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X年关于党旗在防汛救灾第一线高高飘扬的感悟范文5篇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X年关于党旗在防汛救灾第一线高高飘扬的感悟范文5篇

‎202X关于党旗在防汛救灾第一线高高飘扬的感悟范文5篇 ‎2020关于党旗在防汛救灾第一线高高飘扬的感悟范文5篇 洪水无情人有情,全市各级党员干部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全力奋战防汛抗洪第一线,让党旗在防汛救灾第一线高高飘扬。以下是小编整理了2020关于党旗在防汛救灾第一线高高飘扬的感悟范文5篇,希望你喜欢。 党旗在防汛救灾第一线高高飘扬的感悟篇一 当前,多地发生洪涝地质灾害,防汛形势严峻。记者在抗洪一线看到这样一些身影,他们在转移群众、抢险救灾等危急关头冲锋在前,让党旗高高飘扬在防汛救灾第一线。 受强降雨影响,流经湖北恩施城区的清江河水漫过河堤,在胜利街一带,河水逼近沿街商铺的二楼,不少群众被困。情况危急,当地党员干部组成了抢险队伍,驾着皮划艇前往救人。 危急时刻,背着群众转移的人叫刘本云,是一名有着26年党龄的共产党员。甘做人梯,刘本云把困在二楼的居民一个一个接到皮划艇上,安全转移。 当天,刘本云和同事们驾着皮划艇往返五十余次,搜救被困群众近两百人。 最危险的任务党员先上,最艰难的任务党员先上。 ‎ 江西余干县信瑞联圩发现3处泡泉,最大泡泉直径已有两米左右,时刻威胁着大堤的安全。险情就是命令,73集团军某旅立即派出了200百名官兵紧急处置。由于泡泉点在水下,官兵们成立了一支党员突击队,队长袁魏魏带领25位95后党员跳入齐肩的水中封堵管涌。 党员突击队中还有一位来自九江都昌的95后党员刘浪,水塘的另一面就是他的家乡。在此次洪灾中,他的家里也受了灾,家人已被当地党员干部转移到安全地带。 经过6个小时的连续奋战,信瑞联圩的险情被控制住,目前当地工作人员继续巡查。 在湖南岳阳1068公里的环洞庭湖堤坝和163公里的长江干堤上,1300多个防汛连,超过11万名党员日夜坚守,守护家园。大事难事见担当,危难时刻显本色。无数共产党员向险而行,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党旗在防汛救灾第一线高高飘扬的感悟篇二 在防汛抢险一线,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转移群众、守护大堤,在洪水面前筑起一道冲不垮的坚强防线,让党旗在防汛救灾第一线高高飘扬。 16日,重庆市万州区五桥河遭遇近四十年来最大洪水,河道两边上万名群众的生命财产受到威胁,当地党员干部挨家挨户组织群众立即转移。 ‎ 降雨持续,河水猛涨,很快就灌入了沿街商铺和民房,一些还没反应过来的居民被困家中。危急时刻,社区党员与救援队员一起紧急施救,在一米多深的洪水中将被困的居民转移出来。 党员干部和救援人员全力以赴,需要转移的5000多名居民全部安全转移。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连日来,各级党组织按照书记总书记的要求,尽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哪里有汛情,哪里就有共产党员的身影。 面对严峻的防汛形势,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主动担当、敢打头阵,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在长江干堤湖北黄冈武穴段的防汛哨棚成立了6个临时党委、38个临时党支部,近1600名共产党员带领群众在大堤上值守;在安徽安庆高新区各个转移群众安置点成立的临时党支部,从后勤保障、秩序维护以及卫生防疫等方面为群众排忧解难,让受灾群众衣食无忧,生活安定,真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 转移,党员最后离开;抢险,党员冲锋在前。 近期,长江九江段、鄱阳湖、修河一直处于超警戒水位,发生溃堤、漫堤、管涌的风险很大。几天前,江西鄱阳县一段圩堤出现水下塌方,情况危急,72集团军某旅官兵立即赶往驰援。12名党员组成突击队跳入水中,顶住湍急的水流,用沙袋加固坡岸。连续高强度作业,他们的手多处擦伤。 ‎ 经过3个小时的奋战,堤脚被压实,长约1.5公里的圩堤坡面铺上了防浪布,保住了大堤。 党旗在防汛救灾第一线高高飘扬的感悟篇三 今年入汛以来,我国南方地区汛情灾情严重,7月份以来,洪涝灾害已经造成24省(区、市)2300多万人次受灾。近几日,长江今年第2号洪水、淮河今年第1号洪水又相继形成,太湖继续超保证水位,多地防汛抗洪形势越发严峻。防汛救灾既是战场,也是考场。当群众面临险情,需要转移的时候;当突发险情出现,需要有人挺身而出的时候,当村庄需要有人留守巡查的时候,我们看到有很多基层干部二话不说担起了重任,成了大伙儿心里的主心骨。 7月16日至17日,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大部分地区遭遇暴雨,持续强降雨使清江干流水位猛涨。17日,流经恩施州首府的清江河水漫过河道,导致城区大面积被淹,部分路段积水深达数米。当天16时30分,恩施市城市防汛应急响应由II级提升为I级,淹没区群众迅速转移。 在恩施市胜利街一带,水面已经快涨到了沿街商铺的二楼,不少人被困在楼上。危急关头,几名搜救队员驾驶着皮划艇前往救人。 刘本云是恩施市两违清理整顿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灾情发生后,刘本云带着本单位一些身强体壮的同事一早就来帮助转移被困群众了。 ‎ 天渐渐变黑,刘本云和他的同事已经奔波了一天,但考虑到可能还有群众被困,他们找来手电筒又继续搜救。 在十几个小时的救援中,刘本云和同事驾驶皮划艇来回搜救50多次,搜救被困群众近200人。这其中,有多少人是踩着他的肩膀下来的,他已经记不清了。作为一名基层干部,今年46岁的刘本云曾当过21年兵,有26年党龄,一些责任和担当已经深入骨子里。 刘本云说:因为高空比较高,其它地方不能保证老百姓安全。踩在我肩膀上,一是给老百姓信心,第二个也能确保老百姓的安全。 虽然说起来轻松,但实际上救援被困群众的时候,刘本云他们也曾多次身处险境。 刘本云说:在救援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险情,有的人比较重,当时在初期的救援过程中经验还不是很丰富,我们自己也差点栽到水里面去。 湖北恩施市两违办快速反应大队大队长晏军说:当时的情况比较险,有被大水淹没的弱电线把我们的船只缠住了,好不容易才脱身,想起来有点后怕。 群众都安全转移了,但刘本云却闲不下来。18日凌晨,恩施的强降雨暂停,清江水位有所下降,主城区的积水也逐渐消退。但这场洪水却造成恩施市城区内淤泥淤积、遍地狼藉,道路严重阻塞。为了早日恢复家园,刘本云又和救援人员及当地群众一起忙着清淤清障了。 ‎ ‎ 位于恩施市清江西路胜利街片区的商铺是受灾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刘本云和恩施市两违办应急分队的38个人正在这里清淤。沿街清扫的时候,经营商铺的杨维书认出了他,前一天,正是刘本云将被困商铺二楼的她给救了出来。 这场洪灾造成恩施市城区内淤泥淤积,道路严重阻塞。为了尽快恢复道路通畅,7月19日晚,恩施市城管部门对城区5个受灾严重的重点路段进行全面清障作业。顾不上多休息,在大型作业车无法进入的狭窄街道里,刘本云和他的同事们又忙活开了。 刘本云说:明天如果清淤没清理完,我们继续清淤,直到把淤泥、垃圾清完,老百姓恢复生产生活,我们再收队。 安排好夜间巡防的点位后,江苏南京秣陵街道东旺社区党委书记崔吉安和同事们继续巡堤。社区内2.5公里的秦淮河堤岸,他们每个人都有一片责任区。巡堤看起来好像挺轻松,但其实责任重大,来不得半点马虎。前一天,他们这里就刚刚发生了一起险情。 7月18日凌晨,南京市降下大暴雨,秦淮河水位再度上涨。东旺社区所在的秦淮河东山站水位已经超过警戒水位1米多,巡查人员发现堤坝背水坡出现了一处散浸,必须及时处置。 ‎ 江苏南京江宁区秣陵街道东旺社区党委书记崔吉安说:当时心里有点紧张,因为听专家讲散浸它要是处理不好,发生的后果不堪设想,堤坝出问题都从小的散浸开始的。我们几个社区干部还有老同志一商量散浸口的事,口应该在它迎水坡的上面,我们当时临时制定了一个方案,打桩弄木板用沙袋填土。 方案定了,机械、物资也很快到位。工作人员在背水坡开始围堰蓄水,挖掘机则用车斗在迎水坡打木桩,木桩四五米长、碗口粗,淋过雨格外重,至少需要两个人在水中扶好才能打下去。 崔吉安带着水性好的同事和村民跳入水里辅助挖掘机打桩。两个多小时连续作业,40多名社区党员干部和村民齐心协力,终于及时排除了这一散浸险情。 正在用手机录视频的是留守在村里的二滩村村委会主任胡雨清。十几天前,二滩村所在的江西省鄱阳县昌洲乡遭遇洪水,村民大都撤到安置点或投亲靠友去了。因为走得匆忙,很多人家都没来得及收拾,现在暂时又回不去,放心不下家里,有不少人都给留守在村里的村委会主任胡雨清发消息,希望他能帮忙去看看自己家里的情况。 谁家有需要,胡雨清都会到他家门口用手机录一段视频发过去,让大家安心。同时,他还会经常在微信群里向大家通报决口封堵的进展。 ‎ 昌洲乡四面被昌江水包围。7月9日晚,保护昌洲乡的中洲圩发生溃堤,决口长达188米,昌洲乡15个行政村被淹,万余名群众被紧急转移。当时,发生决口的正是胡雨清所在的二滩村。他告诉记者,7月9日下午他们发现村外面一处圩堤开始漏水,就迅速组织人员去封堵,可惜没有成功。 险情发生后,因为昌洲乡群众已经全部妥善安置,没有发生人员伤亡。现在,村里就剩胡雨清和另外几个留守人员,除了帮村民拍视频沟通一下现状,每天晚上他们还要划船在村里巡逻。 村里断电,这段时间胡雨清留守的日子并不好过。胡雨清说:我们现在早晨用柴火煮一点面条吃,没有电,有个好心人捐了一台发电机,但是油很贵,只有晚上很热、睡的时候发两三个小时电,其它时间没电的。 前几天,中洲圩封堵决口到了最关键的时候,运送石料的车都要从村里唯一的道路上通过,有时会压坏道路。为了不耽误封堵施工进度,一有情况胡雨清他们就要出去帮忙修路。 经过5天5夜不间断的抢修,18日上午,中洲圩决口顺利合龙。不过,因为水位下降不够,还有不少民房仍然淹没在洪水中,转移群众想回家还需要一点时间。而村民回来后,还有不少事等着胡雨清他们去做呢。 虽然留守的日子又累又寂寞,但胡雨清觉得一定能熬过去。他希望村民们能早点回来,大家一起努力,重建家园。 ‎ 这些基层干部,危险的时候冲在前面,撤离的时候留在后面;巡堤的时候不放过一处险情,转移的时候不落下一位群众。他们的担当,让群众心里有了底。当前,全国防汛进入七下八上阶段,长江流域中上游地区降雨仍然偏多,黄河中上游、海河、松花江、淮河流域可能发生较重汛情。在这样一个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的关键时期,需要基层党员干部冲锋在前,也需要所有人守望相助众志成城。 党旗在防汛救灾第一线高高飘扬的感悟篇四 今年7月份以来洪涝灾害已经造成了全国24个省级地区的2000万人次受灾。面对异常严峻的防汛形势,一大批基层的党员干部挺身而出,不分昼夜奋战在抗洪一线,巡堤抢险、转移群众。而在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的紧要关头,他们毫不犹豫地牺牲自己的利益,保全群众的利益;毫不迟疑地把危险留给自己,把安全让给群众,留下了许多感人的瞬间。他们是乘风破浪的逆行者。 这是7月9日晚上8时,发生在江西新余市观巢镇观巢村的一幕,漫过河堤的洪水倒灌村庄,水势不明。危急之际,村里的综合治理员张志平想到了用敲锣的方式发出警示。 面对不断上涨的水势,通知村民迅速转移的同时,村里的党员、干部们还要查看险情,带领群众开展抢险工作。 发现村庄进水且水势仍在上涨的情况后,观巢镇也第一时间分派了人员赶到各个被淹的村小组,组织村干部、村民转移被困群众和物资。 ‎ ‎ 很多党员干部一边劝导群众撤离,一边主动帮村民搬东西。 在转移群众时,一位老人想在退水时及时清洗地面,避免泥浆留在家中,坚决不肯转移。 最后经过村委干部的反复劝导,这位老人才赶紧转移。一直忙到晚上11时左右,村民家中财产得到妥善处置。33名群众也全部转移,积水在第二天凌晨开始慢慢退去,由于救助及时,当地群众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得到有力保障。 这位一手拎一袋砂石跑在前面的壮汉叫杨述雄,江西九江都昌县芗溪乡新丰村的村委会主任,大家给他取了个外号,叫杨大力。 杨述雄从小在湖边长大,是一个典型的湖区汉子,嗓门大、性子急。尽管已经52岁,但工作起来是出了名的拼命三郎急先锋,老百姓一遇到难事,他总是挺身而出。自从七月初参加抗洪抢险以来,他干活总是抢在最前面,而且往往是一个人干了两个人的活。 ‎ 老杨是防汛的老把式,参加过很多次防洪抢险,积累了不少实用的办法。7月3日以来,新丰村开始下雨,起初只是小雨,但是从6日傍晚连续几天连降暴雨,席卷了全村。记者赶到这里时,虽然洪水水位已经在缓慢下降,但是它对村庄造成的伤害还是清晰可见。老杨带着记者走进一户人家,他家门前本来是一片田地,如今也完全泡在水里,而他自己的家也被淹了。 老杨说,原本有一个大坝将鄱阳湖和内湖隔开,但如今也完全被淹,连成了一片。 为了抗洪抢险,村党支部立刻成立了临时抗洪抢险小组,老杨带领着党员们转移安置百姓,加固堤坝,吃住全在堤坝上,24小时待命。截至目前,他已经在防汛抗洪一线战斗了9天9夜,处置泡泉、渗透等险情二十多次。 洪水来袭,老杨冲在最前面,可他家里还是有牵挂的。他是当地小有名气的种粮大户,家里种了近300亩地,那个时候,再过一个星期就要收割了,但是却被突如其来的洪水淹没。本来他可以和其他人家一样抢收自家的水稻,但抗洪抢险的任务来了,他连家也没顾得上回。 虽然没顾得上回家抢收水稻,但老杨没有忘记需要紧急转移的老邻居。杨世升身患尿毒症,身体非常虚弱,甚至需要拄双拐才能行走,一家5口,两个小孩还只有八九岁。7月6日,暴雨突如其来,让杨世升一下子犯了难。 在杨述雄的帮助下,不仅杨世升一家顺利搬了家,全村地势低洼的4户16人在晚上7时前也都全部安全转移到位。村里还有七八位老人和五保户,他们原来住在敬老院,汛情开始后,也都在老杨的安排下被转移到了地势较高的小学校。 ‎ 上前线,不能退缩,退后就不是党员了。短短一句话掷地有声,在防汛抗洪的第一线,有许许多多像老杨这样的抗洪老把式勇挑重担,也有很多年轻的突击队员日夜奋战,洪水来临他们绝不后退。防汛抗洪是一场硬仗,在这个特殊的战场上最能够彰显出一名党员的初心和本色。眼下防汛形势依然十分严峻,需要广大共产党员冲锋在前,奋力构筑起一道道坚固的红色堤坝,守护乡亲们的平安。 党旗在防汛救灾第一线高高飘扬的感悟篇五 为了谁?我是谁?依靠谁? 严峻的汛情考验我们的应对能力,决战洪魔更映照出新时期干群关系 从江淮大地到洞庭湖畔,从鏖战鄱阳到保卫巢湖,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肩并肩、手牵手、心连心,安危与共,风雨同舟,筑起一道道钢铁长堤,交出一张张鱼水情深的答卷 为了谁:危难关头的初心检验 长江告急!淮河告急!鄱阳告急!巢湖告急 庚子之夏,极端天气频发,南方多省进入主汛期,累计降水量之大、梅雨期之长、覆盖范围之广,历史罕见。 皖赣湘鄂四省,强降雨造成400多个县(市、区)超过3800万人不同程度受灾,累计转移安置280多万人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安徽宿松,八百里皖江之首,同马大堤蜿蜒于长江北岸。 ‎ 上下船都要登记,下船人数要和上船一致,一个也别漏!大堤上,嗓子嘶哑的洲头乡党委书记唐志华一遍遍大喊。 面对长江高水位态势,江湖环绕的洲头乡防汛压力叠加,乡里连夜排查转移受灾群众。 如果有一个群众不安全,我是真的无法向组织、向村里的百姓交代啊!面对镜头,唐志华语气坚定,有人问我,几天不睡觉,怎么还有这个精力?我说要挺下去,必须挺下去! 在他身后,洪水肆虐,广原成泽。堤外,万家灯火,平安祥和。 最危险的地方,就是党员干部检验初心的考场。 安徽东至县,23名干部和抢险人员留在幸福圩,帮助转移出来的村民看护房屋、养殖家禽。村民们撤出来后,不用担心家里养的鸡鸭了。大堤上,副县长郭宏盛说。 郭宏盛手指处,滔滔洪水已把幸福圩围在中间,将这里变成了长江中的孤岛。 安徽阜南县王家坝保庄圩,县里派来的干部和圩里的党员成立临时党支部,帮助抢险救灾。 支部设在哪里?是几位党员首先讨论的事情。 出水口是圩内最低洼的地方,距圩坝最近,可以第一时间发现险情。哪里最前沿,就设在哪!临时党支部副书记王振喜说,大家一致决定将支部设在这里,当好群众的哨兵。 危难关头,以命相搏,这样的镜头在多地上演。 ‎ 出事了!渗漏洞大了!快!7月21日,在安徽庐江县白山镇金大圩段,党员徐经宝听到喊声,拔腿奔向渗漏点。 渗漏点水流奔涌,运土堵漏尚需时间。徐经宝不及多想,纵身跳进水中,用胸膛贴住渗漏口,减缓流速,争取时间,水流冲击力几次险些将其带走。同伴们紧急调来沙包,合力堵住渗漏。 同样在庐江,县消防救援大队政治教导员陈陆在洪水中逆行营救被困村民时,被湍急的洪流卷走,英勇牺牲。 江西南昌市湾里管理局梅岭镇,消防员张五洲、徐济鑫深夜转移暴雨中被困的群众,遭遇突发山洪,不幸殉职。 湖南永顺县永茂镇,镇长向大湖在村干部帮助下,用绳子系住自己,冲入山洪,冒死救出被困在工地上、不会游泳的工人 最艰险的地方,总有热血的我们!面对群众安危,广大党员干部义无反顾,舍生忘死,不负使命。 我是谁:生死与共的铜墙铁壁 江西九江江新洲,长江江心,洪水环伺。 这里是数万人的家园。连日来,江新洲水位持续超警,最高时高过坝面,随时有漫堤风险。 距洪浪最近的除了环岛堤坝,就是171个防汛哨所。15个村1500多位党员干部和村民钉在这里,风雨同眠,昼夜值守。 ‎ 党员干部在场,百姓就会安心。在第171号哨所,柳洲村党支部书记洪棉雪颈部被晒出一道黑白分明的V形。 面对大汛,党员干部和群众风雨同舟,安危与共。 千里淮河第一闸王家坝闸泄洪后,安徽阜南县蒙洼蓄洪区成为泽国,77个庄台被洪水环绕。大批县直机关党员干部乘船进驻庄台帮助救灾,稳定民心,与上万名村民同吃同住,朝夕与共。 东田坡庄台上,县人社局干部王伟进村后,被安排在村民王安才家,跟他住一个屋。这些干部是来帮我们的,大伙抢着让他们住到自己家。王安才说,我吃啥,他就吃啥。 距离近了,心也更近了。王伟拿起扫把,村民们就跟着拿起工具搞卫生。政府配送的生活物资要分发,村民自愿帮着挨家送。刚来时压力很大,现在发现,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王伟说。 我们是群众的小学生,这么近距离、这么长时间和群众生活在一起,大家学到了很多。阜南县委书记崔黎说。 不牺牲这些地,就可能有人要丢命。为保淮河上下游,蒙洼蓄洪区田地被水淹没,村民们都能识大体。 闻听此言,一位驻村干部当场感动落泪:群众有这样的奉献精神,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把工作做好! 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能创造出无穷智慧。 ‎ 长江大堤湖北黄冈段武穴市武黄湖泵站处,堤脚堆满建材。车子、备料都在堤下,如果发生险情,道路被堵怎么办?调运根本来不及!看到防汛干部,村民们七嘴八舌围上来出主意。 在村民们建议下,武穴市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决定,每公里江堤备足10车黄土和各类工程车辆,随时待命。 用集装箱改装的防汛哨棚不通风,也不符合防疫要求,村民赵辉提出用脚手架、雨布搭起十几米长的帐篷,敞亮透气,吃饭还能保持距离,被推广到沿江各堤段。 就这样,干群联手想出了一个又一个长江防汛新点子。 艰难困苦虽多,团结一心无惧。 安徽安庆市,一批脱贫户由被帮扶者变成帮扶者,协助防汛干部巡堤值守、照顾安置点群众。 江西九江和湖北黄梅,成百上千的务工青年放弃打工,返乡战洪。 天灾面前,干部和群众没有旁观者,他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一起战天斗地。 依靠谁:源源不竭的战洪伟力 7月27日,淮河流域的安徽阜阳市姜唐湖蓄洪区颍上县戴家湖一涵闸闸门破损出险,解放军官兵、民兵、消防救援人员紧急增援。附近百姓纷纷走出家门,送饭给抢险人员。 ‎ 他们是来保护我们的,不能让他们饿着。69岁的庙台村村民马文起和孙子把三轮车推上泥泞的大堤,给装运沙袋的消防员们送来热腾腾的午饭。傍晚,他又烧了开水,送到大堤上。 在侯郢村,村民朱国荣等人炒菜、蒸馒头、煮面条,送到抢险的战士们手中。村里自发送饭的人很多。朱国荣说。 历时77小时,戴家湖堵水围堰完成合龙,抢险成功。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历史往往是最好的教科书。 长江北岸,安徽省安庆市海口镇培文村,七旬村民王启干和儿子、儿媳驾驶着摆渡船,往返于西江两岸。 早年,培文村被长江及支流环绕,王启干做了近40年的摆渡人,后来路通了,摆渡需求越来越少,三年前停摆。 半个月前的一个深夜,王启干接到村干部电话:村里的路被水淹了,村中还有2000多名村民,急需摆渡船。撂下电话,他连夜检查调试船只,看着跟了自己多年的老伙计,心中不免有些激动。 十几天来,王启干接送转移1500多人,运送大量粮食、水、柴油等防汛急需物资,还常在夜里接送渡江抢险的解放军。他们是来帮我们的,打赢这场硬仗,是我们共同的事。 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 安徽安庆市,志愿者包了6000多个饺子,送到在大堤上抗洪抢险的解放军指战员手中; 安徽铜陵市,群众自发为正在加固堤坝的武警官兵送去煮好的鸡蛋; ‎ ‎ 湖南津市市,90后年轻人肖峰联络当地饭店,把美味的牛肉粉送上大堤,办起抗洪一线的深夜食堂 时代在变,依靠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故事没有改变。 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是我们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 这个论断,真实地映照着今天的战洪画卷。‎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