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6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年调研报告调查研究心得体会理论文章课题论文
2518 2020年调研报告调查研究心得体会理论文章课题论文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的通知》,强调“提高调查研究实效”“真正沉下心来、扑下身子,多开展随机调研、蹲点调研、解剖麻雀式调研,察实情、听真话、取真经,不作秀,不走‘经典路线’”。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 ”调查研究是共产党人重要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 纵观我们党的发展历史,都是在不断的调查研究中发现问题、 发现真理,在运用调查研究的成果中不断增强领导发展的本领和水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新形势、新问题、新机遇、新挑战,须臾离不开调查研究。 提高调查研究实效,就要力避“经典路线”“景点路线”,而是要走好“群众路线”,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搞调研。 重点在做好“四深”上下功夫。 在“深入”上下功夫,增强调查研究“脚力” “涉深水者得蛟龙”。 要有所“研究”,就必须有所 “调查”, 要想调查到 “一手资料”“真实情况”,就必须“深入”,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问题,才能更好更有效地把调查研究做深、做实、做细。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 目见之不如足践之”。习近平同志强调,“当县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村,当地(市)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乡镇,当省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县市区。 ”他是这样说的, 也是这样做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福建、浙江等地任职时,通过“踏遍山山水水”,深入企业、农村、社区调查研究,提出并实施了“半城郊型”经济、“八八战略”等引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方案,群众受益匪浅。 经验在基层,智慧在群众。 深入调查研究是了解基层实情、密切联系群众的过程,是总结经验、寻找计策、科学决策、解决问题的过程,领导干部必须打破思维惯性和路径依赖, 深之又深、慎之又慎开展调查研究, 切实做好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大文章。 在“深察”上下功夫,增强调查研究“眼力” 察者,观也。搞好调查研究就要学会“察言观色”,学会洞察细节、明察秋毫,就要提升“看功”,增强“眼力”。 葡萄甜不甜, 只有亲口尝一尝才有体味;事情真不真,只有亲眼看一看、亲耳听一听才有明辨。我们常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更何况眼见的也不一定为实,更不用说“道听途说”。 孔子的学生颜回在煮米饭时, 发现有炭灰飘进锅里了,就连忙用手抓出来连米带灰吃了,此景恰巧被孔子看见。 吃饭时,孔子含沙射影地说:“刚刚梦见我的先人, 我自己先吃干净的饭然后才给他们吃。”颜回心知肚明,回答道:“刚才有灰飘进了锅里,丢掉太可惜,就抓来吃了。 ”孔子叹息道:“有时眼睛也不一定可信,应该相信自己的心,自己的心也不可以相信。要了解人本来就不容易啊。”由此可见,凡事不能只相信“亲耳”“亲眼”,还应“实际查”“仔细察”,谨防被假象所迷惑甚至被蛊惑,由此造成错误的判断和选择,于人于己有害无利。 调查研究有时要如盲人摸象、 管中窥豹,即使亲耳听见、亲眼所见,也要明辨是非、识别真伪、弄清缘由,切勿妄下定论,误判错判,伤心害人。对此,领导干部在调查研究中一定要练好“看功”,增强“眼里”,提高“察能”,识真伪、辨曲直,真正做到调研结果“实事求是”“客观实际” 。 在“深思”上下功夫,增强调查研究“脑力” “不深思则不能造于道,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 ”敢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是领导干部的基本能力和素养。“调查”的过程是了解事实真相、收集事实资料,倾听民急民盼、民情民意的过程。而“研究”则是分析论证、决断判定、认真思考、锻炼“脑力”的过程。 “行成于思毁于随。”“善学者明,善思者智。”善于思考,体现领导干部的责任与担当、智慧与能力。 现实中我们不难发现有的领导干部缺乏“思”的意识,什么事都习惯于让别人去“考虑”“拿意见”,基层调研也只是“君子动口不动手”,调研报告全部有他人“代劳”,甚至奉行“拿来主义”,让基层提交“报告”,把他人的“作品”作为自己的“杰作”,他人的“意见”当成自己的“思想”,调查研究成为典型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消极思考只会让思维越来越僵化,越来越固化,这是深化改革、创新发展中的“拦路虎”“绊脚石”。 “三思而后行”。 领导干部必须要做 “思考者”,当思维型干部,敢于思考、勇于思考,打破束缚头脑的条条框框,真正从实际出发观察和分析问题。敢想善思不是漫无边际,不计成本、不讲价值的“胡思乱想”“凭空幻想”,而应立足于对客观实际的充分把握、 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对时代发展潮流的深刻洞察,以及对党和国家事业、人民群众利益的高度忠诚与负责。敢于思考,善于思考,就要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遵循正确的思考方法,坚持实事求是,善抓主要矛盾,学会用辩证思维,做到以学促思,深思笃行、思行一致。 在“深用”上下功夫,增强调查研究“效力” 调查研究既要防止“调”而不“研”,又要防止“研”而不“用”。 求真务实搞调研,就要在深化成果运用上下功夫。 只有践行一致、知行合一才能行之有效,行有所成。 调查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问题,推动发展。 调查研究搞得再好,如不把调研成果运用到工作中,就是徒劳无功,就会流于形式、走了过场,甚至劳民伤财,无形中又成了“形式主义”。据了解,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各级各部门、有关领导都开展了“大走访、大调研”活动,加强和改进了工作作风,密切党群干群联系,同时也总结出了不少理据充分、内容饱满的“调研成果”。 但是,很多调查研究仅仅停留在调研的阶段,成为应对上级“检查”“考核”的“证明”“依据”,至于问题落实如何、成果运用怎样无关紧要,很多调研往往一“调”了之,“研”而无实,不仅让调查研究成为“烂尾”,也损伤了党和政府威信、领导干部形象。 “文以载道,以用为贵”。调研不是目的,形成调研报告也不是调研的“终点”,而解决问题、办好实事、为民谋福,才是调研的价值和意义所在。将调查研究的成果转化为具体的工作举措,才是确保调查研究生命力、战斗力的根本举措。 只有将调研成果充分运用好,做实做深做细调研“后半篇文章”,才能凝聚干事创业的正能量,才能更好地倒逼各级各部门更加注重调研的针对性、实效性,才能让调查研究走向“良性循环”,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赞许。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