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心得)之语文味,让语文课返璞归真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语文味,让语文课返璞归真

语文论文之语文味,让语文课返璞归真 ‎ ‎  温岭市新河镇中心小学  李敏珍 ‎  内容摘要:‎ ‎  语文课堂需要回归本色,语文课堂力求简约和美,语文课堂需要语文味,在创导以学生的生命成长为基点的课堂里,笔者从感受文体特点,学习表达方式,引导咬文嚼字,文道相融无痕,走进文本意境,追求缘情求真,反复涵咏体味,感受语言韵味四个方面来详述,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让我们的语文课返璞归真。‎ ‎  关键词:语文教学  语文味  返璞归真 ‎  语文是一种文化,语文课堂是传承这种文化的空间载体。而“语文味”是语文课堂的灵魂。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说:“语文味”就是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语文味教学流派创立者、华南师大特聘硕士生导师程少堂提出:所谓语文味,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在主张语文教学要返朴归真以臻美境的思想指导下,以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和渗透教师的生命体验为前提,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宗旨,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的,同时又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 ‎  那么如何在倡导以学生生命成长为主的课堂上,让浓浓的语文味飘洒于课堂,让我们的语文课返璞归真呢?下面,笔者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来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 ‎  一、感受文体特点,学习表达方式 ‎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阅读中让学生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2006年教师节的时候,温家宝总理曾说过这样一句话:阅读教学,尤其是小学高年级的阅读教学,不但要让学生读懂课文的内容,而且要让他们读懂课文是如何表达。在教学中渗透表达方式,以文体特点为切入口,让清新而淡雅的文体特点伴随着浓浓的语文味在课堂上萦绕,荡涤着学生的心灵。‎ ‎  我在教学第九册《桂花雨》时,就借用了作家冯骥才有关散文的一句话:“散文,就是写平常生活中那些最值得写下来的东西,不使劲、不刻意,更无须‘绞尽脑汁’,散文最终只是写一点感觉,一点情境,一点滋味罢了。当然这一点往往令人深切难忘。”并以此来导入课文,提炼主线,紧紧抓住母亲的一句话:“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以“是什么原因让我和母亲对家乡的桂花念念不忘?”这个问题来展开教学,辐射“闻花香、摇花乐、赠花情”等几个板块的教学,同时在每一板块教学后,都回读母亲的那句话,在动情的诵读中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母女俩对家乡的眷恋之情。课堂结束,我又回归到冯骥才的这句话,利用板书共同总结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 的特点。至此,散文最显著的表达方式显露无遗。一次一次的动情朗读,无形中将课堂推向高潮,学生充分地感受到了散文的特点,明白了文章的表达方式。他们透过桂花的韵、形、味,悄无声息地走进了作者的情感深处,与文本产生了共鸣,为散文教学的魅力积蓄了力量之源,使教学呈现出一种动态生成的开放态势。‎ ‎  课堂中随处可见的文体特点和表达方式的教学,伴着浓郁的语文气息,如同轻轻拂面的和风,又如似有若无的天籁,给人一种情感流淌的惬意,一种语文醇香的挥发,一种来自生命深处的生机。‎ ‎  二、引导咬文嚼字,文道相融无痕 ‎  语文是文火细炖的慢功夫, 只有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揣摩、品味、积累、运用, 才能将语言、知识和情感等转化为语文能力, 积淀为语文素养, 内化为自我生命的一部分 ‎  如在教学《桂花雨》中的 “闻花香”部分时,在学生的自主阅读之下,我出示描写桂花香的两个句子:‎ ‎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是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两个句子,你从哪个字、哪个词读出了桂花的香味?‎ ‎  生:我从“至少”读出了桂花的香?‎ ‎  师:为什么?‎ ‎  生:至少就是最少的意思,就是最少有十几家邻居在桂花香中,说明香气 ‎  非常浓郁。‎ ‎  生:我从“整个村子”读出了桂花的香,也说明了香气的范围广。‎ ‎  生:我从“没有不”读出它的香气。这是一个双重否定词,表达的是肯定 ‎  的意思。‎ ‎  师:你很会学习,双重否定词的运用犹显肯定。谁互改句子。‎ ‎  生改句子。‎ ‎  师:说法不同,但表达的意思却是相同的。你还从哪个字、哪个词读出了 ‎  桂花的香气?‎ ‎  生:我从“浸”字读出了它的香气。 “浸”是三点水旁,我们一般都说把衣服浸在水里,说明了香气弥漫着整个村庄。‎ ‎  师:说得好,香气好像把我们都包围住了。对于这个“浸”字,谁还有补 ‎  充的?‎ ‎  生:我觉得这个“浸”可以换成“泡”,说明我们都被香气所浸泡着。‎ ‎  师:那你觉得用“浸”好还是用“泡”好?‎ ‎  生:用“浸”好。因为,浸在香气中,好像我们都被香气所陶醉啦。‎ ‎  生:我觉得在这儿“浸”还可以换成“沉”,也说明了我们都被香气所包围。‎ ‎  生:我们走出村子的时候,身上还带着浓浓的香气。‎ ‎  师:是啊,同学们,一个“浸”形象地写出了桂花的香,那么浓郁,那样持久,那样地令人沉醉。一起来读读这两个句子。‎ ‎  生齐读句子。‎ ‎  师:我们不是说“八月桂花香”吗?现在怎么说是“全年”呢?这是为什么?‎ ‎  生:因为香气难以消散,所以全年都浸在桂花香中。‎ ‎  生:因为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泡在茶叶里,还可以做糕饼,所以全年都可以闻到桂花的香气。‎ ‎  师:原来,桂花不仅闻着香,尝着更香!“全年”这个词更说明了桂花的香气的浓厚与持久。‎ ‎  师:家乡的桂花不仅花开时香,晾干了香,做饼也同样香气弥漫。它的香,已挣脱了季节的束缚,香甜了四季,也香甜了人们的生活。这是杭州的桂花所无法比拟的。怪不得母亲说:--生回归到中心句的情感朗读 ‎  传统的语文教学对语言的关注,更多地侧重于对内涵的理解和领会,主要方式是教师讲述,学生的感受往往是肤浅和概念化的。而这节课,我力主引领学生进入文本,在字里行间沉思感悟。叶圣陶语:“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学习语文离不开品味语言,对于课文中的重点词句、传神点,我通过反复朗读、讨论、咀嚼,沉潜品味字词,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寓学法于语言文字训练之中。这不仅让学生既理解了课文内容、体会到了浓浓的桂花之香,体悟了作者要表达的文本主旨,又使语言文字的训练落到了实处,又培养了学生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的能力,使课堂充满着浓浓的语文气息。‎ ‎  三、走进文本意境,追求缘情求真 ‎  缘情求真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基石,是文本的灵魂,也是课堂的灵魂。在语文教学中,以审美为途径,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等手段,让师生共同体验语言艺术的独特魅力和健康、丰富的审美享受。所以,在教学中,我注重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想像、感悟、朗读,深入学生的情感世界,拨动他们情感的心弦,体悟文本的情感,让情智共生,让课堂飘洒着浓浓的语文味。‎ ‎  在《桂花雨》“摇花乐”这部分的教学时,我抓住课文中的空白点,让学生闭上眼睛想像:“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呆会儿进行情境描绘。”我开始声情并茂地配乐朗诵:“‎ 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我尽情地摇着桂花树,任由桂花像雨点一样纷纷落下来,摇啊摇,桂花落在我的头上、脸上、肩上、身上、脚上,落得我满头满身都是,我沐浴在香甜的桂花雨中,整个人陶醉了,我忘情地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在朗诵的时候,我特意对课文中的句子进行了补充,使语句更显生动优美,使情境更显真实可信。读完后,我请学生睁开眼睛,然后用一两句话来形容刚才在脑子中看到的情景。在优美的音乐陪衬下,有的学生说:“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小孩子和他的母亲在使劲地摇桂花,桂花全落在他们身上,他们的脸上都绽开了笑容。”有的学生说:“我仿佛看到了全村的人都来了,有的帮着摇桂花,有的捧着那桂花使劲着闻着,好像要把这花香吸进身体里去一样。”还有的学生说:“我仿佛看到了桂花像雨点那样纷纷落下来,落在了我们的身上,香透了我们的心田。这时,蝴蝶飞来了,蜻蜓飞来了,小蜜蜂也飞来了,他们沐浴在这美丽的桂花雨中,正翩翩起舞呢!”一幅幅美丽的画面、一个个动人的场景如一首首动听的乐曲,任由学生随意地弹拨,演奏出华丽的乐章!‎ ‎  《语文课程标准》一再强调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只有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认知和体验,才能真正感悟文中词句的意义和情味,提高学生对形象、语言、情感的领悟程度。因此,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我积极创设情境,帮助学生通过想像说话,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情境描绘,不仅表达了自己的真情实感,还形成了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感悟语言的能力。只有面对文本,激活学生原有的体验,形成共鸣,才能使学生真正走进文本,把当前所学内化为自己的东西,从而达到了精神提升与语言发展的自然、高效的统一。‎ ‎  四、反复涵咏体味,感受语言韵味 ‎  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在读中感受,读中品味,并在读中释放。在琅琅的读书声中,学生与作者近距离地对话,感受到了作者强烈的情感;在琅琅的读书声中,学生用心灵去拥抱语言,感受到了语言的韵律美、节奏美。如王春燕老师执教的《猴王出世》这篇课文时,她在出示重点句“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时,让学生反复朗诵,从而发现语言的独特魅力。‎ ‎  师:读这样的句子,你仿佛看到石猴在干什么?‎ ‎  师:这山中正是石猴的什么?快乐老家,自由天堂。谁再来读一读,读出他的快乐来,读出他的自由来。‎ ‎  生读。‎ ‎  师:同学们,请你把目光聚焦在语言文字上,从怎么写的角度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  生:文字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  师:看看,作者吴承恩在写石猴遣词造句上非常讲究,里边有很多秘密。你发现了一个。读一读,你还能发现什么?‎ ‎  生:每句话都是三个字,前边的字是动词,后两个字是名词。‎ ‎  师:是不是一个大发现?如果把句子读出来,应该是什么样的节奏呢?‎ ‎  一生读得较慢。‎ ‎  师:都是动词,为什么像打太极拳一样读。再读。‎ ‎  生读得稍快。‎ ‎  生:很活跃,要读得有激情。谁能让石猴在你的声音里跳起来,动起来?‎ ‎  生再读句子。‎ ‎  师:声音非常好听。可是我怎么也没听到石猴的奔腾跳跃,我也想读一读。‎ ‎  师有节奏地快读,生跟读。‎ ‎  师:我刚才看到那位男同学读的石猴还有动作,请他来读。‎ ‎  生做动作读。‎ ‎  师:刚才的短句,三个字,跳跃的节奏让我们的石猴在字里行间跳起来,动起来了。继续读,你还有什么发现?‎ ‎  生:我发现这是四个字的排比句。‎ ‎  师:是随便排列的吗?‎ ‎  生:我发现前两个字是动物,后面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  师:同学们,往下读,更有意思了,试试看,你又发现了什么?‎ ‎  生: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  师:就像一幅对子,我们来对对。夜对--‎ ‎  生:朝 ‎  师:宿对--‎ ‎  生:游 ‎  师:石崖之下。‎ ‎  生:峰洞之中。‎ ‎  师:连起来成长句子,你还能读好吗?‎ ‎  师:谁向我推荐一位?自告奋勇也行。‎ ‎  (指名生读。学生的朗读盈得全场长时间的掌声。)‎ ‎  师:这一段话,写的是活泼跳跃的石猴,用的语言也短促、有节奏,也很跳跃,反过来,这样的语言,让我们读到了一只顽皮可爱、活泼跳跃的石猴。内容、语言高度融合,这就叫经典。‎ ‎  从以上的实录中,我们不难看到,儿童阅读不能与成人等同, 他们对语言文字的情感还处于朦胧状态, 但他们易被感动, 不会遮掩自己的感情。教师范读时饱满热烈的情感能很快传递给学生, 进而影响学生的情绪和朗读, 然后师生共同入情诵读, 一任情感的洪水汪洋恣肆, 课堂才能出现“ 忘我”‎ 的境界。通过反反复复的朗读,孩子们一次次地穿越语言文字,还文本以形象,还文本以画面,还文本以旋律,还文本以情感,变他语为己语,化文境为心境,使学生的心浪一层一层向前推进,从而明白了作者的表达方式,掌握了语言中的规律,感受到了课文语言的独特魅力。良好的语感,、善感的心灵,、美好的品质、经典的魅力就在诵读中渐渐积聚、凝炼、升华。在浓浓的语文味中,课文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对学生来说,不再是“秘密”,石猴的顽皮可爱也在我们激情的诵读中充分地展现,学生也在不知不觉中积淀了深厚的文化素养。‎ ‎  苏霍姆林斯基说“ 我一千次的确信, 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情感和美的清泉, 就不能有学生的全面智力的发展”。语文课,立足语文,以言语生命的自觉为归依,以内在情感为主线,以重点词句为凭借,以诵读、感悟为手段,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把学生引入到文本的广阔天地中去,放飞思想,张扬个性,使学生实实在在地经历读书、感悟、体验、内化等学习语文的过程,师生共同品尝语言艺术的独特魅力,共同体验健康、丰富的审美快感,让浓浓的语文味在课堂上飘洒, 这就是语文课最自然的、最本真的回归。‎ ‎  参考文献:‎ ‎  [1]郭家军。营造一个充满“语文味”的课堂[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04)‎ ‎  [2张毅。浅谈语文课中的语文味[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8,(08)‎ ‎  [3]刘秀梅。享受盛宴品尝真味[J].成功教育,2008(04)‎ ‎  [4] 高颂民。语文课当反璞归真才有语文味[J].中学语文,2008,(06)‎ ‎  [5] 钱道静。语文味:构建和谐语文课堂文化的立足点[J].当代教育科学,2008,(02)‎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