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6 发布 |
- 37.5 KB |
- 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公路系统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公路系统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几年来,京沪处非常注重管理创新,经过几年的努力建立了质量、职业健康安全、环境“三标一体”管理体系。三个标准的贯彻,为我处的事业发展增强了动力,提升了活力,为我处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石。下面,本人就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结合我处贯标工作谈几点体会: 一、贯标工作完全符合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而“三标一体”贯标工作正是立足我处职能坚持以人为本。质量认证是以顾客(司乘人员)为关注焦点,目的是要提高我们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职业健康安全认证是以职工为关注焦点,目的是为了减少或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和其他人员的安全、健康;环境认证则是以自然和社会为关注焦点,目的是控制环境污染、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最终目的仍是保护人的生存环境。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实施“三标一体”认证正是是促进人、路与自然协调统一,构建和谐京沪的需要。十七大报告强调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把节能减排作为经济发展的硬性指标。我们京沪处也提出了建立建和谐京沪,打造滨海经济绿色通道的目标,这个和谐包括单位与职工个人的和谐、公路与司乘人员的和谐、公路与自然的和谐,而三体系认证正是有力促进了和谐京沪建设。质量认证促进了公路与司乘人员的和谐;安全认证促进了单位与职工个人的和谐;环境认证则促进了公路与自然的和谐,同时还为节能减排建立了制度保障。因此,我处实施三体系认证不仅符合我处的工作实际,而且完全符合科学发展观。 二、贯标工作需要扎实推进 一个单位通过三标认证容易,难点在于如何将标准的精髓真正融入到我们的日常工作之中,将贯标工作扎实推进。自XX年我处开始贯标工作以来,管理水平取得明显提高。但同时也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贯标力度不均衡。有的单位领导重视程度高,贯标工作开展的深入;有的单位不能提起高度重视,存在应付思想,贯标工作开展的则较为浮浅。二是两层皮现象仍然存在。有的单位未理解贯标之真正含义,将贯标当成一种负担来完成,实际工作做一套,贯标资料搞一套,这势必会增加劳动成本,造成劳动浪费,不能起到贯标之真正目的。三是职工对贯标的理解程度不够。贯标工作需要全员参与,特别一个单位的中层队伍应当对标准有所了解,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质量、职业健康安全、环境三个体系都是得到社会和管理界普遍认可的非常先进的管理模式。我们实施贯标认证的目标是要达到“做事有依据,完成有证据,结果有跟踪,责任有落实,一切皆受控”。针对我处目前贯标工作存在的问题,本人认为应该做到“四个到位”: 一是学习培训要到位。培训要分层次进行,普通职工要对自己的岗位要求熟知,还要对标准的基础知识有所了解;而作为管理人员及内审员不仅对自身工作职责、程序熟知,还应对标准有较深的理解。 二是全员参与要到位。贯标工作需要每名职工的参与,只有每个岗位、每名职工具有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环境意识,才能切实将贯标工作做好。比如搞环境认证,我们的垃圾就不能象以前那样处理,要分成可回收的(如废纸、塑料、金属)、不可回收的(如生活垃圾)和有毒有害的(如电池、灯管、废油、油抹布),投到不同的垃圾箱;我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还要注意节约每一度电、每一滴水、每一张纸,这些都是节约资源。节约资源的背后就是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这都是工作、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需要每位职工养成一种良好习惯,坚持做好,我想这也是对我们自身素质的一种提升。 三是文件落实要到位。文件编制后,关键在于落实。各单位要严格执行体系文件,做到每个环节有控制,每件事情有人管,每项检查有结果,真正实现“按写的做,按做的写”。绝不能文件上写一套,做起来是一套,形成管理两层皮,不仅白白增加了工作负担,将贯标工作成为一种累赘,而且使工作无章可循,不能受控。 四是持续改进要到位。我们要通过各单位各部门的自查、管理处组织的内审、管理评审等多种方式,实现业务流程持续改进和制度再造。贯标办要做好内审方案的编制,我们内部审核要从严掌握,从而发现体系运行中的不符合,以便进行整改,实现我们的工作持续改进、不断进步。 三、贯标工作的升华需要创新 iso19001标准、gb/t28001、iso14001三标准适用于各行业、各组织,具有通用性。正是这种通用性,决定了三个标准的基础性。因此,通过三体系认证绝不是管理的最高水平,而是规范管理的起步阶段。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方法之一就是要创新,贯标工作亦是如此,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使我们的管理水平得到升华。比如在目前程序文件、规章制度越来越多的基础上,如何进行优化,减缩程序,减少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比如结合高速公路行业乃至我单位特点摸索一种与实际情况更加适应的管理模式等等。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