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5 发布 |
- 37.5 KB |
- 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脱贫攻坚决胜之年感受【四篇】
2020 脱贫攻坚决胜之年感受【四篇】 【篇一】脱贫攻坚决胜之年感受 我国人口众多,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范围之广,世所罕见,是人类历的一次 伟大任务。2020 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也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 收官之年。从政府工作报告中我们可以知道,目前,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 1109 万,贫困发生率降至 0.6%,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脱贫攻坚以来,9300 多 万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由 10.2%降至 0.6%,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得到解决。 然而,也要看到,目前剩下的全部都是难中之难的贫困地区。因此,要啃好 这批“硬骨头”,打好脱贫攻坚的“收官战”,就必须牢牢把握精准要义,巩固和 拓展产业就业扶贫,实现对点对人的扶贫脱贫。 越到最后时刻,越要响鼓重锤。现在是最关键的一年,凡重要的会议、时间 节点,总书记都不忘对脱贫攻坚作出布局、指导,这就要求党员干部们坚定信心, 持有一鼓作气的决心,尽锐出战、攻坚克难,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脱贫不但要看数量更注重质量。找准发展路子,聚焦贫困户稳定脱贫,走出 持续多彩为民路,创办农家乐,鼓励农村人进行农业种植、育苗圃,大力发展农 村旅游文化体系,让农村成为亮点,把农业和旅游两手抓,实现两者融会贯通的 优势,实现农民收入资金持续增长。 拒绝扶贫虚假信息,落实脱贫成果。扶贫干部们要脚踏实地,拒绝形式主义 和官场腐败之风,让脱贫工作落实到实处,让人民真切的感受到扶贫政策所带来 的美好生活,提高人民幸福感。同时扶贫干部也要认识到,产业扶贫是一个长期 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但也不能放松,怎么样把产业做好做实,要着力增强内生 动力,实现脱贫摘帽不松劲的作风。 加大扶贫人才培养,让教育深入贫困地区。乡村教育一直是人民群众心里挂 念的事,要坚决加大农村支教人才的培养,大力出台支教政策对相关人才进行支 持,让支教人才为发展和谐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尽一分力,关注留守儿童的培养, 要把扶贫工作往深里做、往实里做。 稳固脱贫成果,健全脱贫体系。促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衔接,花大力气培 育产业,增强“造血能力”,发展地方特色产业,让一个产业形成一个优势,带 动贫困户致富,落实后续,一定要做到脱贫后“四不摘”,确保扶贫工作长期有 效机制防止返贫。 让我们团结一致,一鼓作气,决胜脱贫攻坚战! 【篇二】脱贫攻坚决胜之年感受 决战脱贫攻坚已进入最后的“倒计时”,当前兴宁的脱贫攻坚工作正处在“临 门一脚”的关键时刻,还有硬仗要打、有“硬骨头”要啃。要如期完成攻坚,还 须咬定目标,持续发力。同时,还要把目光放得更长远一些,为决胜全面小康不 断蓄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添砖加瓦。 根据最新调查结果,目前,影响兴宁剩余 4 个未退出省定相对贫困村的“卡 脖子问题”——供水问题,都已得到妥善解决。这意味着兴宁市的脱贫攻坚工作 已拔掉了“最后一颗钉子”,进入收尾整理阶段。脱贫攻坚让许多贫困村、贫困 户站上了新的起点:贫困村已实现路通、电通、水通、网通,贫困户的生活生产 条件也得到了很大改善,前景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与希望。但我们仍需清醒地 认识到,要取得脱贫攻坚战场的全面胜利,就必须慎终如始,继续扎扎实实做好 每一个贫困户、贫困村的帮扶工作,确保顺利摘帽、确保不出意外、确保脱贫路 上不落一人一户,扶上马再送一程。 这一程,其实也迫在眉睫。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 目标的决胜期,全面脱贫是实现小康的基础,建成小康是脱贫攻坚的延续。所以, 脱贫工作不能满足于摘帽子,更不能止于摘帽子。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 活、新奋斗的起点。要乘势而上,继续巩固,有针对性地强化脱贫户、脱贫村的 后续发展动力,增强内生动力,让脱贫村、脱贫户在完成“输血拔针”后也要具 备“造血再生”的能力,在成功“摘帽”后仍然一步一个脚印继续前行,自力更 生开创更美好的生活,大步奔向小康路。 更重要的是,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 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未来之路,接续奋斗;攻坚而进,克难前行。 【篇三】脱贫攻坚决胜之年感受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 德,老人为社会、为家庭奉献了青春和汗水,当他们垂垂老矣之时能安享晚年, 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在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自治区把农村幸福大院 建设作为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的重要内容,着力解决农村有生活照料需求 的困难老年人吃穿住用问题,不使一人老无所依,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 展思想。 根据自治区前期的规划,新疆 207 个农村幸福大院将于 6 月 30 日前建成, 此次全覆盖培训又为幸福大院奠定了人才基础。放眼当前的广袤乡村,从幼儿园 到幸福大院,脱贫攻坚的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从呱呱坠地到耄耋老年,追求美好 生活的人生路上一环都不能缺,“两不愁三保障”的实现已经细化到每个人、人 生的每个阶段,越是到了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阶段,越要下绣花功夫,夯实 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每一步。 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绝不是随意拔高标准,而是在现有标准下狠抓工作落 细落实,稳扎稳打赢得最终胜利。细读相关报道不难发现,全区两百多个农村幸 福大院的建设紧扣“两不愁三保障”的要求,切实满足农村困难老年人的日常生 活基本需求;同时也注重提升农村幸福大院管理服务的规范化、专业化、制度化 水平,在规范有序的基础上体现人文关怀,务求把幸福大院建成农村困难老人满 意的养老栖居之所,这种设身处地为困难老人考量,情理兼顾抓细节的工作作风 正是攻克最后的贫困堡垒所需要的。 “贫困堡垒”的问题往往是一环扣一环,脱贫攻坚工作就得一步接一步抽丝 剥茧解难题。关于农村幸福大院的重点服务保障对象,“生活自理有困难的留守 独居空巢老年人”“子女外出务工、身边无人照料的农村经济困难老年人”这两 项表述引起了笔者关注,“留守”“外出务工”这一组相对应的词语也反映了一个 现实矛盾。笔者在南疆结亲入户走访时曾遇到过一个小伙子,虽然很想外出务工, 但是担心母亲一人在家无人照顾,在村干部来动员登记时还是拒绝了,这个选择 反映了不少年轻人的无奈。而农村幸福大院的落实,必将为更多为人子女者消除 后顾之忧,让他们在脱贫攻坚奔小康的路上能够放心追求更美好的明天。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每个人都享有追求幸福的热望,而高质量如期打赢脱 贫攻坚战正为每个人筑牢幸福的基础。 【篇四】脱贫攻坚决胜之年感受 1939 年,一篇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成长的文献《论共产党员的修养》 公开发表。81 年过去,《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这本共产党员成长的经典教科书, 一直引导与激励着无数的共产党员奋勇前行。在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 重读《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仍然给我们带来深刻启示和现实指导。 党性修养是攻坚之基。脱贫攻坚工作事关民生福祉,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是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共产党员作为脱贫攻坚的担当者和推动者,就必须具备高 度的责任意识和党性修养。特别是突然袭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脱贫攻坚带来了 新困难和新挑战。就更需要广大党员干部读经典、强党性,进一步强化政治担当, 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深刻地认识到在脱贫攻坚关键时刻,在人民群众 充满期待的时刻,更要提高警惕,加强无产阶级意识的修养,始终保持无产阶段 的革命品质,保持定力和耐力,为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提供强有 力的思想保障。 解放思想是攻坚之义。目前,脱贫攻坚面临的任务依然艰巨复杂,剩下都是 最难啃的“硬骨头”。就更需要不断解放思想,拓展思路,找出新路子。刘少奇 同志提出党员干部“要做马克思、列宁的好学生”,就是要在经典中努力学习马 克思列宁主义,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研究处理各种问题。 面对脱贫的“难点”、民生的“痛点”、群众的“盼点”,党员干部要扑下身子、 沉入基层,充分解放思想,领悟经典智慧,全面整合资源,群策群力找到新出路, 才能找到问题的症结,才能发现解决问题的思路。 学用结合是攻坚之要。刘少奇同志提出“共产党员必须使对马克思列宁主义 的理论和方法的学习,同思想意识的修养和锻炼密切地联系起来,绝不应该使两 者分割开来。”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是根本的修养方法。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 既要强化理论武装,更要锤炼政治担当,聚焦脱贫攻坚急需解决的难题,善于从 经典中找到方法与出路,充分发扬“不信春风唤不回”的信念信仰、“敢教日月 换新天”的斗争精神、“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的务实作风和“斗罢艰险又出发” 的奋斗精神,学用结合,精准谋划,确保各项脱贫攻坚政策有落实、见成效,让 人民群众真正得实惠,才是共产党员最根本的修养。查看更多