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心得)之多媒体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物理(心得)之多媒体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物理论文之多媒体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 摘要:本文从多媒体教学的必要性,以及多媒体教学的优点,并且结合自身从事多媒体教学的经验,对物理教学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和看法。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物理教学  创设情境  优化整合  身临其境多媒体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岳阳楼区洛王中学     李艳红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科技的力量已经渗透到了各个领域,并且显示了其巨大的能量。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各行业取得的巨大成就和进步,都是和科学技术手段的进步分不开的。多媒体技术正是在这场技术革新的潮流中,走进了人们的生活,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也给从事教育工作多年的我们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中学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人才素质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教学水平和质量。物理课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物理理论知识,更要的是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现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以及运用物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围绕上述物理教学目标,我们广大物理教师都在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些引人入胜、轻松和谐的具有探索性、启发性、创造性的物理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了解问题的实质,启发学生从多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一、多媒体教学的必要性 ‎   物理课教学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现实问题是具体多样的,但物理知识大多是纯理论的知识,往往深奥、抽象,形成了物理知识的抽象性与实际问题的具体性的矛盾。但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常常进行灌输式的教学,从理论到理论,学生则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缺乏应有的主动性、创造性。严重影响了物理教学的效果和教学目标的实现,也挫伤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就如何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境,提高教育效果一直是困惑我们物理教师的问题。   本人在近几年,多次运用了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得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并且在所在教学区域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取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我深深地感受到多媒体教学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更显示了它的优越性。我们知道物理知识是比较抽象的理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感到困难。但它反映的道理,恰恰又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的具体问题。如力的模型,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但又常常弄不清他们是怎样产生和相互作用的。怎样才能让学生真正了解物理理论知识,最好的办法就是能让学生身临其境,接触实际问题,通过分析、探究实际问题,得出结论。但什么知识都要回到真实的现实中,去接触现实,然后得出结论,既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 ‎   实践证明,多媒体教学手段,它可以有效地模拟现实情境,将文字、音响、动画、图像等信息组合在一起,传送送给学生,还可以自由拆卸,自由的放大、缩小,且不受时空限制,从而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接触实际、探究知识的氛围,有效地解决了物理知识的抽象性和实际问题的具体性之间的矛盾。一个模拟实际的典型的教学情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口、脑等多种感官,促使学生主动记忆、认真思考、努力探索、积极地参与。这比学生直接接触现实,获得知识有时更能提高学习效率。下面就结合本人在《什么是力》教学中,具体是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来创设教学情境,整合优化物理教学,提出自己的一些做法和看法。二、多媒体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优点1.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兴趣的秘密何在》中写道:“所谓课上得有趣,就是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教师使学生对上课有兴趣是比较容易做到的,但要使学生对上课的学习内容有兴趣则往往要困难些.在“什么是力”‎ 这一节中,我运用多媒体技术,将内容生动、形象逼真、声音动听的信息传递给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运用计算机网络学习、掌握、运用力的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以动手动脑,越过一个又一个学习上的障碍,成功的喜悦伴随着整个学习过程.他们不仅没有新知识难以接受的感觉,而且从接受到掌握到再运用这些知识的全过程都是在自发之中进行的,对知识本身的学习更有持久的兴趣,对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起着决定性作用.2.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发展学生能力和培养学生素质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单纯地讲授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注意的是为学生升学深造打基础.存在着培养的学生考分不低,能力不强,素质不全面,即“高分低能”的问题.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学生必须在课堂上动手动脑,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在“什么是力”这节课中,学生动手使用计算机的能力、自学能力、由表及里的逻辑思维能力等都得到发展.这节课从具体力到抽象力,从直接接触的物体产生力到不直接接触的物体产生力,从具体的实验现象到理论结论,以及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之中,以其本身的科学性、思想性和启发性感染着学生,教育着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对学习力提出的问题产生好奇和疑义,对难题刻苦钻研,对解决问题后的自信无不表现出求知欲,好奇心,热爱真理的需要得到满足而产生的良好情感,表现出克服困难,自觉学习的坚强意志.使学生在学好力的同时,在认识、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受到良好的心理素质教育,培养了学生严谨求学、探索物理规律的基本素质.这堂物理课,学生既学到了知识,更培养了能力,提高了素质.使学生有了比传统教学更大的收获,这说明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是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手段.3.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优化教学过程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口授,学生听讲.课堂上以老师为主,学生只充当被动接受的角色,调动学生的方式也很单一——提问式.这种教学方式有时很难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投入意识,在老师的主导作用下,使学生以最简捷有效的方法获得科学知识.例如在“重力”‎ 这节课中,学生跟着多媒体动画课件,由重力的宏观表现领会到重力的实质,很快掌握了重力的方向的判断方法和重力大小的计算,利用计算机网络学会运用这些知识.在课堂上计算机将载有重力的文本、音响、动画、图像等信息一起传输给学生,这些信息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同时调动学生的眼、耳、口、手、脑等多种感官,促使学生主动记忆,认真思考,努力探索,积极参与教学.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学得轻松活泼、愉快,对新知识学得快、掌握得快.利用多媒体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和自信心.学生学习更加刻苦,其探索欲、创造欲更加强烈,学习效果更佳,教学过程也更完善.良好的教学过程保证了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    4.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起到事半功倍之效利用多媒体技术不仅能增强学生的投入意识,优化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在一节课的时间里增大课堂的信息容量.在“重力”这一节中,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光板书和画图就约占一节课的三分之一时间,讲完练完这么多内容也约需两课时的时间.现在运用多媒体技术,节省了大量的板书和画图时间,保持了学生在学习中思维的连贯性,把节省的时间用于学生学习新知识、巩固新知识,完成巩固性、检测性练习;用于老师当堂检查学生掌握这节课知识的情况,使学生在一节课的时间里真正学到了更多的知识,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怎样利用多媒体技术创造宽松的物理教学环境1、创设问题情境,唤起求知欲     ‎ 在讲授内容之前,通过演示实验、讲史料、生动的举例和类比、提出富有启发性或联系实际的问题等,可引起学生的直接兴趣,对激发学习动机,唤起求知欲等都是十分有益的。如在讲参照物的选择对运动形式的影响时,用多媒体音像展示"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讲"重力"之前展示引出"飞流直下三千尺,凝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等,这样的引入直接,能迅速激发学生兴趣。在讲动量定理时,提出茶杯从高处落到不同的地面上会不会摔碎?这样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能引起学生思考,且能根据各自已有的生活经验做出多种回答,尽管他们的回答是不全面的,但给新知识的讲授创设了良好的情境。 2、创设探索情境,增强学习信心     教材中有许多内容是按照前人对知识的探索过程来安排的,讲授这些内容时,不能只着意传授知识,更应侧重于介绍知识的探求过程,为学生创设探索的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使学生从被动式接受转化为全身心投入的主动探究。教学中可以穿插一些物理学史,如牛顿由苹果落地从而提出万有引力,布朗意外发现花粉颗粒的运动提出了著名的布朗运动。使学生在探索中,知道了怎样层层分析问题,又怎样解决问题,体会了研究的方法。在探索过程中掌握知识,能知其所以然,能体验到成功感,能将直接兴趣转化为持久的间接兴趣。  3、创设成功情境,活跃学生思维     教学是一个不断地引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读书者无疑,须教其有疑。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生疑、质疑、解疑,将学习中的一些疑难问题让学生自己去解决。‎ ‎      比如许多学生总认为物体对支持面的正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这样的错误虽经多次纠正,效果不明显。我在教学中在学生学完牛顿运动定律后,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比赛--列举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不等于物体重力的实例,列举多而巧妙者获胜。在比赛中课堂气氛及学生的思维都异常活跃。学生通过自己列举的实例归纳得出结论,既澄清了概念,又尝到了成功的滋味,激发了胜利的喜悦。 4、创设类比情境,轻松突破重难点     重难点的突破,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提高课堂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创设类比情境,可轻松突破重难点,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措施之一。     如机械能守恒定律是力学中的一个重要规律,如何向学生讲清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是教学中的难点。为此,我在教学中用了这样一个比喻:某人身上的两只口袋里装了钱,其中一只口袋里的钱相当于动能,另一只口袋里的钱相当于势能,两只口袋里的总钱数相当于机械能。那么:"怎样才能保持两只口袋里的总钱数始终不变呢?"问题提出后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做出多种回答,因而气氛轻松热烈。通过这样的类比,学生都能很好地理解从能量角度表述的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再根据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就不难得出从功的角度表述的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在讲热力学第二定律△‎ U=W+Q时,引起物体内能变化的两个因素:做功、热传递。有的资料用正、负号讨论W、Q对内能的影响。我说他们之间的关系好比一个人做买卖,有赚有赔:赚多赔少,财产增加;赔多赚少,财产减少。由此可见,用类比的方法突破重难点,其效果应该是事半功倍。 5、把握时机设疑,能使兴奋持续下去     一节课中新的概念、规律得出后,学生很容易产生松懈情绪,在总结中再强调本节内容的重、难点时,学生可能听不进去了,若把要强调的知识巧妙地设计成富有色彩的问题,并适当地带上点风趣,则可使学生在倦怠中再振作,加深对课堂主要内容的消化理解。     在讲摩擦力一节时,主要介绍两种摩擦力的概念、产生条件、大小和方向等,其中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是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总结时再举用水平力推桌子没有推动的例子,就没有新意,不能再引起学生的兴奋。因此设计了用水平力将一本书压在竖直墙壁上的例子,提问: "如果对书的压力逐渐增大,书受的摩擦力如何变化?"这一问,回答错误最多的是:"因为f =μN,N增大,所以f也增大"。至此可借题发挥:"增大后的摩擦力必大于书的重力,那么书将沿墙攀登了?"学生听后哈哈大笑,自知出错,而后兴奋、思考,变信口回答为主动探索。 6、抓住时机激疑,使知识巩固深化     中学生缺乏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教师若能在其似懂非懂、似通非通处及时提出问题激疑,然后与学生共同释疑,势必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讨论导体处于静电平衡时,导体表面上的感应电荷的分布及导体的表面为等势面等性质,其结论学生是认可的,但其是否真正理解了呢?教师可及时提出一些激疑性问题,帮助学生理解。不妨问:有一个同学画了如下图所示的重力示意图,你认为他画得对吗?为什么?通过教师的激发学生产生了疑点,必定进行深入思考,这无疑对于深刻理解重力的方向以及重力概念的真正内涵起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飞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在当今教育领域的应用是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多媒体技术具有运用多种现代化手段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显示与重放、模拟、仿真与动画技术的应用.可以使一些普通条件下无法实现或无法观察到的过程和现象生动而形象地显示出来,可大大增强学生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与感受,使学生的课堂学习向多方式、多途径方向发展.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促进我们教师去进一步完善课堂教学,使教学过程更具有科学性,能帮助教师在课堂上更合理地掌握和使用时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课堂上接受和掌握更多的知识,是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