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6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回归本真,让语文自由呼吸
语文论文之回归本真,让语文自由呼吸 摘 要:要使新形势下的语文教学回归本真,切实提高课堂效益,必须要处理好系列问题:正确处理多维目标错综交织的关系,正确处理好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正确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正确把握语文课程中学科渗透拓展创新的“度”,正确处理“训练”与“做练习题”的关系。 关键词:语文教学 正确处理 课堂效益 回归本真 中国教育在历史和时代的双轮驱动下,走上了课程改革这条必由之路。只是走到今天,我们不得不少却了几分当初的喧嚷浮华,多了几许沉静与思考。因为这几年,随着各种新课程理念与实践操作的无情碰撞,我们很多时候都会发现自己被置于了尴尬、无所适从的境地。 特别是我们这些战斗在第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常常会发现生机蓬勃、看似百花齐放的课堂之中,掩藏的是却低下的课堂教学效率。不是吗?在随着新课程改革应运而生的考核评价机制还没健全之前,我们不得不承认,“考试”仍是学生乃至教师实现自我人生理想价值的第一道防线,而那一张“验证一切”的试卷足以充分标示我们的工作效率。很多老师感到茫然,觉得几年中的辛苦尝试让他们又回归了原点,不知道该怎么上课了。问题出在哪里了呢?为什么泛着诗意的语文教学也让人如此窒息。 其实,我们要找到原因并不难,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因素有很多,只要有从教经验的老师都明白,在众多因素中,教师的专业能力与职业修为占据的是主导地位,对课堂的有效把握与正确实施完全来源于教师个体对新课程以及文本的诠释感悟和应用的能力。固而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首先要解决好教师自身对新课程认识的问题,然后才能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在这些年与新课改的不断碰撞中,我深深明白,要想真正乘课改之长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就必须要有自己的思想,正确处理好新课程背景下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些关系。 一、正确处理多维目标错综交织的关系 课改以后的教学目标是错综交织的多维目标的整合,是一个由“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所构成的“三维”目标体系。这三项目标既有某些相对独立性,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一脉相承,和谐共存。同一个知识的教学既要考虑如何让学生经历一个尝试、感悟、发展、提高的过程 ,又要考虑使学生掌握恰当的学习方法;还要考虑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获得充盈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树立与社会发展同步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等等。 不管三维目标之间如何互相牵引渗透,我们必须抓住语文教学的基本目标,即:知识性目标。显而易见,“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是产生于对知识的感悟理解与运用之中,如果离开语言知识这个载体,其他目标就成了空谈。我们必须明确,语文本姓“语” ,咬紧语言文学进行语言训练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和关键,语文教学就是要对学生进行内容实实在在的、形式生动活泼的语言文字训练。有的老师常常在处理三维目标的关系时,却往往会忽略知识性目标,反而过分强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而我们语文具有极强的工具性,只有在进行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的基础上,才能渗透性完成其他目标。我们应该知道,这三项目标是共生共长的,只有恰到好处地处理好三维目标之间的有效关系,才能使整个课堂呈现出“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喜人景象。 二、正确处理好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语文在所有课程中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在“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体”的呼吁声中,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呈现出了一片“百花齐放”、“生机昂然”的“喜人”景象,学生“动”起来了,课堂“活”起来了,教师“闲”下来了。学生忙于搜集整理讨论,老师就成了舞台上的节目主持人,就只承担着组织、开展的职责,整个课堂犹如一出“百鸟朝凤”。但这样的课堂却经不起检验,学情测评常令我们大失所望。我们疑惑了,我们的确把课堂的主动权还还给了学生了啊,问题出在哪里了呢?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终生发展是课堂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但是,我们该如何正确理解“以人为本”呢? 目前看似热闹人文性无处不在的新课堂,却危机四伏。为了给自己的课堂贴上人文的标签,我们教师竟然或多或少有了些浮华,为了体现人文性,尊重学生一切需要,为了体现课堂的人性化,即使学生犯了错误也微笑着让他坐下,为了标榜自己是个富含人文性的教师,即便学生回答的问题不着边际,也违心地赞赏几句……“花开即是景”么?那倒未必然。这样衍生下去的充满“人文性”的课堂,到底会取悦谁?恐怕教师和学生都是双重受害者。这件华丽的外衣下到底有多少伤痕恐怕也只有穿着的人才知道。 很多认识因为停留在了问题的表层,未曾深入剖析领悟,所以语文的人文性就失去了它原有的味道。我们的人文性仅仅停滞于对学生过分“尊重”上,只是一味的“蹲下身子和学生对话”。要知道,构建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并不局限于对学生无止境的“尊重”。“文以载道,汉字为本。”这是个并不难懂的道理。扎实对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语言文字训练,就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培育。如果说语文学科的“根”是语言,那么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就是语文学科的“本”,要学好语文,就必须抓“根”固“本”。 三、正确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学习方式的变革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点。新课标明确指出:课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且还强调: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式。 我们很多教师趋之若骛,在对新的学习方式还缺乏理性认识的情况下就急于同旧的学习方法毅然决裂,划清“界线”。结果旧的抛弃了,新方法用起来又不得心应手。于是弄得我们自己迷失了方向,茫然无帮。 我们明明知道课堂上有时候在学生“合作、探究”下仍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明明知道有时候学生的“自主学习”是白白耗费时间,但不用似乎自己的课堂就体现不出“课改精神”,会被人指责思想迂腐陈旧。那我们该怎么做才是正确的呢?这就是学习方法有效性的问题。 我们必须清楚,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并没彻底排斥其他的学习方式,它与传统的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应当是和谐并存的关系。在目前情况下,我们教师也深有感触,“接受性学习”仍有它相当重要的地位,它是积累语言文字的主要途径之一,仍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而且还将在历史的舞台上继续战斗下去,我们却因为它的额头上有个“旧”的烙印而不耻。其次,学习方法的选择总是与内容密切相关的,不同的内容定是会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并不是一切知识学生都能“自主、合作、探究”完成的。而学习方法的有效性,除了方法的恰当选材,更在于方法的落实,这才是学生是否能获得知识的重点所在。不管学生是“自主、合作”还是“探究” 学习,都会出现这样的疏散状态:“自主”学习时有学生做与课堂无关的事,“合作”学习总有一部分学生充当听众的角色;“探究”学习时也常发现有些孩子讨论的竟是与课堂无关的内容。即使针对学习内容给予了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在学生这样的态度参与下,未必会有效。如何避免课堂上的“放任自流”呢?此时,教师的正确引导就相当重要了。只要于学生的发展有益的学习方法都是值得运用的,我们在教学中无需为学法名称而大动脑筋,而要把主要精力用在学习方法落实的督查上,才能真正使学习方法变得有效,也才能为课堂教学有效性提供滋养的土壤。 四、正确把握语文课程中学科渗透拓展创新的“度” 在现在新课程的课堂中,我们会发现在短短40分钟内,老师关注文本的时间远远比不上对课文内容拓展延伸的时间,甚至与正常比例调换了位置,关注文本不会超过二十分钟,而拓展延伸往往会占据课堂大部分时空。文本仅仅是学生天马行空般思维的一个中介,而不是学习的主体。之所以我们忽视文本在教学中地位,就是对新课程的一些理念一知半解、随波逐流。学科间的过渡渗透、拓展失当、架空讨论等等有碍课堂效率提高的问题也就滋长得越来越茂盛,使语文课堂失去了它应有的本质特性。 并不是说,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就不需要学科间的相互渗透,不要拓展创新,而是强调必须有“度”。一旦把握不了“度”,或超过这个“度”,就会“乱花渐坠迷人眼” ,犹如镜中之月水中之花,失去语文的真味。 虽然学科渗透是新课改中的热点,学科间的有机联系和整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语文课就是语文课,其基本任务就是通过语文训练,切实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切实肩负起语文学科的自身责任,不能把语文课上成社会课、美术课、历史课、科学课,这样舍本求末会迷失语文教学的本质,破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致。我们要明确学科渗透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本,而不是搞不清楚自己在上什么课,我们一定要把握好这个“度”。 加强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将学生的视野引向广阔的生活世界,培养学生语文实践的能力,是语文教育的又一重要特点。但是我们却常机械、片面地理解语文学习“延伸拓展”的概念,不管上的是哪类型的课,不管需不需要,也不管有没有时间,都会挤出那么几分钟来演练。实际上语文课堂中的拓展延伸是渗透在每个教学环节中的,并不一定非要独立存在,去进行刻意设计安排。 语文课堂上的的学科渗透、拓展创新本是好事,但因为我们教师的引领失当,很多的创新也就失去语文的“真味”,有时貌似新颖,使课程出彩的地方,却经不起推敲。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好好引导学生研读文本,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指导学生学习写作的技巧,不能仅停留在文本内容和精神层面上,任何环节的设计都必须有“度”,不可偏离语文学习的轨道。 五、正确处理“训练”与“做练习题”的关系 大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是近年来对教育提出的重要目标之一。课堂教学效益是个多方位整合的概念,目前关于如何定论课堂教学效益之说举不胜举。但至少我们应该知道,并非是由学生的分数来定论的,它的最根本的出发点应该是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呢?那就应该加强“训练”,“训练”和“效率”是相伴而生的,通过高效率的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学自身规律的体现。 我们很清楚训练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呼声袭卷之下,我们就不再强调训练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其实,这是我们认识的偏颇,“训练”不全等于“做练习题”,不是机械重复的“题海战术”。 “训练”常和思维联系在一起,我们常说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训练”的指向很多,训练学生良好的学习、思维习惯,训练学生实践,感悟的能力等等。而训练是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之中的,整个课堂都是训练的基地。假如漠视训练,学生的发展生成便成了空谈。 “训练”是学生发展的“根”,如果课堂上让“训练”缺席,我的语文实践就会陷入“无根”的泥淖,裹足不前。 但是,我们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几乎把所有的“训练”都应用在做练习题上。这样训练出来的学生,就真的只能重复机械的思维,对我们整个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都无益是再生性障碍。 要使我们走出困境,重新呼吸到新鲜空气,必须要深入解读课程改革的理念。只要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能理性地解读新课程标准,有选择性地接受,课堂上少一些热闹的假象,多些朗朗的读书声,扎扎实实进行基础训练,何愁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呢? “还语文教学以本真,语文教学要回归。”而这一切的实现都要靠老师的专业精神给予支撑,只要你是个真正有思想的语文教师,我们的语文也一定能自由呼吸,光彩四溢。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