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6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腊八节的感想三篇
2020 腊八节的感想三篇 【篇一】腊八节的感想怎么写 腊八,腊八,给娃冻个冰瓜。再有 10 天就是一年一度的腊八节了,这勾起 了我许多关于腊八节的记忆。 腊八节是我孩提时代最向往的一个节日,每到腊八节的先一天晚上,母亲会 早早地把烧开的水放凉,用一个老碗盛上多半碗凉开水,然后拿出一根事先准备 好的胡萝卜,切一个圆坨放入碗中当月亮,再把红萝卜片切碎放入水中就成了漫 天的星星。条件好的时候,还会放些糖精、白糖、冰糖之类的甜物。 我看着母亲做完这些,然后跟随母亲把碗端出放在窑洞外面的窗台上。这一 夜,我会带着对我的冰瓜的向往和对腊八节的期待进入甜梦。 第二天一早,我是在母亲的锅台上飘过来的臊子汤的香味中睁开眼睛的,顾 不上穿好衣服,就赶着去看我的冰瓜。母亲会一把抓住我,帮我穿好衣服,亲我 一口后笑着告诉我冰瓜已经在灶台上暖上了,让我先洗脸吃饭。 那时候生活物资极度贫乏,但父亲母亲为了让我们几个年龄还小的孩子在腊 八节吃上一顿臊子面,会想方设法弄来一些麦子面。当习惯了高粱面团团、包谷 面窝窝的我吃到第一口臊子面时,才知道天底下最香的食物就是母亲做的臊子面。 我一吃就是几碗,直吃到小肚子滚圆滚圆才罢。父亲是看着我吃饱之后才开始动 筷子的,然后大哥、三姐、二哥和母亲才开始吃,他们最多一人能吃上一碗臊子 面,然后再用高粱面团团垫补垫补。 腊八节吃臊子面前,母亲会让我端上面碗去门道里泼洒泼洒,一般是挑一筷 子面放在门墩上,然后再浇点臊子汤。这时候人才可以开吃。本意是为了敬拜天 地,确保来年风调雨顺,祭祀先祖,确保全家平安健康。但现在想想,这个风俗 习惯实际上是给那些饥饿的飞禽或家禽提供了一顿美餐。这对于严冬中游走大自 然的鸟雀们不失是一个善举。 对于冰瓜冻得瓷实程度,父亲在详细观察之后会做出不同的判断:冻得不结 实,说明那个冬天是个暖冬,来年会大旱;如果冻得结实,说明来年肯定丰收;如 果冰面上冻出了突出的疙瘩,则说明那个冬天是寒冻,父亲担心的是种在地里的 冬麦会不会冻死。父亲就是凭这些先祖们传授下来的经验,提前做他的家庭的生 活准备。 吃完早饭,外面还是很冷,我只有坐在炕头上听父亲、母亲给我们讲一些亲 戚朋友的事,做一些那年那年过腊八的回忆,直到天气变得暖和母亲才允许我跑 出去玩。 出门时肯定是提着我的冰瓜的。用自己的舌头舔一舔,感觉一股透心的凉渗 入心扉,透心凉中又带着一份甜,而且胡萝卜做的星星月亮将冰瓜布置得格外美 丽,就像那群星璀璨的明月之夜。 走到村头,玩伴们早已等候在那里,十几个提着冰瓜的孩童,脸冻得通红通 红,但还是忘不了要彼此比一比尝一尝,看谁的冰瓜好看,看谁的冰瓜甜。品尝 中发现有用红糖水做的,舔起来有一股药味,还有的玩伴手中提的冰瓜既不放糖 也不放胡萝卜,全是用白水冻的,我们会主动地把自己的冰瓜让给他提一提或者 舔一舔,那时候,我们这些山区的孩子,或许以为这就是帮助,这就是友好,这 就是善举。 快有四十年的光景过去了,但我无论身在故乡还是游走远方,依然能记起孩 提时过腊八的情景,忆起父亲母亲曾经给予我的疼爱和温暖。 【篇二】腊八节的感想怎么写 在我家乡有一句民谚,“腊八腊八,冻掉下巴”,意思是腊八这天非常冷。虽 说不至于把下巴的冻掉,但是腊八这天冷却是真的。这一天俗称“腊八节”,从 这天开始民间就开始准备年货,杀猪、宰羊、蒸馍、做新衣、买鞭炮就开始了, 年味也就一天比一天浓烈。 腊八节这天,都要喝腊八粥。记得小时候,一到这天母亲要起得很早熬腊八 粥,我们还躺在暖暖的炕上睡觉,依稀听见母亲拉风箱的声音和锅碗瓢盆碰撞的 声响。我也不知又睡了多久,就听母亲喊叫,“快,都起来吧,喝腊八粥啦”! 我们赶快告别暖呼呼的被窝儿,叠好被子,放好饭桌。母亲就把一盆热腾腾的腊 八粥端了上来,给我们每个孩子盛上一碗。那粥是用黄米和豆子熬制的,吃到嘴 里粘粘的,有一种独特的粮食的香味。那年月家家都很穷,能吃上一顿腊八粥不 亚于过年,这粥也就不可能熬的很多,每个孩子只能分到一碗,吃完了只能眼巴 巴地看着空盆,于是就把碗舔的比洗过的还干净。吃过饭我们就都背着书包上学 去了,喝过热乎乎的腊八粥,走在冰冷的路上全身都暖暖的,嘴里还不时回味着 粥的余香。 如今,居住在城市里,偶尔的腊八节也象征性地喝腊八粥、吃腊八蒜,但总 觉得很刻意、很勉强,再也吃不出小时候在老家时的那种气氛和味道。自从考学 走出家乡,就再也没有吃过母亲熬的腊八粥。上学时腊八还没放寒假,工作后腊 八也无法赶回家里。现在想来有二十多年了,那腊八粥的香气再也没有感受到, 母亲熬腊八粥时拉风箱的声音和刀铲碰击大铁锅的声响也仿佛成了记忆。 现在母亲已经老了,已是满头白发,她也随着自己的几个孩子离开了故乡, 在我们所居住的城市间来回游荡。尤其是她也从过去生活的主角,演变成现在生 活的配角,生活上的事情时常听从我们的安排。每年的腊八节,每每被淹没在我 们工作的忙忙碌碌之中,腊八的主题,再也没有我们童年时那么鲜明,再也没有 母亲作为生活主角时安排的那样细致、周到。今天正值腊八节,天气比往年寒冷, 我家晚饭吃了腊八粥。端起饭碗,我想起了母亲,不知她在离我遥远的地方有没 有喝上一碗香喷喷、热呼呼的腊八粥。 【篇三】腊八节的感想怎么写 腊八节是我国古老的民俗节日,它由来已久,传承至今,具有丰富的文化内 涵。芳香弥漫的腊八节,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不仅让凡夫俗子神往,而且也 是许多文学大师的钟爱。 “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诗人 杜甫的《腊日》算是较早描写腊八节的诗歌。从诗句中可看出,往年的腊日天气 很冷,而当年腊日气候温和,诗人高兴之余准备辞朝还家,纵酒狂饮欢度良宵, 但此时此刻,他又因感念皇帝对他的恩泽,不能随便走开,透漏了因不能回家淡 淡的忧伤。 宋人陆游在《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中写道:“腊月风和意已春,时因散策 过吾邻。草烟漠漠柴门里,牛迹重重野水滨。多病所须惟药物,差科未动是闲人。 今朝佛粥交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隆冬腊月,但已露出风和日丽的春意。柴 门里草烟漠漠,野河边有许多牛经过的痕迹。腊日里人们互赠、食用着佛粥(即 腊八粥),更感觉到清新的气息。 清代,朝廷于腊八这天,有赐粥的风俗。清道光皇帝曾作诗《腊八粥》:“一 阳初夏中大吕,谷粟为粥和豆煮。应时献佛矢心虔,默祝金光济众普。盈几馨香 细细浮,堆盘果蔬纷纷聚。共尝佳品达沙门,沙门色相传莲炬。童稚饱腹庆州平, 还向街头击腊鼓。”可以想见,施散腊八粥和皇家食用腊八粥必然是万头攒动, 人涌如潮。 而过腊八节、食腊八粥在现代作家的笔下更是摇曳生姿,楚楚可爱。沈从文 在《腊八粥》中这样描写孩子喝腊八粥的场景:“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 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胡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口上就 立时生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儿合并 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 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天真烂漫的孩子们,高高兴兴喝腊八 粥的样子,跃然纸上。 而冰心的散文《腊八粥》一文,以清丽优美的文字,把对母亲的怀念之情娓 娓道来:“从我能记事的日子起,我就记得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母亲给我们煮 腊八粥。母亲说:‘这腊八粥本来是佛教寺煮来供佛的——十八种干果象征着十 八罗汉。后来这风俗便在民间通行,因为借此机会,清理橱柜,把这些剩余杂果, 煮给孩子吃,也是节约的好办法。’最后,她叹一口气说:‘我的母亲是腊八这一 天逝世的,那时我只有十四岁。我伏在她身上痛哭之后,赶忙到厨房去给父亲和 哥哥做早饭,还看见灶上摆着一小锅她昨天煮好的腊八粥。现在我每年还煮这腊 八粥,不是为了供佛,而是为了纪念我的母亲。’”这篇文章,质朴而感人。原来, 最深的怀念,就是平实地讲述,贴切恰当。 梁实秋的腊八粥曾被誉为是“粥类中的综艺节目”。在《粥》一文中,他这 样描写熬腊八粥的场景:“我小时候喝腊八粥是一件大事。午夜才过,我的二舅 爹爹就开始作业,搬出擦得锃明瓦亮的大小铜锅两个,大的高一尺开外,口径约 一尺。然后把预先分别泡过的五谷杂粮如小米、红豆、老鸡头、薏仁米以及粥果, 如白果、栗子、红枣、桂圆肉之类,开始熬煮,不住地用长柄大勺搅动,防黏锅 底……等到腊八早晨,每人一大碗,尽量加红糖,稀里呼噜的喝个尽兴。家家熬 粥,家家送粥给亲友,东一碗来,西一碗去,真是多此一举。剩下的粥,倒在大 绿釉瓦盆里,自然凝冻,留到年底也不会坏。”在这篇文章中,腊八粥的做法, 煮腊八粥的食材、器皿以及人们吃腊八粥的热闹情景,跃然纸上,读起来令人印 象深刻。 金庸先生在《侠客行》中也曾写到过腊八粥。孤悬海外的侠客岛派出赏善罚 恶二使来到中原,强行邀请武林各大门派赴岛喝腊八粥,不肯接受邀请的门派皆 被二使斩尽杀绝,而以往去了侠客岛的又个个杳无音信。石清闵柔夫妇在巢湖边 上听到讯息,星夜赶来上清观,最后竟不惜比武争取,正是他们的侠义精神,唤 起未曾相认的儿子石破天对母子真情的感动踏上了去侠客岛的路。书中有这样的 细节:当面对冒着绿气的腊八粥时,众人以为是剧毒无比,必死无疑,郑光芝端 起腊八粥,一口气喝了大半碗,说道:“你我相交半生,你当我郑光芝是什么人?” 解文豹大悔,道:“大哥,是我错了,小弟向你陪罪。”当即跪下,对着他磕了三 个响头,顺手拿起旁边席上的一碗粥来,也是一口气喝了大半碗。两人相拥在一 起,又喜又悲,都流下泪来……众侠在侠客岛上演绎了一场叠荡起伏的生离死别 大戏,由此所彰显的人性善美,却是感人肺腑。 大师们笔下的腊八粥,透着浓浓的情意,值得我们细细赏读,慢慢品味!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