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心得)之“匠心营造,别样洞天”——从《美苏争锋》一课管窥有效教学的策略运用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心得)之“匠心营造,别样洞天”——从《美苏争锋》一课管窥有效教学的策略运用

历史论文之“匠心营造,别样洞天”——从《美苏争锋》一课管窥有效教学的策略运用 ‎ ‎“匠心营造,别样洞天”——从《美苏争锋》一课管窥有效教学的策略运用温州市龙湾区永强中学  黄小钦【摘要】新课程实施以来,以学生为中心,关注过程和方法,重视情感体验等理念是历史教学一线的“老革命们”遇到的“新问题”。如何达成新课程三维目标的有效教学需要教师们掌握有关的策略性知识。所谓“策略”,就是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采用的一系列具体的问题解决行为方式。本文拟结合自己的一堂公开课的经历,就新课程的知识观、能力观、德育实现谈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和整合有效教学的策略。【关键词】有效教学  策略  建构主义  教学模式 《历史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对于人民版《美苏争锋》基本要求是: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背景和基本过程及雅尔塔体系、杜鲁门主义、“冷战” 、马歇尔计划、北约、战后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华约等的重要史实或基本概念;辨证地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该要求可简略归纳为美苏争锋的背景、过程、影响,结构一目了然,但涉及较多的历史事件。笔者认为可有两个选择:第一是在常态课的基础上体现出真实、高效、灵动的效果,如采取“激发情趣”、“读思结合”、“图形并用”‎ 等措施;第二是大放异彩,接轨新课程,在教学模式和策略选择上进行大胆创新。为此笔者生发了“为赋新词不说愁”的雄心,大胆探索有效教学策略,以求教于方家。 适切优于宏大——主题的考量    策略一:把握学生的“脉搏”,确立适切的教学主题基于创新考虑,一位老师建议,在主题把握上可以考虑从意识形态入手,因为这与后面苏联、东欧国家的改革的困窘以及美国和西欧等国家战后的发展有关联,以及苏东剧变,也涉及到中国的改革开放等知识点。这样处理就显得视野开阔,能营造一种大历史的气氛。笔者进行了一次教学尝试,将教学主题确定为:“从意识形态的纠葛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争斗”。然而在课后评议时大家认为对于新授课来说这个主题设置有一定勇气,但也有很大风险:在学生还没有马克思唯物主义哲学知识铺垫的情况下,这样施教带有“盲动主义”色彩,使学生在心理上易产生畏难情绪,而且也难以体现“论从史出”的史学方法。此后“战争与和平的思考”、“和谐世界的追求”也都经过笔者考量,终因内涵和外延难以把握而作罢。经过理性取舍,笔者摒弃一些过高、过难,缺乏可行性的主题,回归到反霸权主义的这一层面上。首先老师先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霸权主义的表现,先“扶其上马”,然后通过史实分析其危害,进一步让学生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如“不同制度的国能否和谐相处?”、“如果没有核威慑,会不会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永久和平是否可能?”‎ 等等,老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开放性的讨论,对反霸权主义的主题进行价值判断,达成一些共识。而要想引导学生深刻地认识到霸权主义的危害,老师务必要在翔实可信和形象生动的史料基础上,将历史的逻辑和人文情怀有机结合,而非仅靠“声泪俱下”的动情讲述。如此则希望能实现渗透一些“和平”、“发展”、“合作”等人文理念的目的。以学生为中心,意味着教师在课堂中必须和学生“同呼吸”,考虑到40分钟有限的时间,教学一定要从学生的身心水平和生活经验出发确定主题,不能拔苗助长,让学生一知半解地臣服于教师的“奇伟宏论”。在了解生情的基础上教师设置适切的教学主题,追求一定的价值立意,这样能为课堂教学找到了一个适当的“彼岸”定位。那么老师如何引领,在“看似寻常”的老路上创设出一种“却奇崛”的意境,就成为凸显主题的关键。参与更胜旁观——知识的获得策略二:用“小故事”讲述“大历史”,创设鲜活的历史情境在翻阅相关资料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了柏林墙的历史,相关的信息是:“柏林墙是‘20世纪人类修建的最著名的墙’”,“正式名称为反法西斯防卫墙(东德称)”,“世界上第一堵不是用来抵御外敌,而是用来对付自己的百姓的墙(肯尼迪语)”,“是二战后东西方冷战关系的标志性建筑”……笔者马上感觉这是构建历史图景的极佳切入点,它的“前世今生”正好是贯穿冷战的发生到结束,故事沧桑诡秘恰恰为本课激趣、设疑提供了天然的素材,修建它的原因双方各据一词,正好可以设计认知冲突。因此,笔者收集了柏林墙的资料,做了这样的创设:师:(用柏林墙图片导入)图片中是一座什么建筑?有同学知道这座墙的与众不同之处吗?为什么要修筑它? 生:……师:它叫“柏林墙”‎ ‎,坐落在德国首都柏林。它不是一座普通的围墙,全长近170公里,高三四米,还有铁丝网连接。1961年开始修建,1989年倒塌,它被人称为欧洲土地上“最为坚固但又最为短命的墙”,为什么要修筑这样一座工程浩大的墙呢?……我们结合本课的内容一起探究一下柏林墙的谜样身世。开头就提出了能够涵盖本课全局的“中心问题”,师生就带着追寻柏林墙“身世之谜”的任务,携手穿越历史时空。柏林墙的故事情节比较复杂,笔者选取了三个历史场景:一、“雅尔塔风云”,二、“第一次柏林危机”,三、“第二次柏林危机”。雅尔塔会议是揭开柏林墙身世之谜的最重要的背景,也是两级格局形成的一个基础,第一次柏林危机反映了冷战的升级,第二次柏林危机中柏林墙开始修建,成了美苏解决柏林危机的最后方式。身世介绍清楚了,美苏争锋的过程也了解了,“冷战”是怎么回事也清楚了,诸多知识点也就赋予了认知意义。结尾处设置开放性的问题:这堵墙对德国和世界而言意味着什么?为什么它倒掉了?它的倒掉与国际格局的变化有关吗? 本课史实和概念较多,怎样让学生“了解”(课标要求),当然最直接的办法就是老师“告诉”,这是传统的教学方式。但是新课程的知识观表现为:知识不是“告诉”就可以的,而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比“授人以渔”更先进的是“由人以渔”。这就要创设情境,让学生亲自体验知识的建构过程。       基于上述理念,笔者以为在有限的课堂中,如果能用一个故事引导学生临近历史的“第一现场”‎ ‎,创设有血有肉、丰富多彩的历史情境,那么课堂就会活跃、灵动起来。故事能以小见大,寓历史的宏观抽象于形象的个案分析之中。故事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教材,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各项能力。而“柏林墙的故事”可以说是能够体现两级格局下最具剖析价值的真实个案(其他像“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古巴导弹危机”都不如“柏林墙的修建”典型),指向明确,能启智激趣,最能体现范例教学的优势。在这样的一个揭开柏林墙身世谜团的任务驱动下,利用多媒体技术的“还原”历史现场的技术优势,通过老师的诱导,将雅尔塔体系、杜鲁门主义、‘冷战’、马歇尔计划、北约、战后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华约等的重要史实或基本概念逐个突破。在探究体验的过程中,笔者实现了从塑造者向引导者角色的转变,“放手让学生‘亲历’知识,让学生在‘主题式学习’、‘课题式学习’的过程中‘整体’地体验‘问题’并附带拥有‘细节’知识”,从而成为学生认知的有效“促进者”。“故事入史”是实现新课程“过程”引领和“方法”习得目标的重要策略,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提供了最佳情境,符合高一学生从形象思维向理性思维转变的心理认知特征。这在新课程的教学中应该是历史老师们努力开拓的一个方向。当然教师能提炼一个能一以贯之的故事很大程度也是“可遇而不可求”‎ 的,即使找到好的素材也很难讲述,设计不当还容易引发无法预测的结果,甚至使课堂失序,弄巧成拙。这个环节的精细化设计就成了关键。要使故事体现真实性、生动感人、有历史价值和篇幅适宜的课堂教学要求,笔者该怎么办?   探究远超传授——能力的养成策略三:利用故事设计由易及难,覆盖广泛的问题有了好的故事,还要会用故事。该创设在技术上要求将柏林墙独立完整小故事和美苏争锋的大背景紧密联系,充分体现故事情境创设的有效性。这直接关系到教师引领的艺术,笔者采用的是把严密的问题设计作为学生能力养成的引擎,顺应研究型学习的趋势,使得课堂中“悬念”迭起。继开头抛出柏林墙的身世谜团之后,笔者继续引导:师:要想了解柏林墙的身世,我们必须了解柏林墙的身世背景,查阅相关的资料,老师发现一个与德国二战后的处境密切相关的会议,我们一起来找找,看看有没有一些相关的线索?历史现场一:“雅尔塔风云”材料一:雅尔塔会议关于对德占领的规定……材料二: “雅尔塔会议充满了美苏相互妥协、共同主宰世界的气概,几乎每项协议都包含着美苏争夺势力范围的因素”——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现代史》问题设计:1、结合材料一说明,雅尔塔会议对战后的德国做了怎样的处理?2、结合材料二说明这个雅尔塔会议有何特点?3、你怎么看待这个会议对战后德国的影响?老师指出,在二战后的一系列会议特别是雅尔塔会议的基础上形成了雅尔塔体制,它客观上对于战后和平稳定秩序的建立有积极作用,但是它带有大国强权的色彩,埋下了战后德国分裂和美苏冲突的隐患,也蕴含着修筑柏林墙的重要历史信息。 历史现场二:“第一次柏林危机”‎ 师:当时各国都表示对德国实行管制,最终要使德国成为一个统一、和平、民主的国家,但是事实是柏林却是危机多发地带,我们先来关注第一次柏林危机的发生。出示材料:第一次柏林危机大事记1、1948年6月18日,美英宣布在西占区实行单方面的币值改革2、苏联提出抗议,对西柏林实行封锁3、美、英则对苏占区实施交通和贸易限制,向西柏林空运物资 ‎4、柏林局势一时十分紧张。由于双方都不愿诉诸武力,经过谈判,终于达成妥协,但柏林在1948年底正式分裂为两个城市问题设计:1:哪些国家参与了柏林事务,谁是这次危机的主导者?(认识美苏双方在德国展开争夺的表现)2:他们对柏林事务的政策有何表现?请找出关键词。3: 这种政策与以往的国际事物处理最大的不同是什么?(师生对话,解读文本,理解冷战的概念)4:为什么他们推行这样的政策?(引导学生认识冷战的原因)师指出:上述问题从材料中分析了冷战的原因、概念,也回归了课本,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结合课本指出美苏关系变化的过程,重点分析“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材料一:“我相信美国的政策旨在支持自由国家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我相信我们必须协助自由国家人民依照其自己的方式,造成其本身的命运”                                                  ——杜鲁门国会演说材料二:“‎ 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存在。我相信这种援助,在危机深重的时候,决不能根据零碎解决的办法。美国政府未来的援助,应该不仅是缓和物,而是彻底的治疗。”                          ——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活动——小组合作学习(分层设计,问题探究)1、材料一中“自由国家”指什么国家?“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指的是什么?材料表明了美国外交政策的什么特点?2、材料中“合理经济的再生”指的什么?马歇尔提出援助欧洲的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一和材料二有何联系,苏联对此有何反应?师:指出美苏二战后关系的变化使得冷战不断升级,柏林又是美苏冷战的“前哨战”,这样出现了第二次柏林危机。历史现场三:“第二次柏林危机”出示材料:第二次柏林危机大事记1、1958 年末,赫鲁晓夫提出要把西柏林变成非军事化的“自由城市”‎ ‎2、艾森豪威尔毫不退让,后来肯尼迪也持强硬态度    3、危机达到高峰时双方互相以核武器试验进行威胁,赫鲁晓夫态度软化,关系的紧张导致东德居民大量外逃    4、1961年8月,华约成员国首脑会议支持民主德国提出的保卫首都和国家安全的措施——在西柏林周围的民主德国国境修筑一道墙。 8月13日,苏联和民主德国在这一地区筑起一道高达13英尺的“柏林墙”。 问题思考:1、至此,请解开柏林墙的身世之迷?(认识美苏争锋是导致战后德国分裂的根源)2、二战后德国问题的最终结果是“一墙之隔”,而不是“兼并对方”‎ ‎?(思考美苏冷战的现实和历史原因)2、你怎样看待双方的妥协、克制?如果没有核威慑,冷战会不会演变成全面热战(引导学生开放思考,自圆其说)角色扮演活动:对国际格局和形势的正确判断是一个国家制定内外政策维护国家利益的前提,如果你是社会主义阵营,或资本主义阵营,或第三世界中某国的领导人,请结合“冷战”时期的世界形势,说明在长达近半个世纪的两极格局中,你将怎样领导自己的国家发展,请你选择其一写一份“冷战期间国家发展战略计划表”(引导学生认识“冷战”的积极影响,从而突破难点)如何使小故事与大历史紧密结合,在问题的设计上笔者有绞尽脑汁之感。通过上述问题的探究,形成本课知识结构,梳理出美苏争锋的背景、过程、影响,最后得出柏林墙身世之谜的答案即美苏“冷战”的产物。学生依稀成为那段历史的“亲历者”,同时优化了个体的课堂体验,也为烘托反霸主旨提供了严密的历史逻辑依据,水到渠成。讲故事不能平铺直叙,问题设计要把柏林墙的小历史与美苏争锋的大历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成为认知推进的有效“引擎”。上述问题的设计由易到难,覆盖了大多数同学,能有效促进“论从史出”的学科探究能力的培养。在这种浓厚的探究氛围下,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等学习方式就凸显出来,真正把教材变成“学材”。这样,知识的获得更强调学习者在主动探究中建构,并生成自己的个性化理解,这种包含了个人见解的知识才是所要获得的真知识。在这过程中,通过合作学习,学生能充分体现到主体性,增强团队合作意识,锻炼了倾听、讨论、辩驳,表达等技能。通过“角色扮演”,能运用知识达到 ‎“学以致用”,为学生终身发展积累点滴经验,从而更充分地体现了“一切从学生出发,一切为了学生”的基本理念。有声还需无声——价值的收获策略四:发挥图片叙事功效,用形象思维凸显核心价值通过柏林墙小故事使学生了解了美苏争锋的大历史,通过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探究方法使我们回归到开头所述反对霸权主义的主题上去,快到“彼岸”了!也就是说我们知道了美苏争锋“是什么”、“为什么”之后,我们还要知道“怎么样”,即我们怎样认识这段历史,我们可以形成怎样的价值观?如何让学生深刻的认识到这一点,笔者采取了图片叙事的做法,做了两个创设:1、在分析冷战的消极影响的时候,笔者选择了下列五张图片,前三张反映了柏林墙分隔之下的几个历史片段(第四张和第五张是反映越战之残酷的著名照片)。可以说每一副图都是一首悲怆的史诗,加上笔者适当的动情讲述,让学生叹惋进而深思悲剧的根源,有举重若轻之效。 “墙的那一边”“望乡台”“死窗户”“逃离美军燃烧弹袭击的孩子们”潘金淑和她的孩子               ‎ ‎ 2、在课程结尾之处,笔者还做了这样一个创设: 历史已过,遗址留存,拒绝遗忘 拆毁柏林墙,告别一个时代 历史已过,遗址留存,拒绝遗忘 ‎ 漫步在遗址下,一声叹息 ,谁之过错 ……       师讲述:这是纪念柏林墙活动上的一些图片,请大家结合柏林墙的历史,发挥联想,给第四幅图写一句简短的文字说明……这样的创设又与历史学科的德育特点有关。一、历史学科的德育具有“渐进性”特点。德育固然重要但是不可操之过急,本文开头策略一所述“反霸权主义”就是确立了一个适切的教学主题,有了适切的教学主题,就能够进行合理的价值立意,从而为道德熏陶和价值引领奠定良好的基础。二、历史学科的德育具有依附性特点。教师应依史实特点确定德育内容,柏林墙故事的细腻讲述突出了反霸权主义的主题。在我们的眼前,展现这样的场景:一夜之间多少家庭被铁网分成两半,咫尺天涯何其不幸;多少人冒着生命危险通过各种渠道翻墙过境无辜惨死在无情的枪眼之下,同胞杀戮何其不忍;战后德国的分裂乃至欧洲的分裂体现的是美苏霸权意志的结果,大国争霸何其不公;冷战中意识形态观念的长期相互敌视则是人类文明史中“不可承受之重”,意识偏见何其不该;而今天冷战思维的遗毒还残留在我们的血液里,在国际舞台上也时而再现,真正令人警醒。从而使反对霸权、摒弃偏见、求同存异,珍惜和平和发展的价值主旨呼之欲出。三、历史教学德育具有“蕴涵性”的特点,“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是蕴涵于历史的评述之中的,最忌抽象教化,它讲求‘润物细无声’‎ 的渗透效果,有意识地但又不露痕迹地给学生以心理和行为的影响,这是一种无为而为、不言而言的教育艺术。”故事的讲述和图片的展示体现了上述特点。总之利用故事能以小见大,以形象入抽象,利用图片则震撼心灵,深化体验,如此“无声加有声”的策略无疑能达到更优的德育效果。                           结语新课程的推进客观上要求一线老师们应不满足于对学科知识的把握,还需注重策略性知识的积累和运用,不断地促进教学创新和增长教育智慧。上述是笔者结合课标要求和教材分析摸索出的一些策略和可讨论的一种教学模式。策略之间是有机联系的,在逻辑上层层递进,分别对应着三维目标的要求。当然,转型伴随着阵痛,创新也意味着冒险(如上述策略的优化组合问题)。但笔者深信,只要用心营造,深挖细找,还可探索出更多更有效的教学策略,尽量给学生惊喜,让他们感受到历史新课程的魅力。            【参考文献】  高慎英,刘良华.《有效教学论》[M].广东出版社,2006  高文,徐斌燕,吴刚主编.建构主义教育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陶旭东.讲故事说历史 历史学科课堂教学方法探讨[J].中学历史教学研究,2001(3)  李长勇,马燕.浅谈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吉林教育 2008(10)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