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6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新课改中的擦边球与冷思考 ──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参与
语文论文之新课改中的擦边球与冷思考 ──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参与 [摘 要] 有效参与是指在课堂中学生能够积极有效地开展学习活动,在生动活泼地语文实践中得到发展。从目前的语文课堂看学生的有效参与面窄,有效参与度低。为此,我们应转变理念偏差,回归教学本位;构建交往氛围,引发情感互动;搭起活动平台,放飞孩子心绪;点化生成资源,激活课堂盲点。让学生在课堂中与教师和谐互动,真情交流。它的前提是开放,活动是保证,引导是关键,核心是发展。 [关键词] 有效参与 教学本位 情感互动 平台 盲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堂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程。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促进学生持续发展。课程改革从上至下如大江狂澜轰轰烈烈,引发了我们对课堂教学的前所未有的重视与革新。 我们欣喜地看到课堂上孩子举手多了,文本感悟多了,课堂参与多了……教学因此变得开放有活力。然而我们静下心来,以“提高孩子的语文素养” 角度来重新审视我们新课堂,在这轰轰烈烈、热热闹闹的背后,课堂落实了什么,孩子得到了什么?在理念更新的同时不难看到教学理念的偏离:基础知识教学走过场,缺少有效的语言训练,教学实践从重工具性到重人文性的倾向;断章取义,误会《课标》精神,盲目“多元理解”对学生的独特感悟放任自流;学习方式追赶时髦,有活动没有体验,有形式没有实质。 课堂教学要让学生得到发展。作为语文课我们应该以语言文字训练为基点,落实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目标,让学生在适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孩子观点要尊重但不能盲从其对语文材料反映的多元性,学习实践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但不能滥用,课堂要开放有活力但不虚浮。 如何让学生在参与中生动活泼地发展,在发展中积极主动地有效参与呢?笔者认为: 一.转变理念偏差,回归教学本位 语文课堂的学习基点是孩子,终极目的也是为了孩子的发展。课程改革后,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中的显现勿庸置疑。我们在课堂中不时会听到孩子动情的朗读,激烈的争论。在这热热闹闹的背后课堂究竟落实了什么?我们教师也在深度挖掘教材,尽量让孩子的思维在课堂中灵动,让孩子在课堂中掌握更多。透过这些现象,真正站在孩子的角度,他们对于一节课所吸收消化的能力是非常有限的。重新审视课堂,我们有许多方面需要重新认识。 1.把握“双边主体” 现在的课堂学生的主体已经充分体现,而教师的主导明显不足。就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应当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在学习中得以自主发展。但我们也不能忘记自己是教学的主体,我们应该对于课堂教学作精心预设。没有精心预设,哪有精彩的生成,没有对文本的深度研究,哪有深入浅出、挥洒自如的教学。那种讲究课堂粗线条设计的理念对于我们更多教师可能找到偷懒的正当理由,也不适合现在的我们。课堂中,我们更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对于一些错误的观点和理解敢于说“不”。这并不影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我们的课堂目的是为了孩子的发展,我们要尊重孩子但并不等于信马由疆。 2.理解“双向过程” 小学生还处于漫长的人生发展的起步阶段。他们在任何方面的发展都未定型,任何方面的发展结果都是暂时的,是随时都在发生变化过程中的相对静止的一瞬间。暂时的结果是重要的,但过程更重要。把握好过程,就有可能改变结果;把握好过程,才有可能获得更好的结果。教学过程要跟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谐地吻合,或者说更多时候要去揣摩学生的阅读心理,做到心中有学生。小学生虽然积极性强,但往往因为缺乏理性而带有一定的盲目性,我们可以提供或为之引路。教师在教知识的同时要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逐步完成“不会──学会──会学”的过程。 3.审度“课堂容量” 正确理解并成功实施教学目标,关键在于处理好“理解”与训练的关系,处理好“容量”与落实的矛盾。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教学时应该注意简约,简化课堂程序,把握问题的质与量。一节课重在落实多少,让孩子得到了怎样发展。过多环节容量会让学生如雾里看花,也会让给我们增添记忆的麻烦。所以应学会大胆取舍,舍得“忍痛割爱”,合理安排教时,贵在落实。因此,强调的是让每个学生有学习、发展的空间和机会。课堂设计要保证学生的参与面和参与量,要保证学生的活动时间在70%-80%,追求使学生的学习具有持久的内在动力,并使每个学生个体参与教学活动的成效。 4.整合“三维目标” 知识、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能力处在语文学科本身的首位,与此期间渗透其他俩目标。在知识掌握中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在语言实践中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正确导向,重视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我们现在落实更多的是第三个目标,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知识能力应该是课堂教学的主线条。另外,目标的制定上要注意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切忌模棱两可,形同虚设。在分教时的目标撰写中应该注意其层次性。如朗读课文可以有这么三个层次:“做到准确通顺朗读课文”、“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情真挚个性化地朗读课文”。 二.构建交往氛围,引发情感互动 现代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在一个“场” 里进行的。学习时的心境就是内部的“场”,学习时所处的环境就是外部的“场”。因此,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环境,学习者则要善于选择、调节学习的“场”,促进有效参与。师生在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不断地分析解决已有的问题,同时又不断地发现新的问题。教师若能促发其互动不但能促进教学反思,优化教学评价,而且能有效地推动教学创新,促进学生的发展。 2.“温情”激励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鼓励、唤醒和鼓舞。”相信学生,对学生寄予期望,就必然会促使学生充满信心,并且获得成功。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意识到,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我们可以运用如“老师从你的表情中读懂了此时的心情”等激励性贴心语,让课堂成为富有人情味的场所。运用和谐性态势语(肢体动作语言、眼神语言、面部表情)使学生获得最大的满足。可是一个鼓励性的点头、赞许的笑容,也可以由衷地翘起大拇指、慈爱的抚摸会,或与学生握手、拜学生为师等。运用鼓励性星级制建立一套关于奖励积极参与学生的方案。对于课堂中表现比较好的学生,教师在课后给予记星级,并定期安星级数评出“金星”“银星”“铜星”。到期末作为一项评优秀、评先进的内容。夸也是一门艺术,如何适当的夸奖,让孩子的心灵受到震动,便是我们所追求的。 3.“预留” 空间 给我一个舞台,送你一片精彩;给孩子空间,还孩子自主。给孩子情感过渡的空间,让教师的激情在学生中产生情共震,以孩子的激情带动群体的激情学生情,产生情共震。留足读书实践的时间,充分地给学生读书、思考、质疑、查阅、交流、评价、演练等七种机会保证足够的时间。也就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材为主线,掌握学习方法,提高阅读,分析,思维和创新能力。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就会在学过程有所疑,有所获,才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和个性。留给自由选择的权利,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提供学习可以容纳不同层次的学习主题。教师要区别对待,设计弹性化内容,以便于学生自主选择。学生的责任感往往是在他们的自主性活动中培养起来的。同时,学生在教学中要主体参与就必须有一定的自主权,也必须承担一定的责任。学生在教学中的责任就是他们必须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主体参与的目的就是对学习任务的有效完成。 4.“深层”对话 “深层对话”是指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就教学问题展开多向的信息沟通和多元的意义重构。在课堂中双方始终平等、彼此尊重、平等交流、相互启迪。在课堂中我们要始终关注孩子,真情对话,精心设置操作环节。将教学置于“以人为本” 的人文环境,营建利于学生深层对话的话题,构筑利于学生彰显自我的平台,促进他们健康自由的成长。深层对话的形式不能狭义的理解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言语层面的交流,更重要的是思维层面的对话,而思维层面的对话更多的是体现在学生对知识的探究过程之中。教师尽情发挥自己的已有智慧,展开联想,放飞想象,触及认识的盲区。通过对话与交流,以期点燃智慧的火花,生成意想不到的意义。有效对话应以读为基础,以尊重为前提,以引导为保证,并注意即兴的突破。 三.搭起活动平台,放飞孩子心绪 为了在课堂上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意识与行为,运用“以学论教”“以学定教”的观点。将40分钟的课堂主体部分充分交给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让学生根据各自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进行生生问、师生问的互动和网状交流探讨。无论是信息的传递还是情感的交流,也无论是思维的碰撞还是情绪的体验,学生投入多,收获也多。 1.在情境中激趣 师生共同创设一定情境,调动学生原有知识和经验;然后经过讨论,提出问题,诱发动机,确定研究选题。①让学生知道将要学习的是什么;②通过各种方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③引发驱动性问题。创设情境类似于构建“脚手架”(或称“认知平台”),遵循维果斯基提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从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出发,创设最合适的情境,以引导学生从这里开始进行探究活动。它是创设问题的实际情境,是刺激学生继续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包括合情合理的常规性问题,更提倡非常规性的问题,一个大胆的科学设想、一种有争议的技术发明、一个有意义的新闻…… 只要是可以引出学生将要进行探究的问题,都可以是创设的情境。 2.在活动中探究 从直接目的而言,有效参与是为了教学活动的完成,而教学活动的直接目的则是为了发展。从主体角度而言,有效参与强调单数主体,教学活动则强调复数主体,也就是说主体参与要突出每一个学生在教学中的能动性。在活动中教师应注意学习个体在课堂中的情绪,并做好调控。学习个体在活动中体现出来的学习方式,学习心理教师难以把握,这就要体察入微。从过程的角度而言,对个体来说,参与的过程就是活动的过程,参与结束,教学活动就结束;但是对复数主体而言,个体参与的结束,不等于整个活动的终止。最佳的教学效果需要有效参与过程与活动过程同步,这才能保证每个学生在教学中的更优发展。 3.在实践中协作 实践阶段一般有2种不同学习形式:小组合作研究、个人独立研究。通常,小组合作学习是最常见的组织形式,它能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体现“协作”。在小组中,学生既有合作又有分工,分别就某个子问题做更多的钻研,而后再汇总各方面的信息,运用到当前任务中。通过小组合作,可以把解决问题所带来的“认知负担”分散到各个小组成员的身上,学生分别负责某个学习要点。在小组合作中,必须做到每个人都能自主探索。由于问题本身具有丰富的内涵,所有的学生都有自主探索的机会;每个成员都在贡献思想,而不只是“借用” 思想。因此,小组内需要明确分工,明确每个人的责任,让每个成员都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教师要知道小组中每个人都做了什么,以及每个人的进度。 4.在交流中共享 将学习收获归纳整理,形成书面和口头材料,向全班发表,或通过指导教师主持的答辩;通过交流、研讨与他人共享成果。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成果,其表达方式要提倡多样化,它可以是一篇研究论文、一份调查报告、一本研究笔记、一次口头报告、一次主题论辩,也可以是一项活动设计的方案。因此,要努力做到因不同的探究类型和内容,设计好评价方案,包括设计出不同的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和评价结果的表达方式。评价的内容必须与学习的目标一致,主要包括:①参与学习的态度:②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情感:⑧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能;④合作学习和交往能力;⑤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状况;⑥学习的效果,包括知识获取与能力提高。 四.点化生成资源,激活课堂盲点 尽管我们寄于课堂和学生很大的希望,但在实际的学习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教师要真情呵护学生纯真、稚嫩的童心,积极诱导学生使他们感到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的同时,必须加强引导,及时调控,充分发挥教师“组织者、指导者和激励者”的作用,为“生成性资源”定向导航。关注生成性资源,让生成资源成为课堂亮点,又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 1.借助生成性资源,深化认识 学生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问题,这表明学生在积极思考,同时也说明学生的认识还不深入。给学生对话的机会,在相互交流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文本的意蕴将会有更深的体会。《蒙蒙细雨》一课,在学习课文开始,有个学生就对课题产生了质疑:老师,课文中所写的是老师关心学生的事,而课题是《蒙蒙细雨》。这里有没有什么联系?这是一个与文章中心相关切的问题,现在因为学生对文本缺少认识和把握。此时该教师适时引导:看来你很会想问题,这也是我们可以值得思索的一个问题,让我们一起来深入学习看看课文中这位老师的言行,神态,相信同学们会有收获的。就这样将这个自发性的生成问题引向对文本的理解。 2.借助生成性资源,学习语言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从这样的角度来看,语文课始终应该把学习语言放在重要的位置。借助生成性内容,同样可以学习语言,感受语言的准确生动,丰富语言的积累。《蒙蒙细雨》中母亲与孩子看法的分歧时说的话语结构相似。都是以“……再说,……”出现,有位学生提出来:这样写是不是太麻烦了。不如将各自的理由进行合并,删去“再说”。此时这位教师顺水推舟:不妨试试看,比较一下与原句的区别。通过朗读比较,学生领会到了“再说”一词在话语中的强调作用。紧接着老师又让学生在下一环节中关于有没有必要跑这趟冤枉路的辨论中使用“再说”一词,将生成资源与学习语言有机结合。 3.借助生成性资源,引向实践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实践性,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实践不仅指课堂上的听说读写活动,还包括学生以教材为依托进行的综合实践活动。借助课堂的生成性资源,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同样是《蒙蒙细雨》一课,在学完许小燕对母亲的责怪后,有个同学在低下嘀咕着:真是个自私鬼。发现这一问题,老师马上叫这位同学发言:你为什么觉得她是个自私的孩子。孩子说了:“如果母亲不回家拿,那班级的事不就耽搁了?”老师肯定了这位同学了理由,但同时又点拨道:如果如果这位老师是你的母亲,你忍心让她跑这趟冤枉路吗?好多学生都说不愿意。接着老师就让学生展开了一场“关于该不该跑这趟冤枉路”辩论,学生自发地将注意力再一次集中到了对文本的探究上,一场兴趣盎然的实践活动又开始了。 4.借助生成性资源,深化主题 一节精彩的语文课堂,最后当然是一种主题的凝炼。在课堂中有时也可借助生成性资源,既可转化课堂的盲点,又可让主题在此提升深化。《蒙蒙细雨》精彩的辩论结束了,其实正反方分别是从为人师与为人子的角度展开了,无论从哪方面都说明了这位女教师对工作的极端负责,对学生的信守承诺。此时学生的情感激活了,教师又进一步激发:“像这样的普通教师还有很多很多。你遇见过这样的事吗?” 让学生联系生活。然教师又适时补充一些感人材料。学生此时的情感已经得到升华,教师见此突然说道(因为事先并没有这一环节):“此时,望着妈妈远去的背景,望着窗外的蒙蒙蒙细雨,心里感慨道:妈妈……”让学生写片断。学生的话闸被打开了,课文的主题也自然地得到了深化,可谓一举多得。 有效参与是在发展的需要的驱动下对教学活动的一种现时性倾向的状态。前提是开放,活动是保证,核心是发展。有效参与需要教师的导引与点拨,需要教师的激励与评价。课堂中我们若能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落实,让学生充分参与各项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中得到发展,基本达成预设的目标,这就是一节好课。 [参考文献] ①张爱华.《学生的学习活动》.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1月 ②邱才训.《课堂教学的指导性策略》.《教育导刊》.2001年第2、3期. ③周一贯.《研究性阅读教学探索》.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4月 ④胡东芳.《教育新思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