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8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音乐(心得)之让学生在音乐世界里飞翔
音乐论文之让学生在音乐世界里飞翔 作者: 江泽菊 单位:胜利小学摘要当前音乐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情感,让学生主动参与音乐的实践活动,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这是至关重要的。人们在欣赏、演奏或演唱音乐作品时,往往通过音乐想象来重新塑造音乐中的形象,从而理解音乐作品的内含,达到审美和开发创造力的目的。可以这么说,适当的想象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有机条件。 关键词:审美能力、创造能力、音乐想象所谓“音乐想象”,我认为是一种心理现象,他可以把抽象的音乐变得形象。能唤起学生心底的情感和听课激情。如何引导学生利用“音乐想象”在音乐的世界里翱翔,是一堂成功的音乐课必不可少的因素。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音乐教学大纲(试用)》中明确提出,唱歌课中应该“启发学生的音乐想象力”,使学生“受到艺术形象的感染教育”。同时把“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作为小学音乐教学的目标之一。我认为,“音乐想象”不仅仅适用于唱歌课中,其他任何形式的音乐课基本上都可以利用音乐想象,以达到学生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所以,为了使教学任务得以实现,唱歌课教学中充分发挥“音乐想象” 这一心理过程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处于小学阶段的儿童,接受言语能力差,感受音乐能力不强,给唱歌课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我们必须在逐步扩大学生音乐视野的基础上,帮助他们建立歌曲中词与曲的联系,做好抽象感受与形象感受之间的过渡,让学生展开“音乐想象”的翅膀。 那么,如何在唱歌课教学中,让学生展开“音乐想象”的翅膀,培养音乐想象力呢? 一、以简介歌曲创作背景为“音乐想象”的先导。 小学音乐教材中的一些歌曲常有特殊的创作背景,有些歌曲作者在创作过程中还有故事或创作花絮。如果在学唱歌曲前把它们简要地介绍给学生,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逐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音乐想象的空间里。 例如在人教版义务教育五、六年制小学音乐教科书第3册《卖报歌》时,可以把音乐家聂耳当年在上海认识了一个叫“小毛头”的报童,了解到他的生活十分艰难后,写下这首歌的一段经历讲给学生听。 通过介绍,让学生体会到报童无依无靠,吃不饱、穿不暖的滋味,想象一下报童忍着饥饿和内心痛苦,在凄风苦雨中奔跑叫卖的情景。从而在学生心田里埋下对报童无比同情之感,为接下来学唱时展开“音乐想象”作好先导与准备。 二、以歌词教学为“音乐想象” 的基础不少歌曲的歌词是经过艺术加工的文学语言,是构成音乐形象的“物质‘基础。小学音乐课本里所选歌曲的歌词大都鲜明生动,是内容美、声韵美、节奏美和意境美的统一。有表情地朗诵歌词,细致地分析、体会歌词,吟诵歌词,可以使学生在文字的引导下,进入想象的空间。在此基础之上再来学唱歌曲,学生就会不自觉的把文字描写的形象与音乐给予自己的感觉结合起来理解,展开”音乐想象“。例如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第4册音乐教材中的《小乌鸦爱妈妈》,歌词内容丰富,形象生动,既叙事,又抒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教学时,通过对歌词有感情地朗读,学生了解到了小乌鸦报答妈妈的经过,脑海中会出现一幅幅温馨的画面,从而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做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然后引导学生对歌词进行分析,理解每段歌词演唱时不同的感情处理。教学实践证明,由于重视了歌词教学,打开了学生”音乐想象“的大门。学生每每唱到”……飞来飞去不忘记呀,妈妈把他养育大“时,声音明显变得温柔而富有感情。 三、以课本插图为”音乐想象“的凭借。 小学音乐课本中的插图,是最直观的教具。它把歌曲的主要内容通过视觉形象地表现出来,符合儿童对形象事物乐于接受,容易理解的认识特点。在儿童音乐思维形象化中,插图起到了催化作用,直接推动学生进一步展开丰富的”音乐想象“ 。因此,教学中应充分发挥课本插图的作用,尤其在小学低年级一定要把插图很好地运用起来。如湖北科学技术出版小学音乐第6册中的《黄鹤的故事》这一课,一共有四幅彩图,分别表现了”江南水乡秀丽“、”老马告别乡亲“、”官老爷抢黄鹤“、”老马、黄鹤回归“的情景。几幅图富有儿童情趣,充满了神话色彩。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边欣赏边看彩色插图。在彩图的视觉作用下,随着美妙的旋律,学生的思维就会很快进入音乐故事中,插上”音乐想象“的翅膀。 又如,学习第5册《太空人》这一课时,重视观看彩色插图,可以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促使学生音乐思维形象化,帮助学生感受太空的浩瀚无垠。从而把学生带入那美丽的美丽的太空中,让学生对宇宙产生无尽的遐想与探索的欲望。 四、以舞蹈表演为”音乐想象“的拓展。 自古以来,舞蹈与音乐就是一对有机的结合体,是形体美与音乐美的交融。 《乐记·师乙篇》记载道:”故歌之为言也,……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说的是唱歌唱到激动时,不知不觉手也舞起来了,脚也跳起来了。 由此可见,舞蹈是唱歌时感情的升华。如果音乐教学中,能做到根据歌曲的内容,创作一些舞蹈动作,让学生边唱边表演,定能加深学生对歌曲的内心体验与理解,拓展学生的”音乐想象“ 。例如,学习第3册《丰收之歌》这首歌曲时,在刚开始上课时可以根据歌曲的”律动“,让学生用已经掌握了的舞蹈动作随音乐自由舞蹈,体会歌曲要表达的喜悦的情绪。演唱时,随着歌曲的节奏与旋律,学生们挥动手臂,围成圈自由舞蹈。 又如,学习了第5册《采金秋》这首歌后,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根据歌曲中描写的采金秋的画面,编成舞蹈,自唱自跳,不仅激发了学生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舞和曲结合紧密、妥贴,展现了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辛勤劳动的生动画面,有助于学生”音乐想象“的进一步展开。 小学音乐教学是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音乐教学中只有通过”音乐想象“这一重要环节,才能达到音乐教学的目的和完成音乐教学的任务。所以上好音乐课不仅仅是方法和手段的问题,而且还是一个充分发挥形象思维的作用、培养学生音乐想象力的问题: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有可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推动音乐课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1、《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音乐教学大纲(试用)》 2、《乐记·师乙篇》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