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8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英语(心得)之英语课堂小组活动有效性的探讨
英语论文之英语课堂小组活动有效性的探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广与实施,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逐渐得到了教师的普遍认可和重视。因为这种学习方式打破了传统的教师垄断整体课堂的信息源而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的局面,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小组合作学习的优点在于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促使学生之间相互学习,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更有效地进行语言交际,更有力地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但从教学实践情况来看,我们在课堂操作和过程把握上仍存在不少问题。表现在:有些学生在小组活动时不主动交流;有些小组把活动当作闲聊;有些小组每次都由同一个人向全班汇报。因小组活动形式死板,有些学生对参与活动的热情不高等。如何才能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取得小组活动的成功,真正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呢?现就我个人这几年来的亲身实践谈一下自己的做法: 一、合理分组是小组活动取得成功的前提 1.小组人数要合适,以6人为一组。组织课堂小组活动的目是要让全体学生在小组中积极充分地进行“谈、说、评、议”等言语表达活动。如果小组人数过多,就不能保证人人有机会,且会增加腼腆学生的拘谨感。 2.小组的组合要本着平衡性。每组都要有A、B、C类的学生,男女混编。英语课上,学生可以根据需要调换座位,以便学生能够“类聚”而畅所欲言。 3.组内各成员的任务。小组内设有组长、每科的小组长。组长分配任务,确保每个组员均有发言机会,而且保证各类学生都有所收获。小组长应简单记录每位发言人的讲话要点,然后交给组长。组长先向本组陈述讨论意见或结果,然后代表本组向全班报告。 二、教师的指导参与是小组活动成功的关键 1.教师要指导学生在活动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每一堂课前,学生都必须做好充分的预习工作。这样,在充分的准备工作之后,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就有话可说,表现踊跃。 2.教师要精心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除了课文中相关的话题,教师所给的话题既要能引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参与语言活动的欲望,又要与教学内容相结合。这就要求教师熟练掌握教学内容,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比如,冀教版初二年级下册Unit8 Save our world,让学生讨论环境问题,如果纯粹是就题论题,学生可能觉得索然无味,教师在设计话题时可以联系实际,让学生审察一下本地的环境污染问题,找出解决该问题的方法及建设性的建议。当代的学生都是思维敏捷、富有个性和个人见解的年轻人,于是他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如针对资源提出了“reduce, reuse, recycle”等建议,令人赞叹。 3.教师要密切关注小组活动的进程。在活动进行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小组活动的进程,关注每个小组及每个小组成员的表现。对于在活动中遇到的语言问题,教师可随时帮助解决。教师在课堂中要深入每一个活动小组,引导他们的讨论,让每个学生都有话说,并且力求创造一种较为宽松的讨论环境,让那些较为胆小、较为内向的学生消除焦虑感,培养他们敢于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树立自信心和自尊心,在讨论的过程中体验成功。在请学生展示讨论结果时可用轮流的办法,使得发言不是少数学生的专利。 4.教师要给小组活动以恰当的评价及延伸。在课堂上,可以留几分钟分别请几组同学到前面表演,给他们以展示小组活动成果的机会,同时请台下的学生指出他们的优点和错误,教师也要给予适当的评价,以鼓励为主,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语言活动,使每个学生在小组活动中获得全面发展。 三、加强小组实践活动是小组活动成功的保障 初中英语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外活动是英语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只有在抓好课堂教学的同时注重课外活动,才能取得更大效益。许多英语水平较高的学生,很多得益于校外的英语实践活动。因此,教师要重视课外英语实践活动的指导,加强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活动,通过课内教学带动课外活动,以便更好地促进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此外,教师要多为小组设计合作性、自主性、能动性强的课后作业。从而促使学生积极运用所学英语,提高其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例如,我坚持让每个学生课前5分钟的疯狂背诵,学生自找文章,要求和本单元谈论的话题相关,在课堂上展示并设置问题,要求其他学生回答。这样不仅练习了同学们的口语水平,也锻炼了学生的听力和理解能力,连平时一说话就脸红的性格内向的学生也敢大胆地说英语了。 四、开展小组活动应注意的问题 1. 注意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动机和愿望。运用小组合作学习,首先应注意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动机和愿望。强化学生的集体观念,提高小组的内聚力。随着合作学习策略的进一步运用,学生逐渐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从活动中体会到互助带来的智力乐趣和同学间的友爱,对合作学习过程本身就会产生积极的态度,从而对合作学习产生强烈的愿望。 2. 注意指导学生学会合作技巧。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仅仅鼓励学生彼此合作,或安排一定的合作程序,还不足以保证小组成员进行高效的合作。如在开始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时,提供一套共同的学习材料(导学案),或者布置集体性作业,使学生不得不学习运用合作技巧来解决问题。 3. 要注意合理组织调控。实验研究表明,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中,可能经常出现三种情况:闲聊(与课题不相干的交谈)、开玩笑、冷场。还有一种情况也值得注意,有时教师并没有让学生讨论,而学生却在小组里交头接耳,这并不一定就是开小差,很可能这正表明学生已开始对讨论感兴趣,并真正尝试讨论。此时教师也同样要进行合理的调控指导。 4. 在活动评价中重视个体“自我实现”的需求。我们对课堂小组讨论的评价往往只局限于口头上,而且评价时只注重小组的最后汇报,忽视了组员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的贡献。无法满足组员个人内在“自我实现”的需求。 学生不是天生就会合作的,我们要在此方面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和培训。 正如美国著名合作学习研究者约翰逊所说: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a guide”,即从旁指导,不能“袖手旁观”,不能对学生“放任自流”,要在适当的人际交往及小组合作技巧方面指导学生。因此,合作不仅是学生的合作,教师要在对学生合作技巧的指导中充分体现对学生的关注。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学生的发展也是在师生合作过程中得以实现的。 当然,教师在课堂上要成功高效地组织开展小组活动不是件易事。应试教育的阴影,大班额的配备,媒体辅助所遇到的困难及教学精力分配不足,甚至教室布置等因素都会随时牵制其顺利地进行。但是,只要能做个有心人,只要教师不断地提升自己各方面的水平,只要坚定地探索下去,我坚信,总有一天,教师和学生都会在小组活动中得到各自想要的东西。因此,我们说有效的分组、适时的指导、有计划的学生小组实践活动才是小组合作学习成功的策略。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