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心得)之塑造留守儿童完美人格刍议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其他(心得)之塑造留守儿童完美人格刍议

其他论文之塑造留守儿童完美人格刍议 ‎ ‎  摘要: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地向城市转移,这既是农民理性选择的结果,也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多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民从农村走进城市,常年出门在外。其子女或留给老人照料,或托给亲友管护。这些被留下来的特殊“人群”,我们称之为“留守儿童”。留守的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自生自长着,导致儿童变成“问题儿童”现象日益凸显。也同时意味着这一新兴群体对农村社会的影响也将越来越大,因此,能否解决好留守儿童的问题,尤其是教育问题,将会影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能否长期地、持续地开展下去。而教育的根本在于德育,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突出,归根结底是德育工作的问题,因此,解决好留守儿童的德育问题是农村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  关键词:德育现状;措施一、农村留守儿童德育现状(一)、缺安全监管,隐患多多“留守儿童”‎ 作为一个弱势群体,他们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由于他们的父母不在身边,长期只能与年迈的长辈、熟识的亲戚或邻居生活在一起,缺少直接的关爱,得不到及时的监护,极易发生交通、溺水、雷击等安全事故。更何况,少年儿童正处于身心发展的转折期,其心理发展极不成熟,可塑性大,自制力差,这时候的“留守儿童”一旦脱离家长的适当约束与科学引导,极易受到不良诱惑与影响,很多儿童少年时期因管束不当而与社会上的不法分子混在一起,养成了诸多不良的行为习惯,有的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  (二)、差心理抚慰,怨恨多多根据留守任意的年龄特点,他们正处于亲情依赖期,长期分离和缺乏联系使孩子在身心成长过程中无法得到父母的引导和关心,家长无法了解子女的心理变化,子女的亲情缺失导致对家长的怨恨,与家长沟通障碍加深。在长期情感缺失和心理失衡的影响下,农村家庭必将出现亲子关系的失谐,最终限制了留守儿童良好道德情感的成长,长此以往,极易使孩子们性格走向极端,变得霸道蛮横,自私任性,或内向、悲观、自卑、逆反心理严重等。长期的情感缺失和心理失衡的影响,亲子关系的失谐,情感趋于生疏和淡漠,交流的可能性被限制,没有直接的情感体验和满足亲子间的情感需要,道德情感方面会出现偏差和缺陷,道德情感品质的发展也会受到压抑和限制。‎ ‎  (三)、少学习指导,低能多多由于远离父母,监护不够,使得那些留守儿童出现学习观念淡薄,对学习索然无味,更由于自制力薄弱,当在学习上碰到困难,成绩不够理想时,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就被严重挫伤。虽然“留守儿童”‎ 中不乏品学兼优、独立能力很强的好学生,但成绩处于班级中下游、性情顽劣的孩子还是占了多数。‎ ‎  学习态度不明确,成绩较差。究其原因,因为留守儿童长期和年龄大,文化层次低的父母、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不能很好地对孩子的学习进行辅导,更无法对孩子进行价值观念、理想信念的教育,致使孩子学习目标不明确,成绩较差。3不少的“留守儿童”除了完成学习任务之外,还要承担原本不属于他们的沉重的家务劳动,家务事儿成了“主角”,学习反而成了“副业”了!‎ ‎  二、农村留守儿童德育具体措施留守儿童的生活亟待提高,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更是亟待解决,小到个人的成长、家庭的稳定,大到教育的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应应该正确地面对,合理引导,及时解决(一)感受集体的温暖,形成健全的人格学校是留守儿童最聚集的地方,学校方面要重点加强留守学生的教育与管理,要让留守儿童融入学校这个集体,在学校这个大家庭中感受集体的温暖。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强对留守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法制道德观念,不断增强学生的遵纪守法意识;二是对留守儿童进行档案管理。有的方式,跟踪管理;三是定期召开留守学生家长会,与家长沟通,使学校内外对留守学生的教育影响产生合力效应;四是重视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和孩子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帮助指导留守学生解决各种困惑和疑难,对其显性和隐性的心理压力进行疏导,引导他们走过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教育留守儿童学会表达情感,学会与他人交流,学会与他人分享,感受集体的温暖,形成健全的人格。助其健康和谐发展。‎ ‎  (二)、开展多样的活动,搭建自信的平台积极实施素质教育,能使孩子们健康发展、全面发展、特长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教育教学过程中,要认真按教育规律办事,严格要求实施素质教育。学校在孩子们掌握必备知识的同时,认真组织各种有益的文体活动,留守儿童们在活动中特长得到发展,自信心得到提高。我们学校深入挖掘民间文艺,积极开展了课外活动活动,认真开发校本课程开发,注重吸收留守儿童参加,使他们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推动留守儿童们综合素质的发展与提高。‎ ‎  (三)、提高家长的认识,促成心灵的对话学校设立家长学校,定期举办家长培训班,使学生家长特别是留守儿童监护人逐步学会如何引导、教育孩子,使他们懂得,学生在良好行为习惯和健康人格的形成过程中,家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引导家长与子女开展心灵对话,学生与家长存在心里隔阂,是比较普遍的现象,极不利于家庭教育,班主任可以利用孩子生日、母亲节等特殊的日子,组织学生和家长互相视频,平等对话,增进理解。学校还可开通专用亲情电话,免费让留守儿童每月至少与父母通一次电话,汇报学习、生活情况。‎ ‎  (四)、构建教育的网络,把牢合作的抓手学校在建好留守儿童档案管理的基础上,还应多方位地了解他们的生活、学习情况,注意他们的情绪反应,倾听他们的心理诉求。对突遭生活变故的家庭,学校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争取社会的支持,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及时进行心理疏导,使其在学校能安心学习。多开展一些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课外活动,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与人合作的能力。‎ ‎  教育孩子,仅仅靠学校是不够的,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有机结合。因此,学校想方设法争取政府与社会各界支持,由学校牵头,成立由乡政府、派出所、医院、文化站等部门以及各村参加的德育教育领导小组,形成德育教育网络,并把此项工作落到实处。比如,对网吧的取缔、对游戏厅的治理,对农家书屋的添设等。力求创设适合少年儿童尤其是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环境。教师还要对留守儿童进行定期家访,以便及时和监护人交流,使其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为共同管理好孩子打下基础,使家庭、学校、社会形成了紧密结合的教育网络,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  “爱是教育的基础,是老师教育的源泉,有爱便有了一切。”‎ 爱心可以融化坚冰,留守儿童更需要关爱和温暖,只有爱,才能如涓涓细流,沁入他们的心田。只有对他们倾注不尽的关怀与呵护,对他们学习上的不足,经济上的困窘,思想上的迷雾,行为上的缼陷给予帮助,老师们关怀的目光与温暖的体贴就会如阳光般穿透他们的心灵,给他们以感召,给他们以激励,提醒并促进他们趋善趋美。让我们用热情、真诚、宽容、负责的品质锻造自己的个性魅力,勇担用我们的人格塑造留守儿童完美人格的神圣使命。‎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