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心得)之基于学情理答,达成高效课堂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基于学情理答,达成高效课堂

语文论文之基于学情理答,达成高效课堂 ‎ ‎ ‎ ‎  温岭市箬横镇中学 徐敏红 ‎  内容摘要:本文从理答的角度去探索达成课堂有效性的途径。笔者将学生在课堂中应答的情况分为答非所问、切中要领和出乎意料三类。并依据这三种不同的学情提出提示内容,开拓思维;由错究因,拨云见日;分解难点,化难为易;转换角度,另辟蹊径;涵咏品味,触类旁通等十种理答策略,同时结合具体课例展开阐述。‎ ‎  关键词:学情 理答 策略 ‎  文化教育学家斯普朗格曾告诫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一直到精神生活运动的根。”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也要以促进学生个体生命生成、精神人格成长为目标。而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在于实现课堂理答的有效性。‎ ‎  作为国内最早研究“理答”的专家之一,华师大教授崔允漷对“理答”作了如是阐述:“理答就是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反应和处理,……‎ 理答既是一种教学行为,更重要的,它还是一种评价行为。它是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作出即时评价,以引起学生的注意与思考。可以说,理答是一种重要的教学对话,直接影响学生对某个问题的理解和下一步的学习进程,也影响到学生对一堂课甚至一门课的学习兴趣与态度。”‎ ‎  可见课堂理答是对学生学习、生命成长的真正关注。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课堂理答方面还是存在着诸多问题,如:理答语言单一,简答的理答言语不能有效评价学生学习过程;理答缺少灵动,单板的理答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理答缺乏引导,无序的理答使学生失去学习方向等。‎ ‎  那么,怎样的理答对学生成长而言是有效的呢?笔者依据学生在课堂中的不同应答情况,结合具体课例对教师理答策略作如下探究分析。‎ ‎  一、于答非所问时理答,拨乱反正 ‎  学习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教师要让学生在艰难思考中培养毅力,体验成功。所以当学生答非所问时,教师既不奉送“真理”,也不听之任之,而是利用学生错误应答中的有效资源,追问暗示,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错误,纠正错误,促其思维发展。‎ ‎  1、提示内容,开拓思维 ‎  教师在理答过程中发现学生因生活体验和阅读体验所限而思维停滞无法开展,就可以介入与课文相关的资料文本,帮助学生开拓思路,突破障碍。‎ ‎  现将笔者执教北师大版七年级上第一单元《童年絮味》的部分实录展示如下:‎ ‎  师:文章絮叨了这么多童年趣事后,为什么还在最后讲述“我”害怕梅雨?‎ ‎  生:她觉得也蛮有趣的吧。(这一回答明显是误读作者的写作意图)‎ ‎  师:是吗?你在这两段文字中把能表现“我”情感的词语找出来。‎ ‎  生:“害怕”、“咬着牙噙着泪”、“仍是”、“又湿又冷”。‎ ‎  师:从这些词里你读到了“趣”吗?(生摇头)‎ ‎  师介入文章的历史背景:舒婷生于1952年。1958年,舒婷6岁,中国兴起“三面红旗”经济政治运动,使经济发展进入停滞甚至倒退的阶段。1959年到1961年中国又出现了三年严重的经济困难时期,在这三年,因饥饿而非正常死亡的农民多达三千万。结合这一资料,你是不是有了别的见解?‎ ‎  生:舒婷写最后一件事是告诉我们她的童年是艰苦的。‎ ‎  师:那为什么回忆起这段苦难的岁月作者依旧乐比苦多呢?‎ ‎  生:因为孩子能以苦为乐,他们能从苦难中发现生活的乐趣。‎ ‎  师:这就是童心的可贵。‎ ‎  在这个案例中,笔者牢牢抓住学生思维停滞时的契机,在启发学生对忽视的内容作出二度思考后,介入相关历史背景,使学生领悟到童心能超越所有的苦难,给人带来生机和幸福。这样,理答就跨越了时间、超越了文本,在学生和作者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 ‎  2、由错究因,拨云见日 ‎  初中学生已有自己的思考,当他们回答错误时,教师耐心告诉学生思路偏差的地方,提示学生转换思路,得出答案。这个理答过程可以促使学生发现自己理解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偏颇,进而修正和加深自己对文章的理解,提高创造性阅读能力。以笔者执教《绿色蝈蝈》时的一个理答片段为例:‎ ‎  师:蝈蝈的习性是什么?‎ ‎  生:蝈蝈的习性是第三段“轮到夜晚的艺术家上场了”。‎ ‎  师:蝈蝈为什么会被称为“艺术家”?‎ ‎  生:因为他的叫声。‎ ‎  师:第三段集中写的就是它这方面的特征,是不是?习性是具体的表现,而不是比喻性的词语。‎ ‎  生:哦,这段写到了蝈蝈的叫声啊!‎ ‎  师:文章还写到蝈蝈什么样的习性,你再找找看。‎ ‎  生:蝈蝈喜欢吃甜食,还喜欢吃蝉,喜欢一个接着一个的吃……(教师将学生的回答一一板书。)‎ ‎  师:你有没有发现你所找的蝈蝈的习性都有个共同点?‎ ‎  生:都是关于吃的。‎ ‎  师:当我们找寻到的答案是有共同点的时候,就将他们归纳起来。‎ ‎  生:这里讲的是蝈蝈的食性。‎ ‎  该生首次回答不合题意,教师很明确地告诉他“习性是具体的表现”,学生很快就依样画葫芦,从文章中找到别的具体的内容,但显然是散乱的。教师再次提醒他要学会从具体的内容找到他们的共性,再加以概括,学生很快反应过来,再次回答就很精彩。‎ ‎  3、分解难点,化难为易 ‎  学生答不上来,可能因为问题难度太大。这时,教师可采用问题序列的形式,把问题分解为若干个小问题,让学生一个个来回答,最终导向正确的答案。小问题之间的关系显示了一定的思考逻辑,这样既让学生得到答案,又使他学到思维方法。‎ ‎  学习《我的母亲》时,教师引导学生研读“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便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她看我清醒了,便对我说昨天我做错了什么事,说错了什么话,要我认错,要我用功读书”这两句话中母亲的情怀。‎ ‎  生:我觉得这个母亲不是很正常,太严厉了。(这一误读自是由于学生阅历浅造成。)‎ ‎  师:在这句话中有个动词,不知道你注意到没有。“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中的“坐”字很有深意。‎ ‎  教师就势停下来,将问题分解,引领学生从“坐”入手,慢慢深入母亲的情感世界:‎ ‎  师:①母亲到底坐了多久?‎ ‎  ②母亲是怎样的坐?‎ ‎  ③由“从”字又能想到什么?‎ ‎  ④母亲为什么要这样做?‎ ‎  在一连串小问题的敲打下,学生豁然开朗:我觉得母亲内心是矛盾的。她对儿子又心疼又希望他成才。俗话说:“爱之深,责之切”,母亲的爱就藏在心底,她害怕儿子看出会不好好努力,她只能在儿子面前表现得极为严格。我想作者在写这句话时,其实早已读懂了这样严厉的母亲背后的浓浓的深情。所以他也在心疼他的母亲。‎ ‎  赞科夫说:“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最有价值的本钱。”教师在理答中遇到学生无法解决的大问题时,将问题分解,使学生逐步进入具体的语境,就能引导学生亲近文本。这个过程虽然艰难,但对学生的帮助却是很大的。‎ ‎  4、转换角度,另辟蹊径 ‎  一个文本往往有多个层面的内涵,并非每个层面都能自动进入读者的视野,学生站在他们简单的人生原初经验的起点,其接受视野相对狭窄,与文本意义和情感场之间建立同构的交叉面就不够大,就容易产生错误的理解。这种情况下,教师转换角度理答,就能“‎ 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  浙江省青年名师展示课上,陈小英老师执教蒲松龄的《狼》,其中一个理答细节就用了这个方法:‎ ‎  师:你想对文中的狼说些什么?‎ ‎  生:你太聪明了,我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看出狼很有智谋。(这一回答显然有悖文本思想,马上就有不少学生在底下议论。)‎ ‎  师:从这里你看出了狼的聪明。让我们留心文中句子,看看这只狼在哪里打洞,这个洞通向何处?(教师不直接评价学生的回答,而是转换角度去理答。)‎ ‎  生:在柴草堆打洞,想从后面袭击屠户。‎ ‎  师:结果呢?‎ ‎  生:身子进去一半,便被屠户“断股毙命”了。‎ ‎  师:这个洞是它自掘的,它通向哪?‎ ‎  生:死亡 ‎  师:自掘坟墓,这正像红楼梦中对所写的“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卿卿性命。”这位同学,你现在还认为狼聪明吗?‎ ‎  生:不,它是自作聪明,实则愚蠢。‎ ‎  王国维说:“‎ 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同样,在这个小环节中,教师转换角度,另辟蹊径,再次开启学生的思维,先通过“入乎其中”的内省式解读,推动学生进人文字,然后“出乎其外”,跳出文本,站在一个高度重新品读语句,就将学生的感情彻底调动起来,从而发现视野以外的新东西。‎ ‎  二、于切中要领时理答,扶正固本 ‎  学生的回答切中要领,教师也不该就此停止。维果茨基认为:“教与学不应当以儿童发展的昨天,而应当以儿童发展的明天为方向。”只有走在发展前面的教学,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所以,理答过程中既要寻找与知识点最近的“固着点”,更应关注知识的“增长点”,以便于学生将新知识同化,将其思维深化,使他们的“最近发展区”向“潜在发展水平”转化,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  1、涵咏品味,触类旁通 ‎  当遇到意蕴深厚的字词句时,教师可以通过“涵咏品味”的方式,让学生在涵咏中揣摩品味文字,以达触类旁通之效。笔者执教《阿长与山海经》时,就用这一策略将学生思维一步步往纵深处推进,使其品味出“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这句话的深意。‎ ‎  生:这句话写出阿长对“我”的爱。‎ ‎  师:现在你将文中具体表现阿长神力的语句都找出来。‎ ‎  学生的回答已切中要领,但笔者以为仍可以将他的思维往前推一推。在学生找出相关语句后,教师开始引领学生“涵咏品味”。‎ ‎  师:“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他是很疏懒的。”但阿长却做到了。所以--(示意学生朗读原句)‎ ‎  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  师:“问别人呢,谁也不肯真实地回答我。但阿长却达成了。”所以--‎ ‎  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  师:“有书买的大街离我家远得很,”可阿长却办成了,所以--‎ ‎  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  师:更要紧的是:“但倘使要我说句真心话,我可只得说:我实在不大佩服她。”这样一个阿长却做到了--‎ ‎  生情不自禁地: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  师再问:那么作者这句活背后潜藏的是对阿长什么样的情感呢?‎ ‎  生:虽然阿长做的都是些小事,但却是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这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就是莫大的神力。同时,阿长不像别的大人一样敷衍我漠视我,而是把我的心愿郑重其事地放在心上去完成,恰恰表明了阿长对“我”的爱。作者这样写,也表现了他读懂了阿长的爱。‎ ‎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的理答指向性应非常明晰,就是要学生围绕在“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这句话揣摩探究,通过“涵咏品味”,切实理解阿长在“我”心中的地位及阿长的伟大。‎ ‎  2、概括整合,磨砺思维 ‎  课堂中,还有一种现象比较常见:学生虽答之有理,但由于思维混乱,语言表达能力比较欠缺,发言就显得啰嗦甚至含有病句。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用更简洁明确的方式组织语言,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老师简洁明确的概括也更能让全班学生接受。笔者在执教《春》时,设计的第二个教学环节是“触摸语言文字”,要求学生赏析优美的文字:‎ ‎  生:我觉得“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写得好。感觉春天就像是从远方款款走来,来之前先是刮着温暖的东风。让我想起了以前见过的神话场面,仙女过来,天地间下起了各色的鲜花。然后世界就开始慢慢变绿,变得很有活力。‎ ‎  师:作者用了什么修辞啊?‎ ‎  生:拟人。‎ ‎  师:作者赋予春天以人的情感,其实也是暗含春天的特点,是不是?你能借助句中的字词分析一下吗?‎ ‎  生:用“来了”“近了”,写出春天像女子一样优雅,温柔的特点。这样就更符合“盼望着,盼望着”的期待感。更是给了我们一种时间感:天地在慢慢地步入春天。‎ ‎  学生第一次回答说说停停,他的解读虽然很有意思,但表述起来还是有点混乱,而且太过感性。教师就加以概括整合:“‎ 作者赋予春天以人的情感,其实也是暗含春天的特点,是不是?你能借助句中的字词分析一下吗?”这样就把学生的思绪往深处再推一推。果然,学生整理后的发言就显得更清晰深入。‎ ‎  3、追问促思,拓展心空 ‎  初中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容易停留于表层,或以点盖面,或囫囵吞枣,不会作深入探究。当学生理解较为肤浅时,教师可采用续接、转引或探究等方法抓住一个有价值的问题进行理答,使学生透过字面,寻微探幽,走进文中所描绘的情境,走进作者的心灵。‎ ‎  且看特级教师王君在教学《满井游记》中的案例:‎ ‎  师:如果说《小石潭记》以“小”为美,《岳阳楼记》以“大”为美,那么同学们认为《满井游记》以什么为美呢?‎ ‎  生:以“细”为美,作者写细节很到位。‎ ‎  师:细到了--请举一个原句回答。‎ ‎  生:土膏微润。‎ ‎  师:这四个字细在--‎ ‎  生:微。‎ ‎  师:作者的观察和感受都非常细腻啊!为何是“微润”,而不是“湿润”?‎ ‎  生:冬天刚过,雨水还不是很多,空气有点儿湿润了,但还比较干燥。‎ ‎  师:好!春寒料峭,乍暖还寒,空气正在从干燥变为湿润。杜甫说,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满井游记中,知时节的好雨,还正在路上呢!北京距离“花重锦官城”应该还远。‎ ‎  王老师以文本依托,悉心点拨,巧妙理答:“细到了--”“细在--”,这样既让学生感悟,又使学生领略作者语言的精妙。之后,学生才算真正走近了文本。‎ ‎  三、于出乎意料时理答,纵横悠游 ‎  课堂总是千变万化,学生课堂上的表现常会脱离教师的原先设计。但这种脱轨只是学生用自己眼睛、自己感觉提出的真正属于他们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布鲁姆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所以,如何通过理答将课堂“意外”生成有用课堂资源,就是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思考的。‎ ‎  1、以静制动,润物无声 ‎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愤”“悱”实际上是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前一种短暂心理状态上的空白。因此,在课堂理答中,教师以静制动,给学生留出思考的时空,亦能使学生针对自己的疑惑,积极思维,主动探讨。‎ ‎  在学习《孔乙己》一文时,一生提出这样一问:“孔乙己不是绰号吗?鲁迅怎么不讲文明礼貌?”(这一问突如其来,让教师有点措手不及,就用以静制动的方法来应对。)‎ ‎  师:这个想法很有意思,足见你是带着思考学习的。当然,我也相信你能自己解决这个问题。‎ ‎  生沉默片刻:他没姓名吧?(师笑而不语,生继续思考。)不可能没名字的。应该是“我”只记得他的绰号。(师鼓励地看着这孩子,继续沉默。)‎ ‎  生:应该是我从不知道他的真实姓名,因为所有的人都是用这个绰号叫他的。(师继续沉默。。)‎ ‎  生:所有人都能叫他的绰号,说明他的地位很低。‎ ‎  思维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过程。当学生提出疑问时,正是他思维开启的时候,这时教师的安静等待,恰恰给予学生思考的空间,让他们的思维在更广阔的天地里驰骋。‎ ‎  2、借题发挥,豁然开朗 ‎  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教师只要循着学生的思路借题发挥,就能将课堂上出现的意外之笔变成师生理解文本的“对话点”,而这必使其豁然开朗,演绎出更多的精彩!‎ ‎  特级教师肖培东老师的《老王》课堂教学现场,肖老师在请学生思考杨绛先生书写老王“不幸”的原因时,出现这样的小插曲:‎ ‎  生:我想问一下,如果说杨绛写老王的不幸是为了衬托自己一家的善良,杨绛是不是很虚伪?‎ ‎  师: 你再表述一下。(别小看这一句话,看似平常,其实在为教师的理答赢得时间。同时,在学生的表述中,找到她问题的题眼。)‎ ‎  学生:……写老王的不幸只是为了衬托自己一家的善良,是不是太虚伪了?(学生再次发表自己的质疑时,表述更清晰了,而且题眼表达得更明确了。)‎ ‎  师:我听明白了!你这里用了一个词:“只是”。杨绛先生写老王的不幸“只是”为衬托自己的善良吗?‎ ‎  学生愣了一下,转念:应该不是。‎ ‎  师:其实文章结尾可以解答你的疑问。你将最后一段读读看,然后告诉我在作者眼里谁是幸运的谁是不幸的?‎ ‎  生:老王不幸,自己是幸运的。‎ ‎  师:作者真的幸运吗?(生摇头)你联系上下文说说看作者的“愧怍”又是因何产生?‎ ‎  生:她这么不幸,却依旧认为自己对于老王而言是幸运的人,这就表明她很善良的。她认为自己对更不幸运的人,应该关心。而老王临终前还给我送香油和鸡蛋,而我却拿钱羞辱他,当他离去时,内心存在一丝愧疚,觉得对不起老王,更加突出了老王的为人处世善良和作者的善良!‎ ‎  肖老师借题发挥,借着学生质疑中的题眼开做文章,将学生思考引入到对文章结尾的探究,开辟出思维新天地。‎ ‎  3、顺势利导,曲径通幽 ‎  教师在处理课堂“意外”时,能循着学生思路发挥固然是值得可取的理答策略,但,如果依据学情,把握情势,将学生突如其来的问题与教学目标巧妙结合,这样的理答策略更值得赞叹。叶圣陶先生说的“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盖在善于引导启迪,使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便有此意。笔者执教《勇气》时,遭遇了这样的小插曲:‎ ‎  生:老师,这个伞兵让女主人成为了寡妇,他还好意思回去吗?(这一质疑是笔者始料未及的。)‎ ‎  师:真是伞兵使法国女人变成寡妇吗?(教师并不直接解答,而是将问题抛回给学生,就势利导。)‎ ‎  生:是德国士兵。但正是伞兵出现才导致这场悲剧发生。‎ ‎  师:伞兵为什么会“出现”在法国国境?(抓住学生回答中的关键词,顺势利导。)‎ ‎  生:为了帮他们打退德国侵略者。(忽有所悟)活着才能更好的消灭敌人!我想我能理解伞兵的做法了。他心里一定很难受,很矛盾,但是他知道作为军人捍卫和平是他最大的责任,而这个前提就是活着。‎ ‎  从片段中可以看出,只要冷静面对课堂“意外”,将其变成课堂生成性资源,捕捉生成点,顺势利导,就可以曲径通幽,使“意外”成为课堂一道亮丽的风景。‎ ‎  华东师大叶澜教授主张“‎ 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语文教学过程就是一个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的过程。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关注学习内容,关注学生差异,针对不同学情,采用不同理答策略,努力做到导之有据、有情、有法和有效,就能使我们的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乐园,最终实现高效课堂。‎ ‎  主要参考文献 ‎  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2.1‎ ‎  ⑵ 崔允漷 《有效教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年版 ‎  ③ 马克斯·范梅南。《教学机智 教育智慧的意蕴》[M].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  ④ 张虹。提高课堂评价语言有效性的研究[D]:[专业硕士学位论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系,2006.‎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