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心得)之语文“五环节自主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语文“五环节自主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

语文论文之语文“五环节自主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 ‎ 一、语文“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 ‎  1、语文“五环节”的“五环”‎ ‎  五环节就是课堂上的五个步骤,也可以说是五个板块,一堂课就是按这五个环节一环扣一环进行。其基本模式是:预习展示—定标自学—合作探究—交流释疑—巩固反馈。‎ ‎  2、语文“五环节”的理念 ‎  以学为主,先学后教,交后再教,以学定教;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以文本为本,高效课堂。‎ ‎  “五环节”的每一环节都要尽可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凡是学生能够自主完成的,教师就放手由学生去做,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  3、语文“五环节”的特色 ‎  注重“写”的学习方式。这里的“写”是有别于“说”的学生的一种“动笔”学习方式,它大致包括三方面:⑴自主预习时做笔记,定标自学时写要点,合作探究和交流释疑时作记录,巩固反馈时做练习和达标测试;⑵文本阅读时进行圈点标画和作批注等;⑶依文写文,以写促读,读写结合,包括概述、提纲、仿写、续写、补写、改写、评析、心得等。‎ ‎  注重“写”,有利于学生专心致志,增强课堂的实效性,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有利于书面表达能力、卷面测试能力的提高;“写”减少了学生回答问题的盲目和教师的随意性,有利于课堂形成“安静的思维风暴”,因此,语文课上要多“写”少说(“少说”指把教师过多的讲解和过多的提示语压缩到最低,减少“正确的废话”)。‎ ‎  学生上课时应准备好三个本:课本、自主学习笔记本和语文助学,同时准备好蓝色笔、红色笔、铅笔,便于使用不同颜色的笔圈点标画、下批语、作注解、修改记录等。除字词典等工具书外,其余教辅材料皆不需要,这也减轻了学生的负担。‎ ‎  二、语文“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的操作 ‎  三、语文“五环节”的阐释 ‎ ‎ ‎ ‎ ‎ ‎ ‎ 环节 ‎ ‎ ‎ ‎ ‎ 学生活动 ‎ ‎ ‎ ‎ ‎ 教师活动 ‎ ‎ ‎ ‎ ‎ ‎ ‎ ‎ ‎ 一 ‎ 预习展示 ‎ ‎ ‎ ‎ ‎ 1.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析题想文;(标画摘抄,查阅资料)‎ ‎ 2.读课文,标出生字生词和雅词美句,依据注释、工具书等巩固积累;(标画、注解、抄写)‎ ‎ 3.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理出写作思路,感受思想感情;(写在笔记本上)‎ ‎ 4.初步感知文本秘妙,读出文本疑惑;(标画、批注)‎ ‎ 5.完成《助学》中“预习积累”的内容。‎ ‎ ‎ ‎ ‎ ‎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 2.组织学生展示预习成果;‎ ‎ 3.指导、评价、点拨;‎ ‎  ‎ ‎ ‎ ‎ ‎ ‎ ‎ ‎ ‎ ‎ 二 ‎ 定标自学 ‎ ‎ ‎ ‎ ‎ 1.确定自主学习目标;‎ ‎ 2.围绕目标,集中精力,高效自学,写下问题答案要点;‎ ‎ 3.深层次发现课文的秘妙和疑惑。(在课本上圈点批注或记在笔记本上)‎ ‎ ‎ ‎ ‎ ‎ 1.指导学生确定学习目标,以《助学》“感知探究”的问题为基础确定;‎ ‎ 2.观察了解学生自学情况,适时调节指导。‎ ‎ ‎ ‎ ‎ ‎ ‎ ‎ ‎ ‎ 三 ‎ 合作探究 ‎ ‎ ‎ ‎ ‎ 在组长主持下,同伴互助解决疑难问题,共同探究,同时补充、修改自己的答案。‎ ‎ ‎ ‎ ‎ ‎ 指导小组交流,参与小组探究。‎ ‎ ‎ ‎ ‎ ‎ ‎ ‎ ‎ ‎ 四 ‎ 交流释疑 ‎ ‎ ‎ ‎ ‎ 1.各组交流学习成果;‎ ‎ 2.提出组内未解决的疑难问题。‎ ‎ ‎ ‎ ‎ ‎ 1.组织学生展示自学和探究成果;‎ ‎ 2.对学生的展示进行点评、点拨;‎ ‎ 3.对疑难问题,组织学生探讨或教师解答。‎ ‎ ‎ ‎ ‎ ‎ ‎ ‎ ‎ ‎ 五 ‎ 巩固反馈 ‎ ‎ ‎ ‎ ‎ 1.学生总结,重点谈收获。‎ ‎ 2.巩固性练习;‎ ‎ 3.依据《语文助学》“学习测评”检测。‎ ‎ ‎ ‎ ‎ ‎ 1.指导学生总结,而后教师进行总结;‎ ‎ 2.指导学生进行巩固性练习;‎ ‎ 3.对学生检测,检测后明确答案,纠错补缺。‎ ‎ ‎ ‎ ‎ ‎ ‎ ‎ ‎ ‎  第一环节:预习展示。这一环节不同于传统的“预习检查”,预习检查是被动的,预习展示主动的,要让学生主动地,自信的、充满成就感地来展示自己预习的成果,教师作简引导、点评和补充。要预习出深度、展示出风采、点评出智慧。教师不能把把这一环节简单化,只作预习检查处理,应体现“展示”‎ 的内涵,这一环节实际上是第一阶段的自主学习的成果展示。学生应带着两样东西进入本堂课的学习:预习成果和问题疑惑,成果要展示,疑惑要解决。‎ ‎  第二环节:定标自学。目标的设定,应由师生双方共同确立,既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目标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教师的预设,二是学生预习中读出的问题疑惑或者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教师的预设依据《助学》上“感知探究”(“感知探究”就是导学提纲,它是课堂教学目标的具体化)设计的问题略作调整、增减即可,无须另起炉灶。“感知探究”就是本文的导学案,它是课文的学习目标、重点和难点的问题化,解决了它,课文学习的任务就基本完成了。教师在此环节应给学生较充足的时间,让学生静静地读、静静地思、静静地标画批注、静静地写下答案要点。‎ ‎  第三环节:合作探究。主要通过小组的力量,解决自学中自己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合作探究要有序进行,小组长主持,既可一人发言,其余补充,也可轮流发言,对问题要逐个解决,同时对自己的答案修改补充。对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向老师提出。 ‎ ‎  第四环节:交流释疑。这一环节重在明确问题的答案,重在学生展示自学成果和释疑解难,释疑不是教师告知答案,而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探寻答案。教师可以适当挑起学生的争鸣,然后对学生进行引导、点拨。对体现教学重点的问题要重锤敲击,把教学目标落到实处,同时理出思路,形成板书。这一环节重点是师生互动,辅以生生互动。‎ ‎ ‎ ‎ 第五环节:巩固反馈。这一环节先由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收获,然后教师总结,重点是对本节所学内容梳理、归纳和强调;巩固可通过多种形式进行,或指导学生依文练写以写促读,或背诵默写,或做形成性习题,或进行拓展练习;反馈测试,运用《助学》中的“学习测评”即可。如果第二课时继续学习本文,下课时教师应布置学生课下思考探究的问题,便于下节课“预习展示”。‎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