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8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化学(心得)之浅谈中学化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常见误区
化学论文之浅谈中学化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常见误区 让创设的课堂情境更贴近培养目标 --------- 浅谈中学化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常见误区 关键词:创设情境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在课堂上被广泛采用,作者简要地阐述了创设情境的必要性,并列举了中学化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几种不宜情形,表明了作者的观点,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明确四个要求,确立六个理念。新课程的实施已经有六个年头了,广大的一线教师积极地投身于这场教学改革之中,探索新课程理念下的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其中在课堂上创设符合教学内容的教学情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被许多教师所采用,这一模式的应用确实对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效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笔者外出听课学习的过程中,发现在课堂教学的情境创设中也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在此提出来与大家一起探讨。一、为什么要创设情境 新课程理念明确指出,中学化学课程开设的目的就在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联系;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强化评价的诊断、激励与发展功能。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化学课程应该体现启蒙性、基础性。一方面提供给学生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从化学的角度逐步认识自然与环境的关系,分析有关的社会现象。以此确定了课程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一个情境的创设是否成功,它的评判标准就是能否有效地实现这个三维目标。创设怎样的情境,我认为有一个慨念必须先理清楚:“中学化学”是什么?我认为课改前是重知识点的理解:把化学看成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侧重于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能的关系,以及物质转化的规律和调控手段。而课改后是重应用:化学已发展成为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和能源科学的重要基础,成为推进现代社会文明和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并正在为解决人类面临的一系列危机(如能源危机、环境危机和粮食危机等)做出积极的贡献的手段。通过这一比较,我们明确了“中学化学”应该是一门注重化学通识教育的学科。 新课程倡导的情境创设,是要用直观的方式再现书本知识所表征的实际事物或与之相关的背景,解决学生认识过程中的形象与抽象、实际与理论、感性与理性以及旧知与新知的矛盾关系。 教师以学生的知识背景、生活经验为基础,根据教育内容和目的、学生的认知水平、情感特征、兴趣爱好等特点巧妙地创设学习情境,将学习与生活紧密“链接”,使学生亲身经历实际问题抽象成科学理论的过程,亲自体验观察事物——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将那些抽象的、枯燥的知识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变成具体化的生活心得。 我们创设充满趣味的“实验”情境,可调动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兴趣;我们创设符合现实的“生活” 情境,使学生体验生活中时时有化学知识、处处有学问,为学生架设起一条“从生活走向知识”的桥梁;我们创设有效的“活动”情境,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我们创设积极的“议论”情境,促进学生认知的深化等等等等,都是为了更好地完成知识的教学。所以我们不能为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为人为的创设情境冥思苦想、费尽心思,而将教学的其他环节及要素轻视了、忽略了、淡化了。 我们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生活经验,根据知识的需要、知识的实际适当地、合适宜地创设情境。避免情境主体化和情境“游离化”。化学教学中,选择恰当的化学素材,创设一个适合教学和学生发展需要的情境,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但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由于诸多原因,情境创设往往“变味”、“走调”,失去了应有的价值。二、情境创设的几种常见误区: 1、为了情境而创设情境例:“绿色农业”是21世纪农业发展的趋势,无土栽培能生产出无公害的绿色产品,无土栽培的营养液中含有一种复合肥料,下列化肥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 A 、NH4NO3 B、 CaH2PO 4 C 、 (NH4)2SO4 D、 KNO3点评:情境的创设往往是为了帮助学生有效地解决问题而设的。此题的情境显得牵强附会,前面的一段话对于学生选择正确的答案始毫没有一点帮助,因为学生只要知道什么是复合肥料就能得出正确的答案,所以只要直接设题为“下列化肥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就行。 2、与学生的认知水平不符例:把一根部分生锈的铁钉浸没在稀盐酸中较长时间,请分析后说出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老师提供的答案是:铁钉表面的锈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铁钉表面有气泡产生。 Fe2O3 + 6HCl == 2FeCl3+ 3H2O Fe+2HCl==FeCl2+H2↑ 点评: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分析探究以后做出回答,这符合情境创设的一般要求。但该问题情境的设置仅仅考虑了活泼金属和金属氧化物能与酸反应的性质,而忽略了Fe3+的特殊性:2FeCl3+ Fe == 3FeCl2 也就是说,学生还不具备解答这一问题的全部知识。这也暴露了初中化学老师在平时教学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不注意初、高中化学知识的见衔接,以至于部分学生进入高中后会产生初中化学老师讲的怎么是错的这样的想法也就不足为奇。因此在创设情境时一定要预先充分考虑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水平,才会减少脱离学生现有知识进行盲目探究的错误,让学生体会到知识由浅入深的过程,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后续发展。 3、化学的负面效应宣染过浓 例:已知氯气是一种黄绿色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有毒,能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HClO)。据报道, 2005年3月29日 晚6时 许,京沪高速淮安段,一辆由山东开往上海方向的槽罐车与一辆迎面驶来的解放牌大货车相撞后翻倒在地,槽罐车上满载的约32吨液态氯气快速泄漏。泄露出的氯气迅速向周围的村庄蔓延,所到之处草木枯黄、大片作物被毁。中毒死亡者达28人,另有350多人入院治疗。请回答下列问题:(以下略)点评:化学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造福于人类,有时的确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让学生明白这一点也很有必要。那么,如何正确认识化学的功与过,我认为教师的正面引导是关键。特别是作为初中化学,学生刚刚接触这门学科,我认为作为教师应该多向学生介绍化学对人类和社会进步、社会发展做出的贡献,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化学知识的有用,从而喜欢化学,进而学好化学。并且能根据教学内容不失时机让学生知道:只要能正确地认识物质的性质,在生产和使用化学物质的过程中我们完全可以避免化学物质给人类带来的危害。但是,如果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营造某种课堂气氛,有意识地宣染化学的负面效应,也许是想引起学生的注意,可结果也许并不会如你所愿。因为它会让学生感觉到原来化学这么可怕,还是让我远离它为好,这就会降低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甚至到了高中以后选择放弃化学这门学科。据此,我认为在上例中,至少可以把“中毒死亡者达28人,另有350多人入院治疗”去掉,事实上,这信息对解题也没有任何帮助,只会让学生觉得恐惧。 以上仅是列举了情境创设中的几个典型案例,我认为在情境创设中要:三、明确四个要求: 1、情景要有真实性。 创设的情境应符合客观现实,不能为教学的需要而“假造” 情境。实现化学情境、现实情境的有机结合。体现化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思想。2、情景要有有效性。 教给学生化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用化学的眼光看世界,懂得应用化学知识去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这也是我们新课标当中所提倡的。设计的情境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又要带有一定的发展性、思考性,让学生有一种需要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的感觉。3、所提供的情景最好对解题要有帮助性。 情境创设的内容要清晰,尽可能少出现对解题有误导作用的信息。虽然学会提取有用的信息也是学生需要培养的一种能力,但我们所教的对象是刚接触化学的学生,要求不能提得太高,无谓地增加学生解题的难度。4、情景尽可能采用正面引导。“中学化学”应该是一门注重化学通识教育的学科。教师应该多向学生介绍化学对人类和社会进步、社会发展做出的贡献,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化学知识的有用,避免过多地宣染化学的负面效应,防止学生刚开始接触化学就得了化学“恐惧症” ,这不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不利于学生的后续发展。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以上几点呢?四、确立六个理念: 1、让每一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形成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 2、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使他们都能具备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具备适应未来生存和发展所必备的科学素养,同时又注意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良好的发展。 3、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用化学思想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5、使学生初步了解化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认识化学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促进人类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相信化学为实现人类更美好的未来将继续发挥它的重大作用。 6、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评价方式。既考核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又注重评价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还要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在学习过程中,力求使更多的学生学会反思和自我评价。 我想,通过广大教师不断地努力实践和探索,情境的创设一定会更趋完善、有效,更贴近学生的培养目标,在课堂的教学中会发挥出更强大的作用,会让学生自主建构出有价值的化学知识,获得情感、能力、知识的全面发展,让学生终身受益。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