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乡村振兴心得体会5篇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推进乡村振兴心得体会5篇

推进乡村振兴心得体会 5 篇 推进乡村振兴心得体会 5 篇 【篇一】 精准脱贫和乡村振兴有机融合,是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有 力抓手之一。我们把贫困村作为乡村振兴的示范村,后队变前队, 实现脱贫与振兴双轮驱动。 一、加强深度“融合” 1、强化有机融合的“指挥部” 着力优化部门设置,实现精准脱贫与乡村振兴的职能融合。按 中央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精神,适当提高该职能部门级别,加强 “指挥部”,实现精兵强将、精准布局、精准指挥。 2、优化政策体制设计 近细远粗,以倒计时的紧迫感,调整和推动有机融合的政策和 制度。要尽快梳理出此类政策的漏洞,及时调整,细化、优化、实 化。 3、突破各部门壁垒 现在各部门之间存在各自为政问题,导致政策相向不相合、条 款相似不相连的制度“打架”局面。要破除信息孤岛,实现大政策、 大职能、大信息、大相融的制度体系一张网和一致性, 二、在制度层面提供有力保障。 1、重政策激励 宣传推广战斗在最基层、最艰苦的乡村工作的村支书,抓舆论、 树典型,每年省评选表彰 xx 个优秀“头雁”,同时评选市、县级优 秀“头雁”,为村书记造势正名。针对问题加强统筹。建立政策措 施,把主攻产业扶贫与产业振兴的融合摆在优先位置,着力解决近 年来产业扶贫中见效慢、期效长、考核难所导致的“不会干、不愿 干、不敢干”的问题,延长考核年限,优化考核指标,使之与产业 振兴的相关政策有效衔接。 2、重产业园 着眼建立高质量发展机制,用改革开放成功招商引资的经验和 力度,引进国内外农业龙头企业和致力于农业开发的大型企业,开 创三产融合、科技创新、“互联网+”的现代农业样板,培育更多 “集团”,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融合中,做优做强,打好农业转 型升级提质之战。 3、重精细化 紧扣“精细农业”目标,做精品、创品牌。以个个贫困村为点, 组织起来,调动内生动力,带动周边连片开发,创建“精细农业” 示范点。以此作为脱贫巩固成果阶段的重要考核内容。打造一批可 复制、接地气、服水土的精细农业产业扶贫典型,避免典型“一枝 独秀”“不可移植”的现象。把精细农业开发,作为区域农业体系 链、产业链、价值链建设的重要战略“棋子”,确保脱贫与振兴的 长效机制,使省定贫困村实现“产业兴旺”。 【篇二】 今年是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习近平同志 再一次发出了动员令,中省市县各级紧锣密鼓脱安排部署、抓工作 推进落实。 推进高质量脱贫攻坚,加强党的领导是首要。从中央到地方, 脱贫攻坚工作能取得如此成就,离不开各级党组织的坚强领导,特 别是把脱贫攻坚作为各级党组织书记的一把手工程、头等政治任务。 而到了农村这一级,如果党支部软弱涣散,这个村的脱贫攻坚工作 肯定硬不起来。 领导带头、以上率下,全员参与是前提。抓好脱贫攻坚,领导 带头、以上率下是前提。压实夯死各级领导责任,形成一级带着一 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齐心协力抓脱贫的良好氛围。在搞好专业 扶贫、行业扶贫的同时,动员工会、团委、工商联等群团组织积极 参与社会扶贫,形成了“群众干、干部扶、社会帮”的合力攻坚格 局。 埋头苦干实干,下足绣花功夫是关键。坚持“包到人、包到户、 包到位”一包到底的工作思路,党员干部与贫困户结成对子,实现 联系帮扶全覆盖,通过实干、苦干、巧干、精干,科学制定并实施 脱贫计划,真正把政策落地、落实、落细、落小,切实增强贫困群 众的干劲和决心,圆满实现脱贫摘帽,扎实推进高质量脱贫。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转变干部作风是根本。脱贫攻坚任务完成 是靠干部干出来的,没有好干部就不会有高质量脱贫。我们坚持精 准选派、统筹调配,调动干部优势资源向脱贫攻坚一线集结,做到 尽锐出战,能征善战。工作中不断强化干部日常管理考核,严格落 实各项规章制度,锻造过硬务实作风,切实推动工作落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 起点,要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要在认识上再提 高,方法、措施、作风上再强化,充分调动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和 人民群众参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积极性,加速乡村振兴战略的落 地实施。 【篇三】 在第七个国家扶贫日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 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脱贫攻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2020 年是决 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之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和 严重洪涝灾害的影响,考验着我党能否为期实现全面小康和完成脱 贫攻坚。近年来,脱贫攻坚效果显著,社会反响热烈,人民群众幸 福感显著提升。乡村振兴战略和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必须有效衔接。 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关键在于继续坚持绿色 减贫的理念,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一是在观念继承层面,生 态振兴要继续以“两山”思想为指导,将生态振兴与产业振兴融合 起来,推动生态资源向资产与资金有序转化,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 发展“双赢”。二是在内容上,要从生态保护、农业新业态、农业 标准化生产方面促进贫困地区绿色发展,加快乡村振兴进程。三是 在实施方法上,采取法律方式保证绿色发展和环境保护政策切实落 地,通过立法来保护乡村整体环境。 促进组织衔接及强化,实现治理有效。脱贫攻坚巨大成就的取 得关键就在于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一是做好“五级书记抓扶贫” 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将其总结提炼、推广运用到乡村振兴中。 二是建立起相对完善的组织力量,将脱贫攻坚的组织机制与乡村振 兴衔接,利用驻村干部振兴、第一书记振兴、对口帮扶振兴等方式, 奠定乡村振兴战略的组织基础,提升乡村治理的领导能力。三是着 力打造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在继承发扬脱贫 攻坚治理精华的同时,重点抓好法制建设,以法治推进乡村振兴。 【篇四】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小小的蜜蜂一生都在 为酿出甘甜的蜂蜜而忙碌,不论在山水还是田间,只要有鲜花盛开 的地方,就会有辛勤的蜜蜂。同样,有贫困户的地方,就有扎根于 此的扶贫干部。他们如始终飞舞的蜜蜂一样,不辞辛劳,披星戴月, 穿梭于贫困村庄角落,奔波在脱贫基层一线。 实事求是,扶贫干部是为组织搭筑坚实“蜂巢”的“泥瓦匠”。 如蜂巢是蜜蜂的家园般,基层组织就是扶贫干部打好脱贫攻坚战的 “根据地”,如没有坚实的战斗堡垒,没有分工明确的组织队伍, 没有廉洁高效的工作纪律,基层工作也只会成为一盘散沙。“千里 之堤,毁于蚁穴”,扶贫干部要始终以问题为导向,紧紧抓牢“关 键少数”,将实事求是、主动作为、敢于担当、尽心尽责的作风 “种子”在基层落地生根,细化帮扶责任,力督脱贫考核,紧抓攻 坚实效,在脱贫攻坚收官之年要保证在岗位上,守土尽职、彼此配 合、密切合作,确保基层工作在脱贫收官之年思路不断,干劲不减, 队伍不散。 以身作则,扶贫干部是引群众寻觅致富“花粉”的“领航员”。 支部是以一面面鲜红的旗帜,党员干部就是一座座闪耀的灯塔,要 想全国人民凝心聚力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还需要党员干部拿出以上 率下的精神“先行一步”,党员同志相互鼓励的力量“多做一点”, 帮助贫困群众将“要我脱贫”的落后思维彻底扭转为“我要致富” 的超前意识,激发贫困户共同奔赴美好富裕生活的决心。农村要发 展,乡村要振兴,必须要有眼光长远的“领头雁”,扶贫干部要统 筹谋划,深挖“一镇一特”新思路,打造“一村一品”新格局,储 备“一人一策”新人才,以知识武装农民大脑,以产业发展带动脱 贫步伐。 情系乡梓,扶贫干部是带党员酿出清心“甜蜜”的“手艺人”。 脱贫攻坚战打响的五个年头里,千千万万扶贫干部从群众中来,到 群众去,结的是“穷亲”,用的是“真情”。从夙夜为公的“人民 樵夫”廖俊波到“第一书记”黄文秀,从“太行山愚公”李保国到 “只为乡亲谋富裕”的陈昌义,群众认可的眼神、满意的笑容无不 成为扶贫干部的“安慰剂”,把“蜀道难”的压力变成一路向前的 源源动力,正是这些“贴心人”,让群众实实在在的接触到资源、 技术、政策,群众的腰包鼓起来、眉头展开来、笑容多起来,“产 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美好景象才能在新时代乡村蔚然 成风。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确 保不漏一村、不落一人。为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这需要千万 扶贫干部如“蜜蜂”般迎朝霞而出,披星月而归,拂去辛勤的汗水, 挥洒于基层岁月中。 【篇五】 “现在脱贫攻坚到了最后阶段,各级党委和政府务必保持攻坚 态势,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不获全胜决不收兵。”这是在第七个 国家扶贫日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对脱贫攻坚工作作出的重要指 示。脱贫攻坚战,越是艰难,越要保持攻坚态势,越要善始善终, 越要走好“最后一公里”。 经得起千锤百炼风霜洗。我们要的胜利是脱真贫、真脱贫的胜 利,是能获得群众认可的胜利,是成果经得起历史检验的胜利。我 们不要“数字脱贫”“虚假脱贫”,不要留影式入户、卷宗式总结, 不要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式脱贫,我们党向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 不能打任何折扣。因此,这就需要强化政治保证,树立正确的政绩 观,各级干部要发扬科学精神和求实精神,遵循“功成不必在我” 的执政理念,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求真务实,科学干事、实 在干事,不喊空洞无物的口号,不脱离实际盲目攀比,不搞劳民伤 财的“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将脱贫攻坚工作抓实、抓牢、抓 准,让脱贫攻坚工作经得起未来风霜雨露的检验。 扛得起乡村振兴衔接旗。乡村振兴的最终目标,就是要不断提 高村民在产业发展中的参与度和受益面,彻底解决农村产业和农民 就业问题,确保农村群众长期稳定增收、安居乐业。而脱贫攻坚战 的胜利就是实现这个目标的前提,乡村振兴又是脱贫攻坚的升级版, 旨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旨在解决农村群众的后顾之忧,旨在实现 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因此,做好脱贫 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至关重要,将脱贫攻坚的规划部署嵌入 乡村振兴的发展规划中,增强规划的持续性和衔接性,找到脱贫攻 坚与乡村振兴之间的支撑点、交叉点、结合点,实现二者之间的梯 次推进、循序渐进。 担得起美好生活实现任。“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 奋斗目标”。脱贫攻坚战的胜利不是终点,它是美好生活的起点, 是一切工作的基础点,是向前迈进的出发点。减贫成效有目共睹, 但越到最后阶段,要啃的越是“硬骨头”,各项工作任务更重、难 度更大、要求更高,再加上今年我们又经历了新冠肺炎、洪涝灾害 的大考,让原本的冲刺雪上加霜。因此,摆在面前的还不是胜利在 望,而是挑战、是冲击。越是在吃劲的时候,越是要铆足劲、用对 劲、使全劲,我们越使劲,群众就越受益;工作越扎实,成效越稳 固;成果越持久,人民越幸福。因此在最后关头坚定信心、迎难而 上、一鼓作气、奋战到底,不辱使命、不负人民。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