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6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1青年大学习第十季第九期党员干部心得五篇
2021 青年大学习第十季第九期党员干部心得五篇 青年大学习第十季第九期党员干部心得篇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安康市平利县老县镇锦屏社区考察调研时说到:“我更关心的,就 是今年以后是不是能够稳定下来,是不是有一个长效的机制,就看这次基本的措施是不是稳 定的、持续的。”一番语重心长的话语,深刻阐明了脱贫攻坚既要着眼当下,亦需放眼长远 的道理。取得脱贫攻坚全胜不是“句号”,而是“逗号”,在脱贫攻坚这场“长跑”中,夺取 全胜是前半程,必须蹄疾步稳;在此基础上,还要接续跑好“后半程”,确保脱贫成效经得起 长时间检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 举全国之力打响脱贫攻坚战,7 年多来,脱贫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农 村贫困人口逐年大规模减少,贫困发生率不断降低,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用苦干实干,创造 出了世界瞩目的“减贫奇迹”,书写出了反贫困历史上的辉煌篇章。成效是一目了然的,成 绩是令人振奋的,但越是这个时候,越要加油攒劲,决不能产生一劳永逸的消极心态,躺在 功劳簿上吃老本,影响脱贫的质量和成色。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剩余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异常,从总量上来看,目前 尚未脱贫群众数量虽然不多,但都是历经多轮攻坚都没有啃下的硬骨头,加之新冠肺炎疫情 又是摆在面前亟待解决的一道加试题,各项任务之重、标准之高、要求之严,容不得我们歇 脚喘气。各级各部门和党员干部必须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大局意识,奋力冲刺,在脱 贫攻坚“前半程”中跑出好成绩,为“后半程”的胜利奠定坚实基础。要驰而不息地强化扶 贫领域作风建设,下大气力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切实为基层减负添能。 要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结合,在向基层党员干部压担子的同时,也要及时做好工作、生活、安 全等各方面保障,坚决克服决战在即,还搞层层加码那一套,导致有的基层党员干部“病急 乱投医,事急出昏招”,简单采取给钱、给物的“输血式”扶贫,没有从根子上解决问题, 贫困杂草“春风吹又生”是迟早的问题。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今年全面完成现行指标的脱贫,是我们党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 重承诺,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广大党员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 我们有信心如期实现,我们也一定能如期实现。善弈者谋势,善谋者致远。在扎实推进脱贫 攻坚的前提下,要着眼于长效,提前研究和谋划脱贫后的方向,既保证“真脱贫”,又做到 “脱真贫”。要推动以往“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的转变,按照“给钱给物不如给 个好技术”的思路,把“有能力”的“扶起来”,大力实施“一村一策、一户一案、一人一 招”,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因人而异培训技能,实现村村有特色产业、户户有致富门道、人 人有一技之长。要注重把“扶不了”贫困群众的动员起来,对于部分内生动力不足的,多与 他们在一条板凳上交心谈心,打消思想顾虑和惰性,不断激发脱贫意愿和干劲,确保小康路 上“一个也不能少”。 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决战决胜的号角已经吹响,摆脱绝对贫困的目标近 在咫尺,让我们始终保持众志成城的信心、坚韧不拔的毅力、只争朝夕的姿态,迈出一个又 一个坚实步伐,携手走进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康庄大道。 青年大学习第十季第九期党员干部心得篇二 脱贫攻坚任务能否高质量完成,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队伍建设。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全面实现小康,各级党组织需打好“人才牌”,在“引入、育才、用才”上出真招、用实功, 为脱贫攻坚注入强大动力。 栽树引凰,打好“引才牌”。“栽好梧桐树,引得凤来栖。”推动急需人才向贫困地区基 层一线集结,需在打造人才环境方面下足功夫。搭建平台,依托地方特色优势产业,打造创 新创业载体,提高贫困地区的吸引力,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让人才在贫困地区也有施展拳 脚的舞台;用活政策,要敢于在政策上创新,打破唯学历、唯身份等壁垒,大胆引进符合发 展需要的优秀人才,对于贫困地区人才在政治经济待遇上给予更多的关注,充分给人才干事 创业的机会;疏通渠道,对于贫困地区走出去的人才,要加强宣传力度,提供有利条件,打 好感情牌,让其自愿回到家乡建设。 因地制宜,打好“育才牌”。本土人才是脱贫攻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活头源水,各级党 组织要变“输血”为“造血”,加快培育本土人才,激发农业农村全面发展的内生力量。锤 炼干部队伍,以管理考核、选拔任用、激励约束等为抓手,通过在脱贫一线实战的方式加强 干部培训,打造政治过硬、能力突出、作风扎实的脱贫攻坚干部队伍。培育专业人才,加强 对贫困农户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专业技能。建立有利于贫困地区人才脱颖而出和持续 增长的育人机制,多形式、多渠道挖掘培养本土专家人才,建设一支能够示范指导和带动地 方特色产业发展的乡土“领军人物”。 以用为本,打好“用才牌”。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是发展的关键,也是成就事业的基础。 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发扬求真务实、埋头苦干的作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精准施 策、狠抓落实,做到真扶贫、扶真贫。对不担当不作为,对作风漂浮、落实不力、失职渎职 的干部,要严肃批评教育、坚决纠正和处理。要坚持人岗相配,推动人才开发与市场需求紧 密对接,突出以精准脱贫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强化人才政策供给,科学评价人才绩 效,推进人才价格与价值对接。给予人才施展才华的舞台,建立容错纠错机制,让人才无后 顾之忧,大胆、全身心地开展工作。 青年大学习第十季第九期党员干部心得篇三 习总书记指出,“在脱贫标准上,既不能脱离实际、拔高标准、吊高胃口,也不能虚假 脱贫、降低标准、影响成色”。脱贫攻坚不容半点“虚情假意”、“耍小聪明”,一味迎合上级 喜好,工作避重就轻,舍不得“流热汗”的干部,就要准备好在问责中“淌冷汗”,最终被 “冷汗”湿透“脊梁骨”。只有挽起裤脚、撸起袖子,到一线真心实意“热汗”洒在扶贫工 作中才能得到工作的落实和群众的拥护。 “热汗”应流的精准。一些地方为了做到“精准”,设计了一大堆表格要下面填写,基 层干部将精力用在填写各类表格上,疏于实地调研,实际帮扶时简单采取“低保兜底、一兜 了之”的做法,这显然偏离了扶贫工作的主旨。脱贫攻坚工作关键既在于“准”又在于“实”, 一切“汗水”都要流到为贫困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上。只靠主观臆断难免有“秋花不比春花落” 的尴尬,要将力气用在亲身入户上,从贫困人员的各个方面全方位进行详查调研,进而逐条 逐项建立起精准的贫困信息台账;要用“热汗”理清帮扶思路,在收集到的信息台账基础上 分析致贫原因,从实际出发寻找脱贫路子,做到“因人而异”、“因地制宜”。 “热汗”流的公平。老话说“一碗水要往平里推”,扶贫工作开展也要保持公平。当前 扶贫工作力度大、任务重,一个帮扶责任人包靠几个村的贫困人员,实际工作的时候往往“顾 前不顾后”,用力不均衡导致出现纰漏,甚至于发生贫困户错退问题和扶贫政策福利化、扩 大化、过度化的倾向。扶贫工作是一项“良心活”,必须全面覆盖,要保证“一村一户不漏 落”。帮扶干部要摒弃“偏帮”思维,不能因为谁家工作好做而多关注,更不能因为谁家工 作难做而“不闻不问”。要本着公正理念,事事讲究实际,从实地调研基础上全面把握所有 被帮扶人员动态信息,及时调整扶贫措施,保证贫困人员的“退出”和“纳入”精准、真实。 “热汗”应流的长久。习总书记强调,“打赢脱贫攻坚战不是搞运动、一阵风,要真扶 贫、扶真贫、真脱贫。”应保持扶贫措施的长期有效性,不能仅仅依靠扶贫资金,要按照“扶 资与扶志、输血与造血、治标与治本相结合”的原则,结合当地实际“授人以渔”,激发贫 困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实现长期性收益,预防运动式脱贫。对已脱贫的要明确“摘帽不摘 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要求,要“扶上马”后再“送一程”, 开展脱贫后续工作,防止返贫。 扶贫攻坚需要一针一眼的“绣花功夫”而非表面光鲜的“绣花枕头”,没有深入落实, 就没有全面脱贫的胜利,党员干部应提高站位、严实作风,用“热汗”换来贫困群众的“心 暖”。 青年大学习第十季第九期党员干部心得篇四 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五章《全面打好脱贫攻坚战》一文中,习近平总书记 强调,“要清醒认识和把握打赢脱贫攻坚战面临任务的艰巨性,清醒认识把握实践中存在的 突出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紧迫性,不放松、不停顿、不懈怠,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 把挑战认识得更到位一些,做好应对和战胜各种困难挑战的准备”。 当前,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呈现出欣欣向荣的良好态势,喜人的脱贫成果令人振奋。一项 项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党建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要打好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就要 坚持把抓党建促脱贫摆在突出位置来抓,盯牢目标任务,以党建聚人心、破难题、强动力, 让党建工作和精准扶贫在深度融合中一体推进,把党的力量集聚在脱贫攻坚的前沿阵地,把 党建优势转化为脱贫优势,确保脱贫攻坚战大获全胜。 高挂“智慧帆”,以“党建担当”强化人才支撑。写好脱贫攻坚这篇大文章,就要凝聚 “大共识”和“大行动”,以最强合力一鼓作气。要一以贯之地将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 程,聚焦贫困地区的发展现状和长远规划,聚焦贫困地区的客观实际与薄弱环节,将精锐力 量集聚到脱贫攻坚战线上,发挥国企、高校、机关单位人才密集优势,通过干部到贫困地区 交流挂职和驻村工作队的组建选派为贫困地区注入人才力量。同时,培养一批满足产业发展 需要的致富带头人,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人才的“大智慧”,吹响脱贫“集结号”、 拿好攻坚“冲锋枪”、激发决胜“战斗力”,克服之前疫情灾情造成的影响,打好“仗中仗”、 防止“灾后灾”,架起与贫困户间密切联系、指导协调的连心桥梁,改善贫困地区发展面貌, 为产业发展出谋划策,落实好科技扶贫、教育扶贫、生态扶贫、健康扶贫、产业扶贫等帮扶 政策,打造科学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以人才智慧开掘群众智慧,以人才力量拉动群众力量, 以人才“音符”奏响智慧“合唱”,确保零致贫、零返贫、零新增,在结对帮扶中做好精准 文章,不断巩固和扩大脱贫攻坚取得的已有成果。 高挂“鼓风帆”,以“党建担当”提亮实战成色。“备豫不虞,为国常道”。越是胜利在 望,越要慎始如终,越是接近脱贫攻坚收官的关键时刻,越是要防止“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的未然之患,提振精气神、打破中梗阻。要着力加强基层党组织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以 党建为引领,磨刀霍霍向问题,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紧抓落实,结合入户走访、问卷调 查、多方了解和开展座谈等多种方式,紧扣扶贫实际,与扶贫手册和台账一一对照,从贫困 户的住房安全到生活条件,从基本医疗到就业增收,从饮水健康到教育保障逐项细筛、一个 不漏,落实好脱贫攻坚“回头看”工作,通过漏点排查、问题整改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的组 织保障。另外,要防止“回头看”不“回头做”的“过场秀”,有牙就要真咬,要切实在“回 头看”中看出问题,在“回头帮”中帮到点上,将全面从严治党的“一条红线”贯穿脱贫攻 坚“全线”,对脱贫攻坚集中反映的虚报数字、摆弄造型、套取资金、作风漂浮等败坏风气 和形式主义问题及时纠正、严厉惩戒,以“党建担当”为脱贫攻坚扫清障碍,以作风严实换 取群众的心里踏实,团结带领贫困群众迈向更加幸福美好的新生活,让党旗迎风别样红,脱 贫成果结满树。 高挂“领航帆”,以“党建担当”激发内生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 议上强调,“幸福不会从天降,好日子是干出来的,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 勤劳动来实现”。脱贫攻坚要“脱真贫”,除了帮扶干部的担当作为,至关重要的是贫困群众 的自强自立,毕竟,躲在地底晒不到太阳,等着别人等不来小康。因此,要以“党建担当” 唤“群众干劲”,将群众“扶上马”,让群众“自奋蹄”,先立之以志,再授之以渔。一方面, 要强化贫困户的脱贫志向,做好贫困人口的宣传教育工作,引导他们树立自力更生、艰苦奋 斗的正确观念,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另一方面,要立足资源优势培育特色产业,加强贫困 群众的职业技能培训,富脑袋、强技能,让贫困群众在产业发展中各显神通,实现稳定就业。 要领航好贫困群众的思想认识,树立小康是“干”出来的,不是“熬”出来的鲜明导向,增 强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信念,调动贫困群众主动脱贫的积极性,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 的观念转变,从“靠帮扶”到“靠自己”的发展阶段过渡,防止扶贫工作“倒春寒”,充分 激发贫困主体的内生动力。 青年大学习第十季第九期党员干部心得篇五 芒种,最早出自《周礼》:“泽草所生,种之芒种。”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 气,也是入夏后的第三个节气,更是一年中最忙的时节。太阳正热烈,新麦正香浓。俗话说: 芒种芒种,连收带种。芒种适逢我国南北农业夏收、夏种、夏管的“三夏”大忙时节,民众 因此也称其为“忙种”。 全面脱贫攻坚到了决战决胜的关键时刻,恰逢芒种和“三夏”交叉节点,广大扶贫干部 还需再接再厉,收好脱贫成效的果实,种好脱贫思想的种子,管好脱贫产业的农田,以饱满 的工作热情在广袤乡村开启“忙种”时间。 收好脱贫成效的果实,健全保障机制,巩固民生基础。“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 霸王。”经过数年努力,各地攻坚捷报频传,脱贫成效如同盛夏丰收的成熟作物,需要及时 收割并保存。而收好脱贫成效的关键就在于民生基础和保障机制。一方面要全面夯实民生基 础,守住脱贫底线。要围绕现行扶贫标准,紧盯住房、饮水、教育、医疗等关键环节,全面 排除“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和重要隐患,将影响扶贫开发的安全隐患彻底清除。另一方 面还需健全保障机制,一是开展识别定级,按照产业、就业及家庭状况,精准划分返贫级别, 重点关注特殊群体,准确把握动态情况。二是开展及时帮扶,要对重大事故、突发灾害导致 的短暂生活困难群众,要及时给予各类帮扶措施,让群众平稳渡过难关。 种好脱贫思想的种子,激发内生动力,弘扬奋斗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致富 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在惠民政策东风下,要种好脱贫思想的种子, 激发内生动力,扬起奋斗之帆。首先要加强培训提升脱贫能力,与当地用人企业合作开展各 类对口培训,同时开展微创业培训,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其次要加强教育引导,在入户 走访时宣传各项鼓励就业、创业的惠民政策,同时挖掘当地脱贫先进事例,开展贫困户专项 座谈会,分享身边的脱贫故事,弘扬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管好脱贫产业的农田,打造拳头产品,助推乡村振兴。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 现阶段,扶贫产业遍布乡村、形式多样、覆盖面广,在各行各业推动着乡村振兴,但我们需 清醒地认识到部分扶贫产业发展后劲不足、竞争力不强等现象仍然存在,如何管理好脱贫产 业,让其成为乡村振兴的“领头羊”是“三夏”时节亟待解决的难题。一方面要提质增效、 整合资源,打造拳头产品。县、乡两级政府要集中资源打造扶贫产业园,发展特色产业,提 升附加值,打造拳头产品。村级项目要完善村级扶贫专业合作社建设,以党建抓产业,吸引 群众参股,共同创造财富。另一方面要借“直播带货”的东风,开拓线上市场,完善镇村电 商服务站点等基础设施建设,打通农村电商的最后一公里。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