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8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心得)之历史并不遥远和陌生——课改需要怎样的中学历史新教材
历史论文之历史并不遥远和陌生——课改需要怎样的中学历史新教材 历史并不遥远和陌生——课改需要怎样的中学历史新教材 东莞市低涌中学 谢宝花 内容提要: 在课改精神的影响之下,当前中学历史教材的编写不再强调教材作为教与学准则的权威性,而是把教材编成学生学习的范本,培养学生个性化学习的一份材料。那么,怎样吸引学生主动去学习和思考,中学历史教材对此可以给学生提供什么样的帮助呢?笔者从历史教学实践中出发,认为:首要的任务是,教材应尽可能地重现历史情境,帮助学生加强对历史的体验。而重现哪些历史情境,必须有所选择。 关键词: 重现历史情境、代入感与理解、对历史的体验。 根据课程改革的精神,许多新教材纷纷出台。当前,编写教材最流行的一种思路是:不再把教材当成是教师执教、学生受教的唯一权威性的教和学的准则,而是把教材编成学生学习的范本,培养学生个性化学习的一份材料。旧有的教材编写的习惯性思维定势被打破,一个问题引起了从未有过的重视:怎样吸引学生主动去学习和思考,中学历史教材对此可以给学生提供什么样的帮助?(补充说明,本文所指的教材,包括历史课本和地图册。) 笔者认为,首要的任务是,教材应该尽可能地重现历史情境,帮助学生加强对历史的体验。而重现哪些历史情境,必须有所选择。 一、为什么必须重视历史情境的重现 历史这门学科在时间与空间上,跟学生的年龄、生活环境和心智水平都有着天然的距离。即使是现当代史,学生从未接触过的内容也数不胜数。而这些东西完全依赖于教师的讲解,是不现实的,因为语言不能完全展示需要一定历史知识和历史实物为基础的历史情境。笔者曾经试过用影像资料、图片来创设历史情境,但效果并不大好。学生仍然置身事外,以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历史,没有代入感。 犹如好的文学和影视作品可以使受众产生代入感,从而获得深刻的理解一样,对历史缺乏代入感,就使学生对历史貌似理解,却缺乏真正的体验和领悟。尤其是中国近现代史,学生怎能体会到当时爱国者忧心如焚,为救国理想而不惜一切代价的心情?不能体验历史,就不能真正从历史中得到情感教育,教材反复强调的爱国主义教育,也就成为一句中看不中用的虚言。 只有深刻感受历史人物的悲欢,明白他们的抉择,才能真正明白学习历史的意义。 二、重现哪些历史情境,有无一个标准 中学生从历史学习中可以获得什么?笔者认为:是先对历史产生好奇心,再学习通过历史来理解现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实践能力,与学生的人格养成。(这里的独立思考,与团队精神并无冲突,而是指不人云亦云,以客观、公正、全局性的史学精神,经由自己的分析和判断,得出对历史与现实的看法。) 让学生对历史产生好奇心,不等于无目的的猎奇。如果学历史只是为了炫耀自己的见多识广,历史就变成了陈腐的装饰品。将历史与现实,与生命和人性完全割裂开来,历史不过是故纸堆里毫无意义的字句。 所以,对历史情境的重现,其选材标准是: 其一、学生应了解的历史情形,必须是健康的、在当时具有代表性的、对后世有较大影响的史实。像北师大版的课改教材《历史七年级下册》第4 课,课文提及唐代饮茶之风的兴起,就很明显具备我所说的那几点条件。 其二、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思考历史现象的史实,使学生的独立思考有所依据。这在近现代史的学习中尤显重要。国家存亡,风雨飘摇,缺乏了那一种历史情境,就很难引起学生的认同感,并让学生真正领悟到进步的潮流是什么,推动历史发展的力量又是什么。缺乏对历史的体验,学生的思考极有可能走偏锋,对历史缺乏尊重感和责任感,盲目追求惊人之语,而置民族大义、人类公理于不顾,这样培养出来的历史思维能力,实不可取。 更有无数学生,他们所获得的历史思维能力是这样的—— 评价历史事件要分清主和次,主流若是进步,就加几句经验教训;主流若是有点儿反动的倾向,就加几句也有好的一面;但签定卖国条约是批你没商量。评价历史人物要采取万无一失的两分法,当然慈禧太后和李鸿章要除外。 僵化不是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本质特点。学生学历史,最重要的能力无非是怎样学、怎样应用。像上述的所谓历史思维能力,学生不到两分钟便“学会了”。只是这样学了跟不学又有何不同? 学生思考历史而得出的这两种后果,完全是因为他们对历史的体验严重不足,没有从鲜活的历史事实中得到自发的领悟,依据的只是一些经教育灌输而从未求证过的陈词滥调而已。教材应该尽可能重现当时的历史情境,使学生了解历史的真相,并学习以客观、公正、全局性的史学精神来评判它。 其三,所重现的历史情境必须经过提炼和浓缩,细节不必全部求证并备案。由于中学历史教材不是历史专著,而更大程度上只是历史知识的普及和史学眼光的初步培养,故应在不影响本质的前提下,不必对细节斤斤计较。例如:对初一的学生讲述历史人物时,可以适当而合情理地假设人物的行为动机和心理活动,凸显历史人物的人性化,拉近历史人物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觉得可以理解他们的思想感情。这一点,在美国的中学历史教育中就做得比较好。但由于过分强调历史人物的理想与勇气对历史的推动,又使美国的历史教育存在较严重的英雄史观,我们不能全然照搬,必须注意纠正。① 三、重现历史情境,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是什么 教材应该怎样重现历史情境呢?笔者认为,有效的方法有三: 其一,文字的表述应顾及学生的文化程度和心理需求。现行中学历史教材是由大学里的专家学者们编写的,难免把历史教材写成了简缩版的历史专著。笔者现在任教的中学,采用的是北师大版的课改教材。文字力求生动活泼,尽量贴近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心理,但并非全无纰漏。像单元导读里的文字就偏深,教师不讲,本单元的纲要不明;讲吧,先得替学生当一回语文老师,浪费了原本就宝贵得很的课堂时间。 如果想培养学生对史料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可以采用生活化与术语化并重,如课文与补充阅读所采用的语言的侧重有所不同。详情见下文(其三)。 其二,应重视社会生活史。新教材中,社会生活史比从前所占的比例已有了很大提高,但有些措辞虽然生动,仍欠直观。试比较一下这两段文字: “唐人将品茶视为美的享受,以茶会友,以茶入诗,蔚然成风。” ②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粤曲在东莞民间兴起,水乡地区的凉棚是青年人歇息、聚集的场所,每当晚上,学唱粤曲或弹奏广东音乐之声,不绝于耳。” ③ 前者空洞,难以真正感受当时人生活的情形。后者直接作用于学生的耳与目,犹如放电影,有细节,有画面,学生在了解的同时,也得到了对历史的体验。 其三,应充分利用文物图片、想像画、立体地图(应有古今地名对照)、文本汇编等多种手段,从多角度让学生了解当时人的生活处境和历史选择。不一定要求非得在课堂上完成任务,但应给学生提供与课文配套的课外阅读。列出参考书目来固然重要,但我们的学生哪里会、又上哪儿去找这些书呢?倒不如就编在课文后边,当作全书的附录也好,当作课外补充阅读材料也行,给他们打开历史的一片瑰丽多彩的天地,吸引他们去求索。要是课本的容量不足,还可以另编一本阅读材料,与地图册一起,三本书同时必备。 是否必要呢?只举一例:日本侵华战争中,教材仅仅是写下南京大屠杀,犯下了滔天罪行云云,学生碍于理智接受的爱国观,会愤怒那么一堂课,下课之后呢,马上就烟消云散。那毕竟跟他们不相干,又过去那么久了。但如果在阅读材料中编入采访受害者和当年抗日战士的资料、《日本人记忆中的二战——朝日新闻读者来信汇编》、《日本教科书继续遮盖事实》、《日军遗毒中国受害者首次胜诉案》(后三篇文章是笔者在备课时从网上查找到的),请问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感受强度会有多大的不同? 参考资料: ① 熊守清:《美国与中国历史教科书的比较》,见《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0年第5期。 ②《历史》(七年级下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2版第21页。 ③《东莞地方历史读本》,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36页。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