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8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美术(心得)之以学为主当堂达标小学美术课中的探究教学
美术论文之以学为主当堂达标小学美术课中的探究教学 “以学为主,当堂达标”一直是我们教学的指导方针。课堂的主人是学生指导和引领者是教师。我们每位教师都希望每节课的教学都有效果,都能达到教学目标。我们美术课堂教学经常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探究学习这一环节最能突出“以学为主,当堂达标”的效果。探究是人类适应环境的一种天性。在汉语中,“探究”就是“探索、研究”。“探索”的诠释是“多方寻求答案,解决疑问”,“研究”的解释是“探求事物的性质、发展规律等;考虑或商讨” 。所以,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就可以理解为我们在教学当中,引导学生围绕一定的问题、文本或材料,自主寻求或自主建构答案、意义、信息或理解的活动或过程,即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学术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信息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美术课多是实践活动课。从学习方式上讲多以探究式和实践式学习为主。我上课的第一原则就是不要让学生失去学习美术的兴趣。其次,我会围绕教学目标追求课堂学习效果的最大化,也就是当堂达标。通过引导、探究、讲授、实践、展评等一系列教学环节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达到美术新课标中所要求我们应达到的教学目标。新《美术课标》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它包含着趣味性、审美性、人文性……等等特征。传统美术教育最大的弊端是过于强调学科中心,过于关注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漠视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特别是儿童身心特征和心理需求,让学生强行接受,他们会觉得无味、无趣。新课程突出强调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通过学生的具体的探究活动来实现的。我坚信每个学生都具有研究学习美术的能力,都能在他们不同的潜质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美术活动的趣味性、实践性、创造性等比较突出,所以,我尝试依靠学生自主的、有目的的学习活动开展探究学习。 一、“尝试——发现”的教学。 20世纪初,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就推论出“动物的基本学习方式是试误学习”的著名命题。小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被激发后,他们动手实践的欲望非常强烈。抓住这种心理,鼓励他们“尝试”。通过“尝试” 去获得知识、获得体验,获得理解,积累经验。例如《多姿多彩的靠垫》一课,我利用多媒体进行欣赏教学,学生们被眼前五彩缤纷、形式多样的靠垫迷住了。他们急切地要设计一个好看的靠垫,于是我就让他们先看书或图片,观察学习后再尝试设计。当他们设计展评时,我提出问题:你们在设计时学到了哪些知识?发现了什么问题?学生开始讨论回答。有的学生说学会了画好一个基本图形就可以复制好多个相同的图形;有的说发现了图案的变化规律是一个红色的图案和一个黄色的图案交替出现;还有的说画图案有窍门,先画一条中心线,在它的两侧画一模一样的图形(我启发他图形的方向变化)就能画得非常好看整齐等等。我及时引导并讲解相关知识,提出“轴对称”和“中心对称”的比较学习和画法,纠正学生的错误理解,再进行修改或修饰。这种“尝试——发现”的探究学习过程就是这样的:尝试准备(欣赏教学)——出示尝试主题(设计靠垫)——自主学习(看书或观察图片)——尝试练习——学生讨论——教师讲解——学生二次尝试练习。 二、“活动——操作”的教学。 对于活动教学美国教育家杜威(做中学)、苏联的加里培林学派(心智技能分阶段形成),特别是达维多夫等都进行过大量的实证研究。如达维多夫把学习活动的结构分为五个要素:活动的需要、动机、任务、动作与操作,很有启示性。根据平时的教学实践,“活动——操作”教学可以这样:建立学习目标,设计问题情境——参与实践活动,进行实际操作——分析活动结果,概括学习所得—— 反思活动过程,促进迁移运用。我曾经在二年级《我们来跳舞》一课尝试运用此法。在引导阶段,先利用课件播放舞蹈的场面,然后放音乐与学生一起跳舞,感受跳舞带来的快乐。最后提出学习的目标那就是如何创作《我们来跳舞》。围绕这一目标,学生开始进行讨论如何构思,如何表现旋转的舞姿等问题。我时常参与他们的讨论并给予启发,鼓励他们大胆地用草稿来表达构思,并在黑板上讲解创作方法和表现技巧,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在欣赏评价阶段,我多让学生去评价。让他们在欣赏别人的作品时,既要学习他人长处,又能流利的表达自己的意见,概括创作的过程。同时,我引导他们学会尊重他人及作品,取长补短,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修改或运用。 三、“探索——研究”的教学。 这种教学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出发点,以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培养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学会分享与合作,培养科学态度、科学道德、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为目标,引导学生根据社会与自身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采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在开放的真实的情境中探求问题解决的各种途径与方法,取得具有一定原创性的发现。在小学美术课的探索发现领域运用这种灵活的教学模式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通过这次培训学习我了解到综合学习由于包括的内容较多,学习活动的复杂性增加,单一的学习方法难以适应,应该采取多种学习方法保障学习活动正常开展。鉴于综合学习的目的,尤其应该突出探究式学习方式。具体而言,需要营造问题情境,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或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性学习。 我按照进入问题情境——学生实践体验——欣赏评价交流三大步骤在小学四年级《棋牌乐—— 牌篇》一课进行探索研究的教学。本课是综合?探索领域的一节内容, 是一节跨学科的综合课,将英语与美术设计合为一体,让学生在设计制作及娱乐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同时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设计能力、审美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提高综合学习能力。以设计纸牌作为本课的切入点,可以让学生在设计中掌握设计技巧,在游戏时收获知识。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这一学龄的儿童想象力与创造力非常丰富和活跃,结合他们的学龄特点,引导学生分小组进行观察和分析牌的组成部分及牌的制作方法,让学生在探索和研究中了解纸牌的结构和功能,有目的的设计自己的牌;我设置了四个探讨项目1、欣赏书中的英语牌,说说牌面组成。2、说说制作牌的材料。3、探讨制作形式。4、探讨制作方法。这样通过四个探讨题及教师的演示,解决了本课的重难点,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其养成探究的学习习惯十分有益。 首先,我带领学生直接进入玩“英语牌” 的游戏活动,然后学生自己研究玩法,按顺时针摸牌能凑出什么样的英语单词,又按反时针摸牌能凑出什么样的英语单词,看谁凑出的单词多等。学生的兴趣高涨、玩得很开心。这时有的学生提出我们想自己制作与众不同的英语牌的问题。这时我引导学生建立学习小组,研究用各种材料和方法制作新奇特的英语牌。学生进入实践体验阶段,他们交流讨论如何设计、如何分工等问题,并进行具体操作。作品完成后,进入欣赏评价交流阶段。于是我领学生举办一个英语牌展,把自己的评价和意见表述出来。学生通过欣赏、评价、交流与他人分享快乐和成果,学会欣赏和发现他人的优点,学会理解和宽容,学会观察与思考,学会敢于表达与申辩。这是探究学习不可缺少的环节 探究教学在小学美术课中经常运用,探究是学生的探究,教师的教是为学生服务的。教师只是组织者、引导者。在教学活动中,我也力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积极性,使之勇于表现、释放个性,让学生真切体会到学习的成功与快乐,成为学习的主人。中年级小学生的探究可以在师生之间互动的基础上进行,但仍以学生的探究为主,教师尽量少参与。总的来说,探究教学以学生发展为本,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和人格的健全有重要意义。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