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8 发布 |
- 37.5 KB |
- 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体育(心得)之如何培养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的学习兴趣
体育论文之如何培养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的学习兴趣 在以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今天,人们的社会竞争意识比以前任何一个时代都显得越来越激烈,个人实力决定了人的生存质量的好坏,面对21世纪教育的发展趋势和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学校体育的教学根据“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新课标确立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标准和评价体系,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定义为“以身体锻炼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学生的健康为主要目的”的一门课程,突出健康是唯一目标。因此如何提高人的社会竞争力,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势必成为学校体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此教育形势下,我从事体育教学课程,总结感受如下: 一、了解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特点, 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生对各种运动项目有不同的兴趣和选择:如男生多喜欢活动量大,竞赛性强的运动项目,像球类、武术等;女生则喜欢动作强度不大,姿势优美、节奏韵律感强的运动项目,像艺术体操、舞蹈、跳绳等。由于年龄的增长,知识水平及认识能力的提高,学生逐渐对一些较为复杂、具有一定技巧性动作产生兴趣,学习时,他们不再满足于掌握动作要领,更希望了解动作的原理。随着学习的深入,知识范围扩大,求知欲不断增强,他们不但关心课内学习与锻炼,而且对课外体育活动及班级、校际、校外之间的各种比赛很感兴趣。故而教师应树立在体育课中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要求和促使学生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的观念,在此基础上重视对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身体全面发展。 二、利用学生的直接兴趣,激发正确的学习动机。 动机是激励一个人去活动的心理原因,对学习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是积极性的核心。在体育活动中,学生的直接动机是与体育活动直接相联系的动机,它是以自己直接感兴趣的东西作为学习的动力。教师应善于利用学生对体育活动的直接兴趣,启发学生积极练习一些他们认为枯燥无味的教材。例如:在教学中,利用学生对足球和竞赛的兴趣,先让他们进行足球比赛,从中抓住他们的由于不能控制球而失掉很多进攻和防守的机会感到苦恼时,再讲明学习基本技术的必要性,进行正确示范,这样,就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这个教材的兴趣。 在教学中,除了要向学生讲明学习的目的,还要要求学生把锻炼身体同实现“四化”的宏伟目标联系起来,使他们懂得身体好与学习好的辩证关系,启发他们为祖国繁荣富强而锻炼身体,掌握知识的重要性,树立他们从“要我学习”变为“我要学习”的正确学习态度,启发和引导他们。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示范讲解,激发学生的兴趣。 运用多媒体技术,将教师的示范动作及难点预先录制好,上课时,边播放分解动作,边讲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对整套动作有更直观、更完整的了解,从而提高教学的效果。 由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局限,小学生集中注意的时间往往较短,不到半节课就开始东张西望,开小差了,特别是在讲解、分析某位学生的动作时,学生听起来也比较模糊,精神也不集中。我们可以来比较一下:比如给同学们介绍前滚翻的技术动作时,如果用传统的教师示范和口授、讲解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效果是不甚理想的。首先,在上课时,老师将完整的动作示范出来,然后进行讲解、分析,所讲的一切都较为抽象,在视觉上不能给学生一个直观讲解的感觉,让学生不易理解,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很难让学生完全接受。反之,我在上课时采用了多媒体电脑教学,将前滚翻的整个技术动作借助教学软件,通过画面出现教师预先录制好的示范动作、图形分解以及将蹲撑——两手撑垫屈臂——低头——两脚蹬地——提臀收腹——重心前移团身滚动——枕骨、肩、臀部依次触垫——抱小腿团身成醇蹲撑的文字解释打印在屏幕上,结合课堂上的需要使画面重复播放、讲解,加上教师在课堂上的示范。这样,学生在大脑中形成清晰完整地技术动作印象,练习起来更有劲,更积极主动,对动作要领更直观理解,掌握技术动作更快。这也符合儿童对直观、有趣、新奇的事物更容易理解,具有强烈认同感这一心理特征。 四,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产生。 现在小学生自信心很强,表现欲也很强,自己的行为需要得到他人的认可,这就使得教师应当让学生有成功的积极体验,从而让他更加对此活动感兴趣。例如教师在一年级的一堂投掷投远课中,开始可以故意降低标准、难度,使得每位同学都有拿到红五星的机会,而且对学生的每一次练习教师只是表扬他做得出色的地方,学生顿时兴趣高涨,每一次联系结束后不仅去关注他人的投掷,而且还在一起相互讨论如何才能投得更远,根本不用教师去维持纪律,无疑是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要使学生产生兴趣,就必须设法才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他们产生兴趣。 在实践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是很多的,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如:教师的目光暗示,表扬、鼓励与批评,及时纠正错误,正确的示范,生动形象的讲解,游戏、竞赛、直观教具等。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