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心得)之试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试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语文论文之试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 ‎ 摘要:中学语文审美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统一体,它包含着多种多样的因素。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我们应该选准切入点,努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鉴赏美的能力、创造美的能力、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发展个性,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育;审美教育  ‎ 前  言 ‎ ‎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是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活动。审美教育是中学语文教学中一项不可分割的重要任务。素质教育强调: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忽视审美感知,忽视直觉能力的培养将影响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 ‎ ‎    ‎ 现在,一个较普遍的现象是:当代中学生缺乏在形象直观之中领悟艺术作品内涵的能力,他们往往抛开感知形象和情感体验来抽象理解作品内容;或者只是一味地沉溺在完成老师对作品的阅读要求,或者是一味的被大政方针牵引了思考,缺乏对其深沉意蕴的领悟。因此,从提高审美教育实效的角度来看,中学语文教师只有充分了解了学生现有的审美能力发展的特点,才能最大限度发挥语文教学的美育功能。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被当作一个问题被提出来。90年代以来,其讨论越来越来热烈,它不仅引起专家学者的关注,而且最终引起政府、社会、学校的重视。人们更多地还从人的全面发展这一角度来认识。这些讨论已经产生巨大影响,最终以政府法规文件等形式在全日制学校实施素质教育。但是,许多年过去后,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依旧是一个问题。 ‎ ‎    对此,本文试图从现状及原因入手。对如何更好的实施语文审美教育的一些方面作些粗浅的分析与探讨。其目的在于在实际教育与教学中,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因为中学的语文教育不仅可以引导学生感受、欣赏、判断美,而且可以陶冶其情操,净化其灵魂,使他们得到无穷的美感享受,而且还可以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帮助学生获得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能力。 ‎ 一、中学语文审美教育的现状 ‎ ‎    目前,中学语文教学审美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虽然素质教育已经实施多年,但是,应试教育的影响毕竟太大了。直至目前,在许多方面,素质教育也只是摆设而已。在教学中,应试教育把语文当作工具,这种功利性的目的,遏制了审美冲动;教法上重理性分析,“单向灌输”的教学形式置文学作品和语文教学的固有特性、规律于不顾,用抽象的概念代替培养审美的感情,用推理代替想象,用纯逻辑的枯燥乏味的分析或繁复零碎的训练代替对作品的美的感悟,形成了僵化的教学模式。更多的还以题海战术代替了语文教学的审美。缺乏审美教育,就打动不了学生的心,激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显然,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 ‎    同时,课堂教学形式的单一,使中学生对语文课乏味,这种现象在农村中学中还比较突出。在教学中,老师注重课内,轻视课外,总认为课内教学是硬性教学任务,而课外活动则是可有可无的,更客观的说是形同虚设。因此,老师往往是加班加点,拼命灌输书本知识,结果学生面对让人感动的场景依旧麻木不仁,写出的作文也是千篇一律,没有一点创新。教师只重视传授知识,学生也轻视了自己应有的感受。 ‎ ‎    尤其突出的是,现在的学生的生活规律是“三点一线”‎ ‎,更有的学校还提倡“三早”比赛,比早到学校,早进教室,早读书。可想而知学生的自由时间,除了吃饭以外什么都没有了。学校要求每节课都要像考试一样紧张,要求师生不可有松懈。如此环境下,几乎没有人去考虑欣赏美了,人人都像一台高速运作的机械。无论大考小考,学校都要求把学生的成绩公告在宣传栏上,把教师的教学成绩也一同公告出来。如此一来,学生为争名次而埋头苦读,老师也为了生存而放下自己的追求,徘徊在题库中。整个校园都是在应试教育的皮鞭下拼命奔波。眼下的中小学生恐怕是难得蹦跳起来的,背负繁重的课业和升学的重压。老师滔滔不绝地灌输,学生默默无语的聆听,他们的灵性,就这样在老师的好心下给磨灭了,更别谈审美了。  ‎ 二、对中学语文审美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 ‎    多年来,我们的教育存在重知识、轻情感、重智商、轻美育的倾向,在语文教学中则表现为重视语言的逻辑性而忽视语言的情感倾向。但问题是始终没有真正引起足够的重视,其原因有: ‎ ‎1.政府、社会、学校对教育者的评价依然是以成绩来看待学生的优劣,以此迫使教师狠抓教学成绩,课堂教学变成了狠抓题的教学,学生被题海战术压得抬不起头来,教师则主要去研究哪些题会考试哪些题不会考试,如此一来,教师与学生都全身心的投入到题海中,而忽略了审美的作用,致使很多学生的语文成绩提不高,好的也不能发挥他们应有的作用,而教师则搞得筋疲力尽,最终发出越教越不会教的感叹。 ‎ ‎2.政府与社会对素质教育的实施只是一个形式,而没有从行动上去执行。政府、社会对学校的考核依然是以升学率为主,导致学校用教学成绩来考核教师的教学能力,这样一来,大家都只能靠抓教学成绩,来提高升学率,以此来提升学校、教师的声望。 ‎ ‎3.学校对中学语文教学审美教育的认识与重视也不够。尽管政府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对素质教育作了法规性的规定,但许多学校对教师的考核依然只看升学率,学校教育仍然是智育,而不是全面的素质教育。有的学校口上喊的是素质教育,而工作计划中却明确规定考上国家重点大学的奖金给多少,中学则更是以分数来奖励,学校与学校之间为了争奖金则是进行激烈的题海演练,更有甚者连周末也不休息,连续上课直到中考、高考结束。学生个个晕头转向的,那还有什么美可欣赏呢?  ‎ ‎4. ‎ 大众化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审美教育落到了空处。现在中学课堂的大众模式是教师讲10至15分钟,接着是发练习给学生做,然后教师订正,接着又进入下一个新课。以此反复,学生与老师根本没有时间去考虑审美。即使学习名著也只是注重知识点而不注重文本中的思想情感的体验。教师也不得不围绕着教学考核目标,教学普遍存在着只看到了课文本身,而忽视学生在审美方面的启发。殊不知,课文它只不过是例子而已,它是为完成教学目标、学期教学目标而选定的一个个“范例”。比如:初中语文第二册第一单元,它选取了5篇反映社会生活的文章,学习本单元,应主要训练三点,一是在人文情感方面,是让学生通过阅读这些课文,看看别人怎样生活;看看他们对人生的体验思考,进而丰富自己的社会知识,加深自己的情感体验。这就需要整体感悟全文,而我们的教师往往没有看到这一点,一头扎进课文中去,一个单元教学下来,学生们对生命没有什么感悟,难于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有所帮助。这与新课程的目标是不相符合的,这是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所出现的一个较为严重的失误。“填鸭式”,“满堂灌”,这种陈旧的课堂教学模式仍是大众化的语文课。 ‎ ‎    ‎ ‎     ‎ 总之,理由堂堂正正:教师讲不到,学生不会,考试考了怎么办?我们把课堂交给学生,我们的教学任务完不成怎么办?在这种意识的支配下,我们教师往往理所当然地成为课堂的主宰,以自我为中心,而占据五尺讲台这块阵地,大讲特讲,对学生的兴趣、情感体验、需求等等视而不见。回答问题也是为完成自己的思路而设,设下套子,让学生们自己钻,如不如意,轻者叫座,重则挖苦。学生被动听讲,甚至大多数学生对教师所讲内容无动于衷、麻木不仁的现象屡见不鲜。为了适应中考要求,学生的时间几乎全被课堂教学充满,学生也没有时间去阅读更多的课外书。我们的读书指导、读书报告会、交流会等应有的教学活动几乎是空白。整个教学均围绕着考试指挥棒转,偏重了结果,而非过程与方法局限于课堂,割裂与生活的联系。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大环境下,对教师的考核也只是重在结果,而轻在对学生的情感培养过程。自从语文教学引进多媒体技术后,好多学校也只是把它当作摆设,应付上级的检查而已,再说多媒体教室的数量也是可望而不可即的,面对那么多的教学班级,那么多的科目,那么多的教师,那少得让人摸不到的先进技术又谈何运用呢?农村的学生对课本中的好多描述都只是雾里看花,水中看月。既然,语文教学是一门让学生领悟语言艺术教与学的活动,那就必须重视学生的亲身情感体验,激活学生思想的火花。 ‎ 三、中学语文审美教育实施的对策或途径 ‎ ‎    对语文教育来说,要使教育有效、高效,就必须让读者站在主人公的视角上去理解作品,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感受作品。一般来说,审美感受过程分为主体的审美知觉、情感、想象、领悟等方面。因此,它应该是一个感知——理解——欣赏——创造的过程。 ‎ ‎ 1、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 ‎ 审美感知能力是审美活动的基础,是美感产生的基础,是审美的核心。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听和看,让学生身临其境领悟生活中的美。 ‎ 首先,要重视朗读。组织朗诵教学是培养审美感知力的重要手段,朗读往往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帮助学生理解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朗读是一种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朗读过程便是了解和欣赏的过程,启发培养学生美读,品味其情调,或情绪激昂,或豪放悲壮,或凄切哀婉,或伤感低沉,朗读能让学生展开想象,涵养美感。优美的朗读对学生的感觉和知觉有较强的冲击力,朗朗书声之中优美的意境、传神的描绘、美学的蕴味能充分而酣畅的体现。同时,还能创设情感氛围,领读或教读时始终伴随着感悟和理解。例如,教学朱自清《春》中的“春草图”时,我们的感官首先反映出来的是春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质地“嫩嫩的”,色彩“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欣赏“春雨图”时,我们的感官对春雨首先反映的是“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但最终也是最重要的还是对全文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等整体内容的反映。要很好的感受到春的美丽,欣赏者就要能随作者的行程,使自己真正进入到作者所描述的环境中,想象自己就在其中。这样才能理解作者所描绘出的春色图,也才能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感受和能力。一篇课文中的审美因素很多,教学中不宜抓住课文中最能反映中心主题的、反复出现或突出表现的主要人、景,抓住凝聚作者思想感情和审美意识焦点的情结,诱导学生阐发、品味。所以要充分利用课本提供的“思考练习”,设置想象、联想的阶梯。 ‎ 其次,加强多媒体教学,运用幻灯片、投影仪、录像、录音带、电视媒介等,把文字作品变为具体可感的审美形象,增强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比如孙犁的小说《荷花淀》写得很美,既有优美的自然景物的描写(如白洋淀风光),又有人物内心的刻画(如夫妻话别),诗情画意,充满着人性美,教学这篇小说,教师可收集一些风光镜头、战争话别镜头等,制作成课件,通过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调动情感,主动感知美。 ‎ 再次,在作文教学中,可通过这些种种活动,让学生走进电视,走进生活,走进自然,体验生活,感知自然之美,人情之美,从而提高学生审美感知能力。 ‎ ‎2、培养学生的审美理解能力 ‎ 审美理解,是中学语文审美教育过程中的第二个环节。是审美感知的升华,其审美趋向,主要是认识审美对象的本质意义,或者说认识这种美的社会价值所在,侧重于社会意义的评价,社会价值的判断。现在,有的学生对美的理解片面化,认为美就是时髦,就是衣着华丽,仪表堂堂,风度翩翩,忽视了道德情操的培养,忘却了“人不是美丽才可爱,而是可爱才美丽”。例如:在欣赏《背影》中父亲去买橘子时的两次背影中,儿子的两次流泪的真正原因,假如我就是儿子呢?会怎样呢?只要我们把自己置于文中,那理解起来就容易得多了。再如在欣赏《木兰诗》时,在木兰凯旋归来的片段中,木兰及家人的喜悦之情。假如自己就是木兰,那么此时你和家人的心情会是怎样呢?只要我们换个角色即可理解他们的行为。但这仅仅是感性认识阶段,还必须更进一步,上升到审美的理性阶段,即发掘审美对象的本质意义;把人的情感提升到社会价值的高度,父亲本是出于对儿子的关心,可随着岁月的流逝,儿子终于理解了父亲,也发现了自己的幼稚无知,而体现了生活中的朴素而又崇高的审美价值。木兰本是出于孝顺代父从军,可十年归来后,她的人生价值也就融入且升华到社会价值的高度,从而得出归来时的热闹景象,用含蓄的手法写出了人民对和平的渴望。运用烘托表现手法,歌颂了木兰的高尚品格。语文源自于生活,又真实地反映生活。“学习语文,关注生活;学习语文,享受生活”。大自然的奇丽风光会让学生油然而生的对生活充满热爱……‎ 这些活动中蕴藏着丰富的审美因素,它们不但可以满足学生的情感,还可以使他们在活动中产生追求“美”、创造“美”的意愿。在审美活动中,学生可以通过欣赏美而缓解学习的压力,正视人生的烦恼,开放自我、丰富自我、塑造自我,使自己在具备审美素养和审美能力的同时,完成对自己的人格塑造。又如《春》,学生不仅要感知全文所描写的春草图、春花图、春雨图、迎春图,而更重要的则是理解这些美的因素所具有的社会价值。即赞美春的活力与创造力,激励人们珍惜大好时光,辛勤劳动,奋发向上。 ‎ ‎3、培养学生欣赏美的能力 ‎ 审美欣赏,是中学语文审美教育过程中的第三个环节,是审美理解的升华,其审美趋向,主要是在审美感知、审美理解的基础上获得美的情感享受。侧重于获得情感上的享受。这种享受,主要是通过语文教材中美的因素来实现。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这些情感,其感人也易,其入人也深,其化人为神,其及人也广,最容易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即与作家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激发学习兴趣是提高审美鉴赏力的突破口。爱其所非、憎其所憎、同悲欢共休戚。审美鉴赏能力,是指审美者对审美对象有意识地进行观察和品味,从中获得美感和乐趣的一种能力。例如:阅读鲁迅的《为了忘却的记念》。“‎ 不是年青的为年老的写记念,而在这三十年中,却使我目睹许多青年的血,层层淤积起来,将我埋得不能呼吸,我只能用这样的笔墨,写几句文章,算是从泥土中挖一个小洞,自己延口残喘,这是怎样的世界呢。”当我们读到这里时,就仿佛与作者站在一块,与他同仇敌忾,一起愤怒痛斥;同他一起坚信,革命前途必胜。总之,爱,鲁迅先生之所爱,恨,鲁迅先生之恨,与鲁迅先生同感相应,与鲁迅先生同仇敌忾,产生了极大的情感共鸣。‎ ‎ ‎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课文的情感体验,大致要经历由初步进入情感,到引起情感的比较渗透,到最后产生深深的共鸣,这样一个逐渐深化的过程。语文审美欣赏也应该是这样,教师要引导学生沿着“披文以入胜”的途径感受美。如在讲《包身工》时,就应再现“芦柴棒”的形象与生活、劳动经历,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就进入了痛作者之所痛的同化境界。要想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就要扩大学生课外阅读量。文学艺术美是生活美和自然美的集中反映,如果在文学艺术上有了很高的鉴赏能力,同时也就具备了对生活和自然的鉴赏能力。 ‎ 四、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 仅仅培养学生感知美、理解美、欣赏美的能力还没有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才是审美教育的关键。因此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表现生活的能力。审美创造是中学语文审美教育过程中第四环节,也是最高层次,是审美欣赏的升华。其审美趋向,主要是在审美感知理解、欣赏的基础上进行美的创造,侧重于按照“美的规律”去进行创造美,这是语文美育追求的最高目标。插上想象的翅膀是开启审美创造力的金钥匙,归根结底是审美创造力的培养。它是审美主体在感受美、鉴赏美的基础上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创造性实践活动的一种能力。审美创造力的培养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发展受教育者全面思维,训练形象思维、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它就像一把“金钥匙”,可以开启智慧之门。法国作家雨果曾经说过:“开拓人类智慧的钥匙有三把,一把是数学,一把是文学,一把是音符。” 由于文学作品是有限与无限、偶然与必然、虚与实、情与景等的对立统一、和谐综合,所以,在审美过程中,若审美主体只对审美对象作具体状貌和整体形态的感知,那还是浅层的。必须在此基础上产生对先前相关、相似、相反的生活经历或感受的联想或产生这些方面的合理的新表象,才能使审美感受趋于深层。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美感经验,引导他们充分发挥联想力、想象力,对课文的形象给予补充和丰富,使课文在脑中有声有色活起来。这样,才能有效地借偶然事件看到普遍性、必然性,借有限的情景看到无限的情。 ‎ 首先,发挥想象,创造美。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弦外之音与言外之意的过程,即为创造美。我们必须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把思维过程中的记忆表象经过加工改造成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文学作品是以语言文字来创造形象的,教学中必须将语言形象转换、补充、再创造在头脑中形成立体画面,把作者没有直接说的意思补充完整。这样方能创造性地提示其弦外之音,言外之意。想象作为形象思维的一个重要方式,其依赖于过去的感知、记忆的表象、抽象思维的参与。 ‎ ‎    其次在构思过程中发现美,在写作过程中创造美。在作文教学中,积极调动学生的审美感知力。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增强生活积累,让生活的源头活水滋润学生的心田。 ‎ 四、结束语 ‎ ‎    总之,语文审美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统一体,它包含着多种多样的因素。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我们应选准切入点,努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欣赏美的能力、创造美的能力、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发展个性,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 参考文献: ‎ 贾明强.审美心理的总体特征[J].语文学刊,1994年第6期。 ‎ 王杰主编.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 杨成章.语文教育心理学[M].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 李建夫.文学审美透视[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 ‎ 易洪斌.美#审美#爱情审美[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 ‎ 李杏保,陈钟梁.纵论语文教育观[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 ‎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