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心得)之语文教学中的导入方法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语文教学中的导入方法

语文论文之语文教学中的导入方法   【摘 要】语文课的导入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语文 课的导入必须在科学基础上思考其艺术性,才能使语文教学走向科学性 与艺术性的统一,规律性与教学个性的统一,才会有永久的生命力。   【关键词】语文;导入;知识;能力;情感   “万事开头难”,语文课的导入亦如此,它不但是一门科学, 更是一门艺术。科学再现教学内容而求实的科学性,艺术则表现思想情 意而求活的艺术性,融合了科学和人文两种视阈。课的导入必须兼顾科 学性和艺术性,才能能让学生很快进入新课情境,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因此,语文课的导入必须有效地建立在语文学科和心理科学的基础之上, 把科学和人文有效地整合起来,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从而有效地引导 和帮助学生以积极主动的姿态进入新课的学习,形成良好的课堂教学秩 序,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有效迁移,进而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一 堂成功的语文课,离不开引人入胜的导入,它是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可缺 少、不容忽视的一环。   一、温故启新,导之以知   奥苏贝尔认为,意义学习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 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结构主义心 理学则认为,知识是人们赋予经验中的规律以意义和结构而构造起来的 模式。任何一门学科,都可以归成一系列由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组成的 基本结构。语文教材是具有“文选”特征的学科,每篇课文具有相对独 立的非线性复杂知识系统。若能有效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体 验对文本进行解构和重构,将会极大地促进学生认知图式的丰富和“扩 容”,促进问题的表征和解答,进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根据以前所学过的课文与新学课文来导入新课,可以根据作者、主题、 文体和写作方法的异同进行导入:   “我们在必修一中接触了苏轼写的《赤壁赋》,初步了解了赋 的一些特点。今天我们再来学习杜牧写的《阿房宫赋》,进一步体会赋 的特点。”   “在初中时我们学过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雪》,我们为毛泽 东主席所绘”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辽阔壮美,瑰丽 奇特的自然之景所陶醉,更为为人涵盖天地,吞吐宇宙的英雄气概所折 服。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他的另一首词《沁园春·长沙》,看看作者在不 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心境之下的所绘之景,所抒之情。”学生们驾 轻就熟,就会激起高昂的学习兴趣。   “抒情散文《白杨礼赞》采用‘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在所 描写的某物上寄托自己的情志。今天要学的课文《爱莲说》也采用了这 种写法,我们来看看作者在莲的身上寄托了怎样的情志?”   比如在学习苏洵的散文《六国论》时,就可结合已学过的《过 秦论》和《阿房宫赋》进行导入:同学们,我们刚刚学过贾谊的千古鸿 文《过秦论》,这篇文章气势磅礴,汩汩滔滔,论述了秦王朝的什么过 失呢?(学生回答:“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我们今天再学一篇 有关秦国的文章《六国论》,大家可思考两篇文章在主旨、写作目的和 创作角度上的异同点。简单的几句话不公点明了前两篇课文的风格,也 提示了学生对新课的注意,引起学生对前两课内容的回忆,从而更好地 投入到新课学习中去。   奥苏贝尔认为,影响接受学习的关键因素是认知结构中起固定 作用的观念的可利用性。在比较新旧课之间的写作知识上的相似点,通 过复习旧课导入新课,有效地促进了新旧知识的迁移,温故而知新,可 谓一石二鸟。在课堂教学伊始,为学生即将接受的新知识提供“固着 点”,利用归纳、演绎、类比等方式,促进新旧知识的同化、顺应或联 合,通过“导之以知”,最终达到“为迁移而教”的目的。   叶圣陶曾说:“既要温故,又要知新,把以前读过的温理一下, 回味那已有的了解和体会,效益绝不比上一篇来得少。”教育心理学也 告诉我们:经常运用已有的知识是恢复已有条件反射,巩固旧的暂时精 神联系,使旧的知识得到不断的巩固、保持,进而获得新知识的有效方 法。   二、渲染气氛,导之以情   一定的情境,产生一定的情感,教者动情,学习者方能动容。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是教学中的灵魂,在师生间的信息传递与反馈 中,它是传送带、催化剂、润滑油,可以说没有情感就没有交流。心灵 受到触动,才能产生信念,形成内驱力。兴趣、情感、意志、动机、性 格等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和能力的发展有着引发动力、定型化、补偿化 作用,教师应该通过挖掘人类理智与情感诸方面的整体潜力来确立人的 价值,在教学中体现出思维、情感和行动之间的相互渗透和相互作用。   一段好的导语宛如一幅具有立体感的画面,能一下子打动人、 感染人,很好地创造一种和谐的气氛,从而唤起学习兴趣,使学生带着 强烈的求知欲进行智力活动,配乐朗诵、激情演说都不失为渲染气氛的 好方法。   配乐朗诵史铁生先生写的《我与地坛》后导入新课“历史上有 些人的辉煌是用苦难铸就的,今天的史铁生便是一例;文学史上有些作 家的生命本身就是一部伟大的作品,史铁生便是一例。20 世纪 80 年代 以来,他用自己的轮椅代足,爬出了一条曲曲折折的道路,向艺术和人 生的极限攀登,达到了常人难以取得的高度。读他的书,读他这个人, 是令人无限感动的一件事。”这样的导语让学生很快沉浸在对史铁生的 敬仰之中,进入学习时就更能涵泳体昧其深挚殷厚的感情和荡气回肠的 韵味了。   在上《陈情表》时,我先跟同学们探讨了“周洋感谢门事件”。 夺得1500米冬奥会短道速滑金牌后,周洋说出了一句感动世界的获 奖感言:“我觉得拿了金牌以后可能会改变很多,首先肯定会让自己更   有信心,也可以让我爸妈生活得更好一点儿。”不久,国家体 育总局副局长、国际奥委会副主席于再清参加全国政协体育界别分组讨 论,谈起有运动员夺冠后感谢父母,他说:“小孩儿有些心里话没有表 述出来”,运动员得奖感言“说孝敬父母感谢父母都对,心里面也要有 国家,要把国家放在前面,别光说父母就完了,这个要把它提出来。” 我与同学们一起探讨,周洋的“让爸妈生活得更好”与于再清的“感谢 父母,感谢祖国”,表达的情有细微区别,而周洋其后表示要感谢的人 还有很多,包括领导;又表达过“父母下岗无工作,希望能解决”的 “爱家人”的感情等等。再顺势引导到文言文《陈情表》的学习上,让 学生了解李密抓住了“孝”字大做文章,向晋武帝陈述幼时的孤苦及祖 孙的相依为命、自己的一片孝心。李密言辞恳切,真挚动人,恰到好处 地解决了“不从皇命”的难题。有合适的导入,让学生愿意进入一向头 疼的文言文,去了解李密为什么陈情,向谁陈情,陈的是什么情,怎么 陈情。   借助有关媒体导入课文,使课堂产生“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 果,艺术化了的情境都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欣赏易中天的 《品三国》选段之后学《赤壁怀古》,欣赏电影《边城》后学习沈从文 的《边城》,欣赏《枉凝眉》后学习《林黛玉进贾府》,欣赏轻音乐《秋 思》学习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学习《鸿门宴》一课,开篇抛出两首 诗,项羽《垓下歌》、刘邦《大风歌》,让它们去展开历史的画卷,展现 人物的风采……凡此种种,不一而足,直道驰马,曲径通幽。   以情感作为教学活动的基本动力,应该把语文教学活动的重心 从教师转向学生,把学生的思想、情感、体验和行为看作是教学的主题, 充分发掘语文学科内外的非智力因素教学资源,在一进入课堂开始就使 学生在一种特定的环境气氛领悟到了作者那诚挚而深切的怀念之情,同 时产生强烈的反响,激起了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起到了“先声夺人”的 教学效果,从而让大脑左右半球协调发展,真正有效地促进个别化教学 的发展。   三、阐释哲理,导之以理   日常生活中更有赋予科学道理的俗语、谚语、对联,语文课本 中有很多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座右铭,还有耐人寻味的神话故事和 思想深邃的寓言童话,它们寓通透的思考于诙谐的文字之中,寓深刻的 道理于趣味的描述之间,在散发出浓郁的语文味的同时折射出深刻的思 想性。因此,借助于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富于哲理的格言、警句、俗语、 谚语、寓言、对联等导入课文。   在学习《〈农村调查〉序言》时可以设计导语的:“干什么事 都要从实际出发,注重调查研究。正如毛主席所说:‘没有调查就没有 发言权’。俗话也说,看菜吃饭,量体裁衣。北宋有个裁缝,替人做衣 服,除了量身高肩宽胸围之外,还进行多方面的调查研究。他不仅仔细 观察来做衣服的人的相貌、神色,揣摩对方的脾气、秉性,问及来者的 年龄职业,连对方是否考科中举,近来有何喜事、祸事都要摸个一清二 楚。人们问他为什么要这么仔细,他解释说:‘体胖的腰要宽,体瘦的 腰要窄。性急的衣宜短,性慢的衣宜长。少年中举,趾高气扬,走路挺 胸腆肚,衣服要做得前长后短。’看来,调查研究必不可少。当然,调 查研究也有学问。它的学问在哪里?我们一起聆听一代伟人毛主席的谆 谆教导吧!”要言不繁,寥寥数语便可点破与隽永的哲理相隔的一层窗 户纸。   学习《范进中举》时,用一幅恰好能概括范进中举前后的不同 境遇的对联,以此来导入本课的阅读欣赏。   上联:回忆去岁饥荒,五六七月间,柴米尽焦枯,贫无一寸铁 赊不得,欠不得,虽有近戚远亲,谁肯雪中送炭?   下联:侥幸今朝中举,一二三场内,文章皆合式,中了五经魁 名也香,姓也香,不拘张三李四,都来锦上添花。   横批:范进中举。   对联一出,学生哗然,学习兴趣马上调动起来了。对联字数相 等,句式对称,内容相关或相反,是中华民族文化艺苑中的一朵奇葩, 巧妙地将这一语言艺术引进课堂能给有限的课堂带来无限的生机,充分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循循善诱,导之以智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是思维训练的有效载体。解读文本更 多依赖形象思维(直觉思维),但并不排斥借助文本的语言和内容训练 学生的逻辑思维。语文教学不能机械灌输,语文导课,更要重视学生的 思维方式的训练。这就要求老师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将疑问的“绣球” 抛给学生,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在片刻的思索后,立即进入 语文学习的天地中。   一节《回声》的导入使我记忆犹新,因为当时我和学生一样不 知道课题,执教老师走进教室后就朗颂了艾青的一首诗:“她躲在峡谷 /她站在山崖上/你不理她/她不理你/你喊她,她喊你/你骂她,她 骂你/千万不要和她吵嘴/最后一声总是她的。”接着问学生:“这首 诗揭示了一种奇妙的自然现象,有谁知道这是一种什么现象?”瞬间即 有学生纷纷举手回答:“回声”。老师马上肯定说:“对,就是回声。 回声的原理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说明文--《回声》。”借助于 艾青的诗和学生打了一个“哑谜”,其谜底与课题密切相关,可见导入 语设计的问题必须与所学内容有“缘”。无“缘”则似拉郎配,无异于 在演奏序曲时就跑了调。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就是不断引导学生提出疑问, 不断解答疑问的过程,疑是思维的“导火线”。设疑可以使学生产生强 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教师可以通过浅显而明白的事例积极诱导,组织 学生酝酿探讨,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调动学生思维活动的积 极性,为解决疑问增添了信心。虽说“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但 在导入阶段的激疑促思还须把握问题的深浅度:疑不可深,过深则激不 起思维的火花,等于一上课便给了学生一记闷棍;疑也不可浅,过浅则 流于平庸,令人索然无味。   面对一篇课文,会有字词句篇,语修逻文、思想内容等许许多 多的疑问,设问质疑或高屋建瓴,或切中要害,或发微见著,或探求精 蕴,均能引起思维冲突,开启学生心智,激发浓厚兴趣。   学习《孔乙己》时设置这样的导入语:“人们常说古希腊的悲 剧是命运的悲剧,莎士比亚的悲剧是主人公性格的悲剧,易卜生的悲剧 是社会问题的悲剧。悲剧往往是催人泪下的,而读了鲁迅先生的《孔乙 己》这篇小说眼泪却是往肚子里流,心里有隐隐作痛之感。那么孔乙己 的悲剧是什么样的悲剧呢?我们从那含蓄、深沉的描写中才能得到满意 而详尽的回答呢?”   五、互动交流,导之以技   知识和能力是一组对立统一的概念,知识的积累并不必然导致 能力的发展,一定量的知识只有通过实践和训练才能推进能力的发展, 反过来能力的发展又能促进对知识的高效掌握。知识掌握与能力发展都 是语文教学的目标,而“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书”则是语文双基知识 教学的两个方面,在课文的导入阶段也可以使知识和能力加以融合。   对于大多数文本内容相对浅易的课文,可以在学生课前预习文 本内容(免去课文标题)基础上,在导入新课时要求学生逐步用一段话、 一句话、一个短语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样循序渐进,通过适量的充 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说话训练,利用课本关键词句来训练学生的抽取 关键信息能力和知识概括能力,使得学生进一步深刻体会了文章题目的 精练和含蓄,也为下面文章解读和主题概括铺平了道路,甚至提炼出与 课文标题完全一致的短语。   文章的标题通常称为“文眼”,虽然它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 富多彩,有些标题浅显易懂一语道破天机,有些含义深刻,耐人寻味。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文眼”乃是文章的主旨所在,教师如果从分析文 章标题入手来导入新课,对于学生了解课文的概貌与内容大有益处。如 学习鲁迅先生的《药》一文,可以这样设计导语:“同学们,你们见过 用人血馒头治病的事么? 今天要讲的这篇小说《药》, 写的就是用人血 馒头治病的事。这《药》说明了什么呢? 中国古老的名称, 除了叫赤 县、神州外, 也曾叫华夏。华夏本是一家, 现在分成两家, 而且华家 吃的是蘸过夏家人血的人血馒头, 这又说明什么呢? 辛亥革命推翻了 满清王朝, 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放中国人民, 那么, 无数革命先烈要 寻求的救国救民的‘药方' 是什么呢? ”这几个问题的提出,目的在于 激起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探求真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从而 寻根究底, 认真学习课文。   有的老师在讲新课之前, 先导入新课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一个 环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课的成败。实践证明,一个精彩而成功 的导入确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妙。我们应该用科学的视角来设计和审视 课堂导入,用艺术的加工使之完善,要在瞄准教材的重点、难点的基础 上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教学内容灵活设计,巧妙运用,杜绝流于形式、 陷入机械的导入语设计框架,只有这样,才能让课堂的第一锤就敲在学 生心灵上,迸发出迷人的智慧火花。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诚然,这一半相当重要,但它 充其量也只能算作一半。一堂课要有精彩的导入,更要有丰富的内容, 否则就只能是“头重脚轻根底浅,嘴尖皮厚腹中空”的墙上芦苇。导入 方法只是语文教学艺术浪花里的一滴水,绝不能一叶障目,更不可越俎 代庖。   参考文献   [1]韦志成。语文教学情境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2]敖家齐。导入课文四法[J].河南教育,1999(11)   [3]王东生。导入新课十法[J].语文教学与研究,1993(5)   [4]曾思政。浅谈语文新课导入法[J].语文教学与研究,1993 (6)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