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心得)之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创造能力的几点尝试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创造能力的几点尝试

语文论文之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创造能力的几点尝试 ‎ 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创造能力的几点尝试  杨存政    (贵州省习水县隆兴镇庙坪小学  贵州  习水564615)在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语文课堂教学中,重视创造能力的培养,尤其是想象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下面笔者就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1   转换角色、激发创造热情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过程,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学习的过程。在教学中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两方面的积极性都得以调动起来了,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教师有效施教的重要因素,以学生为主体,也是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教师应该从思想上树立学生是主人翁的思想,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基于这一点,在教学中,发扬民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通过角色转换,激活主体创造性的理解教材,丧述教材、活化教材,把听、说、读、写的语文基本功训练与创造性思维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语文课堂气氛充满创造活力。2   营造空间,激活创造潜能    ‎ 平等互敬的师生关系,民主和谐的氛围,是营造自由空间的前提,学生体验到的最大的快乐,就在于自己发现问题,又独立思考研究发现的问题。为让学生更多的体验创造的快乐,教师应尊重每一位学生,善待出现错误的学生,用一颗通融的心,使每位学生都能从教师的身上感受到爱意与期望,汲取智慧与力量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活动。在语文课上,笔者时刻注意,不失时机地尽可能地给所有学生创造表现自我们的机会和享受成功欢乐的机会,引导他们多动脑、动口、动手;多发现、多探索、多实践,通过他们对问题的分析,认识发现其闪光点,表扬多于批评,从而使课堂气氛无时不充满创造的氛围。让学生愉快的投入学习,思维自由的驰骋。如:在课堂上,对不同层次学生和不同的答案表态方法注意策略。对差生,笔者常以“看看某某同学,学习多主动、积极”表示鼓励;对于内向胆小,一向不爱举手的学生,总以“不要紧张,大家都在侧耳倾听你说呢!”表示安慰;对于答案基本正确但不尽完善的,笔者又通过“不错,谁能说得更好”来评价并继续调动其他同学的积极性;对于不完整的答案,笔者用“谁能继续补充”来暗示大家继续思考;对于错误的答案笔者也不是猛泼一瓢冷水,而是以“请你坐下再想想”转而启发其他同学;谁能继续表明你的看法来暗示他的错误并努力通过后面同学对问题的看法帮助他了解错误的原因。这样,学生就拥有了不惟书,不惟上的精神,敢于向一切人、事挑战,变得越来越有创见。“学贵有疑”,疑是一切发现,创造的基础,学生的质疑是学生创造灵感的闪现。对此应给予保护、珍惜。3   创设情境,激活想象力        ‎ 人的情感总是在认识过程中产生的,但情感绝不是消极的作为认识过程的副产品而存在,它对认识过程起着积极的作用。因为情感体验所构成的心理状态,可以影响和调节人的感知、记忆、思维等过程,故而,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保持一种与学习内容相适应的情感状态。在实践中,笔者深感用音乐渲染情绪更容易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中,因为音乐是一种抒情功能极强的艺术形式,音乐用一种可感的方式,使学生获得比其他艺术形式更为直接、丰富、生动的感受,极易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在讲朱自清的《春》这篇展散文时,笔者先播放了一首描绘春天的抒情的乐曲,让学生放下书闭目静听,初步感受一下“春”意,进而,随着乐曲,笔者用轻柔、舒缓的语调动情的诵读了一遍课文,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春”的气息。春天本无形无声,是“空灵”之物,作者却将其写得出神入化,如何将如此喷射诗意光辉的篇章展示给学生,使其深受感染呢?初放音乐时,那舒缓而有节奏的音拍,渲染了一个轻松活泼的气氛,让学生似乎感受到春天迈着轻盈的步伐走近了,嫩嫩的小草已发芽钻出了地面,树花野花五彩缤纷,人们沐浴着春风、春雨,走出了家门,孩子们在广阔的草地上尽情嬉戏、玩耍、好不惬意……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了激发,似乎把自己也融入了浓浓春中,文章里的“闹”、“青”等关键的词语也带着感情色彩和鲜明的形象被学生所理解,从而使作者抒发那种热爱春天,憧憬未来的欣喜之情也不言而喻了。  以图画再现情境。想象力是智慧的翅膀,让学生动情地想象,可以使人的智力活动突破个人的知识局限,透过“有限”深入“无限”‎ 而用图画创设情境可以把有鲜明色彩,意境广远,美感较强的文章内容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济南的冬天》是一篇能够唤起读者光、色、态的丰富的联想,想象的文章。在讲读时,首先利用地理挂图,向学生展示了济南市的方位,使之初步整体感知一下济南城的地理特点。然后出示预选画好的三幅图中的第一幅:济南全城图(小山摇篮图)这是一幅山水画,几笔勾勒出了济南的全貌,给学生一个可感的空间,整体感受景物特征,出示图后,学生的情绪马上被激发了,个个瞪大眼睛直盯着图看,这时,笔者又用语言进一步引导:”假如你身在这样一座城市中会有何感想呢?”这样一下子把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了,各谈各的感受,但都是围绕着“温暖、舒适、”而言的,这样,让学生从作者的角度谈自己的感受,无形中也就拉近了学生与作者的距离,学生进入了“情境”。文中的“含笑、依靠、慈善”这些字眼也极容易地被学生接受了。顺势,趁学生们陶醉于济南城中的温暖适意之时,笔者又随即出示了第二幅、第三幅:雪霁山峦图和空灵水晶图,带着学生从城里走到城外,继而来到小山脚下仰视小山赏雪景,又调动所有的感官去感受水的温情,这样,一步一步地带着学生走进了文章所描绘的情境中,加深体验,为学生提供了美好的学习资源,当他们“走”出这三幅图时,也就水到渠成地理解了作者的意图——作者满怀着对济南无限的喜爱之情来抒发赞美之怀的,使他们在探求新知识的过程中品到了钻研的甘甜与欢乐。‎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