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8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脱贫工作心得体会5篇
脱贫工作心得体会5篇 【篇一】 回顾党的伟大征程,党性就是全体党员团结和带领全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拓进取、革故鼎新,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开展了一场场气壮山河的斗争,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史诗的历史。这就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党性。 党中央在脱贫问题上态度鲜明,就是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脱贫攻坚讲的是政治、干的是民生、体现的是大局、反映的是党性,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把脱贫攻坚作为一项极为重要、极为严肃的政治任务,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做到心中有党。 要讲党性,对党绝对忠诚。面对脱贫攻坚的“大考”,全体党员干部必须以坚强党性为魂,将对党绝对忠诚作为立身之本,始终把坚定的理想信念作为攻坚克难的“压舱石”,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做到党的号召坚决响应、党的决定坚决执行,令行禁止,在脱贫攻坚中当先锋、做表率,敢啃硬骨头,做出经得起群众评议、历史检验的脱贫实绩,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信任和重托。 要讲大局,对党高度负责。脱贫攻坚是我们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头等民生大事,更是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政治性、全局性、战略性重大问题。面对脱贫攻坚的严峻形势,我们要以大局为重,把眼光放长远,始终把脱贫攻坚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做时代的劲草、真金,让每一个贫困群众实现稳定脱贫、跟上时代发展、过上幸福生活。要讲奉献,对党尽心竭力。 当前,脱贫攻坚任务重、标准高、群众关切。作为党员干部,我们既然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确立了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信念和目标,那就要牢记党旗下的誓言,不负群众的信任,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做到“能吃苦、能吃亏”,弘扬奉献精神、强化服务意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扎扎实实地为群众多做实事好事。 【篇二】 受童年时期“过度溺爱”或者“缺爱”的成长环境影响,依赖型人格障碍人士往往表现出自卑、懒惰,缺乏自主性和创造性。无独有偶,与依赖性人格产生的成长环境一样,贫困的产生不是一日而就,脱贫扶贫也绝非一日之功。当前,我们在全力以赴踢好决胜全面脱贫临门一脚的同时,也应提早谋划、防微杜渐,慎防懒惰心理、依赖心理作祟下的“依赖性障碍”成为巩固脱贫扶贫成果、防范返贫风险的拦路虎、绊脚石。 以启智育心之术治“心病”。正所谓“身病好医,心病难除”,长此以往的贫困环境和高标准严要求的扶贫工作,致使许多贫困对象出现以逸待劳的“等靠要”消极思想,扶贫干部出现拔苗助长的“一刀切”激进思维,其背后折射出的是贫困地区教育薄弱、贫困对象人穷志短、扶贫干部急功近利的“心病”。消除“依赖性脱贫障碍”就是要从心出发,寓教于化,发挥好发展教育脱贫这个“五个一批”脱贫措施的抓手作用,通过顶层设计加强文化扶贫制度建设、推进文化教育设施覆盖、强化教育扶贫财政保障,为文化脱贫创造空间维度,实现扶志、扶智与扶贫的精准对接。同时把教育脱贫同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结合起来,既整合社会文化资源发挥自治作用,又充分给予扶贫干部弹性处置空间,给予贫困对象人文关怀和精神激励,从根本上转变漠视教育的固化思维和读书无用的消极心态,让文化教育发展跟上脱贫攻坚的速度。 以扶业利民之法治“穷病”。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消除“依赖性脱贫障碍”既要留出文化扶贫的重要窗口,也要培养产业扶贫、技能扶贫的造血细胞,通过可持续发展将成效变长效,变输血为造血,从而更好地治“穷病”、除“穷根”。从纵向看,要紧跟新业态经济发展脚步,充分挖掘当地的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优势,构建因地制宜的“文化+旅游+扶贫+环保”的产业体系,实现文化传承、旅游兴业、扶贫长效、生态保护的共赢。从横向看,要充分发挥政府、社会、村民三方力量,构建以政府为主到包括社会组织、企业乡贤、村民集体在内的多元化脱贫主体。通过结对帮扶、以师带徒、因村派人、技能培训等多种形式,以先进带动后进寻找脱贫致富新路径,同时发挥社保兜底、财政保障的机制优势,增强贫困村集体脱贫致富的奋斗信心和底气,帮助贫困对象解决饭碗问题,增强致富本领,提振村民主体的参与度和自豪感,由被动为主动,巩固脱贫扶贫攻坚成果,推动长效建设。 以夯实党建治之策“毒病”。“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如果说资源匮乏、发展不均是贫困产生的外部诱因,那么酒赌陋习、黑恶贪腐便是贫困产生的内在毒瘤,“依赖性脱贫障碍”在这样“威逼利诱”“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反倒成了一种无奈的折中之选。自国家扫黑除恶、惩贪治腐行动开展以来,一批黑恶势力、老虎苍蝇落于马下,垄断扶贫产业、贪污扶贫资金等问题浮出水面,深层次地反映出部分贫困地区的“毒病”现状。根治“毒病”离不开巡视利剑的利用,离不开精神文明的建设,更离不开基层党建的引领。扶贫脱贫工作只有与当前乡村振兴、扫黑除恶、惩贪治腐等中心工作结合起来,通过强化农村党支部战斗堡垒建设、文明和谐乡风建设、纪检监察制度建设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才能让酒赌陋习、黑恶贪腐这些扶贫病毒无处遁形。 忆回千年,黄卷弄墨,一纸“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的盛唐村景跃然于上,斑斓弥新。时光荏苒,聚目当下,一轴“山河无恙,国富民强”的圆梦画卷提笔绘就,呼之欲出。黎明将至,伟业将成,全面脱贫注定是捷报频传,全面小康必然是九转功成。 【篇三】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践行党的初心和使命的必然要求。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脱贫攻坚越到紧要关头,越要有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必胜信心;脱贫攻坚越到最后阶段,越要把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抓紧抓牢。 办好中国的事,关键在党。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脱贫攻坚之所以能够取得决定性成就,最根本的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全党全国全社会上下同心,集中力量攻坚克难。这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当前,脱贫攻坚到了一鼓作气、决战决胜的关键节点,本来就有很多硬骨头要啃,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又增加了难度。克服疫情影响、确保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必须继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越是进行脱贫攻坚战,越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只有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才能践行党的初心和使命,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在脱贫攻坚战中,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始终发挥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作用。啃下脱贫攻坚最后的硬骨头,全面打赢这场硬仗,必须强化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强化县级党委作为全县脱贫攻坚总指挥部的关键作用。 抓好党建促脱贫攻坚,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经验,正所谓“帮钱帮物,不如帮忙建个好支部”。基层党组织是我们党执政的基础,也是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现在,决战脱贫攻坚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我们要继续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促进基层党组织全面过硬,把党中央提出的重大任务转化为基层的具体工作,抓牢、抓实、抓出成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任务艰巨、使命光荣。各级党政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定决心和坚强意志”。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需要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广大党员、干部要把初心落在行动上、把使命担在肩膀上,在其位谋其政,在其职尽其责,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坚定信心、顽强奋斗,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坚决完成这项对中华民族、对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 良好工作作风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可靠保障。脱贫攻坚任务能否高质量完成,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队伍作风。当前,一些地方在脱贫攻坚中仍然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我们要加强扶贫领域干部作风建设,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抵制和克服脱贫攻坚战中的松劲情绪、厌战情绪和只说不练、只督不战的不正之风。切实减轻基层负担,让基层扶贫干部心无旁骛地投入到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中去。加强脱贫攻坚干部培训,增强其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能力。 【篇四】 2020年实现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当前,距离兑现承诺、成功收官,只有不足五个月的时间。贫困人口全国仍有500多万,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是最难啃的硬骨头。就我们整个壮族自治区来说,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广西脱贫攻坚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今年全国两会前夕又对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作出重要指示,充分体现了习总书记对民族地区发展和民族群众的关心关怀,对广西脱贫攻坚工作充分肯定和鼓励鞭策,为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给予精准指导、增添强大动力。因此,无论我们面临多少困难,脱贫攻坚是一场没有任何退路的硬战,必须坚决打赢打好。 一是深入推进抓党建,进一步强化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政治领导。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是各级党组和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履行的政治责任,是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重要内容和具体体现。各级党政干部特别是一把手,必须增强政治担当和责任担当,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亲力亲为,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深入研究破解难题,加快补齐短板弱项,不断巩固和拓展脱贫成果。要精准施治脱贫攻坚中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防止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确保扶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 二是深入推进抓党建,持续筑牢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战斗堡垒。脱贫攻坚,归根到底是要靠基层党组织发挥好“主心骨”作用,带领群众撸起袖子加油干,要紧紧围绕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巩固脱贫成果、促进乡村振兴,持续抓好软弱涣散贫困村党组织整顿工作,特别是对未出列的贫困村,“一村一策”落实整顿措施。聚焦深度贫困地区,特别是挂牌督战的县,对村党组织书记不胜任不尽职的尽快解决调整。着力推动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充分发挥作用,督促落实项目、资金、责任“三个捆绑”,落实激励保障措施和监督管理要求。建立选派第一书记工作长效机制,持续做好选派工作。加大抓乡促村力度,把乡镇班子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选优配强乡镇党委书记,及时充实乡镇扶贫力量,保持乡镇干部队伍相对稳定。 三是深入推进抓党建,加强扶贫领域的作风建设。持续深入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加大督查巡查、问责问效力度,深化拓展基层减负工作,让基层广大党员干部心无旁骛抓好脱贫攻坚,关心关爱扶贫干部的生活、健康和安全,激励广大扶贫干部担当作为。与此同时,进一步完善市县乡镇扶贫成效考核、行业扶贫考核、定点扶贫考核、平时考核等常态化扶贫考核机制,认真抓好贫困县退出专项评估,严格执行贫困退出的标准和程序,高质量打好打赢脱贫攻战。 【篇五】 2020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脱贫攻坚是习近平总书记最牵挂的事。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调研时曾强调:“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对标‘两不愁三保障’,瞄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一鼓作气、尽锐出战,确保如期实现脱贫目标。”目前,我国城镇新增就业1352万人,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109万,贫困发生率降至0.6%,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各级党组织和基层帮扶干部从贫困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入手,重点解决贫困群众“吃不饱”“穿不暖”“住不好”等问题,通过贫困人口建档立卡、扶贫专项资金筹集分配、扶贫项目及时落地、贫困人口易地扶贫搬迁等不同方式,切实解决和改善贫困人口的实际困难,使贫困群众劳有所得、学有所教、病有所医、住有所居、老有所养,努力消除困扰他们生活的痛点与难点。在贫困人口逐年减少,人民生活质量逐步提高的情况下,依然避免不了部分群众还存在“精神贫困”现象,有些群众以“贫困为荣”,以各种理由向各级政府“诉苦”,生活贫困解决了,思想贫困却日渐严重。面对这一现象,必须扶贫先扶志,必须根除部分贫困群众“等靠要”的不良思想,鼓励他们用劳动创造幸福生活。同时提升贫困地区的教育水平,提高贫困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让他们意识到,在脱贫路上,政府只是领路人,给人民创造基础外在条件,最终还需充分发挥贫困群众主体作用,自身培养一技之长,找寻自身存在和发展的价值,在创造自身物质财富的同时,回馈国家和政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贡献自己的力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