 ‎ ‎    九、下课时间不到,不少学生却急于下课,人在心不在。说闲话者有之,早早地收起课本和学习用具者有 之,敲桌凳者有之。 ‎ ‎    十、下课铃一响,整个教室立即沸腾起来,各种怪现象同时出现,下课仪式(即起立、师生互相道别)无 法进行。 ‎ ‎    在中学历史课的课堂教学中,出现如此众多的散乱现象,随其自然存在和发展是不行的,强行压制,甚至 体罚或变相体罚也是不可取的,唯一的办法在于找出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然后采取相应的改正措施。 ‎ ‎    二 ‎ ‎   中学历史课的课堂管理工作散乱,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这里着重谈学生和教师两个方面。 ‎ ‎    从学生方面来讲,课堂上之所以如此散乱,这显然与班风不正、学风不浓、组织纪律性不强有很大的关系 。往往有这种情况:在同一所学校的同一个年级里,同样一位历史教师上课,在班风好、学风浓、纪律性强的 班级,历史教师的课堂教学和课堂管理都较顺手,而在别的班级,由于班风不正、学风不浓、纪律性不强,历 史教师的课堂教学和课堂管理工作则十分吃力。 ‎ ‎    ‎ 学生在历史课的课堂教学中散乱,这与他们学习历史的目的不明确,存在着重理轻文和偏科思想也有很大 的关系。在有些班级里,数理化,乃至语文、英语等科的任课教师去上课,课堂上并无明显的散乱现象,而史 地教师去上课,课堂上的散乱现象则非常明显,无疑,这与学生的偏科现象有很大的关系。此外,初中升高中 不考历史,高中升大学理工科也不考历史,虽然在初中有县级、乃至地区性的历史统考,高中有省级的历史汇 考,但大都较简单,压力不大,这些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生对历史学科不够重视。 ‎ ‎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接受知识的客体,又是获取知识的主体,他们的班风不正、学风不浓、纪律性差、 偏科现象的存在、历史考试的压力不大,这些因素无疑会给历史课的课堂教学带来极不利的影响,这是历史课 的课堂管理工作散乱的客观原因。但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是课堂管理工作的组织者 ,课堂管理工作散乱,教师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那末,历史教师自身的哪些因素与历史课课堂管理工作的散 乱有关呢? ‎ ‎    第一,教师本身事业心不强,教学态度不端正是个重要原因。有些教师因种种原因“身在曹营心在汉”, 根本不安心教育工作,缺乏献身教育工作的事业心,因而在历史教学中,教学态度不端正,工作责任感不强。 许多教师备课、编写教案很不认真,从教几年,却拿不出一个象样的教案。有些教师则根本不备课,也没有教 ‎ 案。这样怎么能把历史课讲好呢?课讲得不好,又怎么来要求学生维持良好的课堂秩序呢? ‎ ‎    第二,教师专业基础理论与基础知识不扎实,业务能力差,这也是个重要原因。有的历史教师虽然是从大 专院校历史系科毕业的,但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的历史专业理论和知识学得并不扎实,加上参加工作又不愿意 花力气去充实自己的知识,不注意知识的更新,因此,在对教材的理解、组织和处理上不能做到得心应手,尤 其是对于现在的新教材,在许多问题上都是停留在一知半解上。在中学历史学科任教的,还有一大批非历史专 业出身的教师,他们中有勤奋自学、刻苦努力的,因而能胜任历史教学工作,但为数极少,多数是顶个编、凑 个数。历史教师本身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不扎实,教学中必然张冠李戴,漏洞百出,学生在课堂上不乱才怪! ‎ ‎    第三,教师缺乏课堂管理工作的必要知识,不讲究管理方法的科学性,这是导致历史课课堂管理工作散乱 的直接原因。不少教师对于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散乱现象,或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你乱你的,我讲我的; 或是哭鼻子、掉眼泪,向学生苦苦哀求;或是讽刺挖苦、体罚或变相体罚;或是瞪眼珠、拍桌子,继而中途一 走了之。结果是课堂秩序一塌糊涂。师生关系极度紧张。 ‎ ‎         第四,教师不从教材的实际和学生的实际选择教学方法,因而在较大的程度上影响了课堂教学管理工作的 ‎ 效果。有的教师在历史课的课堂教学中,或是照本宣科,一讲到底;或是胡编乱造、信口开河;或是和尚念经 ,催人欲睡;或是夸夸奇谈、漫无边际;或是装腔作势、矫揉造作;或是埋头板书、不讲不练。教师在课堂上 用这种方法教学,学生当然就索然无味,乃至产生逆反心理了。 ‎ ‎    第五,教师的课堂管理工作太封闭,这也是造成教师的课堂管理力不从心的因素之一。不少历史教师的教 学态度是端正的,课堂管理工作也是很积极的,但由于他们只是自行其事,课堂管理中出现的许多事情,课堂 教学中出现的若干现象,从不与其它人透露一丝半点,因而,也得不到别人的指点和帮助,孤军奋战,往往是 事倍功半。 ‎ ‎    第六,教师不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为师不为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给课堂管理工作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有些历史教师或是无端地训斥学生,或是与学生开一些毫无意义的玩笑,或是公开地着装怪异,或是背地里大 发牢骚,这些行为举止都在学生心目中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也潜移默化地在学生眼里降低了教师的形象,因而 ,历史教师在课堂管理中也没有威信。 ‎ ‎    三 ‎ ‎    中学历史课堂管理工作散乱,历史课的课堂教学活动不能顺利开展,作为历史教师来讲,这是件痛心的事 。然而,光痛心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只有面对实际,积极奋起,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使自己的课堂管理工作 ‎ 走出误区。那末,怎样做,才能使中学历史课堂管理工作走出误区呢?我认为,应当从以下方面着手: ‎ ‎    第一,作为一个教师,首先要加强自己对教育工作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要理解到:教育工作是培养一代新 人,提高民族素质的重要工作。此外,还要看到:从事教育工作虽然既辛苦又清贫,但随着《教师法》的颁布 和实施,从事教育工作所需的各种条件和待遇会逐渐好起来的,其它行业其实也各有各的苦衷。只有树立了强 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的历史教师,才可能在怎样搞好课堂管理工作上下功夫。如果总是一心两用,这必将既误 事又误人,扪心自问,于心何忍! ‎ ‎    第二,要谨虚,勤奋,刻苦学习,不断加强和充实自己的专业基础知识与基础理论。社会在不断发展,知 识的信息量越来越多,为适应社会的发展,中学历史教学也在不断地改革,加上现在的学生见识广、知识比较 丰富,求知欲也较强,因而,历史教师光靠原有的知识去从事教学工作,就难以适应历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需 要,历史教师通过自学、进修等途径加强和充实自己的专业基础理论与基础知识很有必要。所谓“学高为师” ,作为一个教师,必须拥有高深的学识。如果历史教师的专业理论和专业知识不扎实,讲课时错误、漏洞百出 ,怎么能赢得学生的敬仰?在课堂管理中怎么叫学生信服呢? ‎ ‎    第三,要掌握一些必要的课堂管理知识,力求课堂管理工作科学化。在班级授课时,教师面对的是几十位 ‎ 具有不同性格。不同爱好和不同情趣的学生,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对他们进行管理,从而在需要的多样性中求得 平衡,这是一门学问。要搞好历史课堂管理工作,教师需要掌握一些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方面的知识, 并运用这些知识对学生进行科学的管理。比如:上课开始,教师要扫视一下全班同学,看看学生到齐了没有, 检查学生的历史课本和其它学习用具准备了没有,学生安静了没有。如果个别学生还没准备好,要稍等一下, 等他准备好以后,教师再讲课;授课中,个别学生在做小动作,教师可以走到他的面前,用手势或眼睛暗示一 下,请他安静下来;当学生的注意力分散时,教师可立即改变讲授方式,甚至恰当地插入一个有趣的情节或历 史故事,把学生的兴趣吸引到听课中来;指名发言时,不要总是点几名成绩好的学生。也要给中等生和差生以 发言的机会,做到一碗水端平,不要厚此薄彼;让学生讨论问题时,要使他们精神放松,敢于发言,并让他们 互相商讨;请个别学生起来回答问题后,教师要肯定成绩,多做表扬,即使回答不完整,或者是回答错了,教 师也应补充或鞭策他进步;学生伏在桌子上听课,教师要走过去问清楚原因,如果是有病,可派其他学生陪他 到校医务室去看病。如此方法,举不胜举。中学历史课堂管理工作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灵活多变的,它要求科 学,也要求耐心细致,历史教师要想运用自如,须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经验,并不断向有经验的教师 请教。历史教师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课堂管理,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则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益 或后患无穷。 ‎ ‎    ‎ 第四,要从教材的实际和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和调整好教学方法。中学历史课堂管理不同于一般的行政 管理,也不是单纯的组织纪律管理,它伴随着历史课堂教学活动而产生,并且在很大程度上被课堂教学活动的 成败所制约。历史教师组织的课堂教学是否生动灵活,是否能吸引学生,关系到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是否安心, 情绪是否稳定。因此,在备课和课堂教学中,历史教师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十分重要 。教师讲课是要以课本为依据的,但以课本为依据并不等于照本宣科,教师还要对课本进行加工剪裁、组织处 理,该描绘的要描绘,该引伸的要引伸,该启发的要启发,该概括的要概括,要做到主次轻重各如其份,前后 左右各得其所。在教学中,教师如果能把课本上的内容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生动活泼,发人潜智,学生自然 听得兴趣盎然,越学越爱学。相反,生动有越的历史课就会变成令学生头痛的“累死课”。比如,板书之重要 ,尽人皆知。板书设计必须讲究科学性,即正确、具体;必须具有实用性,即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实际 的需要,力求从形式到内容都有助于学生学习教材、整理教材、记忆教材;必须讲究艺术性,即注重板书的条 理美、结构美、图形美、文字美、色彩美。只有这种板书,才能真正引导和控制学生的思路,帮助学生树立知 识结构体系,引导学生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有助于学生理解、记忆知识。相反,那种信手涂鸦、缺乏 规范的板书,那种有始无终、虎头蛇尾的板书,那种随写随擦、不留痕迹的板书,那种千篇一律、缺少变化的 ‎ 板书,只会给学生留下空洞、乏味、混乱的印象。板书如此之差,学生在课堂上怎么能坐得住呢?再谈谈语言 问题,语言表达对一堂课的成败有极大的关系。语言表达以准确、干净、洗练、肯定、词汇丰富以及感情真挚 为佳。交待历史概念,要清楚确切,歌颂英雄人物,要铿锵有声;描绘战斗场面,要激昂慷慨;倾诉失败受辱 ,要如泣如诉;叙述历史过程,要抑扬顿挫。如果几十分钟的课堂语言都是一样的语调、一样的音速、一样的 无动于衷,恰似和尚念经,学生怎么不厌烦呢? ‎ ‎           教学方法的调整,指的是在同一年级的不同班级授课,或者是在某个班级授课,但中途出现了特殊情况而 言。在同一年级的不同班级里,他们在若干方面是存在着差别的,因此,历史教师采用什么方法教学,要视各 班的具体情况而定,应有所区别。至于说在不同年级的学生中授课,教学方法更不能雷同,必须根据学生年龄 、知识基础、能力高低等特点,变换教学方法。有时,在某个班级里授课,突然发现准备讲的东西学生早就熟 悉了,某个问题本来想略讲,但学生又想多了解一些,遇到类似的情况,教师有必要调整原先设计好的教学方 法,以适应教学中出现的新情况。忽视了这些问题,势必给教师的课堂管理工作带来麻烦。 ‎ ‎    第五,充分利用导言课和其它恰当的机会,在学生中进行历史学习目的性的教育,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 ‎ 趣。导言课又叫绪论课,一般在新学期第一节课或单元教材讲授之前进行。历史教师应充分利用导言课对学生 讲述学习历史的目的意义,从而使学生建立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主动性。有些教师这样做了,但因为准备不充 分,方法不恰当,因而效果不佳。要讲好导言课,除了备课要认真外,方法也应灵活。教师如果能用真挚的感 情、浅显的语言、生动具体的事例,讲述为何要学习历史、学历史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学习历史与各科学 习的关系、学习历史与社会发展和个人成才的关系等问题,效果要好得多。此外,在平时的教学中,还应结合 教材和学生的实际,相机地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寓学习历史的目的教育于三项任务的落实之中,努力 使学生对历史学科越学越想学、越学越爱学。学生有了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的课堂管理工作就不 会阻力重重。 ‎ ‎    第六,教师在课堂管理的同时,加强与班主任、年级组长、学校领导和学生家长等人的联系,加强课堂教 学,课堂管理信息的交流,力求课堂管理与班级管理、年级管理、学校管理和社会管理挂钩。中学历史教学工 作是一项艰辛的工作,也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历史教师的个人努力固然重要,但单靠个人的努力往往是难以取 得预期的效果的,尤其是遇到一些特殊情况,要需要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有时甚至需要社会的智慧与力量相配 合才能解决。因此,历史教师课堂教学,课堂管理中的一些情况,包括好的和差的、积极的和消极的、长期的 和暂时的、显露的和潜在的,都应利用恰当的机会向有关方面的同事、领导和学生家长反映。人是在集体和社 ‎ 会中生活的,中学生也不例外,集体的规章制度、社会的舆论和道德规范对中学生的学习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 作用,历史教师要搞好课堂管理,应当让集体和社会的力量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 ‎    第七,历史教师要品行端正,情操高尚。中学生长期和教师生活在一起,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 论是高尚的或是低下的,无论是积极的或是消极的,无论是公事还是私事,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都可能在学 生心目中留下印象,有些甚至还会留下终生的印象,这种印象又会使学生在课堂里或课堂外,在校内或校外, 在公开或背后,在群体或个体的行为中反映出来。因此,历史教师要想有良好的课堂管理效果,就必须注重自 己的品德修养和情操陶冶,所谓“身正为表”,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 ‎    中学历史教学在中学的教书育人工作中占有特殊的地位,而历史课的课堂管理成效又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 效果,因而也影响到教书育人的效果,因此,历史教师应当想方设法锻炼自己,充实自己,完善自己,使自己 的历史课堂管理工作走出误区,走向成熟与完美。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